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执剑:从江湖杀起,直到终结乱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士为知己可以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在陆峰说完后,轩辕清也收回了那一直远眺的目光,思考了一下,便开始说道:

“三年前,我二十三岁,已跟随陈州府知州马驰大人两年。一天,马大人在微服巡视地方时,遇到一个正在殴打一名壮汉的少年,便令我前去制止,这少年便是忠弟。我将他打败制服后,询问下得知,那壮汉是个地痞无赖,抢了一个婆婆卖菜挣得三十二文钱,因此忠弟才对其施加惩罚。马大人命人将那地痞送了官,又见忠弟少年英雄,便请他和我们一起吃午饭。

我们在那家酒肆里吃了很久,也聊了很多。忠弟说他要用比恶人更恶的手段,去惩罚恶人,让他们不敢再作恶。马大人告诉他,对于天下来说,坏人是杀不完的,但乱世是可以平定的。对于一镇一府来说,一个好的官员,公正的律法和道德的教化要远比百十个侠客对百姓更好。我也对他说,君于江湖杀千人,四海无恙;我于庙堂挥一剑,九州激荡。后来,忠弟便和我一起跟随了马大人。”

拾忆听到这里,已是无比激动,心脏跳动的速度绝不慢于刚才在郎中庙里历经生死的时候。因为,轩辕清,李忠,马驰大人,他们所说的话和他们所做的事,那就是拾忆想做的事,那就是拾忆想成为的人,是他神往已久的人生。

轩辕清继续说着,李忠的遗信便有了解释,宁国侯府灭门案和他被司马家追杀的疑云也被渐渐拨开了。

原来,司马家在陈州府也有产业,但已经贵为皇亲国戚且有多人在朝中掌权的司马家,仍旧贪心不足。两年前,司马家想在陈州府大肆豪取强夺,侵占民田,被马大人制止。马大人虽然制止了此事,但他深感世家大族对于朝廷和百姓的危害之大,便开始在轩辕清和李忠的帮助下,收集司马家的罪证。历时一年多,罗列了司马家搜刮民脂,勾结官员,私通伪汉(即汉国,除周国,魏国之外的另一个国家,后期会有介绍,此时按下不表。)等大小十七条罪状。

可是,罪状和证据还没有整理好递交朝廷,就被司马家察觉,并引来了他们的报复和截杀。恰逢七个月前,前刑部尚书,宁国侯王迁之子过境陈州府,奸淫了一名良家女子。马大人知道,身为前刑部尚书的宁国侯得知此事后,必会加以干预,妨碍司法。就以雷霆手段,迅速查明了人证,物证,并取得了口供,审结那桩强奸案,并把它做成了死案,让轩辕清将那犯人也就是宁国侯之子押赴京城开封府待斩。

司马家了解了这件事情后,便与宁国侯勾结,假借宁国侯之手,趁轩辕清不在,引开了李忠,杀害了马大人,并伪装成县衙失火的意外。李忠也因此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马大人。轩辕清将犯人交到开封刑部大牢后,闻知此事,便急忙赶了回去。和李忠一起将马大人的遗体和家人送回了老家。

他们安顿好了马大人的家人之后,两人当夜在村子外马大人的墓旁,商量着要把马大人没有办完的事继续办下去,首先就是想办法把司马家的罪证提交朝廷。

但是就在轩辕清他们将要离去时,又发现村子里一处民房火光冲天,两人顿感不妙,急忙赶回去。虽然截杀了作恶的那伙歹人,可是马大人花甲之年的父母已经被杀,他的遗孀和及笄之年的女儿更是衣不蔽体,被侮辱致死。

