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湖这边有个习俗,那就是男方接亲的时候,接亲的队伍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放一小挂鞭炮。
以前古时候靠走着接亲是什么样子,陈凡不太清楚,不过从有自行车或马车接亲开始,就有个专门负责放鞭炮的人。
到后来普及汽车以后,更是有“专车”负责放鞭炮。
这样一路放过去,再一路放回来。
据说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去煞、二是为了报喜。
如果一路上有认识的人家,或者不认识也行,也会在家门口放一挂鞭炮道贺,然后迎亲队伍中负责开路的人,会立刻送上两包喜烟、抓上一把喜糖,算是感谢,也是同喜的意思。
呃,这里有个问题。
那就是在送葬的时候,貌似也是同样的习俗?
只不过把喜烟喜糖换成孝烟和毛巾,然后只管去、不管回,除此之外别的都一样?
咳咳,这个不是关键。
关键是,现在是在水上,而且新郎倌早早地在前面就跑了,后面的迎亲队伍要怎么搞?
还好杨厂长和李书记他们都是有丰富人生经验的人。
这货船上不是有大喇叭么,那就把吉祥的歌曲放起来,然后找了根长竹竿,一头挑着鞭炮,点燃之后伸到船头,伴着《从头再来》、《少年壮志不言愁》、《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歌声、噼里啪啦的好不热闹,引得河两岸不多的住户走出门看热闹。
要是陈凡在这里,听到他们放这些歌,弄不好要当场唱一首《今天你要嫁给我》,或者《甜蜜蜜》,告诉他们在结婚的日子里、到底应该放些什么歌!
不过为了赶上吉时,新郎倌将游艇开得飞快,加上船舱的密封性不错,他连后面放的什么歌都听不到。
半个小时后,卢家湾便遥遥在望。
流花河在卢家湾7队这里汇入卢湾河,在两河交汇处的卢家湾码头和河堤上,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
7队的民兵班长唐勇更是上了卢湾4号的船,站在船顶上,丝毫不顾凛冽的北风,举着望远镜一动不动看着前方。
这时挂在腰间的对讲机里传来声音,“到了没有啊、到了没有啊?再有十几二十分钟就到12点啦。”
唐勇一只手举着望远镜不动,另一手拿起对讲机,无奈地说道,“还没有啊,我眼睛都看瞎,就看见两条小划子船在打渔。哎,队长,你说我们要不要让人请他们暂时靠岸啊,我怕待会儿陈老师的船过来,把他们的小划子荡翻。”
唐先军没好气地说道,“今天可是陈老师结婚的好日子,你能不能有点谱?别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给我盯紧了,要是误了时辰,我饶不了你!”
唐勇顿时满脸懵逼,开船的、迎亲的又不是我,关我什么事?
就在这时,一个小白点出现在望远镜中,并飞速接近。
他赶紧拿着对讲机喊道,“大伯大伯,我看见有一条白色的小船,开得好快,应该就是陈老师的船。”
唐先军当即说道,“好,这下误不了时辰了,我这就告诉大家。”
顿了一下,又说道,“还有啊,工作的时候称职务。这时候就点鞭炮,别耽误啊。”
说完对讲机里就没了声音。
唐勇也不再回话,转身拿起铁皮大喇叭喊道,“陈老师接亲回来啦,赶紧放鞭炮,船没过去、鞭炮不能停啊。”
下面立刻传来回应声,“放心,今天准备了两箱电光鞭,不仅够响够快,还保证够用!”
说完就有一根竹竿挑起来,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陈凡开着船,到两河交汇处放缓速度,看见河堤上、码头上、停靠在码头的货船上的人群,还有隐隐传来的鞭炮声,笑着拉响汽笛,作为对他们的回应。
听到汽笛声,围观群众又是一阵欢呼。
唐勇更是喊道,“把所有的鞭炮都点上,给陈老师贺喜。”
下一刻,十几根竹竿挑起来,欢送快艇离开。
眼看着快艇消失在河道尽头,一个人悄悄走到唐勇身边,小声问道,“后面还有一条船,现在鞭炮都放完了,待会儿怎么办?”
唐勇转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愕然,“一挂鞭都没留?”
那人两手一摊,“把所有的鞭炮都点上!你说的嘛,班长!”
……
卢家湾7队和6队是连着的,如果走路的话,要半个小时,骑自行车大约十分钟,开着快艇,五六分钟就到了。
船还没靠岸,等在岸边的刘会计就掏出烟、抽出一支塞进嘴里,随后淡定地拿出火柴。
我擦、我擦、我擦擦擦。
眼看着船就要靠岸了,刘会计沮丧地回过头,“风太大,火柴擦不燃。”
黄保管员两眼一翻,都没眼看他。
当即转到他北边,扯开衣服挡住风,“当心点,别把我衣服烧了啊。”
刘会计立刻说道,“那不能,最多烧了我赔你一件。”
说话的功夫,已经点燃鞭炮引线,他赶紧将鞭炮甩开,刘掬匠立刻挑着竹竿举远。
伴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陈凡将姜丽丽拦腰抱住,踏上小码头。
姜甜甜提着大衣的衣摆、紧随其后。
眼看着新郎倌抱着新娘子过去,后面还跟着送亲的人,其他人都热热闹闹地簇拥着他们。
刘会计抓了抓脸,皱起眉头,困惑地问道,“怎么就一个送亲的人?其他人呢?”
