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剑:从江湖杀起,直到终结乱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章 黄山六子提酒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拾忆和轩辕离一问一答谈论着天下和志向。这时,一旁一直静听着的轩辕如问道:“拾忆你为什么这么敬仰懿德太子,明明没有见过,师叔和师兄他们也是这样。”

“因为他是秦王李世民一样的人物,十六岁从军征伐,大小数十战,除去战死于潜龙山这一仗,无一败绩。爱兵如子,礼贤下士,护民安邦,美名佳话,口耳相传。而潜龙山之战,元涛的父亲也参与了,知道的比较详细,故而经常跟元涛我们说起,还叮嘱我们要做就做大周懿德太子一样的大丈夫。”

八年前,镇守大周北方三州的东方芜和魏国先皇拓跋宏相约伐周,元涛的父亲,大魏晋王拓跋荣也就是改汉姓之后的元荣,也奉命领兵在大魏主将赵王独孤腾也就是改汉姓之后现在的大魏太尉刘腾的麾下,出燕云十六州攻略中原。

大周外遇强敌,内遭反叛,两面受敌,又事发突然,难以抵挡。蒲州府守将率领五万人,依据坚城暂时挡住了东方芜十万大军的推进,但是胡人铁骑势如破竹,一直攻到黄河边相州府临河关,大有跨过黄河直捣开封府之势。

此时的大周已然濒临死局,北方东西两线皆告急,南方梁国虎视眈眈,蠢蠢欲动。即使将京城诸军全部调往增援,也只能调往一处,否则必被逐个击破。

然而,这个死局被一招险棋化解。

大周一面令二皇子宁灏亲往黄河之南的拒河关坐镇,放弃黄河以北包括临河关在内的所有国土,收拢兵力;一面令京城禁军赶往蒲州之后的商州,建立抵抗东方芜大军的第二道防线,并让三皇子宁祯亲往东方芜大营谈判。而大周太子宁璋则率八百羽字营亲卫,赶至蒲州府,领蒲州剩余四万将士,东出太行,攻击胡人侧后,三战三捷。独孤腾受困于侧后的威胁,不敢再向前推进,只能调转军队,围攻大周太子的孤军。最终将周**队包围于潜龙山。元涛的父亲,拓跋荣也在围攻军队之列。

大战之后,元荣仅仅抓到三名俘虏,都是宁祯的羽字营亲卫,然而就这三名俘虏,在讲述完潜龙山上的故事之后,也全部自尽了。

据他们所述,大周太子在独孤腾大军回援之后,本欲带领他们西走攻击东方芜,再由蒲州归大周。但无奈转战四城七百里最终被困于潜龙山。困在潜龙山上时,只剩下一万二千人,四面被围,唯有死战。到第三天,突然有人自南面上山,来人仅有六骑,为首一人高呼:“烦请通报,黄山六子携君子醉来与大哥共饮。”

黄山六子是当时黄山派年轻一辈中最为杰出的六名弟子,六人在江湖中也分别有名号。大师兄‘听风剑’郑远松、二师兄‘破月剑’王远石、三师兄‘饮酒剑’陆远泉、四师兄‘云中剑’李远星、五师兄‘碎石剑’孙远海、六师弟也是佟掌柜的夫君‘玉面小生’顾远舟。即使六人中最弱的六师弟也是一流的高手,六剑合璧更是未遇敌手,因此江湖人称黄山六子。

黄山六子早年间与登黄山的大周太子相识相交,更是在畅谈狂饮三天三夜之后结拜为兄弟。因此,黄山六子在知道天下风云骤变,大周太子孤军入敌之后,便日夜兼程从黄山一路打听赶到了潜龙山。

黄山六子趁着夜色,突破了潜龙山南面的包围,登山之后远远便看见在月光与一群火把映照之下,大周太子拄剑而立。宁璋听到通报,便急忙迎了出来,但走到一半又停下。待六人走近,斥道:“糊涂!为什么要来死地?”

