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8章 下落不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老太师遇刺身亡?太子下落不明?"萧瑾面色骤变,一时竟站立不稳,幸得林焱上前一步搀扶。

"这份急报何时送到?"林焱急问。

锦衣卫回答:"半个时辰前刚到,是锦衣卫指挥使何忠派专人飞马送来的。"

"详细说说。"萧瑾稳住心神,沉声道。

锦衣卫取出密信,详细汇报:"根据密报,陛下离京第三日,礼部尚书张德容突然带人闯入老太师府邸,称有要事相商。不料,张德容竟在府内行刺,导致老太师重伤。同日,太子东宫遭到不明身份人员袭击,太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张德容!"萧瑾双目赤红,"他终究是叛贼同谋!"

林焱急问:"京城现在由谁掌控?"

"幸有锦衣卫指挥使何忠及时控制局势,联合大理寺卿王明、兵部尚书李乾等忠臣,稳住了朝局。不过,朝中人心惶惶,各方势力暗中活动,局势极不稳定。"

萧瑾沉思片刻,果断下令:"立即派人回复何忠,命他全力搜寻太子下落,同时逮捕张德容等叛党,不惜一切代价稳定京城局势。宁远,你立刻组织一支精锐队伍,护送朕火速返京!"

"陛下!"林焱急忙阻拦,"京城现在局势不明,贸然返回恐有危险。臣建议,先确认京城安全后再行动身。"

萧瑾目光如炬:"不可能!老太师遇刺,太子失踪,朕身为天子,岂能在外坐视不理?速速准备,即刻启程!"

林焱见萧瑾已下定决心,不再劝阻,转而建议:"既如此,臣请陛下先不要公开返京消息,改走水路,避开官道,以防叛党半路伏击。同时,派出多路人马作为疑兵,迷惑敌人。"

"有理。"萧瑾点头,"就依你所言。"

决定返京后,萧瑾立即命令众人秘密准备。林焱则召集唐山长、苏雨商议明理分院后续事宜。

"唐山长,苏小姐,"林焱沉声道,"陛下即将返京,江南明理分院建设恐暂时搁置。不过,实学教育不能停滞。我建议,你们暂留杭州,与苏大人合作,继续推进教学和研究工作。"

唐山长捋须点头:"林大人放心。虽无分院校舍,但教学可先借用水利署场地进行。我与苏大人已有初步商议,不日即可开课。"

苏雨担忧道:"京城局势如此危急,陛下贸然返京,恐有不测。林大人可要小心啊。"

"我自会保护好陛下。"林焱安慰道,随即话锋一转,"对了,有件事需要请你们帮忙。二皇子狱中自尽一事蹊跷,而嫌疑人是姚知府的亲信杨松。此人已逃离,但很可能还藏在杭州。希望你们能暗中留意,若有消息,立即通报宁远留下的锦衣卫。"

"这是自然。"唐山长郑重承诺,"老朽虽年迈,但在杭州也有些关系网络。定会派人留意此人下落。"

安排妥当后,林焱与宁远一同前往驿站,组织返京队伍。为避人耳目,他们决定连夜出发,改乘商船,沿运河北上,以最快速度返回京城。

"宁远,"林焱低声道,"我总觉得姚文华此人有问题。他临行前特意安排亲信看守二皇子,而二皇子恰在此人看守时自尽。此事绝非巧合。"

宁远点头:"我也有此疑。或许姚文华表面忠于朝廷,实则别有所图。"

"更奇怪的是,"林焱沉思道,"若姚文华真是叛党,为何又要帮助我们平定叛乱?这其中必有隐情。"

"会不会..."宁远犹豫片刻,"姚文华效忠的并非二皇子,而是另有其人?"

林焱眼中精光一闪:"有这个可能。但现在我们无暇深究,当务之急是护送陛下安全返京。姚文华之事,等平定京城叛乱后再作处理。"

天色渐暗,一艘不起眼的商船悄然离开杭州城,沿运河北上。船上除了少数必要船员外,只有萧瑾、林焱、宁远和二十名精锐锦衣卫。为了更好地隐藏身份,萧瑾换上了普通商人装束,连林焱和宁远也改装成随行伙计。

"此行路途遥远,至少需要七日才能抵达京城。"宁远向萧瑾禀报,"我已在沿途安排了可靠人手,随时接应。同时,也派出多路人马作为疑兵,分散叛党注意力。"

萧瑾点头:"很好。一路上要加强警戒,不可掉以轻心。"

林焱则取出舆图,仔细研究沿途地形:"运河沿线多是平原,少有险要之处,行船较为安全。不过,有几处狭窄水道和驿站需要特别留意,最容易设伏。"他指着几个关键点,"这些地方我们要加倍小心,最好能提前派人查探。"

"我已安排好了。"宁远保证道,"每到一处关键地点,都会有我的人提前探路,确保安全后才放行。"

航程第一日相对平静,商船顺利通过杭州城北水域,驶入运河主干道。第二日傍晚,船只抵达第一个关键点——虎丘水道,这里水道狭窄,两岸树木茂密,极易设伏。

宁远派出的斥候提前探路,很快带回消息:"前方水道有可疑人员活动,似乎在布置什么。"

"果然有埋伏。"林焱沉声道,"看来敌人已经得知陛下返京的消息,提前设下埋伏。"

萧瑾不动声色:"如何应对?"

