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强大的不是旧神这个种族,而是您自己。"
模拟器AI的这句话让慕北思索了片刻,无数信息在Ta的神经网络群中涌现:
100%纯度的不死不灭本源,「无上·永恒不灭」,「逆熵奇迹」,「适应进化」……
慕北感觉Ta好像抓到了什么,但由于信息匮乏,并不能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详细说说吧。"
"好的,阁下。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从宇宙诞生之初开始讲起。"
模拟器AI的声音此刻仿佛变得悠远而庄重起来。
"在距今约138亿年前,宇宙刚刚诞生。那个时代,与现在截然不同。"
随着AI的讲述,慕北的视野中开始浮现出全息投影——那是一个璀璨到难以想象的宇宙图景:
漫天的金色瀑布从虚空裂缝中倾泻而出,那是初始黄金之力的自然涌现;
灵魂结晶不需要艰难开采,而是自然地在星际间结晶,形成绵延数万光年的璀璨矿脉;
时空之力像雨滴一样从高维空间坠落,在虚空中堆积成山。
那是一个资源极度富饶的时代。
就像地球的白垩纪——氧气浓度极高,食物极度丰富,所以那个时代的生物体型都异常巨大:
一只蜻蜓可以长到翼展70厘米,一只马陆可以长到2.6米。
而在宇宙诞生之初,情况是类似的——只不过资源的富饶程度要夸张得多得多得多。
看着眼前的一幕幕,慕北想起了Ta在将「永恒不灭X」晋级为「无上·永恒不灭」的时候,逆行时间,看到的那个时代。
那是一个几乎不存在争夺的时代——因为资源实在太过丰富,丰富到完全没有争夺的必要。
那也是一个强大的生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诞生——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生灵,放在现在,都足以成为让无数文明敬畏的巅峰之境强大者。
这些在宇宙诞生之初便存在的生灵,就是旧神们的血脉与因果源头。
它们并不是旧神,而是比旧神更古老,更强大的——
原初神明。
随后,模拟器AI开始展现那个原初神明的典型特征与表现:
理论上没有尽头的寿命,需要以光年为单位计量的巨大体型,可以随手将星系打乱,可以把恒星当糖豆儿吃……
因为宇宙诞生之初的生灵,它们的基因、它们的本源、它们的因果适应的是那个富饶至极的环境。
所以,它们的成长指数极高——高到现在的生灵根本就看不懂。
可能量是守恒的,原初神明们每点属性的增长,也对应着天量资源的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熵增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宇宙的资源逐渐变得匮乏。
那些曾经遍地都是的初始黄金之力,现在需要艰难开采才能获得一点点。
那些曾经如雨滴般坠落的时空之力,现在成了无数文明争夺的珍宝。
在这样的环境变化下,宇宙资源再也无法支持如此数量的原初神明们维持那恐怖的成长模式了。
为了争夺日益减少的宇宙资源,原初神明们开始互相之间大打出手,无数原初神明因此而陨落。
退化,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此刻,模拟器中的画面改变了:
那些璀璨的原初神明,一代代传承下来,体型越来越小,实力越来越弱。
它们的后代,已经无法像祖先那样轻易获得海量资源。
它们后代的基因中虽然仍携带来自原初神明们的成长模板,但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基因中的成长模板却一直无法得到充分的激活,因此逐渐被一点点锁住,不再表达。
所谓的旧神,不过是从原初神明逐渐演化,或者说……退化而来的生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道理,放在宇宙的尺度下也依旧适用。
原初神明们的消亡与退化,背后除了宇宙资源不断变得匮乏与种族内部竞争的内在原因之外,也离不开来自种族外部的竞争。
为了解释这一点,模拟器展开了一个对比演示:
假设有一个旧神和一个人类,这两者在收集与利用资源的综合效率是一样的,初始位阶都是1阶,从同一时间开始发育。
画面中,人类的进度条快速增长:1阶→2阶→3阶→4阶→5阶→6阶。
而旧神的进度条缓慢爬升:1阶→2阶→3阶→4阶,4阶,还是4阶。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人类每升一级需要的资源相对少很多,所以升级快。
旧神每升一级需要的资源一开始与人类相差不大,但随着位阶的提高,就会变成人类的数倍、数十倍、数百倍……所以升级慢。
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谁能以更快速度达到更高位阶,谁就拥有生存优势。
如果让这两个用相同的资源和时间成长起来的旧神和人类进行1vs1死战,那么结果显而易见——6阶的人类会碾压4阶的旧神。
毕竟,6阶和4阶之间可是隔着一个「位格」的差距啊!
