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天下之仪也。因此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嬴轩大声说道,并没有任何顾忌。
他不怕被人听到,甚至还怕别人听不到,加大了嗓门。
眼看李由想要反驳他。
嬴轩站到了更高处,比李由还要高一些,继续大声喊道:
“法治的目的是实现百姓的福祉,实现百姓的幸福与安宁。”
“李大人你身为廷尉,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现如今各处郡县都有战火,
百姓究竟是拥戴秦律法还是畏惧秦律法?”
“我大秦律法既然这么好,那就应该留有修改的余地。”
“然而,商鞅遇到的是一个战乱时期的大秦,须以雷霆手段,而我秦国子民所有的赏赐,俸禄,官职,爵位只来源于农耕和对外作战!”
“而今大秦一统天下,又何须在行商鞅之法,李大人不觉得,是你和李丞相……
根本没有如昔日商鞅于秦孝公时之才学?只能效仿,就不能从新制定出更佳有利于我大秦一统天下之后的大秦律法吗?”
然商鞅因法而被车裂,难道你们要看着我大秦因为法而亡国?
我赢轩现在就明确的告诉你们。
“此时的商鞅之法,已经不在适合如今一统六国的大秦,如不在改变那就要亡。”
“李大人和李丞相,你们便是我大秦灭亡的罪魁祸首。”
“现在的大秦律法,那就是狗屁不如。”
院落中……
此时鸦雀无声,一片树叶落地乃可听见其声。
此时院中还有众人急促的呼吸声……
此刻在场的众人。
李由,李斯,仆从,黑冰卫,王暇……
在场的众人。
都想努力的忘记什么,可那稚嫩的声音却犹如炸雷一样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久久不能消散。
在场众人也在心里自问。
这究竟是不是大逆不道的言论。
是吗?
或许吧!
在场的众人。
一直呆立着。
此时脑海中只有那个稚嫩的怒斥声。
那无比坚定的声音。
噗噗~
不知是何人发出了噗噗的声音,在此刻犹如惊天炸雷一般,臭味弥漫开来。
所有人也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在场仆人跪在地上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抬头。
即使是李由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丞相府在此刻仿佛时间静止了。
而院落中的王暇,
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浑身颤抖,再也无力站起来了。
“赢轩,我的儿呀……”
王暇此时想要挽救局面,想要补救。
可她。
可她实在找不到任何方法来挽救。
哪怕就说一句话,她此刻也不知该说什么。
她此时非常清楚。
嬴轩已经把事情做绝了,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
助秦一统六国的秦律法,却被赢轩说成了亡国之律法!
王暇自言自语。
扶苏我的那位夫君虽然在朝堂之上时时顶撞陛下,也被始皇帝陛下处罚。
扶苏甚至纠集大臣修改秦法。
可也从来不敢贬低秦律法,还贬低到如此程度。
秦律法是亡国之法。
李斯,李由是罪魁祸首?
大秦帝国一统六国,所向披靡。
如此强盛之国,竟是亡国。
此等言论,如何补救!
王暇无力的瘫坐在地。
当李由听完赢轩的言论之后却也瘫坐在地,一脸震惊。
不是他不想反驳。
而是他从来没有听到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如若秦法不改变,那便会亡国。
如此叛逆之言论……
放眼整个咸阳城,胆敢说出此等言论之人,怕是十族都不够的。
即使是嫡长子扶苏,也未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话。
可就是这话。
居然被一个九岁的孩子讲了出来。
以后都不用再争了。
从今之后他们丞相府也不用和扶苏府争什么了。
从此时起。
扶苏府,将在大秦帝国消失。
也就是因为扶苏的长公子嬴轩的这番言论。
到现在李由才明白。
公子扶苏以前的那些在赢轩面前都成小打小闹了,不值一提了。
扶苏那些阻止分封,重修律法,反对法家重儒家,咆哮朝堂……
扶苏这些全部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嬴轩的一句言论。
此时,他都有些替公子扶苏担忧了。
扶苏一辈子跟陛下磕磕碰碰都没有被陛下严惩。
今日却要栽在他的长公子赢轩手里了!
今日之后,扶苏府再也翻不了身了。
嬴轩,你知不知道你今日说了些什么?
李由看着赢轩不免生出了同情之心,看着还站在石碑上一副自信满满的嬴轩叹息道。
甚是惋惜!
“哼,我嬴轩,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绝不后悔。”
“今日就算皇祖父在这里,我嬴轩,也是如此说。”
“李大人,赢轩更想劝劝你,多想想我说的话,也劳烦李大人去告诉丞相大人,认真想想。”
“切莫一直生活在曾经的辉煌中,自误可不怕,但别误了我大秦帝国,那你们便是千古罪人!”
“你……你……”李由被气到语塞。
“是吗,公子城!”
此时,一道有些沧桑的声音骤然响起。
李斯缓缓的从门后走了出来。
已是花甲之年的容貌,却又中气十足,缓缓的走了过来。
“父亲大人!”
院落中响起一道声音,李由转身面向李斯行礼道。
犹如找到了主心骨。
“此人,便是大秦帝国的左丞相!”嬴轩丝毫不慌。
随即,也从石碑之上走了下来,待靠近李斯后,躬身行礼道:
“嬴轩,见过丞相大人!”
对他而言。
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的见面。
意味着。
他和李斯对大秦律法的辩论。
现在,才真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