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帝国列强竟是我自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5章 帝国的女沙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朝会散去。

昭武皇帝回到后宫,只见皇太后郑淑薇正逗弄着皇室新成员。

杨博雅去年诞下一女,名为周归荑。

同时,薛思楠诞下皇子,名为周昌谨。

左乐萱也为昭武皇帝生下了另一名皇子,周昌晟。

三小只前后个把月,现在还不足一岁。

年纪越来越大的郑淑薇两鬓斑白。

但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周家皇室开枝散叶,使得郑淑薇满脸慈祥。

“母后,朕来看你了。”

周永琪恭恭敬敬的喊了一句。

“是皇儿啊,快过来坐。”

全身心盯着婴儿车的郑淑薇,听到周永琪呼喊才发现多了个人。

没办法,年纪大了.....

一旁的侍女连忙搬过一张椅子。

周永琪落座,看着头发已经花白的母亲,略感辛酸。

因为外挂福利,周永琪四十岁看起来还像二十**一般。

“母后,朕想安排两个太医院的医生住在颐宁宫偏房,专门伺候母后。”

听到皇帝的关心,郑淑薇笑着点点头。

这是儿子的好意,而且,郑淑薇看着孙儿们一天天长大,也想多活几年。

“皇儿啊,本宫这几天看那俄妃脸色憔悴,您惹她不高兴了?”

郑淑薇笑呵呵的问道。

“母后,不是朕的原因,应该是玛莉亚忧心娘家人吧。”

“哦?那罗刹国怎么了?”

老一辈的人,还是习惯把沙俄称呼为罗刹国。

“回母后话,罗刹国发生了政变。”

皇帝没有细说,皇太后也不会细问。

不过政变一词已经让皇太后联想到了什么。

中原王朝有记载的政变不知凡几。

哪一次不流血,甚至最后发展成篡位,原皇室族裔绝嗣的情况多不胜数。

“儿啊,国家大事我不会过问,但俄妃毕竟是你的妃子,还为你诞下子嗣,皇儿应该多多关心才是。”

“母后说的是,儿臣省得。”

随着相处时间越来越久,玛莉亚的立场也彻底站在了帝国一边。

但沙皇一家毕竟是她的亲人。

周永琪陪着皇太后说了会话,就离开颐宁宫,前往妃子所在的别宫。

来到玛莉亚所住的咸福宫,皇帝屏退左右,独自走进了内室。

轻轻推开门,只见玛莉亚面色憔悴的坐在梳妆台,对着镜子发呆。

“俄妃...”

皇帝只能呼唤了一声。

玛莉亚转过头,看到是皇帝后,连忙起身,努力挤出笑脸说道:

“陛下,您怎么过来了?”

皇帝走到玛莉亚身边,拉着她来到床边坐下。

“出了这么大事,朕来看看你。”

“谢陛下关心,妾身没事,在这宫中有几位姐姐陪伴。”

“哎~ 时也命也,你父亲的遭遇是大势所趋,俄国的臣民放弃了对沙皇的效忠。”

皇帝不会对玛莉亚作出什么复位承诺,

这不符合帝国的利益,玛莉亚也不会多想。

“陛下,妾身知道,父亲的遭遇都是自己造成的,”

“但...但妾身还是希望陛下能看在霏羽的面子上,尽量保住妾身家人的性命。”

玛莉亚面色凄苦的请求道。

皇帝盯着玛莉亚沉默了两分钟。

“尼古拉冕下身份特殊,那边是不会放人的。”

皇帝只能推脱道。

如果帝国真的强硬要求俄国临时政府放人,也能把尼古拉捞出来。

还是那句话,尼古拉死去,才符合帝国的利益。

玛莉亚当然明白这一点。

从帝国诱导尼古拉抵押西伯利亚开始,玛莉亚就察觉到了帝国的立场。

但死心塌地的玛莉亚,每天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看着玛莉亚有些绝望的神情,皇帝只能说道:

“你知道的,尼古拉和皇储阿列克谢身份特殊,但你的两位姐姐和妹妹,朕还是可以保出来,包括你的母亲。”

听到这,玛莉亚面上才算松弛了许多。

明白了,西方人口中的远东,终于要落在夏帝国手里了。

甚至帝国还窥探着沙俄在欧洲的“遗产”。

但这些都与玛莉亚无关,他是昭武皇帝的女人....

“这样吧,朕随后会向俄国临时政府发出照会,要求他们善待尼古拉一家。”

“至于什么时候能把你的母亲和姐妹们接来,朕自有考虑。”

皇帝对玛莉亚作出了承诺。

“谢陛下怜惜。”

“好啦,朕也是为了帝国,希望你能理解。”

“妾身明白。”

之后,皇帝问了一下周霏羽的情况。

如今,周霏羽只有三岁,皇帝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计划。

“玛莉亚,你想成为女沙皇吗?”

皇帝直接问道。

玛莉亚一愣,反问道:

“陛下,您需要我成为女沙皇吗?”

“需要,不只是朕需要,帝国上下都需要!”

皇帝斩钉截铁的说。

“妾身听从陛下安排。”

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当年“无奈”的联姻,终于要开花结果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后几个月,俄国临时政府基本算是站稳了脚跟。

名义上,整个俄国都听从临时政府的领导。

协约国也相继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关押中的尼古拉二世,也被迫正式发表退位宣言。

但是,这是利沃夫政府答应继续参战换来的。

布党由于在杜马议会的力量弱小,反对继续参战的呼声被压制。

乌里扬诺夫通过几个月的观察,终于确定资产阶级政府无法代表广大俄国民众的利益。

钢铁同志武装暴动的建议,终于再次放在了乌里扬诺夫的案头上。

正当布党密谋之时,一个变故推动了武装暴动的时间。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虽然打着反对帝制的旗号。

但清洗的并不彻底,或者说不敢清洗。

俄军总指挥科尔尼洛夫,是沙皇政权的铁杆。

而临时政府因为答应了协约国继续战争,需要科尔尼洛夫指挥军事。

所以,临时政府没有解除科尔尼洛夫的军权。

昭武十九年1917年7月18日。

科尔尼洛夫发动了一场,旨在恢复君主制,消灭GM政府的政变。

东线的叛军大步向圣彼得堡行军。

临时政府大为惊恐,只能放下成见,向布党求援。

一直参与武装暴动的布党手中,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军队。

加上信仰加持,布党武装的战斗力一直很在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