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赵王偃就是死在了秦国手里,现在燕王也跟着挂掉了,谁都不敢保证,哪一个国家的君主会是下一个。
首先震惊的就是离燕国最近的齐国,齐废王听到这个消息直接瑟瑟发抖,然后庆幸自己对秦国采取的绥靖政策是何等的英明:“果然还是死了,本王早就知道会这样,这个燕王没事干嘛去招惹秦国,关键是串通匈奴,这不是明摆着不想活了吗?秦国越来越强了,一句话就能逼燕王自杀,还好我大齐一直与秦国交好,真是庆幸啊……”
虽然齐国和燕国是世仇,秦国巴不得燕国被灭,可那是从前,现在强秦就在跟前,齐国就算再怎么痛恨燕国,此刻也不怎么希望燕国灭国了。
南方楚国的楚考烈王闻之吓了一跳,他惊道:“燕王自杀了?秦军打进去了吗?”
听说秦军一句话就把燕王逼的自杀,他更加震惊了:“打都没打,被部下直接逼死了?秦国现在的威势,真的已经这样强了吗?居然到了这种局面,秦国太强了,谁招惹秦国谁就必死无疑,还有那个异人,到底是什么人!”
楚考烈王到死也不会忘记异人,这个打进楚国抓走了楚将项燕的秦国公子,好像自从他出现之后,秦国的实力就蹭蹭飞涨,已经到了无可比拟的地步。
现在的秦国,太强了!
最害怕的还是韩惠王,得知燕王自杀,他差点吓死过去,过了许久还在自言自语:“可怕!秦国太可怕了!要是哪一天秦军来讨伐本王,逼迫本王自杀,这可怎么办!不如就在这宫里修一条地道,万一哪天也好逃跑。”
没想到韩惠王随后真的派人在宫殿后面秘密挖了一条隧道,方便哪天自己好逃跑。
不是韩惠王胆小,实在是因为han国太过鸡肋,唯一有点矿产还割地赔款赔给了秦国,要土地没土地要军队没军队,说燕国垃圾,han国还不如燕国。
尤其是赵国灭亡了以后,han国就跟孤儿一样,随时面临着被秦国吞并的危险。
战国七雄里面另一个小国魏国一样瑟瑟发抖,魏安厘王倒没有失去理智,只是十分震惊于燕王的死。
“秦国声讨燕国,竟然直接逼死了燕王!虽然燕王的确昏庸,可秦国这也太强了!要想办法对付秦国,明着来已经不行了,难办啊!”
前几天还跟秦国站在一条阵线上声讨燕国的四国朝廷,如今态度突然急转,对秦国变得无比害怕。
之前他们一起指责燕武成王,甚至是为声讨燕国叫好,不过是装装样子,表达一下自己的正义而已,并不想真的有什么作为。
不然四国也不会只耍耍嘴皮子谴责一下燕国的行为,并不敢真的向燕国出兵,对他们来说装装样子意思意思就足够了。
平心而论,他们并不希望看着燕国灭亡……
原本战国七雄,现在只剩下六个国家,而秦国的势力越来越强,几乎可以碾压六国。
以前只是韩赵之间唇亡齿寒,现在五国都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灭亡,对其他国家都是极其不利的消息。
他们的势力越弱,秦国的势力就越强,虽然没有人挑明,但是大家都心照不宣,如今各国最大的敌人,是秦国。
要是秦国把燕国灭了,灭掉其他国家就是早晚的事情,没有人希望看到。
而且燕王被杀,只是秦国的一句话而已,这让四国君王更加惊恐,他们怀疑是不是秦国一句话,自己的部下也会把自己逼死。
秦国不断做大做强,吞并赵国又占领匈奴,已经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与其对抗,秦国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只能乖乖听从。
如果只是割地赔款倒也好商量,他们可不希望秦国一句话,他们就得乖乖自杀……
虽然燕国最后还是保下了,却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傀儡政权在苟延残喘,可以说差不多是废掉了。
其他几个国家,谁都不想落到这样一个局面。
……
收拾完了燕国,异人这几天倒是十分清闲,除了接收各地工厂的汇报,每日就是修炼修炼自己的天子封神术,或是在后宫中宠幸自己的妃子。
这日他正在闭关修炼,却是听说吕不韦来了。
“公子,有一个好消息。”吕不韦一进来就兴奋地说道。
“哦?是钢铁厂那边的消息吗?”异人问。
“不,是水泥厂前些日子开工,产出的水泥质量都很好,连通巴蜀的水泥大路已经开始修建了,公子您要不要去看看?”
“这么快?走,去看看。”异人高兴地说道。
虽然水泥厂早就开工了,不过异人以为等开始修路,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既然这么快就开始铺路了,正好现在闲着也没事,不如去看看再说。
水泥厂就建设在大秦钢铁厂不远处,钢铁厂在开采铁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渣,这些矿渣看似没用,实际上有很多矿渣可以当做水泥的原料。
如今随着水泥厂建设起来,便有很多现成的矿料可以使用,反正水泥的原料很简单,而且十分常见,大量生产丝毫不是问题。
吕不韦之前在钢铁厂中负责钢铁的生产和经营,现在水泥厂建设起来,他也顺带管理一下,反正都在同一个体系之下。
而钢铁厂的生产现在已经形成了体系,反而是水泥厂更需要管理。
水泥厂建成之后,十几根硕大的烟囱和锅炉就开始昼夜不息地运作着,没日没夜都有滚滚黑烟从水泥厂上方冒出来,伴随着机器隆隆的轰鸣,弄得路过的百姓还以为是神仙或者是神兽什么的在这里建造了基地。
因为是系统直接兑换的大型水泥厂,一切厂房设备甚至是员工都有自带的,只需要向里面提供水泥需要的原料以及水和煤炭这类燃煤就可以维持运作,第一批制造好的水泥很快就出厂了。
一大包一大包的水泥,被装在一辆接着一辆的马车上,源源不断地运出水泥厂,运到需要修筑水泥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