黄保管员转头看向河水流来的方向,“呃,应该在后面吧?”
刘会计瞪大眼睛,“后面?”
他也转头看向,“那不是还要等?”
黄保管员沉吟两秒,一巴掌拍在刘会计肩膀上,另一巴掌搭上刘掬匠,沉声说道,“等他们、放鞭炮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再见。”
说完就往人群后面跑去。
码头上,刘会计和刘掬匠面面相觑,他们也想跑,可是都跑掉的话,谁来负责放鞭炮啊?
自己人没关系,可万一要是后面的船上还有送亲的人呢?
陈凡被众人簇拥着上了大堤,正准备继续向前,这时两匹马唏律律地小跑着到了跟前,马背上还装好了马鞍,并在脑袋上扎了一朵大红花。
他顿时眼前一亮,“谁这么天才呐?”
竟然想到用马来接亲,虽然他不在乎一膀子力气,但是好玩儿啊!
姜丽丽看着也两眼发亮,“我们是要骑马回去吗?”
陈凡干咳两声,也不说话,直接将她送到马背上坐好。
这一刻,姜丽丽忽然想到,他也是这样扶着自己上马,教自己骑马,眼睛里霎时流出蜜来。
陈凡见她坐好,转身上了另外一匹,这时却没有立刻打马上路,而是忽然弯腰,拽住姜甜甜的胳膊,猛地将她提起来,放在姜丽丽后面坐好,这才两手各牵一条缰绳,顺着河堤下去。
周围的群众看着有点懵,这是个什么情况?以前没见过啊。
村里年纪最大的几个老爷子互相交换了几个眼神,杨队长他爹老杨队长忽然干咳一声,说道,“人家那是送亲来的,必须从头到尾跟着新娘子,总不能把人家丢下,他们自己走吧。”
“就是就是。”
车把头刘老爷子用力点头,“就跟坐车、坐前后座一个道理,很正常,太正常了。”
说话的时候,他心里却在嘀咕:太不像话了,我这辈子就没见过。
这个陈小子以前就稀里糊涂的,好多东西都半懂不懂,本来以为他成了大作家,又在大学里教书,懂的东西多了,却没想到还会闹笑话。
他就应该跟新娘子共乘一匹马,把另一匹给送亲的人骑,现在这样一拖二,像个什么样子嘛。
完了还要给他打掩护,待会儿必须多喝两杯酒,少一杯都是亏。
一拖二的新郎倌嘚啵嘚啵地回到家里,两挂一千响的鞭炮立刻被点燃,炸得滚滚、长长和水水都躲回熊猫屋里,却又舍不得热闹,扒在窗口看。
两只金丝猴更是牢牢抓住唐丽和杨兴秀的衣襟,只差把脑袋藏起来。
多多和球球倒是胆子大,鞭炮炸起来了还不跑,结果被几个飞来的鞭炮砸在脑袋上,汪汪叫着转圈圈,很想过去报仇,又怕被砸到。
天上五只海东青来回盘旋,不时发出啾啾的叫声,像是给鞭炮伴奏,可惜被忽然出现的“炮声”压制住。
那是小儿手臂粗的大鞭炮,放一个跟打雷似的,恐怕只有真的大炮才压得住。
本来在树尖歇着的燕隼,也被炮声吓了一大跳,骂骂咧咧地飞起来,到后院的林子里落下。
可刚过一两秒,又挡不住想看热闹的心情,扑腾着翅膀飞到房顶上。
它翅膀刚收起来,便看见消失了很久,以前最喜欢给自己喂肉的小姐姐坐在马上。
然后它就迷糊了,为什么小姐姐有两个?
等到了门前,陈凡翻身下马,他先将姜甜甜扶下来,随后搂住姜丽丽的腰,再次将她抱起,在众人的起哄声中,三人进了大门,然后直上二楼。
二楼主卧的大床上,是一套大红色的喜被。
这时候就有点尴尬了,因为按照正常流程,是要将女方的嫁妆放上来,再由家中子嗣兴旺的妇女将嫁妆一一铺迭好。
可是嫁妆还在后面,所以姜丽丽就只能干坐在床上,两手手指交叉绞在一起,一张脸早已通红,抿着嘴不敢吭声。
姜甜甜赶紧坐在她身边,挽着她的手臂,这才让她慢慢平复下来。
房间外面的二楼客厅里,卢四爷被人扶着上来,看到这一幕,哈哈笑道,“新人进了门,便是功成圆满,而且是正当其时。至于铺迭喜被,稍微晚一点也没关系。”
随后挥了挥手,对着杨书记说道,“新人折腾了一路,肯定是累了,叫大家都下去,让他们休息一会儿。等后面的人到了,也差不多到了吉时,再叫他们举行仪式也不迟。”
老人家一发话,哪怕再想看热闹,也都乖乖地跟着大家下楼。
等人都散去,陈凡立刻关上房门,转过身,便看见两姐妹同时松了口气。
他不禁笑道,“不至于这么紧张吧?”
