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三队人马,一队盯住西域商道,一队前往北疆查探谢铸踪迹,一队秘密潜入'铸炮坊'。"林焱向陈巧下达命令,眼神凌厉,"我要知道谢铸究竟在做什么,他的火器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背后到底有什么人在支持他。"
陈巧领命而去,林焱则展开桌上的地图,仔细研究北疆与西域的交通要道。以谢铸的身份和技术,若真投靠外敌,后果不堪设想。谢家以精巧机关和铸造工艺闻名江湖,家传数代的《谢氏铸典》更是包含了无数精妙绝伦的金属冶炼技艺。
"大人,宫中传来消息,陛下召见。"门外侍卫报告道。
林焱立即整理衣冠,快步前往皇宫。
御书房内,萧瑾正在翻阅一份战报,神色凝重。见林焱进来,他抬起头:"林爱卿,边境又有新情况。"
林焱躬身行礼:"请陛下示下。"
萧瑾将战报递给他:"西南边陲的永安城,出现了与北疆相似的火器。当地守将奋力抵抗,但我军损失惨重。"
林焱迅速浏览战报,脸色越发严峻。永安城距离北疆万里之遥,却同时出现火器,显然不是巧合。
"陛下,臣怀疑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行动。"林焱沉声道,"北疆、西域、西南,三地同时出现火器,明显是想形成合围之势。"
萧瑾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谢铸。"林焱直言,"臣刚得到消息,失踪多年的江南铸剑世家谢家家主谢铸,近日现身西域商队,疑似为多国提供火器技术。"
"谢铸?"萧瑾沉思片刻,"十年前那场大案中,谢家不是全族被灭了吗?"
"表面上是。"林焱解释道,"但臣最新得到的情报表明,谢铸可能带着家族核心技艺秘密逃脱,这些年一直潜伏在外,研习火器技术。如今卷土重来,恐怕是为了复仇。"
萧瑾神色一凛:"谢家案,与先皇有关?"
林焱点头:"根据臣掌握的资料,当年谢家因拒绝为先朝铸造某种特殊兵器而被诛灭九族。但细查之下,其中另有隐情。"
"什么隐情?"
"先皇身边有人故意挑拨,夸大谢家的不敬之罪。臣怀疑,真正目的是为了得到《谢氏铸典》。"林焱沉声道,"当年抄家时,《铸典》已不知所踪,想必是被谢铸带走了。"
萧瑾若有所思:"如此说来,谢铸此番出山,确是为了复仇。不过,为何要先从边境开始?为何不直接袭击京城?"
"这正是臣担忧之处。"林焱眉头紧锁,"谢铸手握火器技术,却选择从边境发难,显然另有深谋。他很可能是在试探我朝应对火器的能力,同时为更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
"那依爱卿之见,应如何应对?"
林焱思索片刻:"首先,火器研发必须加速,越快越好。我们的火器必须比敌人更精良、更先进。其次,派出精锐特别行动队,务必找到并摧毁'铸炮坊',切断敌人的火器供应。最后,严密监控边境动向,做好应对大规模攻击的准备。"
萧瑾当即拍板:"就依爱卿之策。所需人力物力,朕全力支持。另外,朕再拨禁军五百,火器营扩编至一万人。"
"臣遵旨。"林焱行礼,转身欲走。
"且慢。"萧瑾突然叫住他,"朕还有一事相询。"
林焱停下脚步:"陛下请说。"
萧瑾眼中闪过复杂神色:"当年谢家案,可是老太师经手?"
林焱心中一震,但面上不动声色:"确是老太师负责。不过,臣查阅档案,发现案件细节多有不符之处,恐怕当年老太师也是受人蒙蔽。"
萧瑾意味深长地说:"你查到的'受人蒙蔽'之人,可是当年的户部尚书袁广?"
林焱没想到萧瑾竟对此事知之甚详,一时惊讶:"陛下如何得知?"
"朕即位后,曾私下翻阅过先朝一些敏感案件。谢家案引起了朕的注意。"萧瑾轻叹一声,"袁广当年确实参与其中,而他正是北疆哈兰台的内应。如今哈兰台突然叛乱,使用火器,背后怕是有袁家余孽的影子。"
林焱顿时豁然开朗:"难怪臣在缴获的火炮上发现了与梅林城兵变时相似的暗记!原来这些都是袁家布下的棋子!"
