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九
凌晨天还没亮就有一架马车停在北平燕王府外,马和看清来者后立刻带他去见朱棣
朱棣睡眼惺忪,是一个睡不醒就骂人的主,此时他正满脸怒气往会客厅走
“朝廷让我出塞还是要削藩?觉都不让本王睡的肃静”
马和赶紧迎上前去
“回殿下,是御前的一个太监,叫沐敬,是景弘兄的人,说是陛下有密报给殿下”
朱棣听见之后气消了,快步走过来
“沐敬,快跟本王说说父皇说了什么”
“燕王殿下,陛下口谕,召殿下进京”
“可有证据?”
沐敬掏出一个令牌,朱棣大为震惊
“走马符牌?父皇到底怎么了?”
“殿下,小臣不知,只知陛下深夜叫小的来给燕王送信”
“你何时从京城来的?”
“闰五月初一”
朱棣容不得细想了,走马符牌在手可以调集军马进京,若无大事朱元璋是不会把符牌交给任何一个藩王的
“你先去休息吧,马和,去叫你师傅来王府,然后把张玉邱福朱能叫过来,要快”
朱棣见到张玉等人,命他们各点兵马准备去南京
“多备快马,少带些走马,三日之内必须过济南”
朱棣吩咐完之后转而去找姚广孝
“殿下,成败在……”
“本王知道,大师,您就在王府好好等着,等本王接你去应天”
朱棣召开王府家眷和内管
“从今日起,你们就听王妃和道衍师父的调遣,尽量不要出王府,高阳郡王会把你们的妻儿接到王府来,一日吃食王府承包了”
朱棣胸有成竹地骑上快马,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奔应天出发
张玉问朱棣
“殿下,此次陛下是要?立殿下为新君了?”
“不容乐观,但愿是这样吧,只怕搞不好是允炆小子的阴谋啊”
马蹄踏起黄沙,王府的军官们心情涌动,这对他们来说是绝无仅有的升官的机会
洪武三十五年闰五月初十
凌晨三点,这一刻终于到来了,朱元璋的榻缓缓出现在大殿外面,群臣们此时对眼前这个杀伐果断的帝王不再过分担忧,因为眼前这个人怕是撑不过一刻钟了
长明灯照亮了整个宫殿,朱元璋看见朱允炆正满眼泪水地看着他,他或许猜到了,猜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有许多他不愿看到的事情要做,他不想再说些什么了,因为总是事与愿违
不想了,回头看看这江山吧,看看这大明天下吧,江山雄伟如诗如画,恍惚间眼前的长明灯好像变成了凤阳茅草屋里的那盏孤灯,一阵风把灯火吹灭,便是到了濠州城外,秋风瑟瑟吹着湖水,激起千层浪,岸上有一群一无所有却胸怀天下的年轻人,二十四人,二十四骑,此刻天地间只剩下风和战马说着悄悄话,还有什么呢?采石一载,洪都尸横遍野,鄱阳湖楼船成片,火光漫天,他打出了一个大明王朝,带出了多少文墨武勋,江山永固,仅此而已,就够了
朱元璋的意识渐渐模糊,他看到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王保保,马皇后,徐达和常遇春也在奔他而来,这些是他的恩人,敌人,兄弟,爱人,如今大限已到不过紫金耸立,江山回望
愿这天下日月悠长,山河无恙
此后再无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此时哭声一片,丧钟敲响
“恭送大明太祖洪武皇帝大行”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凌晨三时,朱元璋于应天驾崩,享七十一
第二天一早,方孝儒拿出了一封遗诏开始宣读,新的一轮较量开始了
第二天傍晚,朱棣带着人来到济南城下,大喊
“济南守将何在?放行,本王奉旨进京”
一个小兵走出来说
“殿下,不是小的们不放殿下过去,只是铁大人说近日济南戒备,一兵一卒都不能放过去”
“把你们铁大人给我喊过来”
铁铉见到朱棣,恭恭敬敬行了个礼
“燕王殿下这是?”
“父皇让我进京,你赶紧让我过去”
铁铉看了看朱棣带来的兵马,摇摇头一阵苦笑
“殿下就是回京也不能带领这么多兵士们,朝廷有制,亲王不得率兵马进京”
朱棣解下走马符牌扔在铁铉身上
“自己看看”
铁铉捡起看后一愣
“这是…走马符牌?”
朱棣上前几步夺回符牌,径直往城门走
“燕王殿下!”
铁铉想去拦,被朱能一鞭子抽了回去
“开城门!燕王殿下奉旨进京!”
