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流放怀孕父不详,边关深山盖大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2章 终于回北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只剩于驰留在原地,一边驱赶毒虫蛇蚁,一边对秦征道:“秦征,当年我也年幼!长辈的事我无法做主!我父亲……父亲也是逼不得已,为了我们能活命才……”

秦征挥手打断于驰,“为了你们活命就让我家死?”

于驰张开嘴开开合合,最终化为三个字:“对不起!”

秦征转身就走。

沈清棠怎么说来着?道歉有用还用官差干什么?!

于驰往前追了两步,对着秦征的背影喊:“秦征,我会替你看好秦家军,不会让他们糟蹋秦家军士兵的。

我在这里等你回来!”

听得季问津哆嗦了下,抖掉一身鸡皮疙瘩,凑到秦征身边问他:“你确定你们之间真没点什么特殊的关系?”

惹的秦征顿时忘了因于驰而起的愤恨,追着季问津打。

不多时两个人就跑出去很远。

***

对传旨太监而言,跟随他到边境的武将能不能顺利接管秦家军与他无关。

他的任务就是带季宴时回京。

只多拖了两日,传旨太监就急成热锅的上蚂蚁,围着季宴时的帐篷团团转。

还要亲自侍疾。

他是太监跟那些和谈官员可不一样。

和谈官员都摆着架子干不来伺候人的活,他是太监本就是伺候人的。

可他进了帐篷没多大会儿就昏昏欲睡,很快沉入梦中,打起了鼾。

沈清棠和季宴时这才得以脱身外出。

一来而去,传旨太监也反应过来是季宴时的帐篷中有猫腻。

问御医,御医却说没异常。

再不然就说可能是季宴时用的药中有对太监不利的药。

传旨太监这才不坚持守着季宴时。

可纵使传旨太监不能时时刻刻守着季宴时,却也还是上蹿下跳的催促。

一等到秦征从北蛮回来,传旨太监就开始张罗收拾东西要回京。

气得秦征要揍他。

“都说最毒妇人心!你没爷们的种就生出女人的毒吗?

小爷……本元帅才攻城回来,奔袭千里,又冷又饿,你觉不让睡,饭不让吃,澡不让洗就走?

本元帅立下赫赫战功在你这里还得当犯人?!”

传旨太监脸白了红,红了又白。

明明太监们最是忌讳旁人骂他们不是男人,却一句话不敢反驳。

他跟宁王不熟,不了解宁王的脾性,对这位秦少将军可是熟悉的很。

秦征可不止是在京城纨绔,在宫里也横冲直撞。

宫里伺候的宫女太监还有女官在对秦征一事上自动分成两派。

一派是秦征的拥护者,特别喜欢秦征到宫里去。

一派是秦征的黑粉,看见秦征就像看见越狱的杀人犯。

很不幸,传旨太监是后者。

他不敢惹秦征,纵使有圣旨在手,纵使知道皇上讨厌秦家,在秦征面前他也只敢夹着尾巴忍。

于是硬是又拖了一日第二日才出发。

众所周知宁王的身体不好,行程不快。

传旨太监一步不落的跟在季宴时车架旁。

临到北川时,从云城赶来的替身上了车,季宴时得以金蝉脱壳带着沈清棠回北川。

沈清棠有些不放心,“那传旨太监可不是善茬,他不会发现端倪?”

“不会。”季宴时回的特别笃定。“我鲜少在人前露面,之前在京城也不住在宫中,这太监没见过我两回。

这几日我称病,他也没见过我几面。再说还有秦征守护在侧,他作不了妖。”

沈清棠一想也是,这才放下心来。

北川虽说比禹城比北蛮暖和也许,这会儿也已经到了深秋。

谷口处的树叶都黄了。

山脚下的秋果子,像苹果、山楂、柿子都到了收获季节,沉甸甸的挂在树上,为秋日增添了不少颜色,甚是喜人。

农田里也到了丰收的季节。

村民们在地里忙的热火朝天。

大豆、水稻、花生、马铃薯和番薯都到了收获的季节。

还有新作物,玉米。

马铃薯和番薯去年就已经开始种,村里人都知道这些作物的产量有多高。

玉米种子是黄玉后来找到寄过来的,头一次大范围种。

产量也让村民们乐开了花。

原来种的小麦,一亩地只能收三四百斤。

如今这玉米,一亩地能收千百斤。

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杂交水稻终于攒够了十亩地的种子。

十亩地对整个桃源谷来说不算多,但是等明年就家家都种上产量翻倍的杂交水稻。

单这些高产量的农作物,自产自销也能养活不少军人。

沈清棠和季宴时对桃源谷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两个人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不少村民。

有的人拿着绳子到地里背粮食,有的赶着牲口往家走。

他们都纷纷跟沈清棠和季宴时打招呼。

“棠丫头,你回来了啊?”

“吆!棠丫头带着你夫君回来了啊?”

季宴时话少看起来又是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

距离感太强。

村民们明知道季宴时已经痊愈,却还是不太跟他说话。

季宴时不爱搭理人,沈清棠不能不搭理,时不时停下脚步跟村里人寒暄。

“是啊!三婶子你去地里啊!”

“嗯。想家了回来看看。今年收成不错啊!”

沈清棠一路含笑跟打招呼的村民互动,脚程慢了些,从谷口到到沈家足足走了三刻钟。

沈家早已经不种地。

确切的说不自己种地。

沈家的地都分给了沈家族人,自己只留了几亩口粮田,还佃给了别人。

沈屿之管着蔬菜大棚和城里的生意。

李素问成了家庭主妇。

不过在古代,不叫家庭主妇,叫主母。

沈主母如同京城那些高门主母一样,每日主要工作就是查查账本,看看库房,带带孩子。

当然,乡下的主母和城里的主母不可同日而语。

在村里的沈家院落小,库房也小,没什么好看的。

沈清棠和季宴时进门时,李素问和李婆婆带着孩子正在院子里晒太阳。

八月的北川,又到了外面比屋子里暖和的季节。

李婆婆陪着糖糖在地上捡石子。

李素问躺在摇椅上,抱着果果让他看天上的云朵像什么。

“你看那朵云彩像不像一只小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