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都市:开局送金砖,秒升大宗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8章 环环相扣处处陷阱,黑心医院健康联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当他们检查完拿到报告时,姜瑜却发现这些报告似乎有些不对劲。

仔细一看,他惊讶地发现这些报告竟然都被人动过手脚!

原本应该是正常的检查结果,却被改成了需要进一步治疗。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姜瑜感到愤怒。

那些医护人员借着医院的名义,开始向老人们推销一些所谓的“低价购买高标价”的保健品。

他们信誓旦旦地告诉老人们,这些保健品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让他们恢复健康。

姜瑜看着那些老人被欺骗,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愤慨。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高端骗局。

从检查套餐的推销到报告的篡改,再到保健品的推销。

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取老人们的钱财。

姜瑜觉得这家医院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简直都已经无药可救烂到骨子里了

姜瑜还看到那个院长不惜重金把赚来的黑心钱砸向某些搜索引擎。

砸向各种媒体的广告位,用这种手段充斥普通百姓特别是患者及其家属的眼球以此吸引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到他们医院就诊。

可羊毛出在羊身上,他用的钱越多到时候患者花出来的各项费用自然也越多。

甚至于院长还在派遣所谓的“医托”长期驻扎在各大医院门诊、科室、住院部等地。

通过诱导、欺骗等手段将患者引导至自己的医院就医。

在此过程中,他们会通过许院长教授的一系列的话术和技巧。

让患者相信自己的病情非常严重,必须立即接受治疗。

这些被许院长精挑细选出来的托,一个个都可谓是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其口才之好令人惊叹不已。

许院长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培训,教导他们如何与那些在正规医院里寻求帮助的人打交道。

当遇到这些人时,托们要主动上前与他们攀谈。

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心,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为了让这些求医心切的人相信他们,托们需要巧妙地运用一些借口。

例如,他们可以说:“你今天这个科室的号源非常紧张。”

“你们这个时候过来可能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排上。”

或者“今天来的这个专家并不是特别专业,听说还出过一些不好的事故呢。”

通过这些借口,托们可以让对方产生疑虑和不安。

从而降低他们对这些正规医院的信任度。

当对方开始对正规医院产生怀疑时,托们就可以趁机进一步套话,询问对方具体的病情。

一旦赢得了对方的信任,托们就可以告诉对方。

自己曾经遇到过一位对这种病症更专业、经验更丰富的医生。

而且,这个医生所在的医院是公益性质的。

为了照顾劳苦大众,医疗费用比正规医院要低很多。

如果此时对方表示有兴趣,托们就可以热情地将他们带到那家所谓的公益医院。

这样一来,这些托就成功地完成了许院长交给他们的任务。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便可以利用之前曾经来过这里。

可以帮忙挂号等看似合理的借口,继续施展他们的骗术。

这些骗子会巧妙地引导那些已经上当受骗的人前往医院就诊。

而一旦这些人踏入诊室,见到医生,那么凭借那些医生的能言善辩和高超的口才。

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些人的钱财已经百分之百地落入了医院的口袋。

越是深入了解这家医院的运作模式,姜瑜的内心就越发感到震惊和不安。

他完全没有料到,自己原本只是想要调查一下刘峰。

却竟然意外地揭开了这家黑心医院的真面目。

既然这家黑医院存在如此多的问题,那么那个所谓的许院长自然也难辞其咎,肯定有着很大的问题。

想通了这一点,姜瑜毫不犹豫地直接将自己的神识飞剑送入了许院长的脑袋里。

然而,这一看却让姜瑜大吃一惊,他发现自己还是严重低估了这个许院长以及他背后的势力。

原来,真正的头目并非什么刘峰,正是这个自己无意间发现的许院长!

而一直以来,自己苦苦追寻想要调查清楚的刘峰,不过是许院长和他背后势力手下的一个高级打工仔罢了。

最关键的问题还不是这个,能在全国各地这么嚣张的行骗,背后是有雄厚力量撑腰的。

从许院长的记忆中,姜瑜惊讶地发现,他所服务的这个势力竟然如此庞大。

这个势力号称要整合全球医疗资源,而其内部人员则将其称为全球医疗健康联盟。

据了解,全国 80%的民营医院都源自这个联盟。

这意味着这个联盟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联盟内有多达 8 万人从事医疗相关工作。

他们或是开设医院,或是经营药品,亦或是制造医疗器械。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联盟在全国范围内拥有两万家与医药相关的企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年营业额竟然超过了 4000 亿元!这个数字之巨大。

甚至超过了国内某些省份一年的 GDP。

然而,这个联盟的发展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姜瑜还没出生的那个年代,电线杆上随处可见的各种牛皮癣和不堪入目的小广告,都是这群人的“杰作”。

起初,他们这些人也就是散兵游勇只是在暗地里悄悄的开办一些私人诊所。

通过“一针见效”“包治百病”那些离谱的宣传手段来吸引部分患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九十年代,这些逐渐富裕起来的“黑医”们开始升级他们的策略。

不再满足于游击战式的经营,而是选择进入了一些大型医院。

那个时候,恰逢国有企业普遍都面临着产能不断下降、收支难以平衡的艰难局面。

各个地区开办的许多医院自然也没能幸免。

尤其是曾经那些极度依赖国家财政扶持大力支持的一二级医院。

以及消防、武警等特殊类型的医院,情况更为严峻,基本上都是处在倒闭的最边缘。

与此同时,这些游走于正规医疗体系之外的游医们,却巧妙地利用了这种局面。

他们通过与那些医院建立挂靠关系,并运用独特的贿赂手段。

成功地从当地卫生部门购买到了行医执照。

就这样,各式各样的特殊门诊和个人门诊在这群人的资金加持下。

如雨后春笋般在各个大小城市的街道和社区涌现出来。

这些门诊往往规模较小,但却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和相对较低的收费标准和相对夸张的宣传口号,吸引了不少患者前来就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