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的,最近几天气温下降的很快。明明才刚入冬,却已像腊月寒冬一般。
望着倒在地上的郑艾,陆吴安缓缓蹲下身,用手拍了拍郑艾的脸,嘲笑道:“我真的想不通,薛成芸为什么一直都在护着你,你到底哪儿好,值得她那么为你拼命,甚至不惜替你挡下那一枪?你说说你,经商不如我,打架也不是我的对手,整天游手好闲,毫无上进心,薛成芸到底看上了你哪点。不过,现在你继承的你老爹的公司已经被我收购,你身边的朋友也都因为你的愚蠢与自私离开了你。你现在已经众叛亲离,失去一切了,连薛成芸都被你气的离开了这座城市。不过没关系,你也不用悲伤,因为我马上就能送你去见你老爹了。”
郑艾愤恨地盯着陆吴安的脸,有气无力地说:“贼子,若不是你暗中使诈,我也不会落得如此地步。”
陆吴安大笑:“你也有脸说我?若不是你自己愚蠢,又怎会落入我为你设下的陷阱?行了,你也别怨我,当初你我关系本来也不错。要怪就只能怪你从我身边抢走薛成芸,那时节,我便暗暗发誓,定要让你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造成如今局面的人,是你自己。”
“呸,你自诩喜欢薛成芸,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你以为所谓的指腹为婚真的能成为你和薛成芸在一起的保证?薛成芸根本不爱你,你也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她!”
不提则已,郑艾一提起薛成芸,陆吴安倒怒上心头,一把揪住郑艾的衣领,说道:“闭嘴!我告诉你姓郑的,若不是你,成芸根本不可能离开我。我跟她自小便相识,你说我不了解她?你也配!她喜欢吃什么,她怕什么,她有什么喜好我都知道。你说我不了解她?啊?你了解她?啊?!”
陆吴安站了起来,转过身去背对着郑艾,叹了口气,又转过身来说:“行了,姓郑的,我也不跟你废话了,你也该上路了。”
“姓陆的,若有来世,我定让你付出代价!”
“呵,行啊,若有来世,我等着你!”
陆吴安举起棒球棍,正欲挥下,忽听得身后传来响声,刚回头看去,便被人压倒在地。郑艾此时也撑不住昏了过去,合眼之前,只看见姐姐郑薏涵跑了过来……
当郑艾再次醒来时,自己正躺在床上,头还在隐隐作痛。他缓缓睁开眼睛,却大吃一惊,自己正身处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强撑着坐起身,环顾四周,周围的一切装饰都是古典风格,郑艾轻轻摇了摇头,自语道:“那个姓陆的下手真黑呀,给我都打懵了。”他慢慢起身,在屋内转圈,观察着屋内的摆设,心想:我明明记得最后我老姐好像带人来了呀,我怎么会在这里醒过来呢。我记得老姐不喜欢这种装修风格呀,难道是她朋友家?“姐!老姐!?”边喊,郑艾边往门口走去。刚打开房门,便被眼前的一幕再度震撼了:目光所及之处,有假山,有花草树木,有湖泊亭阁。郑艾暗自惊讶:这……这就有点离谱了吧,老姐到底把我带到哪里来了,这……这……这家人得多有钱?老姐她虽然一部戏也能赚不少钱,但这也不是她说买就能买的呀!
郑艾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发现竟空无一人,觉得好生奇怪。不知不觉,他便走到了大门。推开门走出去,发现外面的人竟都穿着古装。
“怎么回事?这里难不成是影视城?可我记得老姐最近一段时间没接古装剧呀?难道是之前我跟她提了一嘴,让她下次拍戏带带我,她放在心上了?也不对呀,要真是如此,她为什么不提前跟我说呢?又为何要在我昏迷的时候把我带进组呢?”
带着疑惑,郑艾走在大街上。街上的人们都穿着古装,行为举止皆似古人。
“嘿呀,这个剧组有意思,还原度这么高的吗?”
郑艾走在大街上四处张望,路过一家铜镜店时,愣在了原地。是的,铜镜里的他已经不是他了。换言之,他已经改头换面了。郑艾下意识地扯了扯,可没想到竟扯不动。
“这不是人皮面具?那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我,穿越啦?”
郑艾正自疑惑,一女子带着一队丫鬟向这边走来,领头女子见郑艾大喜:“姑爷,终于找到您了,小姐和太太都快急死了!”
