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力的游戏:官场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49章 我爸是宋林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宋宁雅追问道:“你怎么不说,给你的可能性最大?”

宋平凡淡淡一笑,无比的清醒:“我爸是宋林捷,不是宋林强。”

孙哲文听得云里雾里,但宋宁雅却瞬间懂了其中的深意,她轻叹一声:“也是哈…”

宋平凡笑了笑,语气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却带着鼓励:“所以啊,大明星,你得好好争取!日后真要是你当家作主了,我的好日子也就来了,起码不用再看你那两个兄弟的脸色了。”

宋宁雅闻言,不自觉地攥紧了手,沉声道:“我会的。”

被宋平凡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拖延的心思后,宋宁雅脸上有些挂不住,也不好再找借口磨蹭。车子一路沉默地驶向那座深藏在京城核心地段的宅院。

当孙哲文踏进宋家宅门的那一刻,饶是他早有心理准备,心中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地对这座府邸进行了一番估值——天价!

这已远非金钱所能衡量的范畴。这处宅院显然经过精心的现代化改造以适应居住,但其根基和主体结构依然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间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感。

最关键的是,它所处的位置——京城真正的核心地带——使得它根本就是一件有市无价、绝无可能再复制的传世之宝。

宋宁雅似乎对这里的奢华早已司空见惯,她没有在前院做任何停留,甚至没有多看两旁价值连城的盆景和摆设一眼,只是紧紧拉着孙哲文的手,脚步匆匆地沿着曲折的回廊向深处走去。

孙哲文被她拉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沿途的景象所吸引。目光所及之处,是精心打理的庭院景观,是透着岁月包浆的木质廊柱,是偶尔可见的、看似随意摆放实则价值不菲的古董器物。每一处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家族深不可测的底蕴和权势。

宋宁雅领着孙哲文步入正房的中堂。厅堂宽敞肃穆,空气中仿佛都凝结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孙哲文一眼就看到正中的太师椅上端坐着一位老妇人,她身着深色绸缎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平静却透着洞察一切的锐利。

他心中立刻明了——这位,便是宋家真正的灵魂人物,那位传说中的老夫人。

宋宁雅微微向前欠身,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唤道:“奶奶。”

她随即轻轻拉了一下孙哲文的衣袖,示意道:“哲文,叫奶奶。”

孙哲文也立刻微微低头,态度谦逊地问候:“奶奶,您好。”

老夫人目光平淡地扫过他们,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到了?坐吧。”

宋宁雅从手包里取出那个古朴贵重的锦盒,双手递上前:“奶奶,我和哲文给您挑了一对金手镯,您看看喜不喜欢。”

老夫人接过锦盒,打开看了一眼,手指在内敛华贵的镯子上轻轻摩挲了一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评价道:“嗯,还不错,有心了。”

她随即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给你姨…也准备礼物了吗?”

宋宁雅连忙拿出另一个盒子,里面是那对寓意鲜明的龙凤镯:“准备了,奶奶。我们也给姨挑了一对龙凤镯。”

老夫人这才几不可察地点了下头,平缓道:“嗯。一会儿等你爸到了,你当面给她吧。你们父女之间的关系,总还是要好好相处的。”

宋宁雅垂下眼帘,应道:“是,奶奶。”

老夫人缓缓站起身:“你二叔他们今天公务缠身,回来得晚。晚饭我们就等一等,开晚些。一家人吃饭,总得齐全了才好。”

宋宁雅再次点头:“是,奶奶。”

老夫人的目光重新落到孙哲文身上,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小伙子长得倒是周正精神。听说,你现在是一县之长?”

孙哲文连忙谦逊地回应:“奶奶您过奖了。我只是在天南省一个贫困县当县长,实在愧不敢当。”

老夫人微微颔首:“再穷的县,也是一县之长。年纪轻轻,能做到这个位置,也算不错了。难得我家宁雅喜欢你,你们年轻人的事,就由你们自己做主吧。”

她转而看向宋宁雅,吩咐道:“带你对象在家里转转吧,熟悉熟悉环境。你那两个兄弟…估计也快回来了。都是年轻人,多在一起聊聊。”

宋宁雅恭敬地应道:“是,奶奶。”

交代完毕,老夫人不再多言,由一位悄无声息出现的佣人稍稍搀扶着,缓步向后院走去。

孙哲文的目光还停留在中堂几案上那对老夫人只是淡淡看了一眼便搁下的金手镯,心里有些疑惑——是这礼物不合心意,还是她老人家眼界太高,根本看不上?

宋宁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轻轻拉了他一下,示意他往外走,一边低声解释道:“别瞎琢磨了。奶奶什么没见过?这点东西在她眼里就是个心意。她那边,自然有源源不断的人,会送真正的好东西过去。”

宋宁雅带着他穿过几道月亮门,走进了西跨院。院中有一处小巧精致的凉亭,她拉着他走过去:“我们就在这儿坐会儿吧,等开饭还早。”

孙哲文在凉亭的石凳上坐下,环顾着这处雅致而幽静的院落,忍不住问道:“你们家这宅子…到底有多大?”

宋宁雅很自然地坐到他身边,下意识地挽住他的胳膊,仿佛这已是习惯成自然的亲密动作,随口答道:“你现在看到的这些,前院、中堂、西跨院,后面还有个更大的后院,以及一个东跨院。差不多就这些了。”

孙哲文不禁感叹:“在京城这种地方,能有这么大一片宅院,真是…”

宋宁雅平淡地接话:“当然大了。这儿以前本来就是个王府。”

孙哲文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就说,寻常人家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地和这样的规制。”

宋宁雅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其实最早也没这么大,好些地方早年被分割出去,住了别的人家。是我奶奶后来费了很大的心力,东边一点、西边一点,慢慢又把地契和房子都买了回来,再花了大价钱,尽力恢复成最早的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