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以为十九世纪的欧洲那么强大,一定就是很文明的。
实际上,欧洲人在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内,都跟文明搭不上边。
譬如莫公泽要颁布解放农奴法令的1811年,欧洲主要大国中,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都还存在大量农奴。
西班牙要稍微好一点,因为过去一直有大笔海外收入汇回来。
贵族们吃的脑满肠肥,民众也多多少少能闻闻味,勉强摆脱了做农奴的悲惨境地,可以当介于佃户与农奴之间的存在。
法兰西在大革命之前与西班牙差不多,大革命后则好了不少,大约能与中国唐宋时期相当。
即拥有一定的富农良家子,占比两三成左右的自耕农,剩下虽然几乎没有自己土地,但可以在进城当苦工和做佃户中选择,人身依附没有那么强。
英格兰算是欧洲底层最好过的了,基本与大革命之后的法兰西相当。
但由于可以把爱尔兰人不当人,以及海外收益不错,因此英格兰除开爱尔兰人外的最底层,基本能混个肚儿圆。
这也是英格兰能与法兰西对抗到现在的最大原因。
农奴或者半农奴制度对于欧洲的影响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法兰西大革命最开始的任务,最初向外输出的,就是农奴和半农奴的解放。
而在匈牙利,莫公泽一直在缓步进行农奴制的改革。
比如赎买农田。
比如命匈奴人放弃欧式姓氏,改姓刘、兰、赫连、呼延、万俟等汉姓来重新分配势力范围,削减贵族对农奴的控制。
还有废除奥地利设置的匈牙利政体,改用万户(郡)、千户(县),以破坏原本的贵族体系,解放生产力等。
但这一切都无法真正的触及根本,因为莫公泽带来的汉家势力只有十几万人,而广义上的匈牙利人有七八百万。
这个比例要深入基层进行改革,只能等下面人闹起来,开始从下往上反抗了,他才能来开这个口子。
但法兰西人的入侵,给了莫公泽提前解放农奴的机会。
在紧急召开的匈牙利王国国会中,莫公泽迅速宣布了农奴解放政策,规定匈牙利王国领土上的所有人,从这一刻开始全部变为自由人。
并且王国政府会在结束战争后,按照功勋重新分配土地,贵族拥有的土地超过爵位相对应的面积后,实行赎买政策。
当然,为了避免贵族的大规模反对,莫公泽在政策中允许佃户的存在。
虽然佃户拥有了饿死的自由,但也拥有了不再被贵族老爷随意杀死,家产和亲人不再随意被剥离,可以拥有自己姓氏选择人生的自由。
就算地种的不好,但至少上缴给地主之后的就是自己的,算是从黑铁时代进入到了青铜时代。
“解放农奴,势在必行,因为农奴低下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与自由民相比的,保持农奴存在,匈牙利王国就不可能强大起来。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在这个时候宣布解放农奴,拿破仑就会来宣布。
到时候匈牙利的人心全部归于了法兰西帝国,我们就一辈子也别想回来了。”
作为国王的莫公泽都这么说,又面对严峻的形势,下面的贵族即便有些不太乐意,也不好提出什么反对意见了。
莫公泽也知道有些人是表面上答应,内心很不乐意,甚至之后还会因为这个与拿破仑合作。
但这样的人毕竟只会是少数,他们阻挡了历史的进步,不是真心臣服,正好借着战争把他们全部消灭。
开完在特兰西瓦尼亚的最后一次国会之后,莫公泽骑上战马亲自率领亲卫护送百姓离开。
穿过锡比乌南门进入南喀尔巴阡山脉之前,莫公泽再次回看了锡比乌一眼。
他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母亲在这里离世,但现在,他必须亲自毁了它。
“点火吧,朝云堡记得用炸药炸毁,我不想拿破仑进入我父母的卧室居住。”
