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招呼着大姐他们把菜往堂屋的两张大圆桌上端。
正厅里瞬间被食物的香气填满,两大桌菜摆得满满当当,光鱼鲜方言就花了不少功夫,精美的像是饭店里的摆盘,看得人眼花缭乱。
居中的红烧鲤鱼最是亮眼,三斤重的鱼身完整卧在白瓷盘里,裹着浓稠透亮的酱汁,红亮得像块琥珀,表面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段,热油浇过的香气直往鼻腔里钻。
旁边的酸菜鱼则透着清爽,雪白的草鱼片浸在酸汤里,点缀着金黄的泡椒和嫩黄的酸菜,汤面浮着一层清亮的油花,酸香开胃。奶白鲫鱼汤装在粗陶大盆里,汤稠得能挂勺,里面卧着嫩豆腐和枸杞,飘着细碎的葱花,热气袅袅间鲜味儿扑鼻。
香酥鱼块则盛在专门定做的竹编簸箕里,金黄的鱼块裹着芝麻,外皮酥得一碰就掉渣,旁边还摆着一小碟椒盐蘸料。
除此之外,还有清炒时蔬、酱肘花、卤味拼盘等配菜,荤素搭配得宜,色泽诱人。
“快坐快坐,都别客气!”方振华笑着招呼廖主任父子,顺手给他们递过筷子:“早就想请廖主任到家里来吃顿饭了,但你平时都太忙了,今天可算是逮着机会了。”
“我也是早就想来尝尝方言的手艺了。”廖主任笑着说道。
方振华笑着说道:
“哈哈……这孩子别的不行,做菜还真有两把刷子。”
廖主任对着他批评道:
“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你们家方言别的方面也是不弱的!”
方言是什么水平他可太知道了。
方振华也是说顺嘴了,听到廖主任对着方言的评价,他这才反应过来,连连说廖主任抬举方言。
廖主任摆摆手对着他说道:
“方言现在对我们中侨办那就是秘密武器一样的存在,而且他不光是吸引侨商回国,现在还担任了我的私人医生,于公于私我都该对他好,没什么抬举不抬举的……”
这时候方言已经从厨房过来了,刚好听到廖主任刚才的话,他脚步未停,只当没听见,笑着进屋招呼众人:
“菜都齐了,大家上桌快动筷子吧!”
“今天的鱼都是刚从什刹海钓的,鲜劲儿足,尤其是这道红烧鲤鱼,特意炖了二十分钟,入味得很。”
他边说边给廖主任和廖珲各夹了块鱼肉:
“廖主任,廖参谋,您二位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廖主任接过筷子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
鱼肉一抿就化,酱汁的咸香和鱼鲜在嘴里交织,当即赞道:
“好!这鱼肉细嫩得不像话,比饭馆里的强多了,果然新鲜的食材最出味儿。”
接着他眼神里露出几分怀念:
“说起来,这新鲜湖鱼的吃法,倒和我老家广东惠阳的习惯对上了。我们那儿靠水,打小就认活鲜,不管是鱼还是虾,讲究的就是现捞现做,半点耽搁不得。”
他拿起勺子舀了半勺鲫鱼汤,温热的鲜味儿在舌尖散开,笑意更深了:“老家做鱼也不爱搞复杂的花样,要么像你这红烧,用酱油、冰糖慢炖,让酱汁顺着鱼肉的纹理渗进去;要么就清水煮汤,顶多放两片姜去腥,喝的就是鱼本身的鲜甜。要是鱼不新鲜,一入口就吃得出,那可是要被家里老人说‘暴殄天物’的。”
说着他又夹了块香酥鱼块,外皮的酥脆和内里的嫩肉形成鲜明对比,忍不住点头:“你这手艺是真对路子。我们那儿逢年过节,家里要是钓着这么新鲜的湖鱼,那得是宴席上的头道菜,比鸡鸭鹅都金贵。尤其是这种刚成年的小鱼,肉质嫩、刺还软,老人孩子都能放心吃,比那些十斤八斤的大鱼抢手多了。”
一旁的廖珲夹了块香酥鱼块,外皮咬下去“咔嚓”作响,酥壳掉渣,内里的鱼肉却水润多汁,蘸了点椒盐更是添了层咸香,忍不住点头:“这口感绝了,外皮酥而不硬,鱼肉还能保持这么嫩,方主任这手艺真不是吹的。”
说着又舀了勺鲫鱼汤,汤稠味鲜,豆腐吸足了汤汁,软嫩得几乎不用嚼:
“这汤也鲜!”