"不止如此。"萧瑾声音低沉,"袁广之子袁世,当年随父被诛,但据可靠密报,他可能逃往西域。若谢铸与袁世勾结,两人都怀恨在心,联手对付我大永昌,后果不堪设想。"
林焱神色凝重:"臣明白了。此事已不仅关乎边境安危,更关系国本。臣必当竭尽全力,破解这场危局。"
萧瑾点头:"去吧,朕等你好消息。记住,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延误。"
林焱辞别皇帝,火速返回东厂。他召集心腹,调整计划:"改派五队人马,一队继续打探谢铸消息,一队潜入'铸炮坊',一队前往西南查探永安城火器来源,一队追查袁世下落,一队留守京城,防备内应突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人,我们的火器研发进展如何?"陈巧问道。
"已有突破,但远不够。"林焱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必须加快速度。传我命令,火器研制中心扩大三倍,增设五座冶炼炉,日夜不停生产。同时,派人遍访江南能工巧匠,不惜重金延揽人才。"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东厂立刻忙碌起来。
林焱没有停歇,亲自前往火器研制中心,查看最新进展。
山谷中的火器研制中心已初具规模,十座冶炼炉日夜运转,数百工匠忙碌不停。林焱一到,袁大匠便迎了上来。
"大人,好消息!"老者兴奋道,"我们解决了'连珠火器'的关键技术难题!"
林焱眼前一亮:"当真?拿来看看。"
袁大匠带他来到一处僻静工坊,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奇特的火器。这件武器比普通霹雳筒略长,筒身有一个精巧的转轮装置,可容纳多颗弹丸和火药。
"此物名为'连珠炮',一次可装六颗弹丸,连续发射。"袁大匠解释道,"关键突破在于这个转轮装置,每次击发后,转轮自动旋转,将下一组弹丸与火药对准发射口。"
林焱仔细检查,啧啧称奇:"妙极!这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巧。试射一下。"
在远离主工坊的试射场,袁大匠装填好六组弹丸和火药,然后扣动扳机。只见连珠炮"砰砰砰"连续发出六声巨响,六颗铁弹呼啸而出,准确命中百步外的靶子。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几息时间,威力令人震惊。
"太好了!"林焱大喜,"这样的火力密度,足以让敌军闻风丧胆。立刻安排批量生产,优先装备火器营精锐。"
袁大匠却有些迟疑:"大人,还有个问题。连珠炮结构复杂,需要极高的铸造精度,现有工匠难以批量制作。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能请到谢家人。"袁大匠叹息道,"谢家的精密铸造技术举世无双,若能得到《谢氏铸典》,我们的火器制造将更上一层楼。"
林焱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你是说,我们的技术仍落后于谢铸?"
"恐怕是。"袁大匠坦言,"以小老儿对谢家技艺的了解,谢铸若倾力研制火器,其精密度和威力必然超过我们目前的水平。尤其是那本《谢氏铸典》,记载了无数奇妙铸造之法,若用于火器制造,效果将不可想象。"
林焱陷入沉思。片刻后,他做出决定:"两手准备。一面继续扩大生产,尽快装备更多火器营士兵;一面派出精锐,务必找到谢铸和《谢氏铸典》。"
"若找到谢铸,大人准备如何处置?"袁大匠问。
林焱目光深邃:"尽量活捉。不管他与袁世有什么阴谋,《谢氏铸典》对我朝至关重要。若能说服他为我所用,自然最好;若不能,也要确保《铸典》留在我朝。"
离开火器研制中心,林焱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军营,视察火器营训练情况。
火器营已扩编至五千人,分为轻重两部。重部操作大型霹雳炮,负责远程打击;轻部使用手持火器,负责近距离火力支援。林焱亲自指导"三段击"战术的实战演练,效果令人满意。
"再有半月,我要所有人都能熟练操作连珠炮。"林焱对火器营统领叮嘱,"近期会有一批新式火器送来,威力更大,操作更复杂,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统领领命而去,林焱则返回东厂,等待各路密探的消息。
三日后,西域密探传回情报:谢铸确实活跃在西域各国之间,为多国提供火器技术。据悉,他曾在西域某国的王宫露面,受到国王隆重接见。更令人担忧的是,谢铸似乎已经掌握了比我方更先进的火器技术,包括可远程精准打击的"长管火炮"和可单手操作的小型火器。
几乎同时,潜入"铸炮坊"的密探也带回了惊人发现:铸炮坊规模远超想象,有冶炼炉数十座,工匠数百人,日产火炮数十门,小型火器数百件。更糟的是,铸炮坊已开始生产一种全新火器,威力巨大,射程是普通火炮的两倍。
西南方向的密探则报告,永安城使用的火器确系出自谢铸之手,其上有谢家特有的暗记。火器是通过西南商路秘密运送的,背后有江南富商的支持。
至于袁世的下落,密探也有所发现:他化名"叶先生",在西域各国之间穿梭,似乎在协调各方势力,为一场大规模行动做准备。
各方情报汇总,一个可怕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袁世联合谢铸,借助火器优势,正在发动一场针对大永昌的全面战争!