大师兄郑远松回到:“大哥,无论死地活地,你在这里,我们岂能不来?再说上次的酒咱们还有四坛没喝,这可是君子醉,总不能一直埋在黄山的松树下吧。”

宁璋闻听此言,竟感到鼻子一酸,眼中也有些湿润。又说道:“可是远舟和香荷才刚成亲不足半年。”

顾远舟笑道:“大哥,我若不来,只怕香荷会把我打个半死再休了我。”

“哈哈哈!好,既然如此,今日我们就再来畅饮一次。”宁璋见到他们六人如此坚定,也不再多言,便领着几人回到了他的中军营帐中。说是中军营帐不过也就是一个砍了山上树木新搭的木棚,只是比其他的木棚大上许多而已。连桌椅都是切口不齐的木板木柱。

“远舟,听说你是在黄山云海前的观云台拜的天地,眼前飘渺白云如同蓬莱仙境,身侧貌美佳人亦是心中所爱,男儿如此,夫复何求?不过,真没想到你竟是最先成亲的。你成亲给我送了请柬我却没能赶去,实在是一桩憾事,这碗酒权且补上。”宁璋说完,端起一碗君子醉,一饮而尽。

“大哥,虽说我们一直叫你大哥,但你毕竟是大周储君,哪能说随便就能赶到黄山呢。当初送请柬的时候,香荷就担心会打扰到你,不过你虽然没来,你送的那幅字和嫂嫂送的琴,香荷都很喜欢。”顾远舟和众人一起喝了碗中酒后说道。

“当初送了你一副字,今天我却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宁璋随后又正色说道。

“大哥,此时此地你的事我怕是不能答应。因为我绝不会弃你而去。”顾远舟想到这个时候还有事托付,必然会让自己逃离死地,当下就斩钉截铁的回道。

“你先别急着回绝,听我说完。一来你刚刚成亲,不能让香荷就这样成了寡妇;二来这山上还有三百多名十五六岁的兵士,我想让你护着他们回到大周。远松,你们五个说,是不是该当如此。”宁璋又说道。

“大哥,您是怎样的才能,即使我们不来,你也能保全那三百多兵士。我们六人来这之前就已经决定若不能救你出去,便与你死在一起。我是绝不会当这个逃兵的。”顾远舟神色坚定,毫不动摇。不待大师兄开口,便抢先回道。

“大哥,别劝他了,我们拜别山门时,师傅率所有在山门人送行,并说‘昔日你们和太子殿下初识,不拘于对方身份,于云海前酣斗狂歌,笑论古今,醉谈天下,是为真豪情;今日千里相救,同死共生,是为真义士。我黄山派有你们六名弟子,师门有幸。’今日既然找到了你,我们就与你绑在一起了。”郑远松说道。

“哈哈哈哈!我宁璋能与六位弟弟相识相交可谓三生有幸。来,干!”宁璋端起碗站起来说道。

“只可惜只有四坛酒,不能像在黄山时那样一人一坛来的豪爽,这碗虽大,还是不过瘾。”三师兄‘饮酒剑’陆远泉喝完看着酒碗说道,言罢还抿了抿嘴。

众人见状,竟是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这四坛酒是上次宁璋登黄山与他们畅饮时所剩,一直埋于黄山松树之下,以待将来聚首时再饮。所以,这次黄山六子千里而来一直带着这四坛君子醉,并没有带别的酒。

君子醉本是黄山脚下一个喜好饮酒的老儒生以山泉之水和自己秘方所酿,入口甘醇而不失其烈,深受江湖人士和读书人的喜欢。那老儒生为其命名为‘君子醉’,自言道:“君子酿就君子醉,君自饮来君自醉。”

宁璋端着酒碗,看着面前仍在狂笑的六人,不禁有些湿了眼眶。

抛去大周皇室与黄山派的关系不谈,宁璋与黄山六子虽有结拜之情,相互钦佩之意,但是总共不过相见五次,相处不过三月,如今他们竟然奔波千里来此死地相会。豪情义气岂能不令宁璋动容。

作家的话:求收藏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