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隐修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43章 赵毕强来京学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此时,坐在出租屋床边,赵毕强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他改变命运的大机会,他当全力以赴!

赵毕强迅速行动起来。

简单收拾了几件衣物,细致地收纳随身物品。

即将奔赴北京,如一束微光,照亮了他黯淡许久的世界。

几天后,赵毕强抵达北京。

一下火车,嘈杂的环境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位举着他名字牌子的司机,微笑着向他招手。

司机热情地接过他手中的行李,带着他来到一辆尊贵的车前。

一路上,赵毕强好奇地看着这座繁华城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他生活的小地方截然不同。

很快,他被带到了一处安静的住所。

打开门,屋内温馨的布置映入眼帘,家具摆放整齐,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赵毕强抚摸屋内的物件,眼眶湿润,心底满是对林真逸的感激。

这份温暖他从未奢望过,却在最绝望的时候降临。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前往培训地点。

当他走进会议室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中一震。

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农业相关的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气息。

负责培训的李教授已经等候多时,见赵毕强进来,立刻微笑迎上前。

“你就是赵毕强吧,欢迎你来参加这次培训,我是你的培训导师李建能,接下来两个月,我们一起学习。”

李教授的声音温和有力。

赵毕强有些拘谨,

“李教授您好,以后还请您多多关照,我没什么基础,可能学得比较慢。”

李教授摆摆手,“别担心,基础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学习的决心。”

“咱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这句话如同一颗定心丸,让赵毕强原本悬着的心落了地。

培训正式开始,李教授首先拿出一本《农场管理概论》的教材,开始讲解农场运营的基本框架。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

“赵毕强,农场管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农作物的种植计划,到农场工人的管理,再到农产品的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

“比如说,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安排种植作物的种类和时间。”

李教授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画着示意图。

赵毕强全神贯注地听着,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重点。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便及时提问。

“李教授,那如果遇到极端天气,像暴雨或者干旱,该怎么调整种植计划呢?”

李教授耐心解答:“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比如修建灌溉设施应对干旱,完善排水系统应对暴雨。”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抗灾能力强的农作物品种,这就和你擅长的种子开发技术联系起来了。”

听到这里,赵毕强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种子开发技术,在农场管理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这让他对学习充满了热情。

在讲解人员管理时,李教授分享了一些实际案例:

“曾经有个农场,因为工人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所以,我们在分配工作时,要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技能和特长,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赵毕强点点头:“李教授,我明白,就像一个团队,只有分工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接下来的日子,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赵毕强还会参与实践模拟。

在模拟的农场场景中,他仿佛真的置身于澳大利亚的农场,忙碌地练习制定种植方案、安排工人工作,以及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每一次模拟结束,李教授都会和他一起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指出他的优点和不足,让他不断进步。

随着学习的深入,赵毕强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学习财务知识时,那些复杂的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就像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让他有些头疼。

“李教授,这些财务术语和计算方法,我理解起来好困难啊。”

赵强有些沮丧地说,他的脸上写满了挫败感。

李教授鼓励他:“别着急,财务知识确实有些抽象。”

“这样,我们结合农场的实际运营来理解。”

“比如说,种子、化肥的采购费用,工人的工资支出,这些都是成本。”

“我们通过核算成本,就能知道农场的盈利情况,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李教授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些实际的财务报表,手把手地教赵强分析。

在李教授的耐心指导下,赵强逐渐掌握了财务知识的要点。

但他知道,要想真正熟练运用,还需要不断练习。

于是,他每天都会花额外的时间复习,做大量的练习题,常常学习到深夜。

遇到难题时,他就反复思考,或者向李教授请教,直到完全理解为止。

慢慢地,那些曾经让他望而却步的财务知识,如今也能被他运用自如。

一周过去了,赵毕强在学习上取得了显着进步,高强度的学习让他有些疲惫,压力逐渐增大。

这天,林真逸带着一些水果和营养品,来到赵毕强的住所。

按响门铃后,赵毕强打开门,看到林真逸,脸上顿现惊喜:

“林先生,您怎么来了!快请进。”

林真逸笑着走进屋子,将东西放在桌上,打量着屋内,

“住得还习惯吧?看你精神头还不错,看来学习没把你累垮。”

赵毕强有些不好意思,

“住得特别好,比我以前的地方强太多了。”

“学习是有点累,不过李教授教得好,我都能跟上,就是压力有点大,怕辜负你们的期望。”

林真逸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能在这么短时间,掌握这么多知识,已经很棒了。”

“这段时间,李教授也跟我夸你学习认真,进步飞速。”

赵毕强眼睛一亮,“李教授真这么说?我遇到难题,心里就犯怵,怕自己太笨学不好。”

“当然是真的!”林真逸肯定地说,“你本身有技术基础,又这么努力,没什么学不会的。”

赵毕强感动地说:“林先生,谢谢您。”

“学习上,财务那块,有些复杂的公式运用还不太熟练,不过我每天都在练。”

林真逸思索片刻,说道,

“这样吧,我再给你找些财务实操的案例资料,让李教授指导你分析,理论结合实际,理解起来更快。”

“另外,学习之余也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效率才高。”

“周末可以出去逛逛,熟悉熟悉北京,别一直闷在屋里学习。”

赵毕强连忙点头:“好的林先生,我听您的。其实我也想出去转转,就是怕耽误学习。”

林真逸笑了笑:“适当放松,不会耽误的。”

“澳大利亚那边,我也在帮你联系对接的人,等你培训结束,过去就能很快上手。”

赵毕强激动地说:“林先生,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我都不敢想自己还有翻身机会。”

“我一定好好学,到了澳大利亚也努力工作,争取早点还清债务,不辜负您的信任。”

林真逸鼓励道,“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遇到任何问题都别灰心,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有什么想法和需求,随时跟我们沟通。”

两人又聊了许久,林真逸分享了早年创业的经历,鼓励赵毕强勇往直前。

离开时,林真逸再次叮嘱赵毕强,照顾好自己,好好学习。

赵毕强站在门口,望着林真逸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力量。

周末,如期而至。

赵毕强听从林真逸的建议,决定出门好好放松一下。

他换上干净的衣服,走出了住所。

来到附近的公园,园内绿树成荫,花草繁盛,不远处的人工湖边,聚集着不少游客。

赵毕强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过脸颊,带来些许凉意,一扫多日疲惫。

“小伙子,来北京旅游的?”

一位正在湖边遛鸟的大爷笑着搭话。

赵毕强回应:“大爷,我来这儿学习,周末出来逛逛。”

大爷饶有兴致,“北京学校多,能学不少本事。你学啥专业的?”

赵毕强有些腼腆:“我学农场管理,以后可能去澳大利亚工作。”

“哟,那可不得了!”

大爷瞪大了眼睛,“澳大利亚的农场,地广人稀,可先进了,小伙子有出息!”

赵毕强笑了笑:“我才刚开始学,遇到了很多贵人帮忙,心里特别感激。”

大爷点头,语重心长道:“应懂得感恩,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也受过别人帮助,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既然有这机会,可得好好把握。”

赵毕强认真点头:“大爷,我会努力。”

“之前,创业失败欠下大债,若非他们拉我一把,我都不知咋办。”

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年轻人,谁没个起起落落,重新站起来就好。”

“以后在这边遇到啥难处,尽管开口,咱北京人,会帮人!”

赵毕强心里一暖,“谢谢大爷,您这话让我心里踏实起来。”

两人又聊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大爷给赵毕强推荐了不少好地方。

告别大爷后,赵毕强继续在公园里游玩,看着周围热闹欢乐的场景,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