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嫡姐换子后,我养成了状元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6章 登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承慎的系统,就这么被陈映晚杀死了。

直到系统的提示音消失,陈映晚还没有回过神来。

而承慎也晕倒在了他怀里。

无论这具身体里装着怎么样的灵魂,但至少眼前刚满八岁的承慎还是小小的一只。

他脸色苍白地蜷缩在陈映晚怀里,和上辈子别无二致。

小小的承慎就曾这么窝在她怀里,被她抱着走过无数条乡间小路,去看大夫,去书堂将借书,去街上卖绣品。

承慎总是沉默的,不喜欢和她说话,但也有好处,承慎从来不会叫苦。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冰天雪地,承慎就一直跟在她身边。

所以陈映晚想,这孩子只是不喜欢说话,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一样,但他心里一定还是喜欢自己这个娘亲的。

所以她总是想办法让承慎高兴。

天热了,她就编一个草蜻蜓扎进扇子里。

天冷了,她就在承慎嫌累赘的棉袄上绣上承慎的名字。

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变着花样让承慎开心。

有时候看到承慎一闪而过的腼腆笑容,她就觉得自己做得都值得了。

当她第一次听到承慎叫她“娘亲”时,她是欣喜若狂的。

她并不是为了自己做的一切有了回报而高兴,只是为了自己和承慎的关系拉近了一大步而高兴。

她想,她预料的果然没错,只要用心,生活一定会慢慢朝她期待的方向发展的。

现在苦一点,但只要有盼头,日子一定越来越好。

他们母子二人虽不能大富大贵,但温饱总没问题。

等承慎长大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她也就能轻松一些了。

只是后来泼天的富贵从天而降,陈映晚和承慎的距离反而回到了远点,甚至比远点还糟糕。

在被幽禁的那半年,陈映晚不止一次地想过,到底是不是她错了,她哪里做得不够好,或是那句话没说对。

如果自己照顾他再认真一些,是不是承慎就不会对她有误会呢?

陈映晚缓缓低头,望着怀里的承慎,从随身背包里拿出了匕首。

匕首的尖端闪着寒光,选在承慎的喉咙上方。

只要用力刺下,承慎就会死。

可陈映晚怀里的承慎缩成一团,眉头紧皱,呓语着:“娘……对不起……”

陈映晚手一抖,闭上了眼。

“……”

不,她做不到。

这是她亲手养大的孩子,她无法杀了他。

子女对父母的感情,和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是不同的。

当你亲手把一个小团子养成身姿挺拔的少年,你怎么能狠心杀了他?

尽管他让你无比失望,你也只能远离他,却做不到毁了他。

“到底是不是我错了呢?”陈映晚将承慎放在了一旁的小榻上,望着承慎的小脸,陈映晚眼角滑落一滴眼泪,轻声喃喃道。

“当初,我是不是不该养你呢?”

“我们母子怎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吗?”

承慎躺在榻上,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

.

“珏兰,你醒了。”

两个时辰后,乔珏兰在大牢里醒来,她神色有些怔愣地环顾四周,又抬头看向身边的丈夫。

她后知后觉想起自己昏倒前都听到了什么,可她宁愿觉得那只是一场梦。

乔珏兰依旧怀揣着希望,哑着嗓子问:“明煦……还好吗?”

可她又怎么能骗得过自己,她分明听到惠王说明煦被就地问斩。

然而下一瞬,陆林挡住外面的狱卒,往她的手里塞了什么东西。

乔珏兰一愣,下意识低头,却看到一个无比熟悉的荷包。

暖黄色的荷包上绣着粉色的桃花,已经有些破破烂烂,可却被人缝补了无数次,足以见得荷包主人对它的珍惜。

这是……陆明煦的荷包。

乔珏兰和陆林都知道,自打陆明煦当年去边疆第一次和他们见面时,陆明煦便得意洋洋地举着荷包炫耀给他们看。

他说这是他心上人送给他的,里面还装着一枚平安符,也是心上人为他求的。

那小子的得意模样,乔珏兰永远忘不掉。

“……哪来的?”乔珏兰霎时眼里蓄满了泪水,死死地握住了荷包。

明煦把这个荷包宝贵得跟什么似的,从来都贴身放着,片刻不离身。

“这是映晚偷偷塞给我的。”

“今日一早明煦匆匆离开,定然不是他提前交给映晚的。”

“所以,明煦一定还活着,只是不能露面,便派人将这个荷包给映晚以示安心。映晚知道我们会担心,又把荷包塞给了我。”

乔珏兰听着丈夫的分析,终于再也忍不住揪着丈夫的衣领大哭起来。

可她却不敢哭得大声,只贴着丈夫的胸口,抽泣着低声问:“真的?是真的吗?你没骗我?”

“我没骗你。”陆林紧紧搂住妻子,征战沙场多年的男人此时也控制不住落下眼泪。

“倘若明煦不在了,我们自是要随他而去,我又何苦骗你?”

乔珏兰连着点头,在丈夫的衣襟上狠狠地擦了一把眼泪:“好……我们都好好活着,等明煦来救咱们。”

“明煦一定会来的。”

“对,明煦会来的。”

几日后,三皇子登基大典。

太后起得很早,亲自来看即将继位的三皇子梳洗穿戴。

“给皇祖母请安。”

太后甫一踏进门,三皇子便站起来,顾不上梳了一半的头发就给太后跪下请安。

“皇祖母怎么亲自来了?孙儿还想梳洗完去请皇祖母。”

太后看着三皇子,眼里掠过一丝满意。

“你这孩子就是太过孝顺,瞧你慌的,马上就是要当皇帝的人了,还这么毛毛躁躁的,快回去梳头发吧。”

太后嘴上这么说着,却丝毫没有扶起三皇子的意思。

“皇祖母肯选孙儿,孙儿感激不尽。”

三皇子抬起头,眼里满是孺慕。

“孙儿并不是兄弟们里最出色的,治国还有许多不懂,日后要有劳皇祖母为孙儿操心了。”

不论这话真假,总之听得让人舒心。

“你且放心,算起来栾莒也算是你的表叔,待你登基为帝,便封他个左相,日后他和惠王就是你的左膀右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