"情况比想象的更严峻。"林焱对萧瑾汇报道,"敌人已形成三方合围之势,北疆、西域、西南,同时出现火器,明显是要分散我方力量。更令人担忧的是,敌方火器技术已领先我方,若不迅速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萧瑾面色凝重:"依爱卿之见,当如何应对?"
林焱沉思片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强我弱,不宜硬拼。臣建议采取灵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具体如何操作?"
"首先,火器营分兵三路,重点防守咸阳要道、西南通道和西域商路。其次,派出特别行动队,秘密潜入铸炮坊,破坏敌人火器生产。最后,加紧火器研发,争取在短期内突破技术瓶颈,制造出更先进的火器。"
萧瑾思索片刻,点头道:"就依爱卿之策。不过,若要根本解决问题,恐怕还需找到谢铸和袁世,阻止他们继续扩散火器技术。"
"正是此理。"林焱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臣已派出东厂最精锐的密探,追踪二人下落。一旦有确切消息,臣亲自出马,确保万无一失。"
萧瑾略有迟疑:"若真找到谢铸,你准备如何处置?毕竟,当年谢家一案,确有冤情。"
"陛下仁慈。"林焱恭敬道,"若能说服谢铸回归,为我朝效力,自然最好。若不能,也要设法取得《谢氏铸典》,确保火器技术不落入敌手。"
萧瑾点头:"准奏。此事就交给爱卿全权处理,朕会下旨调拨更多资源,支持火器研发。"
得到皇帝全力支持,林焱立即行动起来。他一面加强火器营训练,一面扩大火器生产规模,同时派出更多密探,搜集敌方情报。
十日后,一个重大发现令林焱振奋——潜入铸炮坊的密探发现,谢铸每月初一都会亲临坊中指导工作,下月初一恰好是他的造访日。
"机会来了。"林焱对陈巧道,"准备行动,这次我亲自出马。"
陈巧大惊:"大人,太危险了!谢铸身边必有高手护卫,铸炮坊戒备森严,一旦暴露..."
"正因如此,我才要亲自去。"林焱神色坚定,"只有我才有可能说服谢铸,或者在万不得已时制服他。更重要的是,《谢氏铸典》对我朝至关重要,无论如何都要取得。"
见林焱心意已决,陈巧只得安排最精锐的东厂密探,组成特别行动队。林焱则亲自制定详细计划,包括潜入路线、突袭时机和撤退方案。
行动前夜,林焱将计划呈报萧瑾。
"太冒险了。"萧瑾眉头紧锁,"若有万一,谁来主持火器研发?"
林焱坚定地说:"陛下,此行必须由臣亲自执行。一来,谢铸与臣有某种特殊联系,更容易接近;二来,只有臣才能判断《谢氏铸典》的真伪;三来,若需与谢铸谈判,臣代表陛下,更有分量。"
萧瑾沉默良久,终于点头:"准奏。不过,朕有一物相赠,或能助你一臂之力。"
他取出一枚精致玉佩,交给林焱:"此乃先朝明德皇后之物,据说与谢家有特殊渊源。或许能帮你取得谢铸信任。"
林焱接过玉佩,只见其上刻有精美花纹,背面隐约可见"明德"二字。他郑重收好:"臣明白了,定不负陛下重托。"
行动当日,林焱率领二十名精锐密探,化装成商队,向北疆进发。一路上,他们避开官道,走隐秘小路,以免引起注意。
抵达铸炮坊附近的山谷时,已是月底。林焱派出斥候,仔细勘探地形,确认敌方部署。斥候回报,铸炮坊四周有严密护卫,每日进出者必查验腰牌,戒备森严。
"不过,每月月底会有大批物资运入,用于下月生产。"斥候补充道,"届时会有数十辆马车同时进入,查验不会太严。"
林焱眼前一亮:"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混入运送物资的队伍,随车进入铸炮坊。"
就这样,林焱和五名精锐密探伪装成搬运工人,其余人则分散埋伏在外围,负责接应。他们趁着月底物资运送的混乱,成功混入铸炮坊。
铸炮坊内部规模宏大,远超林焱想象。数十座冶炼炉日夜不停,数百工匠忙碌不休。各种型号的火炮整齐排列,小型火器更是堆积如山。最引人注目的是坊中央的一座特殊工坊,戒备格外森严,显然是核心区域。
"谢铸一定在那里。"林焱低声对同伴说,"我们分头行动。你们负责收集情报,了解火器生产情况;我单独前往核心工坊,寻找谢铸和《谢氏铸典》。"
几人迅速分头行动。林焱化装成运送材料的工人,巧妙接近核心工坊。趁着换班空档,他成功潜入工坊后门。
工坊内部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精巧。各种精密工具整齐排列,墙上挂满了火器设计图。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一张大案桌,上面摊开一本厚重古籍,旁边散落着各种草图和计算。
"《谢氏铸典》!"林焱心中一震,迅速上前查看。
确实是传说中的《谢氏铸典》,书页泛黄,字迹工整,记载了无数精妙绝伦的铸造技艺。林焱快速翻阅,发现其中不仅有传统兵器铸造之法,还有大量火器相关技术,显然是谢铸近年来的研究成果。
正当林焱专注查看之际,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冷峻声音:"阁下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我的工坊。"
林焱缓缓转身,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门口,目光如炬。尽管年事已高,但老者气度不凡,尤其是那双手,骨节分明,显然是常年操持精细工艺所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谢铸?"林焱沉声问道。
老者眉头一挑:"阁下既知我名,更该知道擅闯铸炮坊的下场。"
"在下并非敌人。"林焱不卑不亢,"反而是带着诚意而来。"
谢铸冷笑:"诚意?你们这些人口中的诚意,十年前就让我见识够了。"
"十年前谢家的事,确有冤情。"林焱直言,"现今陛下已明察,愿为谢家平反昭雪。"
"平反?"谢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随即又恢复冷漠,"迟了。我谢家满门上下,除我苟活,皆已魂归黄泉。这等血海深仇,岂是一句'平反'就能了结的?"
