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在前面领路,公孙鞅虽然低着头紧跟在后面,但是眼角却将周围看了一个遍。
“终有一日我也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公孙鞅在心中暗自嘀咕。
“站住,此人是谁,就将其领入宫中?”
一个不急不徐的声音从对面响起。
“大人,此人是公孙鞅,被大王召唤到宫中。”侍卫赶紧躬身施礼。
“公孙鞅?可是齐国之人?”对于这样的问话,侍卫只能回身看着公孙鞅。
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身后的这个人是何来历。公孙鞅抬头,看了看对面。
一个中年人就站在比他高一阶的台阶上面,双目炯炯有神的看着自己。
“大人,鄙人公孙鞅,正是卫国人。”从服饰上看,对面之人是一位公士。
对面之人鼻子中哼了一声。“我乃大秦吕不韦。”
公孙鞅对于吕不韦还是知道一些,因为吕不韦在官拜公士之前曾经周游列国经商,的的确确是一个大商人。而且属于那种声名远扬的商人。
“公士大,人安好。”公孙鞅不吭不鄙。吕不韦也听说过公孙鞅之名,公孙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七国之内人皆尽知。
吕不韦心中腾起一个念头,公孙鞅此来必定是要说服秦王,将法家之事在大秦实行。
这是吕不韦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一旦实行所谓的法制改法,必定会动了一些人的利益。这样很可能在朝中引起混乱。
吕不韦缓缓地走向公孙鞅。“客卿,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
公孙鞅看到吕不韦瞬间换了一幅面孔心中暗自思量,“此人必定会为难自己,一定要小心的应付。”
“公士大人,有事请讲,鄙人知无不言。”公孙鞅谦虚地说道,他可不想在咸阳宫中竖立一些地对面。
看见公孙鞅这般的低声下气,吕不韦心中很是畅快。
“客卿,法是什么?”吕不韦毫不客气向公孙鞅提出这个比较尖锐的问题。
“法是秩序,是规矩。”公孙鞅双眼平视规规矩矩的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客卿,那不是礼吗?”吕不韦紧追一句。
“法是新的规矩。此为国道”公孙鞅如是回答,“国道乃是君主的规矩。”
“鄙人还是不懂。”吕不韦微微一笑面向天空,“这个规矩有什么用呢?”
“就比如法是君主披荆斩棘的一把剑,我把这把剑打好交到君主的手里,替换掉原来腐朽的快要烂掉的剑,这把剑肯定是比原来那把烂剑好杀敌,是不是?”
公孙鞅有点沉不住气了,对于这种死缠乱打的问题他真是不愿意回答。
吕不韦完全无视了公孙鞅的神态。继续问道“客卿,这法和剑又有何关系?”
公孙鞅快速的回答道:“因为法就是一把剑啊。此剑为国之重器,让子民们胆寒。”
公孙鞅说着,摸了摸袖中那卷竹简,仿佛它又变成了他想象中的那把法剑,深邃的剑身里泛着诱人的点点星光。
“既然你说法是一把剑,那它可以上阵杀敌吗?”吕不韦问。
“不仅可以杀敌,还可以改天换地呢!”公孙鞅鞅说着嘴角微微挑了起来,一副得意的样子,对于自己口中的法,公孙鞅还是很自信的。
公孙鞅一身素衣飘飘,看起来很有仙气的样子,可在吕不韦看来此人满脸都是孤傲之气。
吕不韦还想问下去,旁边的侍卫说道:“吕大人,秦王还在殿上等候着公孙大人,你看?”
吕不韦就知道,侍卫有些不耐烦了,他闪身到了一边对着侍卫做出一个继续前行的手势。
他就是在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耽误了秦王的事情。
看着吕不韦离开的背影,公孙鞅默默想着,他在想自己是哪里得罪了这位公士大人。
秦异人终于到了咸阳宫的外边,对于这个皇子,那些侍卫自是不敢阻拦,巢车一直到了大殿的外边,才缓缓地停下。
“你们看没看到有人从这里去见秦王了。”秦异人看着石阶两旁站立的卫兵问道。
卫兵只是点点头,秦异人,噔噔噔往台阶上面走去。
“公子,这么匆忙有何事要见秦王?”吕不韦一摇三晃的从上面走下来。
“公士,我是来宫中见一个人。”秦异人对吕不韦并没有隐瞒。吕不韦跟自己比较亲密,他还是实话实说。
“公子,你不会是想见那个公孙鞅吧?”
吕不韦是个聪明人,秦异人的这句话很快他就能猜出来,他要见的人是谁。
“公士,难道你也看见他啦?”秦异人从口气上能感觉出来,吕不韦与公孙鞅有所交流。
当然他不会知道就在刚才两个人已经经历过了一场智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