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人间那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文明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你见过野马吗?或者说,你觉得世界上有野马吗?

在敕勒川草原的时候,我见到了很多或高大或矮小野马,他们身上简单的安装着马鞍,苍蝇在他们身上驻足停留,面对游客的接近,马儿不断摇头晃动身体表示抗拒,这些马几乎没有休息,一位客人回来又要载着另一位客人出发。我看见一个男人策马奔腾,然而马儿不配合他,一直在和他抗争,但最终仍以男人勒紧缰绳马儿屈服结束。

大家戏称,沙漠骆驼都堵车了,硬是走出了当年丝绸之路的感觉。但玩笑之后,是骆驼在大漠中无休止的劳动,是流血的鼻子,是耷拉低垂的驼峰。

于是有人呼吁,不要骑马,不要乘骆驼。

但,没有需求,这些动物又该何去何从?

旅游商业发展总是利弊交织。我去九江的草海的时候,那里有一片堆积的垃圾堆,就在草海里面靠近鄱阳湖岸。或许我去的时候还早,景区还没有成熟,所以我并没有见到管理人员,一些垃圾就那样露天地堆积在草海里。仙都的河流里漂流着塑料瓶,泡沫板和氢气球,青岛栈桥那片海里漂满了垃圾,华山的垃圾桶旁是大堆的垃圾,几乎每座看日出的山顶遍地都是垃圾,张掖的七彩丹霞很壮美,但是因为游客的破坏,第三观景台被永久性破坏,莫高窟的佛像在一点点褪去原本的颜色,失去往日的笑颜。

我曾见过泰山的环卫,是一个年纪稍大的阿姨,她带着一个巨大的垃圾袋和捡垃圾的钳子,累得气喘吁吁地向上爬,爬泰山对于一个精力充沛的成年人来说尚且不易,而她需要爬上山顶。

但我们又真的需要旅游商业,在中卫沙坡头,这里有一个民宿村,里面几乎所有的村民都靠民宿,农家乐营生,如果不做这些,在那样贫瘠的黄沙地上,又该怎么活?或者说能活的像现在一样好吗?去景区的路上,是大片大片的瓜田,路上常见是卖瓜的瓜农,一斤西瓜几毛钱。唐山的农家乐村,华山脚下的民宿巷,各个火车站和景点拉客的出租车司机,旅游商业所带来的经济红利是不可忽视和绝对被需要的。

但在一个景区甚至没有管理人员,没有基本调控能力的时候,以自然生态和动物安全文物损伤等价甚至不平衡交换的时候,真的有必要吗?

当然,这些都和游客个人素质息息相关,但这不正是最没有办法保证风险最大的地方吗?在颐和园,两个年轻的女孩没有思考直接把擦过座位的纸巾丢进昆明湖里,在南京大妈直接对着莫愁湖里吐痰,在草原上随意行车碾压草场的人,围栏是警示,但并不是绝对禁止,华山上翻越栏杆甚至爬上树只为更好地拍日出的人多了去了,在博物馆贴着玻璃摆拍的人,趴在玻璃上玩乐的小孩在玻璃上所留下的指纹痕迹,而博物馆里的每一块玻璃都是需要工作人员去擦拭清洁的。

或许每件事都没有绝对的完美,而只能努力去做到相对的平衡。

文明出行,从我,从你,每一位行人自身出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