大家看到两位客人吃的满意,当即也动起筷子来。
一桌人边吃边夸,老胡夹着酸菜鱼里的鱼片,含糊不清地说:“跑了那十斤的大鱼不亏,这小的吃着多舒坦!”
方言听了笑出声,给众人添着茶水:“其实这湖鱼还有个更讲究的吃法,要是提前准备,味道能再上一个台阶。”
“哦?什么吃法?”廖主任来了兴致,放下筷子看着他。廖珲也停下了动作,眼神里满是好奇,连旁边的方振华和朱光南都凑了过来。
“就是‘清水饿养’。”方言解释道,“把刚钓上来的活鱼放进干净的清水里,不放任何饲料,让它饿上十几天。期间每天换一次清水,让鱼把肚子里的泥沙、杂物都排干净,身上的土腥味也能跟着散掉大半。”
他顿了顿,夹起一块鱼肉继续说:“鱼饿久了,会消耗自身多余的脂肪,肉质会变得更紧实弹嫩,而且因为排净了内脏杂质,吃起来也更清甜,没有一点腥味。不管是红烧还是做汤,鲜味儿都能更突出。”
“还有这说法?”朱光南愣了愣,“我吃了一辈子鱼,只知道活鱼新鲜,没想到还有这门道。”
廖珲若有所思:“听着倒是有道理,鱼排净了杂质,味道自然更纯粹。这法子倒是奢侈,饿那么久时间,不得少了不少肉,而且关键还得有耐心等着。”
“可不是奢侈嘛,得专门备个大鱼缸,还得天天换水伺候着,一般人家哪儿有这功夫。”方振华说道。
“也就对吃讲究的人,才能琢磨出这门道。”
方言摆了摆手:“我也没吃过,也是以前听老厨子说的,不过今天这鱼新鲜,就算没饿养,味道也不差。”
廖主任笑着舀了碗汤:“今天这味道就已经顶尖了,要是按你说的饿养过,那岂不是得鲜到骨子里?下次可得提前备好,让我们尝尝这讲究的吃法。”
“没问题!下次钓着鱼,我提前养上,到时候再请您来尝鲜。”方言爽快应下。
一顿饭是吃的其乐融融的,方言也算是和廖主任儿子认识了。
午饭过后,把他们送了回去,下午小老弟也忙活回来了,他在出版社那边吃的午饭,听到今天方言他们去钓鱼了,还钓到大鱼了,说什么都要和方言他们再去一次。
不过下午方言还要处理下锁事发几个电报出去,然后还要去看脑梗那位,他就不打算去了,让小老弟和其他人去。
今天上午钓鱼时间太短,好些人都还没过足瘾,于是又去了。
下午三点多,方言处理完事,就往协和而去。
这会儿他应该又喝完一副药了,现在情况应该会出现点新的变化才对,方言惦记着老王头上午的情况,这种缺血性脑梗急性期最是关键,头二十四小时的恢复状态直接关系到后续后遗症的轻重。
刚走进住院部病房区,就见老陈头正蹲在走廊窗口抽烟,看见方言立马掐了烟迎上来,声音压得低却难掩兴奋:
“方大夫,老王头好多了,刚才还跟我们掰扯钓鱼的事儿呢!”
“您还在这里陪着他啊?”方言看到老陈头有些惊讶。
“我在这不是家里没事儿嘛,回去闲着也是闲着,让我这会儿去钓鱼,我也没心情不是?就在这里守着他了。”
方言点了点头,对着他称赞:
“你是讲义气的!”
老陈头一怔,旋即很受用的大笑道:
“哈哈哈……这算啥……”
接着方言和老陈头走进病房。
在病床上,老王头正半靠在床头,脸色比上午在什刹海时红润了不少,不再是那种透着病气的苍白,嘴角也没那么歪了。
见方言进来,他立马抬了抬左手,虽然还举不到肩膀的高度,但胳膊摆动得明显比上午灵活,不再是软塌塌的没力气。
“方大夫,你快看!我左手能抬这么高了!”老王头语气里满是惊喜,又动了动左手手指,之前蜷着的指尖居然能轻轻张开,虽然还不算利落,但比起上午的僵硬已经好了太多。
“哟,可以啊!”方言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床边,先伸手搭在老王头的右手腕上诊脉。
这会儿老王头脉象虽仍偏细,却比上午顺畅了不少,那种滞涩的磕绊感淡了许多,像是原本堵塞的水流终于有了松动。
他又换了手腕,脉象对称了些,不再是上午那种左右强弱分明的样子。
“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方言说道。老王头依言伸出舌头,上午还偏向一侧的舌尖现在基本居中,舌面上的淡紫瘀斑也浅了些,舌苔薄白,没有了之前的厚腻感。
“感觉怎么样?头晕不晕?胃里还难受吗?”方言一边问,一边用手轻轻按了按老王头的左侧脸颊。
之前垮着的左嘴角虽然还没完全恢复对称,但已经能微微扬起,不像上午那样纹丝不动,连带着左眼也能勉强睁开一条缝,眼尾的皱纹隐约有了点起伏。
“不晕了!胃也舒服得很,中午护士给我端了点小米粥,我都喝完了,一点没吐!”老王头语速比上午利索了些,含混感轻了不少,“就是左边身子还有点沉,不过比早上松快多了,刚才我还自己挪了挪屁股呢!”