姜丽丽喘了口气,睁大眼睛说道,“怎么会不紧张呢?这可是结婚!”
姜甜甜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我看你是娶回家了,就不珍惜了,才没心没肺的。”
陈凡走过去,往两人身边一挤,张开双臂搂着她们的肩膀,笑道,“没心没肺就有,不珍惜那就肯定不会。”
顿了一下,他收敛笑容,正色说道,“今天呢,是我和丽丽的婚礼,办婚礼就一心一意。”
随后转头看着姜甜甜,脸上浮现一抹笑容,“对你,我也一定会有个交代。”
姜甜甜抿嘴笑了笑,做了个深呼吸,笑道,“真的,我以前真的是打算不嫁人了,所以对未来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期望。”
她转头看着陈凡,眼神很是复杂,“我第一次看见你,你在给我捏脚治疗,后来听了丽丽对你的印象,当时我很担心,担心要是丽丽喜欢上你,以我们的家世,恐怕没有一个好结果。”
听到这话,姜丽丽立刻伸手抓住她的手,“姐。”
姜甜甜用力握了握她的手,笑道,“记得吧,当时我还劝你不要胡思乱想,离他远一点呢。”
姜丽丽呵呵笑了两声,转头看了一眼陈凡,没有说话。
陈凡则故意瞪大眼睛,“竟然还有这种事?”
姜甜甜笑了笑,看着他轻声说道,“却没想到,不仅丽丽没把握住,连我自己都陷了进来。”
话音刚落,不等陈凡说话,她便深吸一口气,说道,“我知道这样不对,也不止一次试过离你远一点,可是真的控制不住。
所以我也没有别的任何奢求,像现在这样,能够和你们一起作伴,就很好了,别的我什么也没想过,也不会去想。”
陈凡眉头轻挑,没有说话。虽然平时姜甜甜看上去和妹妹一样,在他面前几乎是百依百顺,实际上却将心事藏得很深,几乎从来没有坦露过心声。
没想到这时候会说几句心里话。
他有心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咽了回去。
有些事情,说不如做,到时候直接去做,远超过现在许下毫无根源的承诺。
三人在楼上又聊了一会儿,终于听见远处码头上燃放的鞭炮声,还有货船拉响的汽笛。
他们赶紧整理了一下,将房门打开。
五六分钟后,周亚丽、杨菊、杨梅、黄莺等一众“女将”,一起抱着嫁妆进来。
八床厚厚的大棉被堆在床上,随后“儿女双全”的赵婉茹亲自上阵,将这些棉被全部铺迭好。
一阵忙活之后,下面也准备好正式的结婚仪式,大家便又簇拥着两位新人下楼。
客厅里面,北面正墙上,悬挂着一副巨幅李先生画像。
在大风天之后,卢四爷头一次走上台前,为两人主持婚礼。
今天的婚礼,是古礼结合今礼。
卢四爷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站在李先生画像旁,大声说道,“喜今日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顿了一下,他转过身,正面对李先生的画像,“新人行拜礼。一拜李先生,生活美无边,三生石上有姻缘。”
陈凡和姜丽丽立刻弯腰鞠躬,周围其他人则行注目礼。
卢四爷继续,“二拜长辈亲朋,承孝悌家风,平安喜乐享康年。三拜夫妻结发,举案相齐眉,家和宅宁万事兴。”
双方父母都不在,呃,陈凡的是真不在,姜丽丽的只是不在这里。所以就没有拜高堂这一项,改成感谢长辈亲朋,也就是对着众人鞠了一躬。
最后夫妻对拜。
等三鞠躬结束,卢四爷又念道,“礼成、此证。”
旁边杨书记立刻将两张奖状模样的结婚证递过去。
本来结婚证这种东西,是要去公社领证,不过之前也说过,这年头的基层单位真的很随意,比如户籍登记、出生登记等,包括结婚、建房,公社愿意自己管,那就都去公社办,公社要是觉得太麻烦,也可以授权给下面的生产大队,让他们自己解决,然后把资料上报就可以。
卢家湾这两年的变化有点大,各种申请一大堆,为了减少麻烦,南湖公社就将一些民政方面的手续,全部授权给大队部,让他们自己办理。
所以这两张结婚证,就是大队部自己办的。
杨书记知道自己的字不好看,便请了卢四爷主笔,他只负责盖章,然后在这时候递证件。
卢四爷双手接过,随后一手一张,递给两个新人。
这一刻,周围观礼的人纷纷送上掌声。
正在外面等着的刘掬匠和刘会计,扒在窗户上看到这一幕,赶紧跑到场坪边,一个举起竹竿,另一个点燃鞭炮。
喜庆的鞭炮声中,陈凡和姜丽丽双手接在手里,先互相看了看对方的,再抬头相视一眼,两人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
从今天起,咱也是有证的人了,再也不怕某亚丽过来打秋风、还要偷偷分房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