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1章 诗鬼的故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天幕上画面一暗归于沉寂,时间也如白驹过隙不断流逝。

这一次天幕讲述的故事影响是巨大且长远的。

许多朝代开始以一种可怕的姿态开始向四方出击。

本就可怕的华夏各民族变得更加的凶狠,原本这种凶狠还隐藏在他们儒雅的外表下。

现在装都不装了。

看过天幕这些故事后没有人可以冷静的下来。

他们实在不想再看到华夏周边有那么多的国家,以后回过头来还要被他们给恶心。

要么同化进来,要么就去死!

只要认同华夏这个概念,那就是自家人。(当然众所周知,我一向讨厌两种人,一个是zz歧视的人,一个是…)

或者说如果能办的到的话,彻底击溃华夏。

无数先辈看着后人的处境心中都是揪心不已。

这些都是他们的后人,现在后人过的如此拮据说来说去是他们这些当祖宗的不够争气。

天幕有一句话说的好。

我的祖宗一奋斗,你的祖宗就挨揍,现在正是他们作为祖宗奋斗的时候。

不好意思,除了种地其实俺也略通些许武艺!

至此各个时空节点都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只能苦一苦其他国家了,骂名我们来背。

.......

【你们想听诗鬼的故事吗?】

【我是李贺,就是那个飘荡在大唐盛世的孤魂野鬼...】

【那个诗鬼】

诗鬼李贺?

天幕下不少人停下了手中的事,抬起头看向了天幕,只见一个俊美到有些妖异的男子出现在画面中。

这个名字之前好像在天幕上出现过。

三国时期。

曹植正在宴请自己的一众好友,自从三家休战共同搬到长安后,长安再次恢复了活力,并且因为天幕的原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的繁华。

没了忧虑曹植的小日子也过的有声有色。

大量名士、文人都汇聚在这座长安城。

“如果我不曾记错的话,这诗鬼李贺是唐朝之人,那句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似乎便是他所作?”

曹植看向了自己的一众好友,虽是询问但眼中却是肯定。

“子建记得分毫不差,此句绝妙,一个煎字实在令人回味无穷。”

王粲闭着眼摇头晃脑,此句出现在天幕上时他便记在了心里不曾忘怀。

“这一次终于要说到文人的故事吗?那某可得好好听听。”

陈琳满脸高兴道:“来诸位,且先饮了此杯,今日愿以酒为媒,与诸位共话诗文。”

曹植抚掌而赞,“好,诸位请。”

一众宾客纷纷举起了酒杯满饮,随着一杯酒下肚厅内瞬间热闹了起来。

“诗鬼之称,名号确是响亮,也不知李贺能否担的起这二字之称。”

“光凭刚刚那一首我可不服。”

“是极是极。”

一些人看着天幕议论了起来,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坐在这里的除了曹植、陈琳、王粲他们心服口服,其他人只要来了那肯定是要暗自较量一番。

诗鬼听起来多好的称号啊,问过我们没有你就给别人。

吾也不是当不得这个诗鬼。

要是不拿出几首好诗来,他们可不认这个账。

各时空许多文人以及对诗词感兴趣之人纷纷抬头看向了天幕。

【七岁,我在七岁那年便挥毫写下:】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震的文坛宗师韩愈踉跄坠轿,满城都说我是文曲星投胎,连朱雀门的铜钉都在等着刻我的状元名】

不只是韩愈被震的踉跄坠轿,在李贺所处时代之前的许多文人也惊掉了下巴。

这他妈七岁?

倒不是说这诗有多么无敌好,关键是这是人家七岁做出来的!

许多诗人在这一刻忍不住以袖遮脸,感觉没脸见人了。

人家七岁写的东西他们现在都写不出来。

无数读书人纷纷摇头叹息,人和人的差距真的是比人和狗还大。

如真是七岁所作,确有状元之姿。

唐高宗年间交州。

王勃笑着看向了自己的好友骆宾王。

“多谢你来看我,这李贺倒是有点像你,都是神童啊。”

骆宾王苦笑着摇摇头,“莫要取笑我了,我那真是儿童游戏之作,你瞧瞧他这一句写的,哪像一个孩子能写出来的东西。”

“再说了,要说神童我面前不是就坐着一个吗?”

“你那首滕王阁才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定可为千古雄篇,不足半月时间就传遍了整个大唐,世人皆诵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骆宾王说着站起身唱诵了起来,脸上满是陶醉。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的天爷啊,你怎么想出如此佳句的。”

王勃笑了笑也有些自得,“妙手偶得罢了,当不得什么。”

骆宾王满脸无语的看了一眼王勃。

人言否?

【可你们知道唐朝最恶毒的规矩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避讳!】

【就因为我爹名字里有个“晋”字,和“进”士同音,我就失去了科举的资格】

【礼部老狗狞笑:“父讳晋,永堕进士门外”】

【他们夺我笔墨那天,我跪在朱雀门前看着纨绔捧着金箔请柬入场,听着新科马蹄踏碎我的尸骨】

【后来...后来他们看我太可怜了,施舍给我个奉礼郎的九品芝麻官~】

【知道这官是干什么的吗?】

【给死人编谥号,给皇陵点长明灯,给王公贵族写祭文的】

【我为什么叫诗鬼...我本就是给鬼写文章的呀!】

天幕上来自诗鬼自白的嗓音沙哑,仿佛真如同一只孤魂野鬼提着青灯在你的耳边倾诉一般。

画面中漆黑狭长的甬道长廊中,一个人影提着灯缓缓向前踱步,背影好似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就像是在赶赴自己的坟墓一般,令人毛骨悚然。

贞观年间。

李世民本来没太在意,听到这里的时候猛然看向了天幕。

“荒唐!”

“大唐虽有避讳一说,但朕并不在意,就算要避讳那也只是避帝王之名罢了,改掉也就行了。”

“什么时候科举也要避讳了?更何况避讳的还不是帝王之名!”

“简直不知所谓!”

“这定是有人在搞鬼,有人嫉妒李贺的才华,故意以此来作文章!”

唐高宗时期。

李治抓了抓脑袋他实在没想到这事竟然弄得这么严重。

“避讳还是应该避讳的,但把字改了也就行了,更何况朕虽然支持避讳,那也是认为只需避讳帝王之名即可。”

李治是支持避讳的,皇帝的名字要避这事不是很正常嘛?

观世音不也改成观音了,影响它继续受供奉了吗?

就连六部之一的民部也因为避讳他爹的名字改成了户部,这也没什么吧。

关键还是人出了问题,是有人别有用心拿着这事来做文章。

即便没有避讳,也会有其他事。

三国时期。

李康摇摇头叹息,随后提笔写下了一段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李贺定是因为其才华为人所妒,才有此一难。”

【所以我誊写亲王祭文时,烛火突然变成青绿色,原来我的诗句在阴曹地府比在人间值钱多了】

【可你们知道奉礼郎最妙处何在吗?】

【能在最华丽的棺材边听最绝望的曲,能在哭丧声里听出盛唐的骨裂!】

画面中。

手提青灯的男子缓缓转过了身,镜头也落在了他的脸上。

只见他的脸上赫然带着一张挂着笑容的妖异谱面。

那一双漠然的眼睛正直勾勾的盯着世间众人。

于此同时唐宪宗时期,一些人看着这个画面呼吸一滞,纷纷咽了咽唾沫。

他该不会真变成鬼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