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风烈烈起南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5章 大石林牙的遗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绿荫草地,潺潺流水,当李兴泰等人再次见到这场景的时候,不少人眼泪直接就飚出来了。

原本估计八天的路程,足足走了九天半才出来,路上一路绝望到有羽林近卫要把向导全部杀死,因为他们认为是向导专门把他们引上绝路的。

最终还是李兴泰保持了冷静,支持向导仔细辨认方向,终是走出了这片崎岖的高寒山地。

“将军,顺着这条河往下,就有一个大部落,杀了他们所有的牛羊,大军虽说不能饱餐一顿,但也能吃个六七分。”

向导颇为虚弱的指着远方说道,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啻于地狱的旅程,终于结束了。

阿里姆王子端着酒杯,向着从四方汇聚而来的喀尔提锦人请酒,对于一个浩罕王室成员来说,这是非常违反教规的。

因为控制浩罕的苏菲神秘主义教团也跟大食的瓦哈比派一样,非常保守和极端,酒水、歌舞这些,那都是严禁的。

可是对于这些喀尔提锦布鲁特的人来说,人生最大的乐处,不就是大块肉大碗酒嘛。

而且他们素来重游牧而轻农耕,居无定所和生活艰苦,导致没有足够的伊玛目来用教义严格约束他们,你要让他们不喝酒,他们肯定会闹事。

其实这也是河中地区的常态,他们并不像后人以为的,都是天方教的狂信徒,西域也不是于阗李氏被攻灭之后,就全盘绿化的。

西域的绿化,其实是一个非常漫长且不断反复的过程,一直延续到了满清屠光准格尔人,才最终确立下来。

且哪怕确定下来之后,也没有多么虔信,真正的虔信是在发生了三件事情以后。

第一是满清的衰落,这导致了传统的中原王朝无法再压制当地的分离倾向,而这种分离倾向的载体,就是天方教。

第二是沙俄的步步紧逼,罗刹人嘛,对自己人都残忍的很多,对别的民族就不用说了,他们进入河中的时候,差不多杀了当地四成的人。

这种恐怖的死亡高压,逼得河中诸部落开始抱团,而他们能抱团的,也无非就是天方教。

最后则是民族主义的兴起,自从法兰西大革命之后,这股风潮也传到了河中,于是他们立刻给自己找了一个共同的祖先-突厥。

而且他们自认是突厥民族,比奥斯曼还要理直气壮一些,河中的各族,或多或少都能跟突厥扯上一点关系。

由于河中各族文化习俗已经在千百年中变的大不相同,所以这种对于泛突厥民族的认同打造,又只能从天方教上找。

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畏兀儿、哈萨克等民族认同的底色,都是在这一时代完成的,甚至民族统称都是这时候才有的。

当然,光中十六年(1792)这个节点上,这一切都还没开始,三个达成条件都还只在萌芽之中。

所以此时,真正虔信的,就是武吉别克人,其余哈萨克、柯尔克孜等都是浅信。

阿里姆王子跟大小二十几个首领喝完了酒,他已经有点飘乎乎的了,平日里只能偷着喝点,自然酒量也不会高。

不过阿里姆王子很满意,因为来到这里的大小首领,都同意了他的征兵要求,只要能按照正常的薪水来雇佣他们,这些人立刻就可以凑出两千人。

浩罕难啊!

八年前与希瓦汗国的战争失败,几乎把最核心的武力都给葬送了。

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最大也不过二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十几岁,对抗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保住浩罕够了,但是对付东方的中原王朝那就不够看了。

对了,他弟弟默罕默德.奥马尔去年在回部战败被杀,又导致六千多浩罕勇士失去了生命。

这让本就不富裕的浩罕,更加雪上加霜,不然他也不会以储君的身份,跑这么远来见这些喀尔提锦部的蛮子。

“汗王与我们同属大清藩臣,世受大清恩典,今汉蛮毁了大清,还想来毁掉我们,冲巴噶什部绝不答应。

我们回去之后,就点起族中勇士,前往安集延为汗王效命。”

冲巴噶什是喀尔提锦布鲁特的一支,今天到场的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两个部族,乞卜察克和乞塔。

