返回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六章:他只是不知道他所处在的时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完全就是饮鸩止渴啊。}

{永不加赋,咸丰骂娘。}

{他都不知道怎么理财,他祖宗还定了个规矩,永不加赋,你让他怎么办。}

{以现代眼光看古代,各个都是军师,以现代眼光看现代事呢,有本事把A股市场数据提上去啊!}

{他妈的跌了十天了!}

{要看到在位人的局限性,也要看到制度的弊端。}

{永不加赋?不对吧?}

{咸丰年间可是对农业土地税加征的,其中就包括对田赋附征和漕粮勒折浮收。}

{只不过加征田赋的各省名目不同。}

{如四川按粮津贴和捐输。云南、贵州按亩收“厘谷”或“义谷”,江苏、安徽等省亩捐加征,广东沿海征“沙田捐”。}

{永不加赋?哼哼。}

……

大明。

“又看咱干嘛!”

朱元璋气的一拍桌子!

讲个破咸丰一天天看咱八百遍?!

“咱脸上是有金子还是有银子!”

“再看?再看咱发飙了!”

马皇后抚着他的背连声道:

“好好好,不看了不看了。”

气性真大。

……

【外交策略:都让人拿大炮顶脑门上签一屁股条约了,还策略个球!】

【评价E级·得零分】

【用人识人:反正比崇祯强。】

【最起码,咸丰虽讨厌曾国藩。但也不会因为曾国藩打败仗而砍了他。】

【而“任贤擢才,洞观肆应”,也间接改变了清朝实行二百多年的“重满抑汉”国策。】

【评价C级·得两分】

【后世影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实权皇帝】

【他深信,只要自己按照千年不变的政治教科书(比如《资治通鉴》等)所阐明的精义。】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看着司马光,司马光看着地砖。

“所以,真的没有用吗?”

司马光表示我也不知道。

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我就怎么排了。

“六十四卦中的谦卦为什么是唯一一个六爻皆吉的。”

“物极必反在这卦上都不适用。”

“陛下可知为何?”

赵煦一时被问懵了。

你问朕?

不是朕问你吗?

司马光也不看他,自顾自道:

“因为谦是无上限的。”

“真正的谦不是虚伪,无论自己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是多么渺小。”

“史书的作用是记录过去的智慧,从而开智明悟。”

“不能死守文字。”

“要透过文字看到文字背后的本真。”

“要不立文字。”

赵煦觑着眼睛看着他。

真是……

怎么说都有理啊。

……

【只要按照已创造出“康雍乾盛世”的祖制,必然造出一片辉煌。】

【他注重克己,尽量使自己的一切行为符合“帝德”。】

【尽管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他从来不怀疑手中的武器,只是将之未达效果归结于操作层面的问题,归罪于臣子们不肯用力用命。】

【就是到了最绝望的时刻,他也只是想到了“天命”】

【即便是对他个人私行的批评,也最终采取宽容的态度。】

【这位清朝最后的实权天子,最终已谈判避难而告终。】

【评价E级·得零分】

【总分:四分】

……

{咸丰死的时候,天下局势仍然大乱。}

{内忧外患使他困惑、棘手、愤懑、无策,娱情声色也松弛不了高度绷紧的神经。}

{挽救危局的千方百计,换来的也只是千丝万缕的忧虑,看不到一线生机,找不到一条生路。}

{他最后要是没逃跑,咸丰的风评肯定比现在好。}

{没逃的话保不齐就是下一个宋徽宗,你确定风评比现在好(狗头)}

……

大宋·神宗时期

“你说清朝就说清朝!”

赵顼嘟囔着:

“总带着宋朝什么个事……”

他看着手里的石球。

此子恐怖如斯,断不可留!

……

{从汉朝开始,玩了两千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先进的东西,过了两千年也成了垃圾了,用现代话说就是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

{既不能包揽大事,又不能驾驭群臣,信任的大臣或是无能或是不忠,前线的战事屡屡给他带来希望而后就是更为沉重的打击。这对一个志大才疏的皇帝该是何等绝望。}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撇了撇嘴。

“在这指指点点谁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儒术朕认,但谁罢黜百家了!

朕既没有严格的整肃、清理百家的运动,也没有对儒术进行纯粹的严格要求!

真正发生的是儒术和儒家在扩大它们的内涵和外延。

许多过去不属于儒家,而是属于百家的思想与主张等,在这个过程中以各种方式被并入儒家中。

“后面的儒家那跟以前的儒家也不一样啊!”

那是一个被百家以各种方式渗透之后的儒家。

不再是原始时和百家分庭竞争,有着明确个性与立场的儒家。

“那是儒家自己的问题!关朕屁事!”

