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好消息,查剑英和陈建公迫不及待地通知了胡为民。
胡为民对两人的效率非常满意,然后约定周末去看房。
很快,时间来到周末。
胡为民先到北影厂接上龚雪,然后到约定的地点和查、陈二人碰面。
两人看到龚雪后,先是一阵惊讶,紧接着,心里的八卦之火彻底燃烧起来。
查剑英眼珠子一转,嘿笑道:“胡老师,这位漂亮姐姐是谁,您不介绍一下?”
陈建公没有说话,但看他表情,也是那个意思。
“这是你们未来师母,叫龚雪,你们叫雪姐或者师母都行。”胡为民笑眯眯地看着两人道。
龚雪害臊,闻言连忙辩解:“什么师母,你们别听他胡说!”
査、陈两人鬼精鬼精的,对视一眼后,齐声喊道:“师母好!”
“你们……哎呀!”龚雪轻轻跺脚,显得很是无奈。
胡为民捏了下她的手,小声安抚道:“剑英和建公都是自己人。”
旋即,他又对着査、陈二人道:“现在人也到齐了,咱们走吧。”
“好嘞,胡老师、师母,那处四合院位置有点远,你们可要有心里准备啊。”查剑英提醒道。
“我和你们师母骑一辆车,倒是你们……”
“建公有自行车,他载我。”
“那就好。”
商量妥当后,两辆车,四个人,从燕大出发,向着目标地点——什刹海前进。
什刹海这一片住过很多名人,张之洞、冯友兰、溥仪的淑妃文绣、郭沫若、花帅、侯宝林等等。
几人穿过北二环,来到什刹海北岸,从甘露寺胡同再往南一插,拐进一条小巷。
巷口钉着牌: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原名鸭儿胡同,明朝时被称作广化寺街,清初时因胡同位于後海北沿,因而被称为“沿儿胡同”随後被讹传为鸭儿胡同,1949年後燕京市政府整顿胡同名称“改鸭为鸦”,称为鸦儿胡同。”
“鸦儿胡同东头是燕京城内最着名的一座石桥——银锭桥,整条鸦儿胡同沿着什刹海的北岸蜿蜒向西,与後海北沿平行,一直延伸到後海西沿的甘露胡同。”
胡为民面色微妙,他上辈子来燕京旅游的时候,来过什刹海,自然也逛过鸦儿胡同。
在全长近一公里的鸦儿胡同上分布着很多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名人故居:如明代故刹广化寺;曾经是醇亲王府的宋ql故居;作家萧军的故居——“蜗蜗居”等。
胡同地理位置优越,紧挨着什刹海,往东走是南锣鼓巷,往南走是北海公园和故宫。
除了蜗蜗居和宋ql故居外,胡同还有五处独立院落。
查剑英先找了一位街道干部,陪着一起来看。
此时,什刹海的柳絮正飘得热闹,居委会大妈为众人带路时,一簇白絮恰巧落在龚雪肩头。胡为民下意识伸手要拂,却被居委会刘大妈洪亮的嗓门打断:“就是这院儿!正经三进四合院,据说是乾隆还是嘉庆年间建的,今年刚腾退回来!”
斑驳的朱漆大门"吱呀"一声推开,尘封的阳光倾泻而出。
刘大妈踩着千层底布鞋跨过门槛,鞋底蹭着影壁墙根下的青苔:“瞧这砖雕'福'字,特殊时期被糊了水泥,去年才铲出来——”她指甲刮过砖缝里残余的灰浆,“这工艺,现在匠人都不会喽!”
其他人听的精精有味,胡为民听了直翻白眼,他觉得这大妈放后世干房产销售绝对能当销冠。
太能自卖自夸了!
绕过影壁,荒芜的前院铺着皲裂的方砖,缝隙里钻出倔强的杂草。西厢房玻璃窗棂上还贴着去年年末发行的《人民日报》,泛黄的纸页在风里簌簌作响。
胡为民蹲身捡起半块粉彩瓷碗底,釉色在阳光下泛着粉色。
如果保存完好,放到后世也能值点钱。
可惜了。
胡为民打量一番院子,“瞧这院子的规制…最早以前住的是官宦人家?”
“小同志眼睛真毒,这都能看出来!”刘大妈一拍大腿,“这原先是礼部侍郎的外宅。后来嘛…”她瞥了眼东厢房梁上褪色的标语,话锋一转,“正房五间带耳房,虽说椽子让白蚁蛀了些,可后来也消杀了,都绝了根的。还有,您看这地砖——”
她跺了跺脚下磨出包浆的地砖,“踩了百多年都不带裂缝的!”
胡为民看了眼有着明显裂缝的地砖,嘴角微抽,您老人家在我们几个视力正常的年轻人面前撒谎,是不是太不把我们当回事了?
