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吞云吐雾,苏澈扎了一根捋了捋思绪。
“1911年亥辛革命爆发之后,群雄并起,天下大乱。
各路军阀及其手下大多都是三所名牌大学出来的人。
小鬼子士官学校、保定军校和讲武堂。
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话就是,他们都是一个圈子内的。
打断骨头连着筋,所以做事都遵循潜规则。
大帅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崛起于草莽。
不得不说,您是枭雄,也是个异数。
为了弥补这一先天不足。
您从号称北洋之虎的段祺瑞那挖来了徐树铮。
人徐树铮可是正儿八经的小鬼子士官学校毕业的高材生。
徐树铮在大帅力挺下迅速站稳脚跟。
然后又向大帅推荐了彼时还在奉天兵工厂拧螺丝的学弟杨宇霆。
自此,您的部队架构这才终于完善。
杨宇霆也不负厚望,联手老学长给大帅您整了个大单。
北洋政府的冯国璋向小鬼子借款四千万买了一批军火。
这批军火暂时停放在秦皇岛,然后就倒腾到大帅手中。”
眼看张作林想要辩解,苏澈出言制止,这可别把他思路打断咯。
“大帅您先别急着否认,我断定您就是依靠这批军火发的家。
足足扩编了7个混成旅,军队人数由五万暴涨到三十万!
现在您的部下分为三大部分。
其一:以杨宇霆为代表的小鬼子士官派。
其二:您原本那些老部下,我统称为元老派。
其三:以保定军校出身的本土士官派为主。
以少帅和他老师郭松龄为首的太子派。
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大帅别介意。
随着少帅日益长大,不断历练,本土士官派的崛起不可避免的要分蛋糕。
东三省基本盘就这么大,你多吃一口别人就得少吃一口。
所以,现在这三家的冲突,无非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匀罢了。
张作林抚须,暗自点头。
「这小子年纪不大,本事貌似不小,说的话一针见血」
他老张对于这种事情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自古以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就是这么上位的。
但是,储君跟皇帝之间的关系又很微妙。
小六子如果势力太弱,又怕以后这些骄兵悍将不服管理。
如果势力太强,他这个当老子的又睡不安稳了。
玄武门事变,这种历历在目的历史他老张可是知晓的。
“小子,提出问题并不是本事,你得解决问题才是这个。”
说罢,比了比大拇指。
“小子既然敢抛出这个问题,自然有解决的方法。
大帅您提拔的杨宇霆,就相当于一柄双刃剑。
一边是对准元老派,另一边是对准太子党。
用来制衡两派关系的存在,防止任何一方做大。
小鬼子士官派的群众基础太差,只能效忠于您。
大帅您则正好在中间拉偏架。
这样虽然让杨宇霆不至于落了下风,可同样将其架在火上烤。
如果大帅您乾坤鼎盛,自然杨宇霆无所顾忌诸神庇护。
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哈,您别介意。”
张作林眉头一挑,听出了话外之音。
“如果我没救下您,或者您没能自救成功。
您想想,杨宇霆现在的局面和谁相似?
是不是和魏忠贤下场一样。
主子死了,他就得跟着陪葬了。
他的人缘基础差到举事都没可能。
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其他将领响应他。
您说他的结局会如何。
当然咯,少帅老师郭松龄的下场也不太好。
唆使冯玉祥这个憨批反水被大帅轻松抵挡了。
该说不说,他能活到现在全赖大帅您还需要他维系平衡罢了。
打压郭松龄的从来就不是杨宇霆。”
他充其量只是个听命行事的棋子罢了。”
“呵呵呵,和聪明人打交道果然里面的弯弯道道多。”
“可你小子说的都是如何解决内斗问题,他们的利益链如何解决?”
苏澈再次扎了一根,缓解下焦虑的情绪。
在我说解决办法之前,我先说说大帅现在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民国14年,大帅全据魔都,势力达到了鼎盛巅峰。
不过随着年底浙江督军孙传芳通电讨奉打响了第三次直奉战争。
大帅的情况急转直下。
11月初丢了苏、皖及魔都,钱袋子丢了导致军饷缩水了一大截。
11月底第一方面军郭松龄于滦州举兵,通电讨奉。
之后第一方面军李景林随之宣布“中立”。
而到了今年,蒋光头更是号召各路军阀开始北伐,组成北伐军。
大帅您的本部现在退到了沧州、琉璃河一线。
北平、天津陷入了三面包围的险境。
现在的局面对于大帅而言,真可谓前有狼后有虎。”
不仅有着毛熊和脚盆鸡的威胁,还有北伐军的来势汹汹。”
张作林越听越是心惊。
苏澈所言分毫不差,一语中的。
内心中不由多出了一抹期待。
似乎这小子接下来的话,或许能改变现在的局面也说不定。
Ps:新书扬帆求鲜花、月票、推荐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