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暮汉昭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七章不能识明主,犹如高祖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未及,帐口便出现一披甲按剑之人,身形魁梧,高有八尺有余,容貌方正,神情肃然,眉目有剽悍之气。如有胆怯之人望之,怎敢与之对视?

“末将张文远,奉命拜见君侯!”

说着,张辽便要下跪行礼。

“甲胄在身,行以军礼便好!”

张虞少有起身,伸手去搀扶张辽,说道:“寝水前营严整,敌不敢犯之,实为文远之功。”

大军有五、六万之众,不可能所有兵将都集中于一处,故张辽虽说在张虞手下效力,但却是负责前军兵马,率军驻扎于寝水西岸,以防备袁军渡河。

“微弱之功,辽不敢领功!”

张辽行以军礼,问道:“君侯召辽归大帐,可是为幽州之围?”

见张辽主动提及,张虞笑道:“文远有何想法?”

张辽沉声说道:“乌桓、公孙二贼,虽号有十万之众,然多老弱之徒,能战者仅两、三万人,最多莫过四万人。今如有一军能至蓟县,表里呼应之下,未必不能解蓟县之围。及蓟县围解,乌桓见势不妙,多半将会撤军。而乌桓若走,则公孙挥手可破。”

“见幽州而不救,待幽州失守,则君侯将错失一统河北之机。今为兴衰之际,君侯如若是信辽,臣自率本部精锐五千,再另授余部为从,为我军解幽州之难。”

“君愿领兵解围,我安会不准!”

张虞思索片刻,说道:“仅是蓟县离我军遥远,有上千里之遥,行于大道,敌军若是察觉,必会据险而守,则我军将难援幽州。”

“此事易尔!”

张辽不假思索,说道:“太行山势绵延,今黑山诸部已归顺我军,故欲救有幽州,可潜行山道,以免有敌军阻击。”

“况乌桓兵众善骑,利于野上列阵;我援军兵少,宜需借险而战。今从山道潜行,即便半道遭遇强敌,辽亦能率兵马据险固守,以免被敌军所阻击。凡能至幽州境内,辽则能依势用兵,凭兵马之勇,甲胄之利,趁乌桓不备之时,以解蓟县之围。”

见张辽有理有据,并且抓住关键点,张虞大为惊喜,说道:“文远之言,深得兵法之妙,今救幽州之围,劳卿率兵北上。”

说着,张虞看向侧席的满宠,说道:“伯宁既有胆气破敌,可为文远副将,你二人率兵步骑七千之众,不日整齐兵粮北上,何如?”

满宠撑膝而起,说道:“君侯授重任于宠,某深以为幸。”

“君侯!”

荀攸提醒说道:“敌军不下数万,七千精锐恐是有所不足,不知君侯能否抽调大同军南下,让阎柔一并听命于张将军。”

“我亦有此念!”

张虞说道:“今阎柔率本部屯于上谷,此行若是北上,阎柔深谙地理,可为兵马向导,且可让其提供军粮,以免军粮紧缺。”

“大同军新建,老弱半杂之,若与北上兵马相汇,援军不少万人。凭此万人步骑,不知文远能否为我解蓟县之困?”

“能有阎柔相助,当胜万人兵。其知乌桓习俗,如能挫败乌桓,辽便能令他劝乌桓撤军。”

张辽仅犹豫片刻,便果断说道:“况且兵在精而不在多,袁绍率大军虎视君侯,今君侯需留兵马自用。而今乌桓之众仅两三万人,辽率万人步骑足以破之。时再率大军南下,以威袁绍治所信都,以便君侯击破袁绍。”

“有胆识!”

张虞笑着拍张辽的肩膀,说道:“我将马超归由文远差遣,其有虎贲之勇,此行北上凶险,将能助卿一臂之力。”

顿了顿,张虞似乎想到什么,饶有兴趣,说道:“若文远能斩蹋顿,我将拜君为县侯,赏千金。”

或许是受历史影响之故,张虞对张辽此行北上莫名有信心,就是不知张辽能否上演历史故事。

“多谢君侯勉励!”

张辽拱手问道:“仅是辽率军北上,不知前营有何人坐镇?”

见张辽不忘原职,张虞笑道:“公明勇而严整,今大营可由公明继任。伯松仍统常山之军,以为牵制张郃之军。”

“诺!”徐晃、郦嵩拱手领命。

聊了会军事布置,待天色转黑,张虞方才让众人退下。

众人离开大帐,唯郭嘉与郭图被留在大帐。

望着众人的背影,念及张虞刚刚点将策对的模样,郭嘉不得不赞叹张虞头脑清晰,行事果断,难怪能席卷山西。且相比至江淮立业的曹操,年轻的张虞在政治上并未稚嫩,而是自有一番手段,其中真诚之举倒是令郭嘉有所感触。

“奉孝辗转袁绍、曹操之中,我今能见奉孝,当真不易!”张虞笑道。

郭嘉从思绪里回神,答道:“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嘉与荀彧少有交情,故随其奔走。嘉前见袁绍时,袁绍待人礼下如周公,然却寡纳善言,嘉遂与荀文若南走曹操。”

“曹操行事果断,与君侯近似。然较君侯而言,曹操性情多酷,手段多严厉,不似君侯宽厚大度。”

说着,郭嘉笑了笑,反问道:“君侯怎不疑我为袁绍细作?”

“且为何不恼嘉旧时舍君侯而南走兖州?”

张虞摇头笑了几下,说道:“卿如为细作,更能知袁绍能聚人不能用人之语,实以卿之才,可为良、平尔!”

“至于旧时舍我而走南?”张虞诙谐说道:“今卿舍南而投北,岂不是正谓曹操非明主?”

见张虞不为旧事而芥蒂,郭嘉大为赞叹,说道:“天下反复,盗世欺名之者不可胜数。然今见君侯,恢廓大度,犹如高祖,嘉乃知王者之容也!”

“微薄之功,安敢比及高祖!”

张虞摆手而笑,说道:“今奉孝献策大论,当开我之顿悟。卿在军中帐下效力,可暂任笔吏兼领军师议事之职,日后若有升迁,我将另表之。何如?”

“能愿君侯效力,嘉岂敢不愿!”

张虞看向郭图,说道:“奉孝初至军中,卿与其为族人,卿可多多照料。”

“诺!”

“谢君侯挂念!”

且不说经张虞一番调度,由张辽、满宠率军北上幽州解围。而今远在邯郸监狱中的田丰,得知袁绍所作出的决策,亦是忍不住叹息。

田丰坐在稻草堆中,听着亲信向他透露的消息,叹息道:“沮公与之策太持稳,逢纪之策毫无出彩,倒是许子远之策为灼见!”

亲信说道:“许攸性情骄纵,目中无人,今他之策怎会为灼见?”

“许子远虽说性情骄纵,但今所献之策并无纰漏,实为长远之见!”田丰摇头连叹,说道:“张虞知幽州动荡,他必会遣军北上救援。时如能有一军伐河内,则能惊扰山西,令张虞彻夜难眠。”

“那当怎么办,先生是否书信于明公,让其更改兵略布置!”亲信说道。

“难矣!”

田丰说道:“逢纪献幽州之策有功,今深受明公器重,我当下之言语已是无用。若我所料不差,逢纪必会趁机进献谗言。而今我欲出狱,唯有希望明公能击败张虞,方才能逃留一命。”

亲信抱怨说道:“先生出谋划策多年,所献计策皆有功绩于明公。然今明公却不计恩德,囚禁先生,实令众人失望。”

田丰无语以对,仅能捶腿而叹,感叹自己不能识明主而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