林焱取出萧瑾交给他的玉佩:"谢先生请看此物。"
谢铸接过玉佩,神色骤变:"明德皇后的玉佩?你从何得来?"
"陛下亲赐。"林焱回答,"陛下知晓谢家与明德皇后的特殊渊源,特遣在下带来此物,以示诚意。"
谢铸盯着玉佩,久久不语。半晌,他长叹一声:"明德皇后待我谢家确有大恩。当年若非她暗中相助,我也难逃一死。没想到,她的玉佩如今会以这种方式回到我手中。"
"谢先生,"林焱诚恳道,"在下奉命前来,是想请先生回朝效力。先生毕生心血,何必用于助外敌攻打故国?况且,袁世此人野心勃勃,与先生联手不过是利用罢了。"
"你知道袁世?"谢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不仅知道他,还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和目的。"林焱沉声道,"袁世不仅要复仇,更想借机夺取大永昌江山。到那时,先生以为他会善待你吗?"
谢铸陷入沉思,眉头紧锁。林焱趁机继续劝说:"先生若回朝,陛下必重用。先生毕生所学,可用于造福百姓,何必沦为他人复仇工具?"
谢铸目光复杂地看着林焱:"你很聪明,也很会说话。可惜,事已至此,我已无法回头。"
"为何?"
"因为,"谢铸苦笑,"我已经答应了袁世,为他铸造足够多的火器,助他一统天下。这是契约,是我以谢家的名义起誓的。"
"契约可以打破,誓言可以收回。"林焱坚定道,"尤其是当对方本就怀有不轨之心时。"
谢铸犹豫不决,林焱继续道:"先生可知,袁世已派人暗中联络西域各国,准备在得到足够火器后,先行对付先生?他担心先生掌握的技术过于强大,日后难以控制。"
"当真?"谢铸脸色一变。
林焱点头:"千真万确。我东厂密探已查明,袁世与西域某国密谋,打算在火器技术成熟后,除掉所有知情者,包括先生在内。"
谢铸神色阴晴不定,显然在激烈思想斗争。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不好!"谢铸脸色一变,"是袁世的人来了!他说今日要视察工坊,看来是冲你来的。"
林焱沉声道:"先生现在相信我了?"
谢铸苦笑:"我老了,但不糊涂。袁世此人心机深沉,我早有戒心。只是没想到,他的行动这么快。"
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谢铸做出决断:"跟我来,我带你从密道离开。《谢氏铸典》带上,不能落入袁世手中。"
他迅速收起《铸典》,打开墙上一处隐蔽机关,露出一条密道:"快走!这条密道直通山后,是我为防不测准备的。"
林焱刚要跟上,谢铸却又停住脚步:"等等,还有件事。"
他走到工坊角落,打开一个暗格,取出一个精致木盒:"这是我最新研制的火器设计图和关键技术,比《铸典》记载的更先进。拿去吧,也许能帮你们扭转局势。"
林焱接过木盒,心中感激:"多谢先生。"
谢铸摇头:"不必谢。我所做的一切,本为复仇。但看到火器造成的伤亡,我已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无论如何,我是大永昌人,不愿见江山破碎,百姓遭殃。"
两人正要离开,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冷峻声音:"谢老先生,何必急着离开?不如留下来,让我们好好叙叙旧。"
谢铸脸色大变:"是袁世!他来得比预想的更快!"
林焱立刻戒备:"先生先走,我来应对。"
谢铸摇头:"来不及了。你带着《铸典》和设计图离开,我来拖住他。这条密道只有我知道,他们一时找不到。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