卫子夫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个味儿。

这才是皇帝思想。

……

{咸丰是够倒霉的遇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平天国起义,他能够励精图治,任用肃顺,改革平定太平天国就很厉害了,起码比崇祯强太多。}

{是的,湘军也被打败过多次,但是咸丰不像崇祯,不高兴就给杀了。}

{咸丰局势更差一些,因为同期要面对不只打下一半南方的太平军,还有英法等列强直捣首都,东北的沙俄,云南的回子,西域的阿古柏叛乱,以及另一个非常能打且拜天王为主的捻军。}

{这乱七八糟的局势还真的不如明末,明末好歹南方没问题,可以逃,如果咸丰一拉胯,全盘直接玩完。}

……

大明。

“他们怎么这么烦人啊!”

朱元璋拍着椅子扶手一脸不耐烦。

“没完没了怎么?!”

“情况不同干嘛硬比较?”

“既无治国之魄力,亦乏勤政之品格,实属平庸!”

马皇后看着睁眼说瞎话的朱元璋,到头也没刺激他。

朱标岔开话题,说着咸丰的年号:

“咸乃普遍,丰为富足。”

“天下丰衣足食可为咸丰。”

“只可惜,面对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他也无有作为了。”

……

{咸丰帝不认为自己当不了皇帝,是因为他确实也不比许多人差。}

{可以说,他比同时代的大多数人知道的要多。}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处在的时代。}

……

大汉·惠帝时期

“身为皇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自然会知道的多。”

“但在时代的局限性下,他的知道也蒙蔽了他的双眼,再多的知道救不了清朝和他自己。”

吕雉闭着眼,轻声细语道:

“就像你阿父,和项羽。”

刘盈更不愿意提起在楚营的日子。

那才叫真的惶惶不可终日。

吕雉则越发感受到时代与人相结合时,所迸发出的微妙性。

“项羽直身躺在时代的分界线上。”

“手和脚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但指挥手脚的头脑却留在旧时代。”

“很神奇不是吗?”

吕雉缓缓睁开眼,看向一脸不愿回忆的刘盈,自顾自道:

“你阿父居然是那个跨越时代的人。”

“像秦始皇一样。”

……

大汉·景帝时期

“这可真是……”

刘启抱着小刘彻往未央宫走去。

“真正的悲剧。”

蜷在一个即将被大风吹落的鸟窝里,但他还没意识到应该立刻学习飞行的技巧。

小刘彻抱着刘启的脖子,第一次感受到不同以往的东西。

皇帝不是万能的。

“这种历史的必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哪怕你是天子,也不行。”

“一个人若想有所作为,就得适应于这个时代。”

刘启抱着他,沉默的向前走着。

咸丰的一切举措,无不是墨守祖制。

背离了时代,那必然碰壁。

……

刘宋。

刘裕抱着双臂,开始回忆过往。

咸丰一朝给的冲劲儿实在太大了。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咸丰的操作在中上皇帝里已经拉满了。

那些当皇帝的规范、原则、机谋、策略和秘诀。

那些过往成功和失败的治国经验。

但他依旧输了。

输得很惨。

输得体无完肤。

他不由得想起孙恩、桓玄、卢循……还有……

司马德宗。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位子。”

刘裕望着天幕,幽幽道:

“如果能够找到它,占有它,那是人生之最幸。”

“与此相反,一个人占有的位子,若不能充分发挥他的全部才能,那是一种痛苦。”

“具有同样痛苦的是,一个人坐在其才力不逮却又下不来的位子上。”

“除非他每日只是浑浑噩噩而过。”

“若他还想有所作为,那结果事事与愿相违。”

“折磨啊……”

……

大唐。

阳光透过门罩上的花纹,在众人身上映出一片四四方方的矩影。

李世民捻着胡须,沉默不语。

大臣们也都一言不发。

不知过了多久。

“在位十一年零六个月,时间可谓不短。”

李世民看着地上的花纹,缓缓道:

“但找不出一项可以称道的大决策、可载史籍的大功绩。”

“皇帝当到这种份儿上,那就不是他个人的不幸了。”

“而是连带整个国家陷于灾难之中。”

众人互相对视一眼。

你说陛下在说谁呢?

那必须是咸丰!

一定是咸丰!

……

【生得不伟大,死得也很窝囊。】

【咸丰到头来只为清朝的传承留下了三样遗产。】

【唯一的儿子,六岁的同治皇帝载淳。】

【两个妙龄老婆。】

【还有八个辅政大臣。】

……

哇……要开始慈禧了……

这一段历史真的好复杂……

还是以点带面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