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下少有,是绝无仅有!”荀子摇头,道:“我足迹遍天下,周游列国,见到的国君不知几多,就未有一人如秦王这般勤政。”
这倒是实话,荀子对于秦王的看法要远远高于六国的国君。
“六国之地的国君,不仅不勤政,反而只知享乐。政务堆积如山,连人都找不着,他们不是饮宴作乐,就是游山玩水去了。”
峦珂也是感慨,道:“要说六国之地还有谁勤政,恐怕只有田单了……。”
峦珂对于齐国的国君也很看好,但是现在是秦国,所以他的说法招来了荀子的不同意见,
“峦珂君,你虽然说的有理有据,但是田单身子骨弱,想处理也处理不了几多,齐国政务同样堆积如山。”
荀子接过话头,叹息一声。在他心里早就认为田单的日子不能长久了。
铸庸放下箸,轻声念道:“观秦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古之民也。官府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荀子听闻这句话倒是一愣,这么熟悉的言语是自己以前论过,他没想过铸庸会这么清楚的记着。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的,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古之士大夫也。”
铸庸微微闭上双目,如同一个陷入沉思的老人。
“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峦珂接着将余下的话说出来。
这是荀子《强国篇》中对秦国的赞扬,峦珂子诵完,摇头晃脑的道:“今日方知荀子不我欺也!”
荀子《强国篇》峦珂是读过的,就是未有如今日这般印象深刻,让他感慨无已。
文章写得再好,也仅仅是文章,无法与亲临其境,亲眼所见,更能感人。
“早知如此,我早就入秦了!”铸庸昔年拒绝过秦昭王,此情此景让他感触极深,颇有些后悔当年拒绝秦昭王的邀请。
国之政事很快就处理完毕,一众官员各自回到座位上,坐了下来,静等秦王训话。
“该处置的政务已经处置了,今岁之事已经了结。寡人就来说说来岁之事。”
秦王扫视群臣,大声道:“来年春季,大秦将要大举东进,扫灭列国,一统天下!”
“大秦一统,大秦一统。”如雷的采声响起,震动苍穹
“扫灭列国,一统天下!”殿下的大臣们一起吼出了秦王的心声。
这是何等的豪言壮语!秦王的眼角有些湿润。
自从周室失德,天下大乱,周天子不能制。先有“五伯争霸”,尊天子,攘胡夷,还天下安宁。在那时节,虽然天下仍是大乱,征战不休,却要好得多。
到了战国时代,天下乱纷纷,征战不休,比起春秋之时更加混乱不堪了,哪天没有杀戮?哪天没有战争?
可以这样说,无数的仁人志士,或在研究理论,或投入实务,他们的共同理想,就是结束战乱,完成一统伟业。
秦异人看到了父王眼中的泪珠,坐在前面他能感觉到大殿之中升腾起一股力量。
秦异人的脑海之中将商周百年的历史快速的回想了一遍,现如今机会就摆在秦王的面前。
只要秦军大举东进,就能扫灭六国,一统华夏!
秦异人激动得身子打颤。
作为穿越千年而来的现代人,他太清楚完成天朝的统一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难!难!难!
作为现代人,秦异人能亲身经历天朝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历史事件发生,还有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吗?
秦王看着殿下这些激情洋溢的群臣“自周天子失德,天下大乱,天子不能制,到如今,已经数百载了。在这数百载间,不计其数的先辈在为一统而努力,他们都没有成功,他们失败了。”
这就像一声警钟在群臣的心中荡开,一时间很多的臣子都低下头开始反思。
“但是,一统天下之伟业,即将有我们来完成,我们应该欢喜!应该荣幸!然而,我要告诉你们的……。”
秦王也发现有些大臣的劲头已经没有刚才的那般炙热。他还是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尽管大秦之地实力大不如以前了,仍是不容小觑,依然会有一番恶战,这就需要你们尽心尽力,做好事务!”
“喏”群臣轰然领命。站在殿下的这些人知道秦王对他们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
统一天下,一直是无数人的梦想,直到今天,由秦王正式宣布,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