旁边轮着在这里守着的大儿子赶紧补充:
“方大夫,护士说中午的治疗效果很好,我们刚才还试了试,他左手能抓住我的手了,上午还一点劲都没有呢!”
方言点点头,又让老王头试着咧嘴笑了笑,虽然左右嘴角的幅度还有差距,但至少两边都能牵动肌肉了。他俯身查看了一下老王头的左脚,用手指轻轻划了划脚底,脚趾能微微蜷起,说明下肢的知觉也在恢复。
“恢复得比预想中快。”方言松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肯定,“药打通了堵塞的血管,汤药和通络散又能理气活血,加上上午扎针通了经络,几样凑在一起,效果就显出来了。”
他从帆布包里拿出海龙针,说道:
“再扎几针巩固一下,主要帮顺顺左边身子的气血。”
这次方言选了三个穴位:先在老王头左侧太阳穴附近的“头维穴”下针,这穴能疏通头部经络,改善脑部供血;接着在左胳膊的“曲池穴”进针,帮助恢复上肢力气;最后在左腿的“阳陵泉穴”扎针,调理下肢气血。
海龙针刚刺入,老王头就“哎”了一声说道:“这酸劲儿比上午还明显,顺着胳膊往下窜呢!”
“酸麻就对了,说明气血在往左边走。”方言轻轻捻转海龙针,观察着老王头的表情,“明天再巩固一天,后天就能试着坐起来活动活动,等下周稳定了,我再给你调方子,换成黄芪虫藤饮,帮你把气血补上来,左边身子的力气就能慢慢恢复如常。”
老陈头在一旁看得连连点头:
“还是方大夫的本事大!上午还担心这老东西要瘫呢,这才半天就好成这样,比庙里的神仙都灵!”
老王头笑着接话:
“等我好了,第一回钓鱼就去什刹海,非得把上午跑掉的那条大鱼给钓上来不可,到时候还请方大夫来家里吃鱼!”
方言收了针,帮老王头盖好被子:
“吃鱼不急,先把身子养好了再说。记住,这几天别吃油腻的,多喝小米粥、吃点软面条,让脾胃好好歇着。”
临走时,老王头的大儿子非要塞给方言一个厚厚的信封。
“方主任,一点小意思,是我们一家人的一点心意,今天要是没您我们家老爷子估计就恼火了,这会儿指不定怎么样了呢!你得收着!”
