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话结束后,吕氏心烦意乱。
随便拿了一小袋赏钱打发了小太监后,便让其离开了。
“去灵堂把我儿叫来。”
吕氏吩咐了宫女一句,随后便朝内屋走去。
“哼,好一个小孽种,没想到竟然如此有心机,你当真该死啊。”
“原本本宫还想让你好好活下去的,但现在...是你逼我的。”
吕氏一阵咬牙切齿后,立刻拿起笔墨便书写了起来。
结束后,则悄悄找到一个不起眼的太监,将书信交给了对方。
“记住,你只需要将此信交到我吕家即可,千万别让外人看到了。”
“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
太监点头,随后身躯一转便消失在了黑暗中。
...........
不久后...
“儿臣拜见母妃。”
“不知母妃找儿臣来是有何事?”
朱允炆被宫女叫回后,第一时间赶到吕氏身旁。
“哼,找你何事,你个没脑子的,一天就知道待在灵堂瞎哭。”
“连那孽种已经入了你爷爷法眼都不知道?”
“本宫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一个不争气的家伙啊。”
吕氏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母妃...儿臣,儿臣是在给父王尽孝啊。”
“这不是你交代的儿臣的吗?”
“让儿臣在爷爷面前好生表现啊。”
被吕氏一通数落,朱允炆顿时就委屈了起来。
“你还敢顶嘴。”
“给本宫跪下。”
吕氏大声呵斥了一句,吓得朱允炆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母妃,儿臣虽然不知您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但火大伤身,还请您息怒,保重身体。”
朱允炆立刻关心了起来。
“哎...”
“儿呐,娘这也是为你好啊。”
“你不知道,那个孽种心机深沉着呢,仗着你皇爷爷念及亲情便有恃无恐,故意惹怒你爷爷生气然后获得更多的关心。”
“你要是再这样下去,日后这嗣君之位恐怕真的会落到那孽种身上了。”
吕氏苦口婆心的说了起来。
“母妃是说,二弟在耍心机?”
“这不可能吧,儿臣看到的可是皇爷爷对二弟的惩罚啊。”
朱允炆满脸不解的说道。
“你懂什么。”
“若他不去惹怒你皇爷爷的话,你皇爷爷能记住还有这么一个孙子?”
“难道你没发现,自你父王薨逝后,那孽种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一天天的搞事情,连本宫都敢忤逆了。”
“依本宫看,他以前就是故意装的。”
吕氏满脸愤怒的说道。
“啊...”
“那儿臣该怎么办啊?”
不得不说,让朱允炆读书,做文章确实还行,就跟皇家做题党差不多。
但这家伙却没有什么城府。
否则的话,在原有的历史轨迹中也不会轻易被那帮文官煽动着去削藩了。
说穿了,他朱允炆其实就是一个没主见的人。
好在他身边有一个心机深沉的吕氏,倒也能弥补自身的不足。
此时此刻,吕氏听到朱允炆这番话后,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恨铁不成钢之色。
“罢了,罢了...”
“那孽子的事情就交给娘来处理好了。”
“而你,从今天起,除了每日给你父王上香尽孝之外,必须每天都去你皇爷爷那里一趟。”
“你必须让他关注到你,时刻记得你。”
“记住我的话了么?”
吕氏出谋划策,当即便吩咐了起来。
“可是...”
“皇爷爷平时勤于政事,时间很少啊。”
“儿臣真要天天去的话,恐怕会讨得皇爷爷厌烦的。”
朱允炆一脸委屈的说道。
“你个不成器的东西。”
“那孽子不也一样天天讨你皇爷爷厌恶么?还不是一样过的好好的。”
“最多...挨顿打而已,这总好过被你皇爷爷遗忘吧。”
“记住了,你现在可是皇长孙...身份尊贵,在大臣们眼中口碑很好,没理由争不过那孽种。”
吕氏苦口婆心的说道。
“儿臣,懂了。”
“从明日开始,儿臣便每天去皇爷爷那里请安。”
朱允炆点头回应着。
“好了...起来吧。”
“你也别怨娘,娘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也是为了咱们吕氏一族啊。”
“等你日后继承大统了,咱们才算是有了保障。”
吕氏开口,随后走上前去将朱允炆扶了起来。
.....................
太子朱标薨逝,各路藩王纷纷进京吊唁...
而最先赶到的则是老朱的第三子,晋王朱棡。
不过,因为天色太晚的缘故,担心朱元璋依旧休息,不便相见。
因此晋王朱棡回到皇宫后并未去惊动老朱,而是第一时间赶往了太子灵堂。
但当他刚走进灵堂,眉头便皱了起来。
因为灵堂之中,除太子朱标的侧妃以及几个小公主,一帮太监宫女在守灵之外。
太子妃,朱允炆,朱允熥以及朱允熞都不见身影。
“你过来,本王问你个事儿。”
“我大哥几个儿子为何都不在灵堂守着?”
朱棡疑惑,当即便拉着灵堂中其中一个小太监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