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阳光慢慢升高之际,祈祷结束。

按匈奴规矩,需中午与傍晚再重复一次才能取悦天地。

首领浑身沾满血渍立于面前众人之间,腥味弥漫开来。

双眼布满红丝的凶徒如野兽扫视追随者的面庞。

下属武士纷纷低头表示敬畏,“新民”们却投来尊敬眼光。

“我们失落的山河使我们无法丰收五谷……”凶徒低声吟咏古老的哀歌,诉述历史悲痛。

随后控诉秦军罪行,引发群情激愤怒吼。

一场疯狂杀意席卷辽阔草野之上空旷天空之中。

邪首满意观察这群充满斗志士兵情绪高昂场面。

由于过去数场失败与内部问题,令他权柄受挑战严重动摇;而眼前敌人仅仅带着少部分军队大胆进塞更加凸显局势危急。

不能成功就只有死亡。

于是他决定放手一搏。

虽然缺乏援手但仍坚持行动。三万对抗三千仍占据压倒性优势。

自信满满之下计划全面部署完成。

---

呼延铁狼点头表示同意:“正是你常讲的,一夫守隘千敌不敢前。”

林青抹去嘴唇胡髭残留的食物碎屑,装作惊喜地说:“还记得这么牢?果然是我们王家好传人啊!”

呼延铁狼:骂人不是?

夜晚月色渐升之时,林青凝视远方地平线低声道:“这也是发现对方埋伏却没有贸然行动的原因。”

"光明在彼,阴影在此;倘若轻举妄动易造成败绩。”回想着内心盘算,脸上浮现自信笑容。

感到威胁来临迅速带领军队奔至此

在昆阳踌躇着是否付出接近一万人的代价以全歼敌人,或者等待更好的机会发动突袭时,李信主动选择了一个对他有利的战场。

这里是龙门山脉的一处延展地段,若北疆骑兵从南方进击,便需绕过几道干涸的沟壑。

这意味着即便抵达此地,也至少耗费一二日的时间,士兵体力必将损耗巨大。

东西两翼则山势陡峭,只需要少量的兵力便可凭借高处形成防守优势。

一旦战斗展开,鲜血洒在这片山坡上,将会让路径更加泥泞不堪。

北侧平缓之地,目前已经被拒马和战车组成的防线占据,俨然一道临时营寨矗立其中。

而营寨外围,一条狭长而深邃的壕沟阻挡前路。壕沟之外,则布满了下午匆忙挖出的小型陷阱——这些仅有拳头大小、深不过半尺的小坑,专门用来干扰敌军骑兵突击节奏。

骑射过程中如果马匹全速奔腾,难以仔细观察脚下障碍物。

李信思虑片刻,随即吩咐身边的百夫长几句。对方笑着点头,转身离去。

“何为毒汁?”达鲁提疑问道,一边啃食兔肉。

“哦……”李信故作神秘地说,“那是混合粪尿之物,煮熟后味道独特。不信你一会儿尝尝。”

达鲁提一听顿时脸色大变:“哎呀!”

李信轻笑:“逗尔一乐而已。我们数千人每日排泄无数,足能装满几车。现派他去搜集一些,抹于箭刃之上——送给昆阳的大礼吧。”

自春秋时代起,这类战法已屡见不鲜:锅中煮沸秽物以防入侵者;或是在刀箭涂敷,致伤口感染致命细菌。

李信本欲再与达鲁提闲谈几句驱散大战前压抑情绪,但忽然间感觉到大地轻微却有规律地震颤。

隐约远处升起一枚火箭,划破旷野薄暮。这是早先派出游骑的警示信号。

不用担心他们自身安危。毕竟他们的职责单纯就是示警即撤离。

秦军一名壮汉一手叉腰,一手吹响巨大的牛角号。

立刻,清脆金属哨音接连响起。

方才还如村夫般聚集烤火的秦兵纷纷起身,按建制分组互相帮助披挂铠甲。部分未曾获得出征经验的新兵双手有些颤抖,并非害怕,而是记得家人嘱托:

凯旋才能归家!

按秦国律条规定:战无功,则边戍三年。

换句话说,在这些人中不乏离家三四年之久的苦命家伙。

四年时光里,失去爱人或孩子刚出生的悲欢想必不少……

很快,北方防御线士卒打开栅栏迎入巡逻回归战友。

李信伫立在一辆战车上,借助星辰微光,遥望天际间无数黑影晃动。

“来了!”

此刻虽然北疆部落已到近前,但在如此月缺之夜他们是不会贸然进攻的。在黑暗之中混战容易错伤友军。此时装备精良者显然占上风。

李信命令全员坐下以保存精力,却未下令脱卸装备休息。

倘若昆阳一时疯魔呢?

