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全丰的样子,都倒吸一口凉气,同时也更想学了。叶云华耐心地给大家讲解这两招的要领和发力点,还让大家两两一组互相练习。
之前教过的,插眼,踢裆,回首掏,同时用上。不论招式,只要能把对方撂下就可以。
一时间,院子里充满了呼喝声和碰撞声。当然这是私下演练,大家动手有分寸。
只见年轻的小伙,身型相差不大的婶子,两两一组,身姿矫健地穿梭在院子中。一人猛地出拳,风声呼呼作响,另一人灵活侧身,顺势一个扫堂腿,带起地面的些许尘土。
动作算不上标准,他们的眼神中满是专注与认真,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发挥。
每一次进攻都带着十足的劲道,每一次防守都严谨又巧妙。叶云华则在一旁观察指导,适时地喊出“注意攻击站位”“出拳再果断些”“肘击心窝位置”的提醒。
演练到精彩之处,孙奶奶还在一旁喝彩,还给演练中的婶子们出主意。
全丰和全安对打,全丰这个鬼机灵,趁着自己哥哥准备出招时,大喝一声,犹如猛虎扑食般扑上去,将全安制住。
这一局全丰胜出,孙奶奶在一旁看得目不转睛,她年纪大了,不敢让她去比划,架不住孙奶奶有一颗武侠心,时不时给出招漂亮的人一阵热烈的掌声。
随着时间的推移,院子里点起了油灯,光线渐渐柔和,可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
直到大家都练到筋疲力尽,这才罢休,叶云华也答应她们,以后忙完手上的事情,晚上会给她们加练,大家这才恋恋不舍地回去。
在叶云华跟全安对账时,让安婶子去工坊拿今天上河村带来的芦苇花蛋托回来。
孙奶奶洗漱后出来就看到放在桌子上的蛋托,她很是惊奇地看着眼前这蛋托。
这个蛋托跟现代的纸壳蛋托差不多,只是材料用的是芦苇花和叶片,体积更大一些,但同样好用。
眼前的芦苇花蛋托采用的是环形结构,每个托槽的芦苇花形成一个柔软的床,为鸭蛋提供支撑。这种形状有助于分散鸭蛋的重量,减少局部压力。
托床用了韧性足又软和的芦苇叶编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重塑性,可以有效地吸收冲击,减小对鸡蛋的压力。
芦苇花蛋托采用错位分布和调整间距的设计,使鸡蛋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碰撞和冲击。
孙奶奶也看到蛋托之间要是碰撞,还是会有损耗,中间还是要垫上一层防震的材料才更安全。
孙奶奶看着蛋托思考着:“云丫头,那草莓成熟时,是不是很娇嫩,容易被磕坏?”
叶云华看着眼前的蛋托也出神了,这芦苇花蛋托还是不够细软,如果要用来垫托草莓的话,容易伤到草莓表皮。
叶云华点头回答孙奶奶的疑问:“成熟后的草莓质地比较软,表皮比较脆嫩,稍微磕碰一下都容易造成损坏。”
在现代保存草莓时尽量避免叠放和压迫,草莓与草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这让叶云华想起在现代有一种专门的草莓包装盒,里面有一个个独立的小格子,跟蛋托也类似,只是材料是泡沫的,能很好地保护草莓。
可在这古代,要做那样的包装盒谈何容易。突然,叶云华灵光一闪,想到了棉花和棉布。
棉花柔软又有弹性,要是用棉花来填充蛋托,上面再用棉布缝合好,再把草莓一个个放进去,说不定能很好地保护草莓。
她正想把想法跟孙奶奶说,孙奶奶先开口:“云丫头,这草莓种出来应该也是邑朝头一份的水果,想要卖出高价,包装这块也就不能马虎。
奶奶有个想法,要不按照这蛋托的结构,咱们用细竹蔑编出蛋托架子,里面再垫上棉花,缝上棉布。盖子也用上一样的材料,这样就不怕磕碰了。
这样还可以重复使用,不怕浪费。只是想要卖出高价,咱们可得在县里买上个铺子,将这些草莓卖给县里的富人才行。”
叶云华眼睛一亮,孙奶奶的想法和自己的不谋而合,当下两人就决定动手试试。
叶云华对于蛋托这种简易的编织还是熟悉的,她和孙奶奶点着油灯在工具房找到了之前编篮子剩下的竹篾。
孙奶奶去房间里拿了棉花和棉布出来,叶云华手指翻飞,没多久就编出了一个十二格的简易竹架蛋托。
孙奶奶在一旁把棉花仔细地塞进竹架蛋托的托槽里,用剪刀裁出大小合适的棉布进行缝合,再小心翼翼地用针线在每个托槽里缝合固定好里面的棉花。
缝合好之后,叶云华使劲地晃了晃棉花蛋托,里面的棉花没有跑棉,再拿来鸡蛋放进去,合上同样材质的盖子,使劲地又晃了晃。
大概晃了有几分钟,再次打开了盖子,鸡蛋稳稳地待在里面,丝毫没有破损的痕迹。
“成啦!”叶云华兴奋地喊出声。
孙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云丫头,你这手就是灵活,有了这东西,这草莓就不愁运不出去了。”两人看着这改良后的蛋托,相视一笑。
叶云华带着笑意问:“奶奶,现在着草莓已经结果了,您估摸着着草莓什么时候能熟?”
孙奶奶没有回答叶云华的问话,转身回房拿出手札和自己的记录本,在油灯下翻看着。
叶云华好奇地凑过来,眼睛紧紧盯着那本记录册。只见上面的字迹密密麻麻,整齐又工整,每一行都详细记录着温泉山上种植的每一样作物的生长情况。
册子里有西红柿的记录,从播种日期、发芽时间,到何时长出第一片真叶,再到开花结果的具体时段,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旁边还附有手绘的简单植株图,标注着不同阶段的生长高度和状态。还有佛手瓜,记录着藤蔓的攀爬长度、花朵的数量,以及每次采摘的果实重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