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爷糙,军爷傲,惹上军爷跑不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2章 开发新的领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庞弘华从医院离开以后,就回农场收拾东西,准备去部队报到。

同一批到部队的知青有不少人,部队派人过来接他们。

大家坐在车里,既兴奋又紧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车子到部队停了下来,有人带他们去到一个很大的会议室。

这是他们第一次到农场来,很多人都很兴奋,一直猜测接下来发生的事。

直到部队领导出现,大家才安静下来。

部队领导跟他们说这次的任务,部队要组建一个实验基地,他们要到基地去工作。

还告诉他们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想要退出的话,现在就可以离开。

若是他们到了基地,就再没有退出的可能。

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都是年轻人,谁不怀揣着梦想,想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而且在农场里日复一日,简单重复又繁琐沉重的劳作,已经让他们身心疲惫。

现在有另一条路让他们选,他们自然倾向于选择去做别的,

大家决定要留下来,部队便让他们签署一份保密协议,派人将他们送到了岛上。

那是一处很偏僻,很小,人烟罕至的小岛。

来到那座偏僻的小岛,不少人心里后悔了。

他们是从大都市过来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崖州岛已经十分落后了。

可是部队这次让他们来的地方,比崖州岛还要落后,简直就像是原始部落。

这里有部队驻扎,他们没敢说话,只能先在这个地方住下来,走一步看一步。

庞弘华倒是没觉得这地方有什么不好。

只有在这么个地方建实验基地,别人才不易发觉。

再说了,远离城市的喧嚣,才更能沉得下心来搞科研。

他摩拳擦掌想要做出一番事业,没想到来到这边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却是上课。

这也是教授专家们讨论以后,一致做出的决定。

招来的人文化水平不一,素质良莠不齐,他们只能按照不同的文化程度,按分组开班的模式进行授课。

一个专家带一个研究课题,着眼于眼下最急于攻克的问题进行授课。

除了晚上上课之外,白天还要带小组做科研,保证教学的严谨,扩大他们教授的知识面,以最快的速度带领这些人入门。

这些知青都是热血青年,经过最初的沮丧之后,慢慢接受了现实。

而且接触到另一方崭新的世界,他们又打起精神,努力消化专家教授们传授的知识,想要尽快制造出自己的航空母舰

试验基地这边的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部队还给他们送来了一些资料。

看到那些资料老教授们,一个个眼睛发亮,像是看见猎物的狼群。

这些可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新资料呀,书本能找的知识点很少,他们没有途径找到这样严谨先进的资料。

有这些资料在手上,帮了他们的大忙了。

这些资料自然就是 m国那边教授寄过来的,历经层层磨难,才终于到华国母亲的怀抱。

心系华国的学子们,费尽心思送过来的资料,将会对国家的边防事业作出伟大贡献。

海岛这边的疫情基本控制住,安医生他们也准备回京市了。

安医生还是不死心,想要把宋书宁骗到京市去。

宋书宁还是坚定自己的想法,走是不可能走的,她还是比较愿意留在海岛。

这里风景好,原始的海洋风光很美,还有新鲜的海鲜,纯粹的风土人情,而且她的家在这里,她能上哪儿去。

再说外边现在乱糟糟的,要是出到外边去,未必就是件好事。

再一次遭到拒绝,安医生知道自己没法把人带走,终于死心了。

宋书宁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他们,满满的五大麻袋。

“都是海岛的一些海鲜干货,海鲜罐头,你们带过去,不管是拿去送给亲朋好友,还是自己吃,都很不错。”

纵使安医生再冷静,看见她带过来那么多的东西,嘴角还是忍不住抽了两下。

她这是打算给自己送东西,还是打算让自己去京市卖货呀。

宋书宁现如今送礼的原则,就是量大,实惠。

以前宋大小姐出手,喜欢挑精致华丽的奢侈品,可是在这年代,吃的才是王道。

这年头物资匮乏,甭管买什么东西,都得要票。

她自己身份有优势,从部队拿这些物资,只需要付钱,不需要拿票,所以她多多益善,拿过来送人。

主打一个主旨,就是量大管饱。

安医生:“这么多东西,我们就不收了。”

五大袋的东西,他们也拎不走呀

宋书宁送东西的决心很决绝,“不是都已经到渡口了吗,我让人把东西扛上船,方便得很。

到了那一边,直接就上火车,又不用你们走多远。

安医生,你这么多人,扛这些东西不费多大劲儿。”

众医生:……

不见得。

他们整天待在实验室里,缺少运动,扛这么一大麻袋东西,还是挺费劲的。

不过宋书宁的一句话,让他们狠狠心动了。

家里的老人孩子是少荤腥。

他们整天待在实验室,吃住都是能对付就对付,回家的时间少,对家庭的付出就更少了。

海鲜怎么样也算荤腥,而且已经晒干晒透了,能留的时间很长,储存也很方便,确实可以留着慢慢吃。

刑奉恭也劝他们,“安老,你就把东西收下吧,这怎么说也算是小宋的一片心意。

你不是喜欢喝茶吗,小宋送的那个……茶,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那个名字他实在说不出口。

好好的茶,怎么就叫那个名字呢。

安医生听见他们都这么说,只能妥协。

“你们说的都对,那东西我们就收下了。”

渡轮鸣笛,准备开动了,他们人也该上船了。

宋书宁让小李把东西扛上渡轮。

安医生抓住最后的机会,跟宋书宁说道:“要是你改变主意,愿意到京市来,可以随时联系我,我随时欢迎你。”

宋书宁:……

您还真是不死心呀。

都到这会儿,您还在说这话。

做科研的人,确实有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

“安医生,我还是那个答案。”

连敷衍都不愿意敷衍。

安医生无奈登船。

送走了安医生,他们也该回医院了。

现在疫情基本稳下来,压在刑奉恭身上的那块大石头,终于松动了,他感觉自己轻松了不少。

尤其这一次,医院处理妥当,而且能够快速研制出特效药,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得到了上边的高度赞扬。

这不管对个人,还是对医院,都很有好处。

他们这边高兴,可蝎子那边却气得要疯了,一把把桌上的东西扫到地上。

下面站着的下属,一个个噤若寒蝉,一句话都不敢说。

“废物,全都是废物,连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我的心血全都白废了。”

那些下属不敢说话,他们也没想到华国会这么厉害,在这么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又能研制出疫苗,又能研制出特效药。

他们自己人还因此受到感染,因为没有特效药,折了好几个呢,不少人也受到感染。

后来还是华国的人研究出特效药,才把人抢救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