待朱棣走后,铁铉对身边的人说
“派快马回去告诉陛下和太孙,燕王殿下带兵进京,如今已经过了济南了”
几天后,朱棣进入直隶,他发现和府州县处处挂白戴孝,脑子里轰的一声炸开了
张玉也惊恐的说
“殿下,看这架势,陛下恐怕……恐怕殡天了”
“殿下,眼下怎么办?是不是退回北平?”
朱棣驳回了张玉朱能的话
“我们已经过了徐州和淮上各县,不能回去了,传令,快马加鞭给我走,本王要到京师看个究竟”
与此同时,铁铉的奏表已经到了朱允炆那里,朱允炆看后大惊失色
“众卿,众卿,燕……四叔他已经过了济南,要来京师了,他来京师干什么?他来京师干什么!”
幸亏是在内殿议事,只有为数不多几个大臣看到了朱允炆的洋相
李景隆缓缓开口
“殿下,燕王殿下一片仁孝回京奔丧,殿下应以大礼请燕王殿下进京吊孝”
方孝儒就像被吓到了一样大喊
“曹国公这话不对!亲王应在封地自行守孝!”
李景隆缓缓回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方孝儒
“父亲去世不许儿子奔丧,大人,我大明朝岂有这般规矩?”
齐泰眼看事情不太对,立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遗诏
“曹国公,你看,呃这是大行皇帝的遗诏,上面说那个藩王无得至京,你看咱们也就按照遗诏这么办吧”
方孝儒又说
“殿下,臣认为以安社稷朝野之心,恳请殿下速正大位以定国邦,同时应当再派人去请燕王殿下回北平封地吊孝,或者让三位小殿下进京代替奔丧”
朱允炆眼睛一亮如获至宝
“对对对,四叔应该回北平和四婶一起吊孝,让孤三个弟弟上京师来,回来好好吊孝,齐卿,这事你安排一下,看看派谁去请四叔回北平比较好”
徐辉祖回到家中,发现几个官员在等候
“你们是?”
“回魏国公,我等是殿下派来协助您请燕王殿下回北平的”
“哦,谢殿下恩,请问几位,咱们什么时候出发?”
“那可得请国公速速歇息一下,如今燕王殿下已经过了淮泗等地,我等今晚出发”
“好!你们等我”
徐辉祖大步迈进屋子,徐增寿忙上去问
“大哥,大哥,殿下说什么了大哥?”
徐辉祖头也不回走进甲胄室,高兴地对徐增寿说
“殿下要登基了,同时派我去拦燕王,让他回北平吊孝”
徐增寿不敢相信,他不敢相信朱允炆能做出这样的事
“大哥,殿下让你去拦姐夫,你不能去啊”
徐辉祖不屑地白了他弟弟一眼
“有什么不能去?太祖驾崩时就留下遗诏不让藩王回京,怎么?他燕王就能回来不成?”
“大哥,你糊涂啊,那封遗诏你见了吗?再说,你就是去我也得跟着,姐夫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跟着去了也能好好跟他说说”
“你去?你去找他干嘛?说什么?他有脾气?遗诏上写着呢,他耍脾气别怪我翻脸,躲开”
徐辉祖穿戴完毕,径直走向马厩
徐增寿摇摇头,把管家叫了过来
“管家,你得帮我两件事,先想想办法把王公公请过来,然后去找二小姐,告诉他大哥去拦燕王殿下了”
管家看了看亲自喂马的徐辉祖,小声说
“二老爷,我看还是等大老爷出发之后再去请吧”
徐增寿叹了口气,点点头
入夜,朱棣已经带人进了浦口,天太黑没船,朱棣下令就地扎营过夜,天一亮就过江进京师
朱棣心里一阵烦躁,叫来张玉
“世美兄,依你之见,本王活路还有多久?”
张玉一听是又怕又气,燕王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他愤愤道
“殿下怎么起了这种心事?还有标下和几位兄弟,还有道衍师父,咱弟兄拼了命也会护殿下周全,殿下带我们连年征战,难道还怕太孙不成?道衍师父说的话殿下当真听进去了吗?”
朱棣又欣慰又感慨,自己有这样的手下还怕什么呢?
“世美,让文弼到你麾下吧”
“殿下,这小子虽然是标下的儿子,但绝不能让人说是标下袒护他”
“得了,文弼不错,你就带在身边有个照应,你父子绝对能独当一面”
天刚亮,朱棣见几艘大船缓缓而来,便叫人准备渡江
舱门缓缓落下,徐辉祖等人缓缓走来
“臣徐辉祖拜见燕王殿下!”
