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来的爱国学生,加上两省原本一些学校的先生,师资力量也搞定了。
经过政策宣传,小学统一开学之时,已经有超过80%的适龄儿童进入了学堂。
孟永哲也知道,不可能真的百分之百入学,毕竟就连后世都做不到这一点。
有些家庭条件特殊,比如父母残疾;
有些村子实在距离镇子太远;
也有孩子自己说什么也不想上学的...
反正达到这个比例,孟永哲已经非常满意了。
这就是未来的种子,只要教育理念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一定会有绽放的那一天。
第一天开学的学堂外,所有父母都满怀殷切,所有孩子眼神都充满希冀。
“二娃,一定要用功读书啊!”
“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都只能种地。”
“现在你们有机会读书,一定要珍惜啊!”
“还要记住少帅的恩情,不能忘本!”
父亲用粗糙的手拉着孩子,千叮咛万嘱咐。
“爹,我一定用功读书!”
“等将来我就加入东北军,帮少帅打洋人!”
孩子声音充满稚气,却异常坚定。
这样的一幕和对话,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学堂外。
不过此时,孟永哲却在忙着另一件事。
组建情报部门!
之前他忽略了,现在却必须要提上日程,而且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在这个年代,间谍或者说特务几乎遍地都是。
不说别的,光是东洋人就在东北不知道撒下了多少间谍。
其他军阀估计也没少往东北派人。
东北军的武器装备就是他们所要探查的重点。
如果说仅仅只是这样,孟永哲倒也不必如此紧张。
可要是他们真把目标放在自己身上怎么办?
前世的张作林就是前车之撤!
那时候的东北,可是张作林经营得密不透风的地盘。
可依然被东洋人给炸了火车,死得无比憋屈!
孟永哲可不想有一天自己也步了张作林的后尘。
也许短时间内未必能铺得开,未必能有多大效果。
但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好过什么也不做!
郁闷的是,自己手下人才还是太少了。
去系统里招募,大概率也是军事人才,和情报专业不对口。
好吧,能者多劳,还是让赵刚先兼职顶上来吧!
......
就在吉省和黑省闷声发展至极,华夏大地上的军阀混战却愈演愈烈!
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堪称一出大戏!
孟永哲虽然偏居一隅,但却抱着看戏的心态,看完了这一场闹剧。
别管几个当事人打着怎样怎样的旗号,实际上各怀鬼胎。
简单概括,就是滇系军阀和桂系军阀想要对抗皖系,皖系拉拢直系又利用直系,直系阴奉阳违自己玩自己的......
国父夹在中间,完全成为了被利用的那一个。
大概这个时候国父应该深刻认识到,靠这些只为各自利益考虑的军阀是救不了国的!
随着国父退出,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却让孟永哲始料未及。
直系虎将吴培孚打下了湘省地盘,按说湘省就应该属于直系了。
可段琪锐却耍阴谋,让皖系将领张镜尧出任湘省督军。
这一下,直系可不干了!
耍我?
直系直接和桂系滇系军阀通电罢战主和,转头就把矛头对准了皖系。
大有一言不合就挥师北上的架势!
三系军阀联合起来,可绝不是闹着玩的!
让皖系单独面对直系,段琪锐都不敢说一定能赢,更不用说还有桂系军阀和滇系军阀的加入了!
段琪锐有点坐蜡,没有办法的他只能求助于东洋人。
虽然东洋人几乎被东北军赶出了东北,但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列强。
而且重要的是,对德宣战后,东洋人直接事实占领了齐鲁,获取了日耳曼人在齐鲁的利益。
只要东洋人出来,三系军阀迫于压力,肯定不会再闹事了。
然而,东洋人现在哪里有精力管军阀混战那点破事儿。
直接让段琪锐推给了张作林。
你段琪锐不是孤立无援么?
只要张作林派奉系部队入关,直插直隶,直系敢不罢手?
直隶可是直系的老巢,核心地盘!
大受启发的段琪锐立刻暗中联络张作林,请张作林发兵直隶。
具体许诺了什么好处,外人不得而知。
但张作林斟酌一番后,真的出兵了!
之前与东北军战败后,张作林痛定思痛,咬牙进一步扩军。
不仅把建制不满的第27师、第28师和第29师编制补满,又扩充了两个整编师。
改组后,张作林麾下部分变成了奉军第一师到奉军第七师,几乎脱离了北洋政府序列。
而且又从东洋人手里买来了大量武器装备,可谓是兵强马壮!
......
五一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5月1日到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