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这天清晨,阳光洒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像往常一样忙碌着。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一天里,一道突如其来的旨意却如同一道惊雷,在朝堂上炸开了锅。
这道旨意的内容令人震惊——朝廷决定削减所有京官一个月的俸禄,目的是为了凑齐蓬莱宫修建的尾款。
这个决定对于那些依靠俸禄维持生计的官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旨意明确规定,这笔经费将由户部统一收取,然后直接拨付给工部用于宫建。
这意味着,官员们的俸禄将被直接扣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官员们议论纷纷,有的抱怨朝廷的不公,有的则担心自己的生活将会受到影响。
然而,朝廷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去抱怨,紧接着又宣布了一个消息:
待工程竣工、国库充盈时,将会酌情对减俸的官员予以补贴。
尽管这个承诺多少给了官员们一些安慰,但他们心里仍然有些忐忑不安。
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个“酌情”到底会是怎样的一个标准。
旨意刚刚传至各个部门,户部就立刻行动了起来。
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完成减俸的核算工作。
于是,户部的官员们加班加点,迅速梳理了京官的名录和俸禄等级,然后连夜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减俸核算表。
这份核算表不仅精确到了每一个官员的具体减俸金额,还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备注。
为了确保金额的精准无误,户部的官员们反复核对了多遍,直到确认无误后才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工部也没有丝毫怠慢。他们深知蓬莱宫的修建工程不能有丝毫延误,因此在得知旨意后,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专人与户部进行对接,确认经费的到账周期。
经过一番紧张的沟通和协商,双方最终确定了经费的到账时间和方式。
工部的官员们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们立刻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了正在施工现场忙碌的工人们,让大家安心工作。
京官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反应各不相同。
虽然有少数人在私下里念叨着“一月俸禄够家用半月”,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理智的。
他们转念一想,蓬莱宫建成后,不仅方便政务办公,而且朝廷也有补贴的承诺,所以也就默认了这一安排。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对他的下属说:
“朝廷办事向来是有分寸的,此次减俸只是权宜之计,后续肯定不会亏待咱们的。”这句话也代表了大多数京官的心声。
减俸事宜刚刚尘埃落定,二月廿四这天,一道关于东宫官制调整的旨意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宫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
这道旨意不仅新设了太子左右谕德、桂坊大夫等官职,还对原有的司经局和崇贤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旨意,左右谕德这一官职将专门负责规劝太子的德行,并辅助太子的学业;
而桂坊大夫则负责统筹东宫的日常事务。
此外,原司经局将更名为桂坊馆,其典籍管理职能得以保留,而崇贤馆则被撤销建制,人员与职能全部归入左春坊。
吏部在接到旨意后,丝毫不敢怠慢,当天便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一边紧锣密鼓地拟定新设官职的任职标准,明确规定“左右谕德需通经史、品行端”以及“桂坊大夫需懂东宫规制”,以确保新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另一边则马不停蹄地整理司经局和崇贤馆的人员名册,详细规划改隶后的岗位安排,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交接。
东宫的属官们得知有新职设置后,自然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涌向吏部,希望能了解更多关于新职位的信息。面对众人的询问,吏部侍郎展现出了极大的耐心,详细地为他们解答道:
“左右谕德可是太子的近臣啊,以后要经常陪伴殿下读书呢!这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需要你们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太子李弘微笑着对拟任左右谕德的官员们说道。
接着,他转向原崇贤馆的学士们,继续:
“至于崇贤馆改隶后,你们的职责并没有改变,只是现在归左春坊统一管理,这样一来,办事流程会更加集中高效。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保持以往的工作态度和水平,为东宫的发展贡献力量。”
太子李弘特别关注了一下原崇贤馆的典籍整理工作,他郑重地对原崇贤馆学士们:
“改隶左春坊后,馆里的典籍整理进度不能断,这对于东宫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如果在工作中有任何需要东宫协调的地方,尽管开口,我会全力支持你们。”
然后,太子李弘将目光投向拟任左谕德的官员,语重心长:
“往后你要多提醒我研习经史、体恤民生,这是你作为左谕德的重要职责。我希望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我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莫要辜负这一职位。”
官员们纷纷点头应诺,表示一定会不辜负太子的期望,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太子李弘的关心和指导下,东宫官制调整的衔接工作进展顺利,很快就步入了正轨。
两天时间转瞬即逝,户部按照计划将通过削减官员俸禄所收拢的经费足额交付给工部。
得到这笔资金后,蓬莱宫施工现场的材料补给问题迎刃而解,工程进度得以迅速推进。
与此同时,吏部也顺利完成了东宫新官的推荐名单,并将其呈递给李治进行审批。
在朝会上,李治关切地询问宰相:“此次减俸之后,京城官员们的反应如何?东宫官制的调整是否进展顺利?”
宰相恭敬地回答:
“回圣人,京城的官员们大多能够理解工程的需求,对于减俸一事并没有太多的异议。至于东宫那边,相关属官已经完成了对接工作,新官的人选也都符合标准,只等陛下批复之后,他们便可正式上任。”
李治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就加快各项工作的推进速度。蓬莱宫的建设要务必赶在秋收之前竣工,而东宫的新官们也应该尽早到任,以便能够辅佐太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