朱棣看着他头上的白绫,泣不成声
“父皇!儿子来晚了!”
身后的将士也纷纷跪倒,这架势把徐辉祖吓了一跳
“殿下您起来吧,大行皇帝已经允许您回封地吊孝了,特派臣来送殿下回去”
朱棣双眼一狠
“辉祖,有这般规矩吗?我是皇考的亲儿子,干什么不让我进京吊孝?”
徐辉祖见朱棣情绪激动,语言缓和了几分
“殿下,大行皇帝遗诏臣等也没办法啊,不过新帝仁慈,特意让三位小殿下代替殿下回京替您吊孝,您看如何?”
“新帝?允炆……”
“殿下,太孙今日登基,那已是陛下”
“好好好,辉祖,高炽他们可是你的外甥,你就这么忍心吗?”
朱棣红着眼问徐辉祖,徐辉祖却说
“殿下,新帝仁慈,有何不可”
朱棣死盯着徐辉祖,缓缓点头
“好,魏国公,等本王想想”
“请殿下快些”
看着朱棣走进大帐,徐辉祖对旁边的人说
“快马飞报陛下,燕王情绪已稳定,即将离开浦口”
朱棣走进大帐,他眉头紧锁,想不出丝毫办法,只觉得一阵眩晕,朱能他们过来把朱棣扶住
“殿下,不行咱们就去京师问个清楚,他们如此欺侮殿下弟兄们都看不过去!”
“对,下命令吧殿下,我等必将死随燕王殿下”
张玉制止住几人
“兄弟们,我等如此进京岂不是给了新帝制裁殿下的借口?”
众人都没办法的时候朱棣猛地抬起头
“叫去王府报信的沐敬过来”
沐敬唯唯诺诺走了过来,朱棣招招手示意马和也过来
“来,都坐下”
众人都围了过来,听朱棣如何破局
“几位,京师咱去不成了,现在就返回北平,不过回去之前本王得留几个人在这”
朱棣看了看马和
“马和,你留下准备迎接高炽他们,本王给你几个亲兵护着你,你就住在浦口城内,过几日本王会叫人过来联络你”
“遵命”
然后又看了看沐敬
“沐敬,你信得过本王吗?”
“殿下万不可这么说,景弘兄常跟我提起说殿下经常挂记弟兄们”
“好,那你回去之后就去找王景弘,顺便给他带句话,就说他一个姓马的同窗来京师了,让他抽时间来见见,你就跟着他,他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放心,那里有你的赏钱”
“谢殿下”
然后朱棣又命人拿出一些银子放在桌上
“这是二百两,够包一家上好的客栈,士弘,你挑十个人住在浦口照应着马和,等到本王的三个儿子到京城后就让他们想方法潜入京城,本王要看看允炆到底卖的什么药”
“标下领命”
“好,诸位,咱们也回去吧,好让眼下这位魏国公回去交差”
朱棣起身拍拍沐敬
“记住我说的话”
便转身而出
徐辉祖见状忙迎上来
“殿下这是要回北平了?”
朱棣苦笑
“老子走了只许儿子在家吊孝,这般规矩不守不行啊,得,如今人家得势,我们这就回北平了”
徐辉祖脸一黑
“殿下万不可这么说,如今太孙殿下已登大宝,加九锡,即九五,那便是陛下,这种话殿下还是不要说为好啊”
朱棣拍拍徐辉祖的后背
“臣在此贺陛下继九五之尊,祝陛下咸宁海宁,威加宇内,行开明之治,创文脉盛世,以治天下之社稷”
说完转头就走
徐辉祖见状气的咬牙
“走,回京复命”
待他们上了船,朱棣一行便按事先嘱咐行动了
“殿下,三位小殿下如果来京师还是派人护着比较好”
张玉认为京师最近动荡不安,可能会有些人拿燕王的儿子们做文章
朱棣摇摇头
“该有的都有了,没有的这也刚来了,本王的舅子真是新帝的好忠臣啊”
此时,朱允炆正在举办登基大典,一些有功名的文臣得到了提拔
夏原吉任户部尚书,蹇义任吏部尚书,胡广,胡瀠,解缙,黄淮,金幼孜,杨士奇,李时勉等人纷纷入朝为官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朱元璋葬于孝陵
同时,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
朱允炆志在削藩却又倚重文官,武将集团以耿炳文和郭英为首他们都很不满意朱允炆的做派,此时的明帝国已经开始陷入了一场新的动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