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眸已是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8章 多说说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畅聊一晚,彼此都不觉得困。还是尼子茗过来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劝父亲过去休息,不然又是熬夜的一晚。第二天没有精神前去打探情况,而且接连出去好几天。

不听别人的话,但是女儿的话,他向来还是听进去的。而且从来不说一句难听的话,站起身来,跟大家说一声,就走了。

看在的眼里,那是相当奇怪了。就算平时,尼巴的婆娘白心梅也很少干涉他的事情,总是尽全力配合。这会儿不知道怎么了,竟然这么听女儿的话。

我们渐渐在红尘中,尝试着修炼自己,学会了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我们要看到的是,每个人都是十分微小的,所接触的世界,也仅仅是一个方面。

我们生命有限,我们时间有限,于是在有限的世界里,我们学会了敞开心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渐渐苏醒,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颗心。

这种多样性,让世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的感受,而应该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彼此的内心,建立起更加深入和真实的人际关系。

也许在前几年里,你都无所发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也遇到了更好的人。

对于那些曾经舍弃我们的人,我们不再心怀怨恨,而是学会了释怀。因为我们明白,人生就像一场旅程,有些人会在某个站点下车,而有些人则会陪伴我们走到终点。那些离开的人,或许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和选择,我们无法强求。与其执着于过去的伤痛,不如放下包袱,继续前行。

同时,对于那些我们不小心伤害过的人,我们要勇敢地说一声抱歉。因为我们知道,言语和行为都可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而道歉是一种表达内心愧疚的方式,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即使对方可能无法立刻原谅我们,但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和解的第一步。

人生中,或许并没有绝对的亏欠。每一个经历、每一次相遇,都是一种能量的交换和传递。当我们失去某些东西时,也许在另一个地方,我们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能量的守恒与永恒,它让我们相信,世界是公平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看似离我们比较遥远。真正走入他人世界的人,在人群里,也算是比较少的吧。有的人说,他们对那种熟悉的味道毫无感觉,甚至有些反感;有的人则抱怨说,他们根本无法品尝出生独特风味;更有甚者断言,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杯平淡无奇的白开水,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可言。

然而,这并不是谁的错。事实上,并非是故意与我们保持距离,而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了解实在是太过浅薄。就如同两个陌生人初次见面,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自然难以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就如同我们始终不懂我们自己一样。

或许,去见识广袤无垠的天地,去体悟芸芸众生的百态,相对而言是较为轻松的事情。然而,要真正认识自己,却未必如此简单。有些人,在人生的早期阶段,便已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而另一些人,即使历经漫长岁月,也未必能够透彻地洞悉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生能够做到自知之明,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一个人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也许有的人家庭环境影响下很早就能够领略,大多数人,是需要刻意强调的。

我们很容易迷失在纷杂的事物中,当事情来临的时候,能够做到一二分清醒,能够做到一二分自知,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即使有时候我们的想法已经达到了自知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的想法有着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但当真正去实践这些想法时,却往往会发现实际的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缺乏克制力,而是因为知行合一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这一点。知行合一意味着将我们的知识和认知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干扰和阻碍,导致我们无法将想法完全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些干扰可能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个人情绪的波动,或者是缺乏足够的动力和决心。

此外,知行合一还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自律和坚持精神。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持续地努力实践,才能够逐渐缩小想法与行动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有高兴的事情,也有不开心的事情。情到深处,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情感爆发。谁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故事里,有曾经,有现在,也有未来。

那么夺人眼球,或许正是低调奢华深深吸引了我。

就像我们司空见惯的一些事情,比如有人表现得咋咋呼呼,有人则表现得沉默不语。或许我们容易被前者吸引过去,但是我们都会被后者所收割。

不同阶段,对于普洱茶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

初级不懂世界,懂世界时我们已经不是我们了。这就是最有意思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看懂这句话,留白的地方。

前行的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一个人,断然肯定自己已经品懂苍茫人生了,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还是处在品不懂的阶段。

在不懂时求懂,在懂时求不懂。

如小溪流水绵延不绝,跟我们说着世间的风景,跟我们倾诉生命的意义,跟我们传达岁月的觉察。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迷茫,就能明白给他人付出带给我们的安静;当有一天我们不再惶恐,就能领略好的身边人带给我们的淡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