林焱思索片刻:"既然已知有埋伏,我们不如主动出击,先发制人。宁远,你带一半人马从水路靠近,我带另一半从岸上包抄,一举拿下这些刺客。"

宁远赞同:"此计甚好。不过陛下安全最重要,请陛下暂留船舱,由两名心腹侍卫保护。"

萧瑾点头应允。林焱和宁远随即带人悄悄靠近埋伏地点。果然,在虎丘水道两侧的树丛中,隐藏着数十名黑衣人,他们手持弓箭和飞镖,严阵以待,明显是冲着商船来的。

"行动!"林焱一声令下,两路人马同时冲出,将毫无防备的刺客团团围住。

刺客见被发现,仓皇应战,但显然准备不足,很快就被制服。林焱亲自审问为首刺客:"说!谁派你们来的?"

刺客抵死不认:"不知道什么埋伏,我们只是普通猎户,在此打猎。"

林焱冷笑:"打猎?用这种暗器?"他从刺客身上搜出一枚形状特殊的飞镖,"这分明是影堂独有的'追魂镖',专门用来暗杀。说实话,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在严刑拷打下,刺客终于松口:"我们确实是影堂的人,受命在此伏击一艘商船,活捉船上一位要人。"

"谁下的命令?"

"不知道。"刺客回答,"我们只接受影堂堂主指令,不知幕后主使是谁。不过..."他犹豫片刻,"据说这次行动极为重要,成功后有重赏。"

"行动口令是什么?"林焱继续审问。

"行动口令是'紫气东来',回应是'天降王者'。"刺客如实回答。

林焱眉头一皱:这口令颇为古怪,似乎暗示着某种政治意图。"天降王者"明显是在影射某位"新主",难道二皇子背后还有其他人?

审讯结束后,林焱下令将刺客全部处决,以绝后患。回到船上,他向萧瑾汇报了情况,包括那个奇怪的口令。

萧瑾面色阴沉:"'天降王者'...看来这场叛乱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二皇子可能只是棋子,背后另有主使。"

"陛下,"林焱沉声道,"鉴于沿途恐怕还有更多埋伏,我们是否考虑改变路线?"

萧瑾思索片刻:"不必。继续原定路线,但加强警戒。朕倒要看看,这些叛贼到底想干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商船继续北上,果然又遭遇了数次伏击,但在林焱和宁远的精心部署下,都被成功化解。每次伏击的刺客都使用同样的口令"紫气东来"和回应"天降王者",显然是同一股势力所为。

第六日清晨,商船终于接近京城外围。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之际,一名锦衣卫斥候急匆匆赶来:"大人,不好了!前方通往京城的水道已被封锁,大批官兵把守,盘查所有过往船只!"

"什么?"林焱大惊,"是何人下令封锁水道?"

斥候回答:"据说是御史大夫秦景所命。他宣称有叛党企图潜入京城,必须严加盘查。"

林焱眉头紧锁:"秦景?他不是礼部尚书张德容的亲信吗?这明显是针对我们而来。"

萧瑾面色阴沉:"看来京城已被叛党控制,难怪何忠的后续消息一直未到。"

形势危急,林焱迅速思考对策:"现在强闯肯定不行,我们人手太少。必须另寻他路进城。"

"陛下,"宁远提议,"京城南郊有条废弃水渠,虽然年久失修,但小船勉强可以通行。那里很少有人知晓,或许可以从那里潜入。"

林焱眼前一亮:"好主意!即刻改道,前往那条水渠。"

商船随即转向,避开主要水道,悄悄驶向京城南郊。果然,那里有一条几乎被遗忘的小水渠,杂草丛生,但水深尚足以容纳小船通行。

"陛下和我乘小船从水渠进城,"林焱安排道,"宁远率领其余人马制造声东击西之势,引开守军注意力。"

萧瑾点头赞同:"就这么办。不过京城内情未明,进城后先不要暴露身份,先了解情况再作定夺。"

入夜后,萧瑾和林焱乘坐一艘小船,在两名精锐锦衣卫护送下,悄悄沿着废弃水渠向京城潜去。水渠狭窄阴暗,两侧杂草丛生,时有蛇虫出没,但好在无人把守,一路畅通无阻。

经过两个时辰的艰难航行,小船终于抵达京城南城墙下。这里有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小水门,曾是皇家园林引水所用,如今已经年久失修,但大小正好能容一人侧身而过。

