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如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1章 另一个选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天色渐渐暗下来。

于妈妈点了灯端进屋,今日屋子里的气氛似是有些紧张,她看了一眼大娘子,猜到两个人可能在谈论正事,想到这里,于妈妈将灯摆放好,又给两位主子添了茶,就快步走了出去。

王晏望着谢玉琰:“之后我都会留在汴京。”

言下之意,官家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知晓。

其实前世,王晏是远离这些的,他外放做官,新帝登基之后,王相公渐渐远离核心,几年之后,王晏又再被重用,一切都顺理成章。

但今生,他的仕途被她影响,难免会参与这场风波。

王晏低声道:“就像你说的,是他们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机会。”

谢玉琰想要说些什么,却被王晏拉住手。

“阿琰,”王晏的声音沉下来,“你不会改主意吧?”

别人可能不懂,但她知晓王晏在说些什么,他的意思是……背着他安排一切,关键时刻独自行事。

谢玉琰思量片刻道:“不会。”

她之前是有这样的打算,她重生来到这里,做的所有事都是出于她自己的思量和谋算,尤其是到了最后,若再有前世那般的危急,一定是她自己来做,这也许就是她的执念,要将前世没做完的事做完,成功还是失败,她自己承担,也算是真正的了结。

可现在,她没法说这样的话。

他将她的手拉起凑在嘴边,静静地望着她:“那,接下来是不是该筹备我们的婚事了?”

王晏怎么突然从正事拐到了婚期?

谢玉琰一怔,她好像一不小心,就又被王晏引着往前走。

“你得向我证明,我也得向你证明,”王晏低声道,“最重要的是,我想光明正大地永远与你在一起。”

谢玉琰突然觉得,她对王晏的认知一直都没错。

就算前世他们交集不多,她也没看错他。

心眼太多。

“现在还能找到绣球花,”王晏道,“晚一些,就得用别的花草了。”

这个季节想要找一盆绣球花容易,但若是将整个院子都装扮起来,可就要费一番功夫。

“我算一算,”王晏眼睛中满是笑意,“三日之后,必定能找到。”

那就是他上门求亲的时候。

……

福宁殿。

黄内侍吩咐人关紧了内殿门,然后亲自捧来一碗药汁。

“官家,”黄内侍叫醒靠在榻上的人,“您该用药了。”他也不想在这时候将官家叫醒,但已经不能再耽搁。

软塌上的官家缓缓睁开眼睛,殿内柔和的灯光却让他再度闭上眼睛,随即眉头紧紧皱起。

“朕歇息多久了?”官家声音有些沙哑。

黄内侍毕恭毕敬地道:“一个多时辰。”

官家大约没想到自己会睡着,忙去看手边的奏折。

“官家放心,”黄内侍轻声,“臣都放好了。”

官家点点头。

黄内侍服侍官家用药,待一碗药下肚,官家脸色变得更加难看,黄内侍忙端来温水让官家漱口。

“你今日煎药时,有没有人又去打探消息?”官家疲惫的声音传来,仿佛已然用尽了力气。

黄内侍道:“自从您在皇后娘娘那里罚了宫人之后,这两日后宫倒是安稳许多。”

官家想要起身,却觉得一阵晕眩,不由地又往后倒去,黄内侍吓了一跳,忙伸手去接,总算让官家稳稳当当躺下来。

“官家,官家……”

黄内侍焦急地喊叫,官家伸出手示意黄内侍噤声:“没事,朕就是起得急了。”

黄内侍怎么能不担忧,官家这般情形已经有一个多月之久,药吃了许多,就是不见好转,官家为了政局平稳,一直瞒着,可时间久了,难免会让人生疑。

黄内侍劝说:“要不然,咱们再寻寻良医,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若是这病症能治,朕早就好了,”官家面容平静,“何必为难那些郎中?”

黄内侍眼睛微红。

官家接着道:“若不闹出谢易芝的事,朕兴许连药也懒得用,那药……不中用,喝了还满嘴苦涩,吃什么都没有味道,委实又给自己多添苦痛。”

“可现在,朕委实放心不下。”

黄内侍不知该说些什么,怕哪句说得不对,会让官家更加伤心。

“祖父、父亲在位时,大梁没出过这样的差错,朕自诩勤勉,从不独断专行,却没想到养出这样奸佞的臣子……若是大梁就此政局不稳,让朕下去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黄内侍心头一酸,忙道:“官家不可这般说,官家……乃仁君……”

官家摆摆手:“这些话说起来没有任何用处,朕只想再多些时间,将这些处置的干干净净,免得留下遗祸。”

说完这话,官家静谧片刻:“可惜,就连皇后都看出来,朕已然力不从心。”

黄内侍更不知晓要如何开口,皇后娘娘手下的宫人四处传消息,只为了打压王相公父子,本来不会这么快查到皇后娘娘头上,也是巧合,他手下一个小黄门,闹肚子半途出恭,刚好听到了一言半语。

黄内侍哪敢隐瞒,径直禀告给了官家。

到现在黄内侍还觉得,着实太过巧合,他也想过,是不是宫中有人出手?于是从头到尾查了一遍,结果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朕从前就不放心他,”官家道,“还以为被遣出宫一次之后,他有了长进……到底还是一样耐不住性子。”

黄内侍知晓,官家这话说的是秦王。

官家说完话,突然一阵咳嗽,许是咳嗽的太厉害,竟然呕吐起来。

黄内侍急得额头满是冷汗,连连道:“官家,您要保重龙体,莫要再动怒。”

官家好不容易才让气息平顺了些:“朕病重的消息传出去,就更没有人能动得了他了,毕竟……”毕竟秦王一直被当做储君培养,现在换人,对大梁不一定就是好事。

黄内侍道:“官家慢慢想,总会有好法子。”

片刻后,官家睁开眼睛,露出一抹坚定的神情:“朕也不冤枉他,就将一切都查明,若果然与他有关……”

“朕还为大梁准备了另一个储君。”

官家的话音落下,福宁殿外,似是一截树影轻轻晃了晃,不过很快那影子又归于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