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允炆,都是为了你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沈王府来的人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谁?”圆通法师虽然表面很镇定,但心里还是打了个颤。

“是礼部左侍郎[注:1]胡濙。……”老者双手合十。

“什么侍郎,他就是一条狗。”应天嘴一撇。

“狗子哥,你呀,不懂,可别瞎咯诌。”应能一本正经,“人家是侍郎,左侍郎。”瞅瞅应天,扮个鬼脸,吐吐舌头,“人家说的是城门楼子,你说的是,”拍拍屁股,“是这,屁股壕子,两岔。”哈哈坏笑。

“臭小子,不懂了是吧?”应天眼一瞪,得意地一笑,“俺说他是狗,可是有证据的。是狼是狗?看啥?看尾巴。上竖是狗,下摆那是狼,狗是遇肉吃肉,遇……。”

“行啦,哥,你就别显摆了。就你还狗戴眼镜装斯文。”姮娥伸出大拇指和食指比划了八字,“这是几?”“傻妹子,你当俺傻是不?俺大字不识一箩头,可这俺认得。八毛[注:2]的八呗。”应发瞅瞅圆通法师,“俺说侍郎是狗,可是圆通法师告诉俺的。是吧?”

圆通法师哭笑不得。侍郎是狗,是他前些天闲的没事讲给应发的一个笑话。

某日侍郎、尚书、御史三个高官走在路上,看见一只狗从三人面前跑过。

御史问侍郎: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侍郎脸都绿了:是狗。

尚书和御史都大笑:何以知道是狗?

侍郎:看尾毛,下垂是狼,上竖是狗(尚书是狗)

尚书脸沉了下来。

侍郎又说:也可以从食性看。狼是肉食,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笑话是小时候爷爷闲的没事讲给他的一个笑话。

圆通法师没想到:应发现在会拿来一本正经地说事。

“叔,他来是……”圆通法师现在最关心的还是胡濙来干啥?

“只听说是从晋王府你三叔那边过来的,说是来散心,采风,拜谒古迹,至于其他的,……”老者为难地摇摇头。老者不是别人,就是东山寺的座元本圄大师。本圄大师其实并不是个真正的僧人。他的俗家名字叫东门石。东门石是在东山寺长大的。关于他的身世,除了已经逝去的朱颗粒,知道的人没有几个。不过,他脖子上的佛珠倒是可以证明他不是个凡人。

东门石是昨晚下山的。是沈王府的老管家派人请他到天州县驿馆的。只是,老管家只跟他在县衙大门口说了几句话。

“叔,这沈王就是个大吃货,狗侍郎来干啥都不知道,喊你过去做甚?”应天瞅瞅圆通法师,“你说,就为了这两句话,来回七八十里山路,这不是折腾俺叔嘛?这也太……”应天自从爷爷走了后,本圄大师就是他最亲的长辈,眼瞅着花甲之年的老人一晚上来回奔波,到头来,却只是……,他心里不忍,也愤愤不平。

“行啦!”东门石打断了应天的话,转向圆通法师,“圆通法师,你叔既然让老管家大老远跑来,一准有他的道理,咱就得未雨绸缪,提前作好应对!”

“叔,我听你的。”圆通法师点点头。“沈王叔的好意,侄儿心领了。”说着面朝北双手作揖。

沈王朱模是朱元璋的二十子,虽然圆通法师比沈王朱模还大三岁,但沈王辈分大,是圆通法师的叔叔。虽然圆通法师曾经贵为皇太孙,后来又坐了金銮殿,但是除了朝堂之上,私下里他还是得遵守家规的。这是爷爷专门定下的家规。所以,在京城时他和沈王来往很少。

沈王是永乐六年就藩大阳的。这些年,每年沈王都要来东山寺几次。起先,圆通法师还尽量回避。但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次还是……(此处暂略XXXX字)。以后圆通法师又和沈王邂逅了几次。以前,圆通法师一直以为沈王没有认出自己来,但这回沈王专门派老管家来传话,圆通法师不得不……

东门石看定应天,双手作揖,“应天小师父,圆通法师可就拜托你了。家有家规,寺有寺规。家法无情,寺规也……。”

应天双手合十,连连点头。

“圆通法师,这些天,你呢,也就尽量不要出门了,就安心呆在居士院。”东门石苦笑,“至于左侍郎来的真正目的,我想沈王府那边很快还会有消息的。实在不行,咱们再……”这么些年,只要朝廷来人,圆通法师一般都是呆在居士院,当然实在不行,也会借云游出去躲几天。

“那,咱今还去招兵圪台[注:3]吗?”应能问。

“这……”东门石瞅瞅圆通法师。“要不,你就别……”

“叔,今可是十月一,祭祀的日子,我咋能不去?我得去,必须得去。叔爷爷为了我……”圆通法师显得很激动,眼泪又流了下来。

十月一,是天州县几百年的祭祀习俗。就像清明节一样。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到坟上祭祀故去的先人。

逃出生天来到东山寺后,特别是姮娥也来了后,圆通法师一再追问朱颗粒的下落,东门石不得不把打听到的实情告诉了圆通法师和姮娥。本来恒娥打算在山下村给爷爷立座衣冠冢,但又怕惹来麻烦,后来还是圆通法师提议,最后在招兵台立了衣冠冢。墓碑是圆通法师写的。

这些年,每年的清明,十月一,不管刮风下雨,圆通法师都要去招兵圪台祭祀。

“这……”东门石很为难。圆通法师的心情他理解,可是……

“叔,老管家说没说,左侍郎什么时辰到的沈王府?”圆通法师问。

“夜格[注:4]天傍黑。老管家还说,他出来时,沈王正在德风楼给左侍郎接风洗尘。还说,完了还要去豆腐圪廊,莲花池逛夜景,……”东门石回答。

“这么说,这胡濙真的是来采风的。”圆通法师对胡濙并不陌生。胡濙是他坐天下时任用的。建文二年的进士。在他的印象中,胡濙不光文才很好,而且知识面很广,医学,风土人情,甚至好多小地方的古城,他都了如指掌。还有胡濙人很正直,办事也认真。还有……

“叔,您看,”圆通法师指指姮娥,“姮娥妹子祭品都准备约贴了,俺们这也都出来走到半道了,再说,您不是说,老管家说胡濙夜格黑来[注:5]还要……”

“可就怕……”东门石还是担心。

“叔,怕啥?这狗侍郎夜格黑来转悠了大半夜,指不定这会还躺在炕上挺尸呢。”应天瞅瞅圆通法师,“不过,保险起见,要不,你就不要去了。到了坟上俺们把你的心意带给爷爷还不是一样。”

应能和姮娥也跟着帮腔。

“那可不中!叔爷爷是为了我,我,……”圆通法师又眼泪吧嗒的,直勾勾地瞅着东门石。“叔,您老就开开恩,让我跟他们一起去吧。”

“那……”东门石为难了半天,终于咬咬牙,“好吧。咱们一起去招兵圪台……。

-

-

[注:1]

礼部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副部长。明代为正三品,是礼部副长官,仅次于尚书的长官。

[注:2]

八毛:天州方言。二百五,不够数的意思。

[注:3]

圪台:天州方言。平台,高台,台阶。

[注:4]

夜格:天州方言。昨晚。

[注:5]

黑来:天州方言。黑夜。天州方言。天州方言。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