说罢莫公泽调转马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身后则传来了剧烈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天空。
三天后,一场大雨终于浇灭了锡比乌城的大火,没有地方驻扎的法军只能在帐篷中浑身湿漉漉的硬抗,就连拿破仑也没有一间正经房屋可以居住。
“将军们都建议不要继续追击,这次战役到此为止。”总参谋长贝尔蒂埃元帅对拿破仑说道。
“占领完特兰西瓦尼亚之后,匈牙利的国土基本都被我我们占领,斐迪南一世失去了他的国家,已经是一条流浪狗了。”
拿破仑听完却摇了摇头,他指着远处笼罩在黑夜中的南喀尔巴阡山脉,
“我能感觉的到,斐迪南就在那里,正在用仇恨的眼神看着我。
他是带着军队主动撤走的,他不是失去了国家,而是离开了国家,随时等着我们走后再次回来。”
贝尔蒂埃元帅闻言缓缓点了点头,“是的,如果斐迪南国王仅仅是匈牙利国王,那这一切就可以结束了。
但可怕的是,他还是赛里斯帝国的亲王,我们不能让赛里斯帝国的这个堡垒,继续留在欧罗巴洲。”
“抓紧调运物资吧,但也不要把奥地利逼的太过。”拿破仑吩咐两句,就返回去鼓舞士气了。
他要打消麾下兵将见好就收的心思,这次法兰西帝国的士兵必须进入多瑙河下游,彻底粉碎匈牙利国王斐迪南一世的所有势力。
征粮的消息传到维也纳,即便以弗朗茨这种为了保住皇位,什么都愿意出卖的人,也气的额头青筋暴起。
位于多瑙河下游平原的摩尔达维亚其实并不难到达,因为有多瑙河在,顺水而下运送物资非常方便。
但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控制贝尔格莱德,只有贝尔格莱德在手里,多瑙河上的运输才不会被截断,但偏偏贝尔格莱德在莫公泽手中。
此外从特兰西瓦尼亚高原南下摩尔达维亚也不困难,因为有一条多瑙河的支流阿尔杰什河,正好从锡比乌附近的摩尔多韦亚努峰发源,向南流入摩尔达维亚所在的平原。
即便山区河流的河道有些地方不能用,但也大大减轻了转运的压力。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莫公泽坚壁清野之后,法军三十几万人进入特兰西瓦尼亚,仅仅靠特兰西瓦尼本地已经不可能补给的上,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运过去。
而多瑙河可不流经特兰西瓦尼亚,必须要用大量人力物力转运,拿破仑此次来强征奥地利的粮食和人力,就是为此。
“我们早就应该明白,这就是屈膝投降的后果,这就是失去了帝国的后果。”弗朗茨还在那里郁闷呢,外交大臣梅特涅就已经在原地开大了。
这位历史上十分厉害的人物此时虽然还年轻,但已经看穿奥地利帝国的未来了,更别提他还跟莫公泽达成了合作。
于是在各种场合,他都把火力对准以弗朗茨皇帝为首的战前强硬派战后投降派。
“现在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答应法兰西人的一切要求。”梅特涅继续在火上浇油。
拿破仑还是知道不能把奥地利逼的太狠,因此特意亲自下令。
但此时的法兰西帝国已经从一个革命政府,退化为了帝国,上上下下的人早就失去了信仰。
拿破仑想着给奥地利留一线生机,但下面人可不是考虑这些,他们只考虑能不能尽快完成征粮征夫的任务。
至于粮从哪来,人从哪来,我管你这的那的。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帝国,我们必须要让拿破仑的大军陷在喀尔巴阡山脉中。”
在宫廷中对弗朗茨开大,把责任全抛给他们之后,梅特涅迅速找到正在宫殿外等候召见的财政大臣卡尔.施塔迪翁。
“大臣阁下,请协助我,把法兰西要求的粮食、牲畜和苦力再增加百分之五十。”
卡尔.施塔迪翁也是奥地利老臣了,梅特涅正是接任他担任的外交大臣。
所以卡尔.施塔迪翁一听梅特涅这么说,瞬间就猜到这位前途无量的外交大臣想干什么了。
“你想加重民间的负担,让他们更加怨恨皇帝和法兰西人,克莱门斯,你就这么相信斐迪南国王能取得胜利吗?”
