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师弟,我们走吧。”杨春雪拉扯着呆若木鸡的楚河就要去观看第一次后天灵根衍化。
可走了两步,看着堂中男子杨春雪黛眉微蹙道:
“楚师弟你怎么在这里。”
再回头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楚河。
这怎么有两个楚河!
就在杨春雪疑惑时,堂中另一个楚河消失不见。
楚河见状连忙糊弄过去,随后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他已然发现了问题。
虽然此前陈千帆就凭变化之法,骗过青云真君一次。
但那是借助了‘大愚若智’的威能。
并非青云真君真的识不出自家爱女,而是被大愚若智影响了心智,落到了和智灵根同样的痴傻水平。
可现在,陈千帆并未对杨春雪施展大愚若智。
仅靠变化就让杨春雪将他当成了楚河。
是真正完美无缺的变化。
楚河就是他,他就是楚河。
丫成功将二人的因果命数都绑定在了一起。
连九州天道乃至楚河自身法力都无法分辨二者区别。
所以自己体内一半的天劫之力才会跑到陈千帆那里。
这如何能让楚河不心惊了。
好好的智灵根不去研究九九乘法表,居然对他打起拳来了。
这直接分走自己一半修为的又是谁的部将。
“我等你。”陈千帆对着楚河比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与口型。
只能说沐浴在白月瞳、杨春雪的正常人光环中还是有些作用。
陈千帆起码没有直接破坏这后天灵根衍化仪式,而是选择耐心等候楚河受死。
他就要让楚河在这期间不断受着内心恐惧与不安的折磨啊。
甚至现在楚河想要逃回光阴长河都不行。
因为完美无缺的‘楚河变化’能够死死黏住楚河。
只要楚河想要回到光阴长河,陈千帆就能同样跟进去。
在这楚河生命最后的光阴里,他还要去取回那三把钥匙,打开地脉枷锁以求必胜。
看着直奔京城皇宫而去的陈千帆,楚河眉头一挑。
果然还得是老陈啊。
这种败不骄,败不馁,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气势让人动容。
只是光偷走自己一半修为,老陈真以为就能赢过自己了嘛。
平复心神后,楚河跟在师姐师妹身后走了出去。
......
“过程中可能会有昏厥、迷茫之感,切记忍耐。”
巨大铁俑前,仙秦修士正在不断给祖孙三代遵纪守法的仙秦百姓说着流程。
旁边另有仙秦修士在放置提前抽取的血液与毛发。
这个巨大能将人装进去的巨大铁俑就是激发后天灵根的第一步。
凡人进入后通过灵气反复刺激,从而推衍出此人的五行灵根所属。
是楚河消失后嬴正身外身亲手交给杨春雪,让九州方面着手打造的。
只可惜三位最大功臣中的嬴正身外身与陈远念头都亡于残暴智灵根之手。
独留一点残念还在地脉牢笼中与步知道的残念打成一片。
除了立誓一会替二者报仇外,楚河也只能揉了揉可爱师妹的小脑袋瓜以示奖励了。
听完讲解后,那位青州本地凡人颤颤巍巍的走进铁俑之内。
铁俑关闭约半刻钟后重新打开,但还没完。
作为第一位公开参与实验的先行者,必须三次测试都结果无误才能进入下一步。
同时,楚河也第一次见到了九大仙门中六德书院的仙人手段。
作为九大仙门保底中的保底。
如今仙秦修仙界没有完全陷入群魔乱舞的情景,六德书院可谓功不可没。
说到底,这也来源于六德书院建立来最大的铁律‘令不由己出’。
大周时代,大周在逃公主姬元璎在推翻伪帝的过程中收拢了大量大周旧臣。
加上姬元璎亲眼目睹了大周皇室的堕落,以及铭记恩师教诲。
故而比起修为,姬元璎更看重这些被她带走的大周子弟的品性与庶务能力。
仙秦建立后,六德书院的门生遍布仙秦各处就职。
这个时候,姬元璎就面临了与青云门魏云涛同样的情况。
若论至强二字,嬴正足以横扫九州。
但论中低层力量,就如最初九州修士半数出自负责后勤的青云门一般。
仙秦中低层官吏也几乎全部出自六德书院。
这自然是嬴正对于姬元璎的信任,却也是一个并不正确的开端。
就如魏云涛后来主动拆分青云门,建设九大仙门监察制度一般。
姬元璎也做了这般措施,防止六德书院以后出现祸国巨奸,一如大周晚年的佛门与魔道教一般。
‘令不由己出’就是其中的一环。
比起直接进入朝廷或各州州府,六德书院的职责更像是仙秦皇朝的一个顾问。
面对难题时,他们会给出数个解决办法,交由秦皇或官吏来抉择。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主动降低自己的权柄。
虽然历代院长都会就任仙秦宰相,但门下弟子中有官位在身的反而不多。
甚至还帮助仙秦组建了后来天子书院的雏形。
而因为‘令不由己出’的关系,就算有什么需要其余仙门配合的地方,六德书院也不会亲自出面。
少与其余仙门打交道,无疑就是保持正常的最佳策略。
毕竟‘离青云越近,也就离人越远’。
当然了,十万年过去,老祖宗们定下的规矩多少也会有些改动。
例如如今的秦皇嬴鹿性子软些,六德书院自然要多担待一些才行。
幸运的是六德书院赶上了个好时候。
遇见什么选择难题时,只要在选择中加上一条‘请青云掌门进宫商议’就能让嬴鹿果断选择另一个解法。
真可谓百试不爽。
而六德书院的仙人手段据传乃是仙秦始皇亲手所留,名为‘圣人碑’。
外表看去就是一块巨大古老的刻字石碑,上书安邦治世之理。
每一个六德书院的门人晨起都要去圣人碑前晨读。
其中蕴含了六德书院历代门人心念,后辈弟子遇事时可以来到此碑前寻求答案。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
靠着前辈们的智慧,诸多难题自能迎刃而解。
看着把一次次试验过程与疑难录入其中,等候圣人碑解答的六德书院儒生。
楚河总感觉这玩意有一丝智灵根‘读书十一年’的影子。
只是读书十一年是靠地脉中记载的古往今来,九州万物来推衍答案。
圣人碑则是利用六德书院历代门人留下的心念与教训,来完成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等三次灵根测试与圣人碑都给出肯定答复后,就该进到第二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