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问鼎青云:从退役功臣到权力之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4章 坐山观虎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罗法森,胡光忠,宋佳明外加梅琳聚在一起。

哪怕李捷不说,贺时年猜得到这些人谈的是什么事。

除了这些人,当然还有一个核心。

那就是薛见然。

他们所有的一切预谋,不管是为了利益,为了钱。

亦或者梅琳是为了齐砚山不死。

这些所有的计划都必须依托薛见然。

准确来说,是倚靠薛见然他老爹薛明生的力量和关系才能完成。

贺时年问道:“他们见面的时间有多长,是一起离开的,还是分别离开的?”

李捷道:“时间大概一个小时左右,不是一起离开的,梅琳这女人最先离开。”

“罗法森几人是半个小时后又陆续离开的。”

果然,和贺时年的猜测一样。

梅琳的最终目的是齐砚山不被判死刑。

而薛见然的最终目的是发财。

如果薛见然的老爹真有能量干预齐砚山的案子,梅琳可以直接砸钱。

一个亿,两个亿,甚至更多。

贺时年甚至相信,为了齐砚山,这个女人可以拿出所有资产。

既然如此!

梅琳又何必拿双齐磷矿原有矿洞?

原因只有一个。

真正想要拿下双齐磷矿采矿权的不是梅琳。

而是薛见然。

薛见然没有选择直接要钱,而是要矿洞。

目的也只有一个,将钱洗白,避免落下受贿的污点。

开玩笑!

梅琳要真拿出一两个亿保齐砚山,估计薛见然也还没有傻到直接收钱。

因此才想拿下双齐磷矿原有的采矿权将这些钱洗白。

而梅琳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只有可能选择和薛见然合作。

按照薛见然的指示往下走。

拿下双齐磷矿的同时,又破坏贺时年的矿业技改计划。

只不过,贺时年昨天的一番话,让梅琳犹豫了。

如果从省厅成功拿到双齐磷矿原有矿洞的开采权。

但最终又不能推翻技改方案,又没有足够的技改资金。

那么,招商引资,引入一家有实力的企业管理。

最终的矿洞开采权也将可能因此易主。

最主要的是,这个过程还不能保证齐砚山到底会如何判刑。

那么到时候,梅琳会不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既花了钱,又失去了矿洞控制权,最后还是不能保下齐砚山的命。

由此贺时年基本可以判断,昨晚的见面会谈。

应该是不愉快的。

或者说,走向并未按照薛见然等人期待的方向发展。

因为钱在梅琳手里,她反抗了。

想到这些,贺时年道:“李局,我知道了,我相信他们中有人很快就会来找我。”

“那天和你说的计划和策略你继续进行,我相信有些人很快就会漏出尾巴。”

李捷应了一声,道:“好,我已经和正伟交换过意见,我们的人已经准备行动。”

挂断电话,贺时年见时间到了下午四点半,拨通了吴蕴秋的电话。

“我在省委党校图书馆,你直接过来这里。”

贺时年问道:“方便吗?”

问完这句话,贺时年感觉自己说了一句蠢话。

吴蕴秋知道他要谈什么事。

既然让他去,自然是方便的。

吴蕴秋嗯了一声:“去我宿舍,你到了给我电话。”

“好,秋姐,我大概二十分钟到。”

驱车再次来到省委党校的时候。

吴蕴秋刚好从里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两本书。

贺时年下车,给吴蕴秋开了车门。

一上车,吴蕴秋就问道:“情况还好吧?”

贺时年想了想:“初次接触,谈不上好与不好,不过应该还有进一步接触的可能。”

吴蕴秋嗯了一声,目光看向窗外,不再多问。

来到吴蕴秋宿舍,她放下书籍,邀请贺时年坐下。

“水库工程是大项目,大工程,涉及面广,牵扯颇多,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知道,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接下来借着闲聊的机会,贺时年将工作上的事向吴蕴秋说了一遍。

主要有两块。

一是矿业技改的相关事宜,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矛盾。

其中包括梅琳等人的密谋,贺时年也没有隐瞒。

吴蕴秋听后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当初让罗法森去政协,也只是权宜之计。”

“我是没有想到,我离开后政协主席贾林春会提前退休,他提前上位。”

“罗法森这人心思很深很沉,不瞒你说,我去宁海和他接触了一两次后。”

“我就给这人下了不可重用的标签。”

贺时年点了点头,心里犹豫是否应该将罗法森极有可能是杀害高令军凶手的猜测告诉吴蕴秋。

想了想,最后还是放弃了。

这件事还是不说为好,至少目前如此。

“秋姐,从这件事来看,罗法森的野心是不小的,他为的不仅仅是利益。”

“极有可能还想在政治上谋求更进一步。”

“而薛见然就是他抓住的最后救命稻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在矿业技改上,我必须粉碎罗法森等人的阴谋。”

吴蕴秋道:“我支持你,我的建议还是文件先行,先法后策,这样针对你的矛盾会小很多。”

“省里和州里,我已经和相应的部门打了招呼。”

“薛明生虽然是分管国土的副省长,也不是可以随便为所欲为的。”

有了这句话,贺时年放心不少。

吴蕴秋又道:“至于你无可避免得罪了杨北林,我提前想到了。”

“杨北林的背后就是薛明生,由此滋生的矛盾不是你的本意,你也没法阻止。”

“不过,从这两次的结果来看,杨北林的政治修养还有待提高。”

“倒是县长刘青松让我也有些意外,他的沉着冷静,低调内敛是我没有想到的。”

“要知道这人以前就是好斗的个性,为此州委方书记才力排众议,让他下来和杨北林搭班子。”

“为的就是和杨北林斗一斗,最后形成宁海政治的平衡。”

顿了顿,吴蕴秋又道:“我估计事情可能不像表面那么简单,你还是要多一个心眼。”

这句话让贺时年心头微震。

难道刘青松坐山观虎斗?

看组织部长狄璇甚至其它常委和县委书记杨北林的暗斗?

可是,从和刘青松的接触来看。

他完全不像那样的人。

吴蕴秋的提醒,贺时年只能记心里。

“秋姐,现在青林镇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磷矿技改,一个是发展。”

“发展的问题需要时间沉淀,做不到一蹴而就。”

“但磷矿的事迫在眉睫,我想加快速度,哪怕由此得罪一些人也在所难免了。”

吴蕴秋嗯了一声,道:“只要你的出发点是站在人民和党的角度,我会全力支持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