被方言坚决推了回去:“治病是我的本分,钱我不能收。”
“你们要感谢的话,就感谢陈大爷吧,是他今天第一个发现,然后刚好找我的。”
老王头的大儿子见方言推回信封,急得往前凑了半步,双手把信封又往方言怀里塞:“方主任,您这就见外了!陈大爷的情我们记着,但救了我爸命的是您啊!这钱不多,就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信封捏在手里沉甸甸的,方言能感觉到里面纸币的厚度,他轻轻按住对方的手腕,语气诚恳却坚定:“王同志,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要是收了你的这个钱,这性质就变了。”
“再说,上午送王大爷来医院时,你们已经帮我处理了车座的污渍,这份心意我已经领了。”
“那哪能一样!洗车是小事,我爸的命是大事!您要是不收,我这做儿子的心里不安稳,回头我爸知道了,肯定还得跟我急。”
病床上的老王头也跟着帮腔,声音虽还有点虚,却透着执拗:“方大夫,你就收下吧!不然我这病都养不踏实!咱们老北京人讲究‘有恩必报’,你救了我,我不能让你白忙活。”
老陈头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劝道:“方大夫,他们家条件不差,也不是想拿钱砸人,就是真心想谢谢你。要不你就……”
“陈大爷,这不是条件的问题。”方言打断他,把信封稳稳放在床头柜上,对着老王头父子笑了笑,“要是真想谢我,等您病好了,咱们约着去什刹海钓鱼,到时候您多钓两条鲜鱼,我跟着尝尝鲜,比什么都强。”
方言收桥商的钱那是廖主任和卫生部那边都批过的,加上他给国家弄了那么多的投资,上头是给他开了绿灯的,但是换成国内的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该收的医药费收了,再拿人家钱,这事儿说白了可大可小,就怕有人在这里面做文章,方言可不想因为这点钱给自己找事儿。
老王头的大儿子看到方言死活不答应收钱,他只好讪讪地把信封揣回兜里,然后搓了搓手说道:
“方主任,您这性子真是没得说,我叫王建军,在市运输公司当调度主任,管着几十辆卡车。”
“咱们是国营单位,跑运输的范围广,京城周边的区县都熟得很。您以后要是有啥拉货、送人,或者需要用车的地方,不管是小面包还是大卡车,跟我说一声,我保准给您调得妥妥帖帖的,绝不耽误事儿。”
这话刚落,方言眼睛忽然亮了,他刚才正愁义诊用车的事儿呢。
之前和老胡、岳老商量时,就盘算着要拉药材、医疗设备还有给老乡的慰问品去乡下,自己公司那车明显不够用,正琢磨着要不要找其他单位借调几辆车,这年头车还真不太好调,特别是一次性调多辆,结果没想到这机会就送上门了。
“诶,来这早不如来的巧,说起不信,我还真有件事想麻烦你。”方言对着王建军说道。
王建军一怔,旋即反应过来,说道:
“您说,什么事儿?”
方言对着他说道:
“我和首都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学生们,还有个基金一起,打算近期在京城周边的农村搞几场义诊。到时候要拉药材、针灸器械,还有给老乡准备的一些物资,还得接送医生学生,正缺几辆能装货又能坐人的卡车。”
王建军一听,说道:
“义诊?这是大好事啊!这忙我必须帮,不光帮,还得帮好!”
他压根没犹豫,当即追问:“方主任,您说说,大概要多少辆车?什么时候用?跑哪些村子?我现在就能在脑子里盘盘调度计划。”
方言一听这架势,就知道应该是单位的实权领导了。
方言对着他说到:
“村子还在和学校对接,大概是昌平、顺义那边离城区不远的村落,当天去当天回。”
方言细细说道:
“物资不算特别重,但体积不小,药材箱子、诊疗床占地方,估计得要能拉一吨货的卡车。另外还得两辆能坐人的,医生学生加起来得几十来号人。要是能凑个……四五辆车,应该就够用了。”
方言本来想说是七八辆,但是想了想还是太多了点,自己那边还可以找前提单位调用。
“四五辆?!”王建军愣了下。
方言看他这样反应,当即改口:
“两三辆也行,我还可以找其他单位调度一下。”
王建军说道:
“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说,会不会少了点?这段时间我们公司光是闲置的解放卡车就有七八辆。”
方言一听这话,当即说道:
“那好啊!七八辆全弄来行不?”
王建军说道:
“行啊!明天我就给调度室打招呼,专门检修检修,调车况好的,再配够经验足的老司机,他们跑乡下路稳,还认识不少村子里的路,省得你们绕远。”
他生怕方言客气,又补了句:“您放心,这是支援公益,油钱、司机的补助都算我们单位的,不用您花一分钱。您就告诉我具体哪天出发,提前一天给我个信儿,我把车直接开到您指定的地方待命!”
病床上的老王头听得直点头,对着方言笑道:
“你看,我说吧,我这儿子办事靠谱!这下你不用愁车了吧?”
方言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对着王建军道谢:
“那可太感谢你了,这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不然我们还得四处找车,说不定还耽误义诊的日子。”
“您别跟我客气!”王建军摆着手,眼神里满是真诚,“您救了我爸的命,这点忙算得了什么?再说义诊是给老乡们办好事,我们能搭把手,脸上都有光。”
“等您确定了时间地点,直接去运输公司找我,报我名字就行,或者让护士给我打个电话,我随叫随到。”
方言笑着点头答应下来。
今天也算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了,方言马上就给学校那边打招呼了,有车的话现在可以几个地方同时开启活动了。
时间很快的就到了义诊的日子,方言他们班最先被安排到名额。
一班的全班人员加上班级的老师们,以及一些老教授们跟着一起,坐上车朝着乡村而去。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明天打道回府开始正常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