而听到冲巴噶什的比(首领)这么说,其余两‘比’也纷纷点头,表示以他们愿意看在同属大清藩臣的份上,帮助浩罕汗国。

阿里姆王子脸上乐开了花,心里却一阵阵厌恶。

这些讨厌的家伙,说是信奉真主,但总是把真主当成库特,还叫伊玛目为巴克西,简直就是异端,如果不是用得着他们,一定要把他们给杀光才好。

此时的柯尔克孜各部,还保留了大量的萨满教习俗,库特是一种他们崇拜的圣物,有点天神遗落的希望之载体这种意思。

巴克西就是萨满,能支配万物,呼风唤雨,祈福祛灾。

而且这些喀尔提锦人喝着喝着就喝大了,也忘记,或者有点故意示威的意思,他们的巴克西们又出现了,在酒宴中载歌载舞,为喀尔提锦人祈求神灵赐福。

这哪是浅信啊,这他妈的就是表面说信真主,实际上还是萨满教那一套。

阿里姆王子脸色铁青,但还是咬着牙什么话也没说。

看到这一幕,喀尔提锦布鲁特的冲巴噶什、乞卜察克、乞塔三部头人们对望了一眼,心里更加确定浩罕人是遇到大难题了,不然不可能面对这种个场面,还能忍得住。

柯尔克孜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满清称这些在疏勒(喀什)以西、以北的部族为喀尔提锦布鲁特三十子。

他们虽然在历代疆域图上并未被标注到满清国土中,但确实一直受满清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理,还授予了官职,每年都要分批去喀什噶尔述职进贡的。

“不知道这大虞比之大清如何,要是他们有大清一半的强大,我们就最好还是小心着点,别被大皇帝当成浩罕叛贼一伙的了。”

乞塔部头人局尔罕阿勒比低声说道,眼睛里满是担忧,虽然他很眼馋浩罕人给的条件,但更怕撞到真龙了。

“你阿勒比是三品大员,也是中国人,你都不知道大虞国是不是真龙,我们又怎么会知道,若是真龙,怎么这么多年,没派兵过来,一直拖到现在。”

局尔罕阿勒比翻了个白眼,不过对于其他人称呼他们是中国人,还是很受用的,因为他们确实是中国人。

因为乞塔部是满清故意翻译成这样的,实际上这不是乞塔部,而是契丹部,阿勒比的姓氏不是局尔罕,而应该叫菊儿汗。

这些人,就是鼎鼎大名的西辽人后裔,是大石林牙的子孙,乞塔部王族局尔罕家族到了共和国时期,还改了汉姓为局氏。

甚至就是乞塔部旁边的乞卜察克部也是老熟人,他们应该音译为钦察,更为合适。

局尔罕阿勒比得意的笑了笑,又十分向往的说道:“若是中原大皇帝能让我当汉人,那我立刻就提刀把对面的阿里姆砍死,只可惜他们不来。”