穿过垂花门的位置(实际以拆除),中院那株老海棠正落英缤纷。
胡为民觉得惊奇,这里可是当做大杂院居住的,老树还能留下实属稀罕物。
龚雪仰头望着枝桠间漏下的光斑,忽然“呀”了一声——廊柱上刻着几道浅浅的划痕,旁边用铅笔写着“1961年长到这儿”。
刘大妈笑着用手摸了摸柱子,感慨道:“这是早些年住这儿的孩子量的身高,现在估计都是几个孩子爹喽!”后院的荒草没过脚踝,查剑英拨开杂草,露出半截石凳。
约莫是亭子里的,不知道被谁搬到这里。
陈建公突然指着西墙根:“哎!这儿有口井!”辘轳上缠着枯藤,只剩下绳子,不见水桶。
胡为民探头往井里看,黑黢黢的水面突然晃出一尾红鲤的影子,惊得他后退半步。
“活水!”刘大妈得意地拍打井沿,“全胡同就三眼没枯的井,这是头一份!听说清朝的时候官宦人家就靠井中的锦鲤监测水质,预防下毒。”她又指着井辘轳,巴巴介绍着,“一到夏天,住户就会把西瓜吊井里冰着…吃的时候再拿出来,特消暑。”
胡为民和龚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对这处四合院也有了大致印象。
这处四合院和其他地段的大杂院没有区别,除了原本的规制还在外,其他都毁了。
原本的木质建筑没有留下几处,其余都成了砖瓦房。
生活气息浓郁,但他要是搬进来住,肯定要大改。
不过,这年代基本都是如此,想找那种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太难了,除非成了文化古迹。
但那种级别的,也轮不到他一个小老百姓惦记。
回到前院时,刘大妈开始掰着手指算账:“正房五间加耳房算七间,东西厢各三间,倒座房四间…统共十七间……”
“等会儿,这套四合院一共多少平?”
“……一共六百多平,不过我们不按平算,按房算。一间房五百,十七间,一共是……”
胡为民忍住翻白眼的冲动,拉着龚雪就往院子外走。
“哎,同志,别走啊,价钱好商量嘛。”
“商量啥,您这是拿着刀往我大动脉上砍呢,砍深砍浅能有多大区别?就这十几间破烂房子,谁稀罕?我看哪,你不如忽悠那些华侨当这个冤大头吧。我们呐,不奉陪喽。”
胡为民摆摆手,一点谈下去的心情都没有。
“我还真找过,他们掏钱可痛快着呢,就是政策不允许。”
刘大妈耿直道。
“您别说那些有的没的,您就说这院子想不想卖?”
“想啊,要不我闲的找你们逗闷子啊?”
“我们是诚心买,一口价四千。”胡为民出了个数,手指划过早已变得残破的院子,“破破烂烂的,有些房子都快倒了,我们买来住肯定要大修。我看啊,这修整院子的价格都比院子的价值高。”
“四千,太低了,太低了!”刘大妈听到这个价,连连摇头。
“不低了。我还只是说了要整修院子,还没说院子的产权呢。”
“这你放心,产权要是不明晰,政府也不同意卖,是不是?”
“这可说不准。要是我刚把房子整修好,一大帮人要搬进来住,怎么办?”
“不至于。”
“我要是买下来,肯定要去房产局把产权落实了,要不然,这烂摊子我可不敢接。”
后世,不少四合院有价无市,为什么?
就是因为产权问题。
有时候不只是牵扯四合院住户,还牵扯着街道和区里呢。
你要是想买四合院,又没关系,真是坑你没商量。
龚雪看着胡为民侃侃而谈的样子,那叫一个骄傲和自豪。
“唉,我都说了,产权肯定明晰,你怎么不信呢?”刘大妈委屈巴巴地说。
查剑英在旁边帮腔:“刘大妈,我们胡老师是诚心买房,您要是诚心做成这笔生意,就该按照我们胡老师说的做。”
刘大妈眼睛一亮:“老师?文化人呐!那…”
“你说的也不是不行,不过我也得请示领导。”
看完房子后,几人离开四合院。
离开时,胡为民最后回望了一眼。
龚雪轻声问:“真要买?”
胡为民点点头,“四千能成交买来住个几年也不错。”
“就住几年?为什么?”
“以后有了更好的楼房,咱们肯定要住楼房。”
这年头楼房有自来水,有独立卫生间,还有暖气,再加上安全性,可比四合院强得多。
当然,四合院可以改建,但那花费的时间和建造成本也海了去了。
从四合院出来后,胡为民还请几人吃了顿饭。
吃过饭,他才载着龚雪去其他地方渡过浪漫的一天。
喜欢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www.qishupu.com)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奇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