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记得燕国刚与匈奴朋党勾结之时,你就建议先对付匈奴,再声讨燕国,本王也不想放过燕国,若是一举消灭燕国当然再好不过!只是大秦近几年战争太多,若是再与燕国大规模作战,不止士兵疲惫,百姓也会有怨声啊。”
“大王无须担心,孙臣有办法,让燕国不战而降!”
随后,在秦昭襄王的授权下,异人集结了十万大军东进,准备声讨燕国。
“燕国与异族私通勾结,放行异族进入中原烧杀抢掠残害百姓,给中原腹地的安宁造成了极大破坏,此罪难诛,罪行滔天,如不讨伐,则愧对天下百姓!”
朝廷上,得知异人准备出兵声讨燕国,满朝文武也是一致叫好,纷纷指责燕国的罪行。
“这些年大秦一直与燕国和睦,给燕国的帮助并不少,想不到燕王不但毫无感激,反而想把我大秦百姓置于死地,如果不讨伐,以后还不知道要胆大妄为到什么地步!”
“竟然把匈奴放进来,这等行为实属恶劣!燕王竟是这等卑鄙无耻之人,每每想起,心中气就不打一处来,把燕国千刀万剐才对得起那些死去的百姓!”
满朝文武们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一边指责燕国和匈奴勾结的丑陋行为,一边大骂燕王的不是人。
这次要讨伐燕国,朝廷上竟是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不只是在秦国的朝廷上,中原其他四国听说秦国要出兵讨伐燕国,也是跟着纷纷叫好。
匈奴是秦国的敌人,同样是中原诸国的敌人,现在各国遭遇旱灾,实力都很弱小,匈奴进了中原,对每一个国家都是威胁。
况且匈奴是异族,燕国这种把异族放进中原来的行为,本来性质就十分恶劣,肯定要引得诸国共同指责。
燕国这种引狼入室的行为,弄得各国人心惶惶,此时有秦国带头,他们肯定要跟在后面骂上几句。
“燕王的做法实在是恬不知耻天地自容,竟然蠢到把匈奴放进关内,匈奴是什么人,他傻了吗?就算是没被匈奴灭掉,现在也要被秦国灭了,这真是自讨苦吃,自作孽不可活啊!”楚考烈王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
匈奴到中原来,对楚国倒是没什么影响,不过把异族放进中原,楚考烈王还是有些瞧不起燕武成王,很乐意吃瓜看着秦国声讨燕国。
韩惠王听到听到这个消息,一边指责燕国没有道德,一边暗暗高兴:“秦国这次做得好,本王支持!燕王这次跟异族通通作恶,一点道德都没有,天下人都不耻!我们华夏子孙的脸面,都要被丢干净了,不过燕王自讨苦吃,这也怨不得别人,倒是帮了本王啊。”
自从看着秦国强大起来之后,韩惠王就每天担惊受怕,尤其是灭了赵国以后,韩惠王更是寝食难安噩梦连连,害怕哪天早上醒来会听到秦国打来的消息。
几个国家里面,最弱的就是han国,原本han国与赵国唇亡齿寒,赵国已经被秦国吞并,作为鸡肋的han国很可能就是下一个。
韩惠王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生怕得罪了秦国,却没想到燕国还故意去招惹秦国。
现在燕国招惹了秦国倒霉在即,相对而言han国就安全了。所以韩惠王还是有点高兴的。
另外两个国家,齐国和魏国地处中原,如果匈奴在中原横行肆虐,对他们会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听说了燕王的作为,魏王和齐王都很愤怒,各自在自己的朝堂上把燕王大骂了一顿。
“燕王看来也是个昏庸无能的家伙,也不知道他是抽了什么风,竟然想到与匈奴串通勾结,得罪秦国,也太蠢了!勾结异族,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难道他以为自己住在北方,就与匈奴是一家了吗?如今他阴谋破灭,还成了天下的敌人,这也是自找的!幸好我齐国机智,采取绥靖政策与秦国交好,不会做这种卑鄙之事。”刚刚继位的齐废王暗自庆幸地说道。
魏安厘王也把燕王指责了一通:“这个燕王脑子坏了,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去勾结匈奴入侵中原,他真以为自己很聪明吗?做出这样的卑劣行为,他早晚会付出代价,就算秦国不声讨燕国,天下人也不会答应!置中原百姓安危于不顾,太过分了!”
不过指责归指责,这四个国家也都是口头上骂一骂燕国,喷一喷燕国的不是人,并不敢有什么作为。
他们都自身难保了,能管好自己就不错了,根本管不了燕国。
大旱还没有结束,这些国家连粮食都没有,饿得连军队都快供应不起,这时候谁打仗谁就死得快。
秦国要讨伐燕国,他们这些乌合之众看看热闹就好了,而且秦国出马,他们更没必要再去凑热闹。
能少出风头还是少出风头的好,搞不好秦国连他们一起灭了就完了……
同时,声讨燕国的檄文已经发布了出去,异人亲自挂帅,率领大秦十万铁骑和三千虎狼兵,从咸阳浩浩荡荡地出发,准备去讨伐燕国。
路上,异人便让人去通知了燕武成王,扬言要把燕国灭国,把燕国王室流放到草原上饿死,并让燕武成王在家里好好等着。
这几天对于燕武成王,简直是噩梦般的几天。
他原本满怀期望,等着匈奴能胜利回来,分他一半粮食,这样一方面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借匈奴之手报了之前给秦国割地赔款的仇,可谓一举两得。
只是在秦国面前,他还是嫩了点,听说匈奴差点被异人打到灭族的消息,燕武成王就吓得不轻,知道秦国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赶紧派出使者,以为向秦国各地赔款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可是使者直接被秦国轰回来了,使者的汇报,彻底打碎了燕武成王的幻想,他知道自己这下子彻底是玩完了。
秦国出兵声讨燕国的消息,很快也传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