在火光中可以看到屋子里被翻得乱七八糟,显然他们是在找马大人收集的那份罪证。但是那罪证早已被马大人交给轩辕清贴身保管。

李忠跪在马驰家人的尸体前,痛哭不止。良久,仰天长啸一声,晕厥了过去。待李忠醒来,轩辕清已在村民的帮助下,安葬了马大人的家人。

醒来的李忠紧握着刀,红着眼睛,来到了轩辕清的面前,只对他说了两个字“报仇!”,声音不大,远不及他昨夜的痛哭声,但却斩钉截铁,坚定无比。

正在擦拭着清字剑的轩辕清看着他,自怀中拿出了一只刻有鲤鱼图案的飞镖,说道:“好,就按江湖的方式,六教阁的方式,报仇!这支镖是昨夜那伙歹人身上搜的,在抓捕宁国侯的儿子时,他的护卫也有。”

“那就从宁国侯府的畜生开始!”

两人当下便启程前往庐州府,那是宁国侯的老家,他致仕后便回到了庐州府郊外老家的田园里。也是在那时,李忠给师傅写了那最后一封信。

等他们赶到时,眼前的场景更令他们愤恨无比。原来,宁国侯府正在办婚嫁喜事,娶亲的正是一个月前,轩辕清亲手送到刑部大牢待斩的宁国侯之子。

“这府里有无辜之人吗?我们的刀下会有冤魂吗?”李忠仿佛是在问轩辕清,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轩辕清想到了马大人一家,正想说他们都该死,还没开口,就又听到李忠说道:

“没有!比起阿英和夫人,他们哪里会无辜,哪里会冤枉?他们都该死!”

阿英就是马大人的女儿,平常视李忠和轩辕清他们为哥哥,机灵可爱又善良温柔。夫人更是把他们看作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买衣服,做鞋子,对这两个自幼便没了母亲的少年,关心备至。

两人当夜潜入宁国侯府,不管男女老幼,见人便杀,倘若不知事情真相的人见了他们那暗夜下充满怒气的杀红的眼睛、满是血污的衣服和无情残忍的手段,必定会认为他们是失了心智的杀神,地狱而来的魔鬼。

最先死于他们复仇的刀剑之下的便是那对新婚夫妇,本就该是刑部大牢死刑犯的宁国侯之子的鲜血,浸湿了本就艳红的婚床。当找到并杀掉宁国侯时,宁国侯府人已被惊醒,两人开始被围攻。轩辕清看着李忠在围攻下渐渐不敌,看着他被府兵的箭矢射中,看着他倒下,却救不了他。因为他也在被围攻,他也在苦战。后来,有两名农夫装扮的黑白子路过,又加入了对轩辕清的围攻,轩辕清在斩杀所有人后,自己也断了一臂。这才赶到李忠身前,他早已气绝身亡。没有留下遗言,或者说,轩辕清没办法听到李忠的遗言。

随后,轩辕清将李忠扛到那两名被他杀掉的黑白子身前,将他们三人的随身匕首拿出,期望能有六教阁人带他们回去,自己便离开了。他并不知自己杀了多少人,后来在自己的通缉令上才知道,也知道了有一名黑白子没死,但不是李忠。

“那五岁的女孩,是谁杀的?”轩辕清说到离开宁国侯府后,陆峰打断他问道。

“是晚辈杀的,还有宁国侯的老妻也是晚辈所杀。”轩辕清回答道。

“忠儿有你这么个兄长,是他的福气啊。”陆峰看着轩辕清,又继续说道,“我知道,那女孩不是你杀的,但也不是忠儿杀的,你们把她藏在了后院中假山的洞里。”

轩辕清听到陆峰的话,先是惊讶,随后又说道:“可是她没活下来。”

“对,活下来的,只有一个被你剑穿胸口而重伤的六教阁门人。也是他,看到了你走后的事情。你走后,又有一批人赶到宁国侯府,却不是宁国侯的援兵,他们四下搜索,斩杀所有还没断气的人,包括假山里的那个女孩,那个重伤的六教阁门人也是闭气假死才躲过一劫。你就没有想到,为何你们厮杀了近一个时辰,庐州府驻军都没赶到吗?”陆峰又问道。