乞塔部在归顺满清时,当然不会提这重身份,因为满清自称是金国人,且那时候,汉人是二等汉,当上了也没多少好处,也没什么光荣。

现在嘛,当然不一样了。

此时正值中午,因为天气暖和一些,才适宜会盟,否则这种高山上,早晚出来聚会,是能冻死人的。

大营也就扎在河边,方便会盟完毕就离开。

是挺方便的,酒宴没进行多大一会,就在三部首领看阿里姆王子要绷不住了,准备让巴克西离场,不继续进行刺激的时候,一阵阵惊呼,从营地外面传来。

十几个在上游警戒的乞塔部人,连滚带爬的狂奔而下,好像有魔鬼在追赶他们一样。

觉得有些丢脸的乞塔部头人局尔罕阿勒比,正拉下脸准备训斥,他就听到了更加整齐的脚步声。

随后,一支队伍如同山洪暴发一般,从上面顺着河流俯冲了下来,他们穿着大皮袄子,打着旗帜,十几分钟内,就呼啸着冲到了会盟大营。

“飞虎旗,飞虎旗,是大清,啊不对,是大虞的天兵到了!”做了几十年满清藩属,还自认是中国人的局尔罕阿勒比瞬间大叫了起来。

飞虎旗自古以来,就多用在军中,满清也用过不少,但大虞还是日月旗用的多一些。

可李兴泰非要在这时候带着飞虎旗,实际上有些为了借一借满清昔年威风的意图。

毕竟能把准格尔汗国屠灭的主,震慑下西域这些部族,还是可以的。

“不要动手,我们靠边!”局尔罕阿勒比喊道。

“把飞虎旗,大清皇帝赐给我们的飞虎旗也打出来!”乞卜察克部头人非常机敏,他们当年也有满清附庸军的资格,因此也还留有飞虎旗。

于是,从山上顺着河流俯冲下来的李兴泰部下,立刻就看到了飞虎旗,他们也没多想,以为是安排了包抄的部族。

李兴泰也看了个清楚,也拿不准是不是有人包抄过去,不过不能出意外,于是他怒吼一声,抽出长刀,带着百余人就朝那些打着飞虎旗的家伙冲了过去。

只要发现不是自己人,全部干翻。

枪声密密麻麻的响起,没有飞虎旗的浩罕人立刻遭受了致命打击。

突袭的士兵们憋坏了,而且他们清楚,自己只有这一战的气力,如果打不垮人,饿了一天多肚子的他们,就没力气继续二番战了。

所以作战异常骁勇,几乎是不要命的打法。

四百多浩罕卫兵只开了一轮火铳,立刻就没有再开的机会了,因为大虞的士兵们根本无视伤亡,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冲到了他们近前。

随后就是残忍的杀戮,别说人数五倍于浩罕人,就算是浩罕人是这些士兵的五倍,也只有被宰的份。

喀尔提锦三部惊恐的看着这一切,看着在他们眼里非常强大的浩罕禁卫火枪手,被大虞士兵如同砍树枝一样,快速砍倒。

“是哪位将军到此,自己人,我们是自己人啊!”

我草,这么凶残,连铳都不打,端着刺刀就把别人打铳的给捅翻了。

不是对手,三部首领立刻做出了判断。

其中乞塔部滑跪的最快,因为他们实际上心里还有点期待着呢。

李兴泰也有点懵了,这什么情况?

他看了看飞虎旗,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三部大小首领,以及远处也在把刀扔在地上的三部战士,百思不得其解。

“将军,我们是契丹人,是大朝的藩臣啊!”局尔罕阿勒比用带着漠西口音的蒙古语喊道。

李兴泰这边自然有不少懂蒙古语的,甚至就是回回话也有不少懂的。

“契丹人?”李兴泰莫名其妙,这什么时节了,怎么还有契丹人这一说法?

“是的,契丹人,我们是菊儿汗耶律大石的后人,是中国来的,是中国人!”

“我等中国之人,苦等中国大军,望眼欲穿啊!”

一看李兴泰确实吃这一套,冲巴噶什和乞卜察克两部落的头人,比乞塔部还要积极,瞬间他们两部,也都成契丹人了。

李兴泰心中一动,若是能在这收服几万本地人,那么他李兴泰就不是在浩罕插入一颗钉子,为大军打开局面这么简单了,

他有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直接冲到浩罕城去,把浩罕可汗给逮住,基本瘫痪浩罕国。

“让保宁过来!”

李兴泰大喊一声,正在冲杀的旗将保宁赶紧跑了过来,专业人士一看,就知道这些是什么人了。

“这飞虎旗.。”他仔细看了看旗帜上左下角的满文和蒙文,脸上露出了笑容,“你们布鲁特三十子,还记得朝廷呢?”

“记得,记得,大人我们也是中国人啊!”局尔罕阿勒比大声回答道。

这把保宁整的都愣住了一小会,随后他才恍然大悟想起来,对李兴泰说道:

“将军,他们还真是中国人,这些人确实是耶律大石的后裔,西辽国的残余。”

这就好办了,李兴泰大吼一声,“既然是耶律家的子孙,不是浩罕贼,那可敢纳投名状证明一下?”

“敢,当然敢。”三部大小首领立刻同意,也知道李兴泰要他们干什么,且他们并不反对。

因为这些喀尔提锦布鲁特,其实一直都不受浩罕人待见,只是人少,没了清朝的支持后不得不跟浩罕虚与委蛇。

历史上他们还曾借助沙罗的势力来对抗浩罕,只不过沙罗更狠,他们于是放弃了费尔干纳的土地,绝大部分迁到了南疆。

说话间,数百浩罕禁卫已经刚被干翻了,想要躲起来但不熟悉地方没处跑的浩罕阿里姆王子,被死狗一般拖了过来。

看着刚刚还在会盟的王子,三部大小首领没有丝毫犹豫,在李兴泰的示意下,一人一刀,捅的阿里姆王子哇哇惨叫,不一会就命丧当场。

李兴泰很满意,“既然你们还记得自己的身份,那老子就给你们一个机会,现在就去征召勇士,我要两千人,你们带着老子直接去打浩罕城。

打下来之后,老子拿七成,剩下三成都是你们的。

金银财宝,女子锦缎,通通给你们分,以后大皇帝论功行赏,就让你们下山,跟汉人一起,统治这些下贱的浩罕人!”

“万岁,大皇帝万岁!”三部人早就想这么干了,只是一直没机会而已,立刻就欢呼了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