郑艾望了望四周,再看向女子,指着自己问道:“你……你在跟我说话?”
“对呀,姑爷。”
这里的人都这么客气的吗,第一次见面就叫我……姑……爷?!
“呃……不好意思啊,我问一下啊,你刚刚叫我什么?”
“姑爷呀?”“姑爷?”“对呀,您是我们袁家的赘婿!”“赘……什么?”“赘婿,也就是……俗称的倒插门……”
郑艾忍不住笑了:“你们肯定是认错人了,我怎么可能是你们家的什么赘婿呢。我……哎,算了,我不跟你们争论,我还有事儿,赶时间。先走了。”
郑艾说着,欲往外走。领头的丫鬟忙拦住他,说:“哎!姑爷,您可不能走啊。明天你和我家小姐就要成亲了,您现在走了,这成亲的事怎么办。”“别逗了,我都说了你们认错人了,我不是你们家的什么赘婿,我姓郑,我叫郑艾,我……”
郑艾正欲说些什么,却听见有人说道:“你赵诚武莫不是想逃婚?!”
郑艾循声望去,却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不一会儿,走来一女子,虽算不得貌若天仙,却也有着沉鱼落雁之貌。身后跟着一名壮汉。丫鬟们纷纷行礼,郑艾估摸着这应该就是袁家大小姐了。正欲辩解,袁家大小姐率先开了口:“怎么,你赵诚武对这门亲事不满?”郑艾一愣:“赵……诚武……你是在……叫我吗?”“不然呢,怎的,你被人袭击,莫不是真的失忆了?”
郑艾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自己就是穿越了。在这里,自己姓赵名信自诚武。
郑艾说道:“小姐说的不错,我确实现在有些头脑不清晰。不知小姐可知我的身世?”
“这些待你随我回去后再告诉你。你昏迷的这几天婚事一拖再拖,现在当务之急是赶紧完婚。”说完,转身便走。
郑艾还呆在原地,袁小姐身后壮汉开口说道:“姑爷,回府吧。”
郑艾跟着一行人回了袁府,刚一进门便看见管家在训斥婢女。
“老爷太太和小姐才去了神庙一会儿,你们就把姑爷弄丢了。这眼看婚期将至,届时全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来参加,到时候岂不是丢了我们袁家的脸面?你说说你们,啊,看个人都看不住,要你们还有什么用?”
“我们那曾想姑爷会突然醒过来……”
“还敢嘴硬?看我不打烂你的嘴!”
管家正欲动手,袁小姐出声制止道:“行了,也不是她们的错,不必责罚。再说了,人我已经找回来了,婚事不会有影响的。”
“哎呀,原来小姐已经将姑爷寻回了呀。太好了太好了。”
袁小姐不愿多说什么,吩咐管家为姑爷准备些吃的,然后带他去试吉服。说完,便离开了。管家赶走婢女后,带着郑艾来到他的房间,为他准备了些食物以及一套吉服。郑艾望着眼前的一切,陷入沉思。
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吉服,望着四周喜庆的装饰,郑艾,哦不,应该叫他赵信了。赵信真的不敢相信最近几天发生的一切,陆吴安骗了自己,还把自己打晕,醒来后就穿越了,是的,穿越了,那种只可能发生在小说漫画里的情节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了。更关键的是,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一个自己完全不认识的人,还成了别人家的赘婿。
袁攸的贴身丫鬟小柔,也就是带队出门寻找赵信的那个丫鬟敲了敲赵信的房门,说:“姑爷,吉时已到,可以出来了!”
赵信理了理衣冠,再次看了眼镜子,起身,推门而出。
婚礼顺利进行,宴散后,一群人簇拥着赵信来到婚房门前,赵信拦住众人,说道:“诸位!今日很感谢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我赵某的婚礼。就送到这吧!诸位回去吧!”有人起哄道:“不行!我们要闹洞房!”赵信陪笑道:“闹啥洞房啊,今儿个都这么晚了,大家也都累了,就早点回去休息吧!”还有人起哄,赵信直接将他们请走了。赵信等众人走了后,转身看了眼婚房,顿了一会儿,方才推门进入。
屋内袁攸坐在案前整理店铺账目,见赵信进来后,说:“我得跟你清楚我暂时并没有心思管圆房的事,最近几天我要忙柜上的事。等我把一切都打点好了再说。”赵信楞了一下,说:“呃……实不相瞒,我其实也没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所以,既然你这么说了,那我肯定没意见。不过呢,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袁攸放下账簿,说:“你问吧。”
“首先,现在是哪朝哪代?”