姑且不提装备和技能品质的差距,光凭「位格」差这一点,就能让那个高阶的人类乱杀低阶的旧神了!
所以,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那些成长模式与原初神明较近的旧神会被逐渐被淘汰了。
而那些基因发生变异,降低了成长指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旧神,反而可以生存了下来。
慕北的每一点属性所代表的实际数值之所以那么高,也离不开巨量的负熵点数消耗!
Ta将一个属性从300加到400点,用了8.E 11个负熵点数——约9000亿。
若按1个灵魂钱币100个负熵点数的比例换算,9000亿个负熵点数相当于90亿个灵魂钱币。
这笔钱,最少都可以买到180万个同阶的自由属性点结晶!(5阶自由属性结晶的上限价是5000灵魂钱币。)
也就是说,这些资源足够让1.8万个种族为标准人族的5阶契约者,把一个属性从4阶极限拉满到5阶极限了!
如果将位阶放到更高,以7阶为例——
那个高达.948的倍数,不仅仅意味着在相同面板属性的情况下,慕北的实际数值是标准人族的多少倍。
也意味着:让慕北从1阶加点到7阶极限的资源,如果拿去给标准人族的话,可以让至少382.8万个人加到7阶极限!
如果将资源再集中一些的话,可以让大约150个人类加点到8阶的极限!
150 ≈ .948 ÷ (700/600) ÷ 1.08^100 × 10%;
(等式最右边的10%,是标准人族在7阶升8阶,或者更准确地说,在第二次「升格」时的成功率与存活率。)
看完模拟器AI展示出来的数据,慕北理解了成长指数背后的权衡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前提是重点):
成长指数高,意味着每一点属性的实际数值都远超常人,战斗力强大得惊人,但代价是升阶速度慢。
而成长指数低,虽然单点属性的实际数值远不如高成长指数的种族,但优势在于——升阶速度快!
同样的资源,高成长指数的存在可能还在5阶苦苦挣扎,低成长指数的存在已经冲到7阶甚至8阶了。
而在契约者体系中,位阶差距带来的优势是绝对性的,意味着:
技能品质上限更高,装备品质上限更高,可以学习的能力更多,甚至还可能会有「位格」差。
这就是为什么在资源有限的宇宙环境中,低成长指数的种族反而更有生存优势。
它们能更快地爬升位阶,从而在与高成长指数种族的竞争中占据「位格」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旧神的成长指数已经从原初神明时期的1 0.015X退化到了1 0.012X左右——这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那些成长指数更接近原初神明的旧神后代,在资源争夺中往往因为升阶太慢而被淘汰。
而那些成长指数较低、升阶较快的变异个体,反而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并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亿万年的演化之后,现代旧神成长指数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比人类强,但强得不多;升阶速度比人类慢,但慢得也有限。
这是一个在"实际数值"与"升阶速度"之间找到的微妙平衡点。
最后,模拟器AI在慕北面前对比了Ta与现代旧神的成长指数相关基因,其中关于原初神明的部分被重点标亮了:
一个现代达到了巅峰之境的旧神的基因链,其中大部分位置暗淡无光,只有少部分片段在闪烁。
而慕北的基因链,却是整条都在发光——那些本该被锁定的原初神明基因片段,全部被激活了。
看到这里时,已经不用模拟器AI解释,剩下的内容慕北自己也能想明白了:
Ta的实际数值之所以会那么高,是因为Ta的属性成长指数高;
Ta的属性成长指数高,是因为Ta完全激活了原初神明们的模板;
而Ta之所以能激活原初神明成长模版,一小部分是因为旧神的基因(这算是);
更多的是因为逆熵体职业与「逆熵奇迹」天赋共同带来的,那堪称“无限加点”般的资源收集与转化效率。
——烙印是5阶的,属性却是7阶的,技能中还有俩10阶的。
跟慕北一比,那些原初神明在宇宙诞生之初时的资源收集与转化方面效率都TM算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