那头,当昆阳眺见坡顶隐约简易营地轮廓时心中猛然一惊。

对方显然有所准备,但他并无退路。

当下只有奋力向前,或许存有一丝侥幸能够彻底歼灭秦军,然后用对方将领头盖制作盛酒器皿从而彰显权威。

“那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昆阳沉思。

扭头扫视周遭,答案明了。

“哈勒,带领五百锐士骚扰一夜秦军勿使其歇息!同时通告全军今夜宿营进食养精蓄锐,晨曦决战!”

翌日清晨,天空泛白时,李信撤下面部遮挡布料代替昨晚值班的达鲁提。

敌军已经驻扎附近扎寨过夜,则己方同样可以安心休整。因此李信令除守夜人等全部回营补充睡眠。

虽外头不断传来的狼嚎声令人烦心但哪怕仅仅闭目养

潮水般退去的人群再次涌了回来。

这次走在最前面的,是一群上身**、手握带钉木棒的浅发大汉。

他们被称为胡人战奴。

“天啊,这些是什么怪物?”

李强低声自语,随即举起手中的弩瞄准一个走姿最傲慢的胡人,轻轻拉动悬刀。

嗡的一声,箭矢穿透对方身体。

看着对方应声倒下,李强松了口气。敌人终究会死,这就对了。

“射击!”

挥舞钉头棒的胡人如割草般成片倒下。

但更多的胡人仍勇往直前地冲来。

在他们的传说里,死亡不是终点,而是生命的开始。

那些英勇战死的勇士将进入祖先的花园,享用无穷无尽的美酒和处女侍祭。

由于李强把大部分弩手安排在北坡,最先陷入肉搏的是东坡和西坡。

伴随着有节奏的哨音,一根根长矛闪电刺出,扎入毫无防护的敌人身体。

然后快速收回,留下一具具失去战力的尸体滚下山坡。

混杂着内脏气息的鲜血味,在劲风中四处弥漫。

随后跟上的胡人开始用弓箭还击。

“举盾!举盾!”李强大声呼喊。

他明白,射术方面自己这些人远远比不上从小就练就技巧的草原猎手。

尤其那些神射手可以在瞬间连发十余箭。

箭雨落下,一些准备不足的士兵被当场命中。

不过除了正中面部的倒霉家伙,多数都是皮外伤,简单包扎后还能继续战斗。

看到战奴差不多死光了,远方的敌将轻轻挥动手臂,身边穿着青铜盔甲的精锐骑兵开始缓缓靠近。

他只想迅速歼灭眼前这支小股秦军,然后在援军到达前退回草原,保住单于的地位。

对于这些消耗性的战奴来说,牺牲是他们的宿命。

手持盾牌,身穿护甲的敌军很快接近阵地。他们跳下马背,顶着盾牌猛攻。

“杀!”李强怒吼一声,挺起身躯,手中长戟拨开对手的盾,下一秒精准刺入敌人眼眶。

见到主将奋勇作战,部下们也毫不示弱,各种招式纷纷使出,将敌军压制在外围。

受到鼓舞的弩兵也纷纷起身,用弩与爬上山来的敌人对射。

箭矢如雨,尸体堆积如山,双方都在殊死拼搏。

远处的敌将皱起眉头,又挥手让五支千人队上前增援。“本座倒要看看你们还能支撑多久!”

黄昏降临。

山坡上尸横遍野,残肢断臂到处都是,鲜红的血水浸透大地。

李强靠在车厢旁,双手颤抖地握着已经破损的长戟。这件武器早就没了侧枝,更像是根长枪。

血水顺着他的盔甲不断滴落,在地上汇聚成滩。

这是他和敌人的血混在一起。

“晚霞真美啊。”李强喘着粗气说,“还能多活一天真是太好了。”

拿下插着羽箭的头盔,他庆幸不已。

这肯定是名神射手的杰作,好在利箭只在铁盔上留下浅浅痕迹。

处理好头盔后,他看向蹒跚走来的副将赵云。

“伤亡如何?”李强问道。

赵云叹息道:“轻伤1623人,重伤19人,阵亡221人。”

“两百多人...”李强轻声说着,挤出一丝笑容,“还好比我预想少很多,应该够应付明天了。”

从记事起,无论是祖父还是父亲都教导过他一件事:慈不掌兵。

这并非意味着要虐待士卒,而是身为将领,在面临关键时机时,绝不该吝惜战士的生命。

一旦下达命令,就当这些执行者已献出生命。

李强至今还记得,祖父亲坐银杏树下平静说话却泪流满面的样子。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派出去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往往是将领最信任的手下。

如果换成普通士卒,恐怕走出营门就散了。

所以下令之后的愧疚可想而知。

李强在心中默念几遍“慈不掌兵”,示意赵云搀扶自己起来。

“你够重的。”赵云吐槽说,却满脸羡慕地看着那套精致盔甲。

作为仅次于蒙恬的指挥官,李强的装备可是下了大血本订制的。

里面有柔软链甲衣,外覆手工打造的胸甲和肩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方大地之上,一场充满谋略与勇气的对决正悄然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