"陛下,从这里进去,就能抵达城内太液池附近。"林焱低声道,"那里距离皇宫不远,且人烟稀少,是潜入的最佳路线。"

萧瑾点头,率先侧身钻入小水门。林焱和两名锦衣卫紧随其后,成功潜入城内。四人悄无声息地穿过一片荒废园林,很快抵达太液池畔。

"京城果然不太平。"林焱观察四周,发现城内处处可见巡逻士兵,且明显分属不同派系,有的穿着锦衣卫服饰,有的则是礼部护卫,还有的身着普通官兵装束,各自为阵,互不相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先找个安全地方落脚,再打探消息。"萧瑾低声道,"不知何忠现在何处?"

正犹豫间,林焱突然拉住萧瑾,迅速躲入路旁树丛。只见不远处,一队士兵押送着几名囚犯走过,为首的正是何忠!

"何忠被捕了?"萧瑾震惊不已,"叛党果然已控制京城!"

林焱观察那些押送士兵的着装:"这些人穿的是礼部护卫的服饰。看来张德容已经掌控局势。"

"必须救出何忠,"萧瑾果断道,"他知道太子下落。"

林焱劝阻:"陛下,我们只有四人,贸然出手恐怕凶多吉少。不如先找到忠于陛下的力量,再图救援。"

萧瑾不得不承认林焱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动?"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安全的落脚点。"林焱思索道,"锦衣卫南镇抚司副使魏成是我旧识,为人忠诚可靠。他住在西城,且有秘密联络渠道。我们可以先去投奔他,了解情况后再作计划。"

萧瑾点头同意。四人悄悄穿过城内街巷,小心避开巡逻士兵,终于在深夜时分抵达魏成府邸。

魏府大门紧闭,林焱绕到后门,轻轻叩响门环。片刻后,一名老仆开门探头:"谁啊?"

"请通报魏大人,就说'故人重访'。"林焱低声道。

老仆狐疑地看了看林焱一行人的装束,迟疑片刻后,还是进去通报了。不久,魏成亲自出来迎接。见到林焱和萧瑾,他先是一惊,随即单膝跪地:"微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不必多礼。"萧瑾抬手示意,"京城现在情况如何?"

魏成引领众人进入内室,确认四下无人后,才低声汇报:"陛下,京城已被叛党控制。礼部尚书张德容联合御史大夫秦景、户部侍郎胡安等人发动政变,声称陛下已驾崩,太子将继位。他们控制了朝中要职,锦衣卫指挥使何忠被捕,兵部尚书李乾被软禁,忠于陛下的大臣不是被捕,就是被迫归顺。"

"太子呢?"萧瑾急问。

"太子..."魏成神色凝重,"据说已被叛党控制,囚禁在东宫,但生死未卜。叛党声称太子已同意即位,但朝中大多数人都不相信。"

萧瑾面色阴沉:"张德容真是好大的胆子!朕尚在人世,他就敢假传圣旨,扶植傀儡!"

魏成继续汇报:"更奇怪的是,叛党中似乎又有分歧。一部分人支持立太子为帝,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另立新君。双方争执不下,朝中局势混乱至极。"

林焱插话问道:"可知那些主张'另立新君'的人心目中的人选是谁?"

魏成摇头:"暂时不知。不过有传言说,他们在等一位'天降王者'。"

"天降王者?"林焱和萧瑾对视一眼,都想起了那个奇怪的口令。显然,叛党内部也存在着严重分歧,而这种分歧或许可以成为我们的突破口。

"魏成,"萧瑾沉声问道,"现在京城内,还有多少力量忠于朕?"

"锦衣卫虽然表面上归顺叛党,但大部分兄弟仍然忠于陛下,只是在等待时机。"魏成答道,"此外,神机营大部分将领也依然忠心,但兵权被夺,难以调动。至于朝中大臣,虽有不少人心向陛下,但在叛党高压下,不敢轻举妄动。"

"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一些。"林焱道,"既有内应,我们就有机会扭转局势。"

"不过,"魏成忧心忡忡,"叛党已在城中大肆宣传陛下驾崩的消息,并声称有太医和近侍为证。若陛下贸然现身,恐怕会有危险。"

萧瑾冷笑:"朕的身份岂是他们几句谎言就能抹杀的?不过,现在确实不宜贸然露面。林爱卿,你有何良策?"

