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那边到是问了一嘴,但他们家已经基本不与阎解放阎解旷阎解娣来往了,阎解成还继续街溜子,最近还打算跟前妻红姐复婚,所以也没理会这事儿。
到是从二大爷那儿问到了,今年刘光齐已经调到了石家庄,而且光齐女儿才17,要考也是等明年再说,他最近忙着想办法把光齐调回四九城呢。
最终,报名的事情圆满落下帷幕,能考的都给报上了。
许大茂跟方平安也聊过,今年不行,他们这些大龄“青年”就等明年后年,总有机会的。
方平安准备跟他一起去考北影,毕业出来拍电影儿去,这个许大茂当然喜欢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
新村这边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他们模拟考试都弄了好几轮了,可以说是信心满满。
但崔村公社的知青高中毕业生们,以及还有些已经工作了还想考大学的年轻人——
恢复高考的消息来的太突然了,不说补习的时间不够,他们连课本都没有啊!
这要怎么搞?
报名花了一天,现在可只有49天了?
特别是农场知青们,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回城的大事儿啊,急得不要不要的。
有激动地直接跑到新村“教学楼”面前跪了下来,求方村长。
最后公社那边也有很多年轻人找书记想法,书记没辙,又来新村找方平安“商量商量”。
崔村公社这一点还是很好的,没有说故意拦着知青的路,愿意报考的,一路绿灯。
方平安最后一琢磨,赶4-50只鸭子也是赶,赶100只也是赶,那就索性一起呗?
新村的学生们可是强压突击了8个月啊!要是这样都比不过这些临时抱佛脚的知青们,那就说明他们真的不合适读书。
最后49天,全天脱产补习,方平安带着教师团队连夜奋战,他今年是没法报考了,不过帮着新村与公社的学子们突击一把也是好的。
至于说这些人读了大学不回来了,那是他们的选择,但大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人脉关系!
这些人里面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在以后新村发展的路上搭把手,那新村就能起飞了!
这事儿还真必须得做,还得往大了做!
新村夜校直接改名为“新村高考突击班”!
不过老师们的工资,伙食补贴,教具什么的,你公社得管吧?
教材那只能学生们自己借着抄,或者去城里废品收购站里去找,不过估计是很难找到的。
崔书记也发了狠,公社出了2000块钱,里面还包括学子们的伙食补贴!还单独运了不少粮食过来。
哪怕能供出一两个大学生,也算是值了!
方平安又把四九城新村食品厂里的夜校给停了,要考大学的全给回来,包括秦京茹,都给我来新村脱产补习,就跟当年供杨晓蜜热巴和雨水时一样,每天学习8-12小时,题海战术!每天一套卷子!
就这么风风火火的熬了40多天,终于到了12月10号考试这一天。
秦京茹早就回城了,由许大茂陪着她一起去考点考试。
新村这边,都是去昌平一中二中考试。
新村直接开着卡车把人给送来,由崔书记和方平安组织着。
早饭在村儿里吃的,中饭在考场外面,由新村食堂直接做好了送过来,保证干净卫生,让考生们考完以后抓紧时间再休息一会。并且还提供热水,方平安还专门往里面加了一些强化药剂和止泻草药,以防万一。
考试考一半闹肚子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反正他和崔书记等人在考场外面候着的时候,还真看到有几个闹肚子的,出来以后就在那儿大哭大喊,完了完了全完了……某某某害我……等等等等……
崔书记也才反应过来,为了考试这事儿,学子们互相下阴招也是有的。
崔村公社这边有他和方平安强压,内斗的事儿倒是没有,其他公社那就说不清楚了。
而且方平安还提前跟公社里打了招呼,绝对不允许出现什么冒名顶替,冒领通知书等等情况,出现一个抓一个,直接送派出所去!
全公社报考学生都在他那儿补习过,所有人的摸底成绩他都有记录,谁敢冒名顶替冒领,他方平安不介意去闹个天翻地覆!
正所谓言之不预也!
三天考完,也没什么估分,大家继续上工干活等成绩公布。
这年头考前就选了两三个学校,而且服从分配,所以剩下的就看命了。
————————————————
78年1月底,四九城那边的录取公布就张贴了出来,秦京茹顺利上岸,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
四合院里的邻居们都惊呆了,30岁,有5个孩子的“大妈”秦京茹,在煤球厂工作的普通工人,本是乡下一土妞,这咋变成大学生了?
硬是逼着许大茂请客吃饭,许大茂也高兴,应了下来,说是等着大头虎子他们几个家里的,成绩出来了,一起在四合院里摆席!
小当是有点羡慕,但她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最主要的是,家里不可能让她脱产去补习,况且现在的工作,她还是比较满意的。
至于说分数,录取院校什么的,都没有显示,仅仅公布姓名与身份证号,后面就等着录取通知书了。
因为易中海以前截取信件的事情影响很坏,邮政那边是狠狠自查了一番,所以今年,至少在南锣鼓巷这一片,是绝对没人敢顶风作案的。
录取名单,四九城这边严格遵循了“分级张榜、就地公示”的原则。
崔村公社这边,就是到昌平县文教局(教育局)门口看榜。
位于昌平县城鼓楼西街(今昌平区政府街西段),临街外墙设有专用公告栏,用毛笔红纸书写录取考生姓名与考号。
另外城关公社(乡镇)公告栏也有,各公社在办公院外墙或供销社门口同步张贴本公社考生录取名单,如南口公社、沙河公社等。
重点中学门口也贴,昌平一中(昌平区东关路)作为本区唯一完全中学,校门两侧墙壁也用于公示。
很多考生步行赶集式查榜,知青需从插队村庄步行至县城(如延庆知青步行4小时到昌平),自带干粮蹲守公告栏。
先到县文教局看总榜,若未找到名字,再赴户籍所在公社确认是否漏登,确认录取后,等待挂号信寄送具体录取通知(约2月底)。
如——昌平南口农场知青王建国回忆道:“在县文教局红榜上看到自己名字时,手抖得划不亮火柴,摸黑走了十里路回农场报喜。”
78年2月10号左右,县文教局公布榜单,同时抄录以后,公社也张贴榜单。
崔村公社报考人数146人,录取34人,在周围一圈公社里,崔村公社成绩最吊!
崔书记脸上都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