“顺朝隆和年。”
顺朝?难不成是哪个乱世里的某一个不知名的小国?
“本朝皇帝叫啥?”
“皇室姓辛。”
“皇帝……哦不,是陛下的全名叫啥?”
“你是不是被人敲傻了?怎可直呼陛下全名?”
“哦,对,我倒确实忘了。第二个问题,在你的印象里,我是个怎么样的人?”
袁攸想了一会儿,说:“其实你也是一年前才来的我家,之前总是听我父亲提起过你的父亲,也曾提及过你。”
“我老丈人怎么说的?”
“也没说啥,就是说你虽然不大老实,但为人倒还可以,帮过不少人。虽然整天游手好闲,但是个聪明人。”
“还有呢?”
“没了。”
“没啦?”
“对呀,没了!我对你的了解真的不多,你来到我们家后我与你也没怎么接触过。”
“那你为何愿意跟一个你基本上不怎么了解的人结婚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呗!再者说了,我也确实需要一个人能帮我处理店铺里的事。”
“你就没有喜欢的人?”
“没有。我在宫内出生,从小便待在宫里。后来再大些便回到江宁,每日除了学习纺织,便是跟着我二叔学习经商。后来长大后开了间布行,一心想着布行的事,没心思去考虑自己的婚事。况且,我们的这门婚事,还算是陛下御赐的。”
“等一下,你等我想一下。”赵信缓了缓,问道,“你说你是在皇宫里出生的?”
“对呀。”
“不是,为什么?”
“什么为什么?我母亲是长公主,我出生在皇宫有问题吗?”
“你母亲……是长公主?也就是说,你母亲与陛下是兄妹?”
“对呀。”
“还有,你说我们的婚事是陛下御赐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你父亲本是先皇托孤之臣,位高权重,陛下也相当信任他。后来陛下误听谗言,错杀你父。陛下一直心里有愧,后来与我父亲商议后,决定让你我成亲,下旨赐婚。”
“原来如此。话说袁家到底以何为生,竟如此有钱?”
“我们家世代经商,本欲将产业交予我父亲,奈何我父亲立志要考取功名,祖父无奈,只得将产业全部交由我二叔打理。我父亲后来考上状元,娶了长公主,一路高升。我在皇宫出生,在宫里长大。奈何我母亲体弱多病,早早离世,我父亲便将我送回江宁。”
赵信还想问些什么,袁攸说道:“好啦,时候不早了,有什么问题明日再谈吧。最近几日还需委屈你一下,先睡在耳房。”
“行,那我就先过去了。你也早些歇息。”
一夜无话。
次日,赵信早早起床,发现袁攸已经梳妆打扮完毕。
“哟,起这么早啊?”
“当然得早起,我们还得去给长辈们请安呢。”
“哦,对对对,我差点忘了。”
赵信跟着袁攸给诸长辈请了安,然后到袁攸父亲袁政这里请安,顺便吃早饭。饭后,袁政让袁攸先走,自己要跟赵信谈谈。
袁攸带着小柔去了布行,袁政喝了口茶,问道:“听攸儿说,自打你醒来后便如同换了个人似的,许多东西似乎都忘却了。”
“啊,是,有些懵。”
“无妨,你若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问我。”
赵信想了想,说道:“我想了解一下我朝的历史。”
袁政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也是,你也确实应该了解了解。”袁政又喝了口茶,缓缓开口说道:“先皇顺应天命,推翻了残暴不仁、不尊天意的前朝,建立了顺朝。高宗建国后,亲率大军讨伐前朝余孽,使四海安定;太祖曾率军平定了蛮夷叛乱,威震八荒,使诸国来朝,又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殚精竭虑,将我顺国管理的井井有条;高祖贤德爱民,时常私访,体察民情,严抓吏治,深受百姓爱戴。当今圣上更是任人唯贤,非常注重科考之事。”介绍完历代皇帝,袁政和赵信又聊了一会儿,随后赵信便告辞准备离去。
“哦,对了,过几天你陪攸儿去一趟神庙还愿。”
“神庙?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