林焱思索片刻:"当务之急有三:一是确认太子安危,若能救出太子,将大大打击叛党士气;二是联络忠于陛下的力量,暗中集结,准备反击;三是寻找叛党内部分歧的突破口,离间他们。"

魏成补充道:"微臣有个消息可能对陛下有用。明日午时,叛党将在太和殿召开大朝会,宣布'新政'。据说张德容已准备了一道'遗诏',将公开宣读。"

"遗诏?"萧瑾勃然大怒,"好一个张德容,竟敢伪造朕的遗诏!"

林焱眼中精光一闪:"这倒是个机会。若能在大朝会上揭穿叛党阴谋,当众戳破'遗诏',必能震慑叛党,扭转局势。"

萧瑾点头赞同:"不错。明日大朝会,就是我们反击的最佳时机!"

魏成担忧道:"陛下,明日太和殿戒备森严,恐怕难以潜入。"

"无妨。"林焱胸有成竹,"我自有办法。魏大人,你可有参加大朝会的资格?"

魏成点头:"有的。虽然南镇抚司只是锦衣卫下属机构,但在何忠被捕后,叛党为显示'正统',仍按惯例邀请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那就好办了。"林焱笑道,"明日你正常参加大朝会,我和陛下会想办法混入太和殿。至于具体计划,容我细细思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深人静,萧瑾和林焱在魏成府密室商议反击计划。根据魏成提供的情报,他们逐渐拼凑出叛党的全貌:以张德容为首的保守派勾结朝中多位大臣发动政变,意图阻止变法推行。他们控制了太子,打算以太子为傀儡,继续把持朝政。

"这些人表面上打着'护国安民'的旗号,实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林焱冷笑,"变法一旦推行,他们的特权将受到极大冲击,故而铤而走险。"

萧瑾沉思道:"但奇怪的是,为何会有人主张'另立新君'?按理说,立太子最符合正统,最容易获得朝臣支持。那些人究竟想立谁?"

"很可能是..."林焱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但又觉得匪夷所思,"会不会是...太子的儿子?"

"太子的儿子?"萧瑾一愣,随即恍然大悟,"你是说,有人想越过太子,直接立太孙为帝?"

"正是此意。"林焱解释,"太子成年已久,有自己的主见,未必愿意做傀儡。而太孙年幼,更容易掌控。若由太孙继位,必定需要设立摄政王或太傅辅政,这正合某些野心家的意图。"

萧瑾恍然大悟:"如此说来,叛党内部的分歧就可以解释了。张德容等人想立太子为傀儡,而另一部分人则想立幼主,自己掌权。"

"很可能如此。"林焱点头,"这种分歧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弱点。"

两人继续商讨明日的行动计划,决定由魏成正常参加大朝会,同时暗中安排忠于萧瑾的锦衣卫和神机营将士在太和殿外待命。林焱和萧瑾则会想办法混入太和殿,在关键时刻揭穿叛党阴谋。

计划商定后,林焱趁萧瑾休息时,又单独与魏成交谈,询问更多细节:"魏大人,可知何忠被关在何处?"

魏成低声回答:"何指挥使被关在锦衣卫大牢,由叛党心腹严加看守。不过,看守大牢的副千户刘勇是何大人的亲信,或许能设法接触。"

"很好。"林焱点头,"明日行动前,务必先确认何忠安危,若有机会,设法营救。他知道太子下落,对我们至关重要。"

"明白。"魏成应允,"我即刻派人联络刘副千户,设法接触何大人。"

次日清晨,魏成带来了与刘副千户接触的结果:"何大人虽被囚,但无生命危险。叛党需要他配合'认证'陛下驾崩的消息,所以暂时不会伤害他。更重要的是,何大人透露,太子确实被囚禁在东宫,但暗中有锦衣卫保护,暂无大碍。"

"太好了。"林焱松了口气,"既知太子安全,我们就可以放心行动。"

随后,林焱向萧瑾详细说明潜入太和殿的计划:他们将扮作礼部仪仗队成员,混入大殿。礼部仪仗队负责朝会礼仪,需要提前入殿准备,戒备相对松懈,是潜入的最佳选择。

"计划虽好,但风险极高。"萧瑾忧心忡忡,"若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林焱坚定道:"事已至此,唯有破釜沉舟。只要能在大朝会上揭穿叛党阴谋,京城局势必将逆转。陛下,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萧瑾沉思片刻,终于点头:"好!就依你所言。朕倒要看看,这些叛贼如何面对真正的天子!"

上午,魏成按计划出门参加大朝会。林焱和萧瑾则换上事先准备好的礼部仪仗队服饰,由魏成安排的内应引领,悄悄向太和殿潜去。

京城街头戒备森严,处处可见巡逻士兵。不过,在礼部仪仗队的掩护下,林焱和萧瑾顺利接近太和殿。眼看就要成功混入,突然有人厉声喝止:"站住!你们是什么人?为何面生!"

林焱心中一凛,回头一看,只见一名礼部侍卫长模样的人正警惕地盯着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