“我相信的不是斐迪南国王,而是赛里斯帝国。”梅特涅很是淡定的回答道。
“而且就目前的形势,帝国不管选择相信谁,也不可能比现在还要糟糕。”
卡尔.施塔迪翁一想也对,帝国都这逼样了,想要更惨也没有继续向下的余地啊,那还不如赌一把呢。
而等到卡尔.施塔迪翁出门后,梅特涅叫来了他的政治盟友,出身波西米亚大贵族家庭的弗朗茨.科洛弗拉特。
“从现在开始,供给给法兰西军队的各种面粉,一定要用最好的,好到法兰西人的军需官都挑不出毛病来的那种。
但是等到明年战争进入焦灼状态后,立刻在面粉中掺入大量粗石英砂碎末。”
科洛弗拉特眉头一挑,这是要利用法军的信任,在他们最关键缺粮的时候给予沉重一击,毒是毒了点,但应该挺好用的。
1811年9月。
李兴泰终于率领五千安西军,一万效武军赶回了摩尔达维亚,莫公泽心中大定。
两人商议后认为,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一定要保住贝尔格莱德,只要贝尔格莱德在,法军就不能利用多瑙河运送物资,负担会增加好几倍。
于是李兴泰刚到布加勒斯特只有四天,又立刻率领六千精兵前往贝尔格莱德坐镇。
莫公泽则开始部署后撤,将大部分的粮食、辎重以及兵工厂从布加勒斯特往海边的康斯坦察转移。
他甚至做好了法军攻占贝尔格莱德,与他在多瑙河入海口决战的准备。
不过法军的进攻没有这么快到来,因为锡比乌以南的特尔马丘要塞实在是太难打了。
虽然最多只能容纳两千守军,但进攻一方的法军,也摆不开阵势,一次最多也就能投入万把人进攻。
这难度就太大了,加上已经快十月,南喀尔巴阡山脉中开始落雪,拿破仑只能下令先慢慢挖壕沟,等到壕沟挖到特尔马丘要塞下面,再用臼炮来攻城。
同时,在拥有百米断崖绝壁护卫的贝尔格莱德面前,路易.达武元帅的十几万军队也遭遇重挫。
法军打不下贝尔格莱德,也打不下与贝尔格莱德互为犄角的彼得罗.瓦拉丁堡垒群。
十月底,就在气温开始往零下奔去,法兰西军队上下都认为冬季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李兴泰率领六千军队突然赶到。
他们突破了法军西南角的一块阵地,城内的夏藩军也出城迎接,顺利让李兴泰的生力军进了城,还杀伤了法军数百人。
这其实是法军整体战斗力开始下滑的最明显征兆,路易.达武不是一个大意的人,他也对可能出现的大虞援军做了安排,但下面人给他打了个折扣,只执行了六成。
至此,贝尔格莱德城中兵力达到了一万一千人,原本兵力不足的问题,一下就给弥补上了。
同样在十月底,征俄军主力终于清空了罗刹人设立在伏尔加河中的障碍,抢在大雪到来之前,猛攻位于伏尔加河南岸的察里津外围棱堡。
此战中,由蒸汽机驱动的,动能大约在25匹马力的蒸汽挖掘机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使得大虞军队挖掘壕沟的能力,大大增强。
这种蒸汽挖掘机原本是发明来在巴拿马修建铁路用的,属于历史上大约1835年左右的技术,虽然只提前了二十多年,但依然是大杀器。
俄军被逼的没办法,只能不断从棱堡中组织敢死队,想要炸掉大虞也为数不多的蒸汽挖掘机,双方围绕着挖掘机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血肉拼杀。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米哈伊尔.巴克莱上将率领的九万俄军进入了察里津,大虞的兵力不足以围困住察里津,也只能任由俄军增援。
一个月以后,大雪终于来临。
中路军主帅莫公棱抽出三千五百高丽步兵驻守最新夺下来的两个棱堡,大军主力则返回基罗瓦镇躲避罗刹国内的寒冷冬天,各条战线上的战事,都开始趋于停顿。
而趁着这个机会,拿破仑在巴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他终于与约瑟芬离婚,迎娶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妹妹,标志着俄法联盟再次加强。
只不过罗斯人并不满意,因为他们觉得拿破仑没有尽到盟友的义务,法军发起的进攻,并没有牵制多少赛里斯帝国的兵力。
拿破仑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抽调了三万相对有战斗力的部队,交给瑞典王储梦断,最近又开始讨好拿破仑的贝尔纳多特元帅。
拿破仑命他带这三万人进入罗斯帝国,协助沙皇抵御赛里斯帝国的进攻。
而在伦敦的威灵顿子爵阿瑟.韦尔斯利听到这个消息后,等贝尔纳多特率领的法军走到普鲁士,他立刻率六万英军重新登陆葡萄牙,开启了第二次半岛战争。
这把拿破仑气了个够呛,他现在要去东欧打莫公泽,又要支援罗斯帝国,还要在西班牙维持存在,法兰西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但伊比利亚半岛又不能不管,万一阿瑟.韦尔斯利拿下了西班牙,法兰西的本土就会受到进攻。
于是1811年年底,拿破仑只能在荷兰、比利时、莱茵邦联和已经臣服的普鲁士大肆征兵。
几乎是采用抓壮丁的方式,勉强凑了八万军队交给纪尧姆.布律纳,命他前往西班牙,协助马塞纳元帅解决英军带来的威胁。
可这不但给法兰西本就不健康的财政增加了极大压力,还给荷兰、莱茵邦联等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法军肆意抢夺粮食,抓捕百姓参军,激起了大量原本倾向支持法兰西百姓的愤怒,法兰西帝国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开始出现了不稳的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