“在下离开宁国侯府后,在后山又遇到了十六个身着黑白衣的司马府地卫。才明白,司马家先是借宁国侯之手杀害马大人,后又借我们复仇的剑,消除知道他们秘密的宁国侯。是他们阻止了庐州府的驻军并截杀了宁国侯府逃命和去求援的人。只怕,那两个半夜路过的农夫打扮的六教阁门人,也是他们引去的。我虽清楚,却也只能徒自叹息,没有办法。”轩辕清说道。

“没错。那么你既然要完成马大人的遗愿,却为何不去开封,反而离开大周,来这魏国的潜龙山?”陆峰问道。

轩辕清看着陆峰,没有立即回答,反而是眼神中透着一些紧张,好像面前的人又变成了最危险的敌人。是啊,万一这陆峰只是了解了忠弟和他们的往事,但他其实并非是忠弟的师傅,而是司马家的走狗,故意引他说出那些马大人罗列的罪证的下落,怎么办呢?毕竟,他没有斩杀司马轨夫妇,而且,忠弟也没有说过他的师傅叫陆峰,自己也没有见过忠弟的信。

“六教阁的匕首或许可以仿造,但忠儿那特有的笔迹你该是熟悉的吧?”陆峰应是看出了轩辕清的顾虑,从怀中拿出了两封信交给轩辕清。

一封是李忠的遗信,另一封上面写着他和轩辕清经常切磋,和把自己六教阁身份告诉了轩辕清但把自己的师傅说成了竹匠的事。信上的字,有的大有的小,放在一起,实在不好看,但也很有特色。

轩辕清看了信,好像是想起了好笑的往事,笑了笑说道:

“大人也常说让他和阿英一起学学写字,他总不肯。”随后,两行清泪划过脸颊。收了信还给陆峰,又说道,“前辈见谅,在下不得不谨慎。我亲手送到刑部大牢的死刑犯,都能在一个月后于家中娶亲,我又哪里知道京城中谁能帮我把信送到御前?但是,六年前,这里瘟疫过后,我曾来祭拜过战死于此的懿德太子。认识了也是刚来此地的往来客栈掌柜。她是随太子一起战死的‘黄山六子’的小师妹,也是其中一人的遗孀。黄山派素来受皇上重视,而佟掌柜又值得信任,我便想到来此托她帮我送至黄山派,再递到御前。”

拾落姐弟回想起,轩辕清说过来此地不算传剑给拾忆,有两件事,这便是其中一件了。又想到他们的香荷姐,原来也是一位侠女,此刻还在冒着危险为轩辕清送信,不禁有些意外又有些敬佩。

“至于没有刻意隐藏行踪,那是因为,我本就想送出信后,在这潜龙山中与司马府人酣战一场,埋骨于此。又因佟掌柜说起了他们两人,对他们俩赞不绝口,便想把师门之剑传于后人,才引得郎中庙里的厮杀。”

陆峰看了看拾落姐弟,随后起身对着轩辕清说道:“信即使送达御前,或许陛下也不会对司马家如何。一来,毕竟此事已发生多时,司马家早有处理,类似于斩断与宁国侯府之间联系这样的事,绝不止一个;二来,司马家毕竟势大,司马家主的外甥三皇子也会力保。你要有个准备。不过,你们所做之事,不会白费,只要送达御前,皇帝必会对司马家更加防备和厌恶,别忘了,咱们的皇帝可不是个昏君。”

轩辕清并没有回答他,而是又把目光投向了远方。

“马大人为国为民而死,悲泣鬼神;忠儿与你赴死之举,豪情万丈;可是留得有用身,以待将来事,也未尝不可。在下江湖人,不涉庙堂事。话至此处,少侠珍重。”陆峰说完后,便拔起刀剑,扬长而去。

轩辕清仍旧没有说话,也没有把远眺的目光移向离去的陆峰。拾落姐弟,安静的坐着,也不敢打扰。突然,轩辕清一口鲜血喷出,晕倒在旁边拾落的怀里。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