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来到1970年。
2月初旬,春节期间。
陈氏家族的人齐聚香港深水湾,一起过华夏的传统节日。
在深水湾,陈氏家族有四幢别墅——深水湾80、79、77、75号,所以丝毫不显得拥挤。不过为了保障安全,这一区域安排了不少的安保暗哨,若是有记者在此拍摄,会被‘找麻烦’的。
除夕节当天,陈氏家族在深水湾79号的草坪上,拍摄一年一度的‘全家福’。
陈光良的母亲杨慧和陈光良,坐在第一排的中间;
严人美、蒋梅英、奥黛丽赫本、司叶子,则坐在第一排的两边。
第二排,是家族第二代的成员(出嫁的女儿不回)——陈文杰和庄元贞夫妇、陈文锦和凯丽夫妇等,他们手中还抱着第三代的小宝宝。
而在陈光良和杨慧等人的前面,还站着或蹲着第三代的大孩子。
截止目前,陈氏第二代家族成员是15名,其中11名是男性、4名是女性;这15名家族成员中,已经工作的是7位,其中包括已经嫁出去的陈乐怡;剩下的8名第二代家族成员,都是从1952年陆续诞下的,最大的陈文欧也才18岁,另外陈梦怡、陈文海是同年的,最小的是司叶子诞下的女儿陈雅怡,仅三岁而已。
第三代家族成员已经有17人,不算外孙;最大的嫡长孙陈泽睿,今年都已经12岁了。
不知不觉中,这个家族也有三四十名成员,遍布全球的布局也初现端倪。
“请笑一笑”
摄影师是深水湾79号的女管家,此时她心都很激动,想着这可是全球最富裕的家族之一,也是华人真正的豪门。
“好了”
伴随着摄影师的声音,陈氏家族的人纷纷笑着散开。
陈文杰走到管家身边,说道:“又麻烦秦姐了”
秦姨脸上笑得在绽开了花,回道:“麻烦什么呢!看到家族好,我也很开心。给,大少爷,我去安排今天的事情了!”
“秦姐辛苦了,那你忙”
陈文杰和气的接过秦姐手中的相机,这个照片他要亲自去自己家企业的冲印室洗出来,稍后底片都要好好保存的。
如果照片泄露出去,那就是一件大事情了,这个世界有人知道陈氏家族的成员情况是很正常,但暴光出完整的照片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
大年初三。
在平安银行大厦里,‘陈光良家族办公室’正在进行一场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陈光良和四位夫人,以及六个参加工作的儿子。
家族办公室的事情,陈光良让每一位儿子暂时性分担一些,所以就暂时无需招募太多的职员。倒不是省钱的事情,而是尽可能的晚一点,探索和熟练家族办公室的运作后,再慢慢招募。
陈光良望着妻儿说道:“目前,我们家族办公室的资金已经拥有5亿港币,不算多,但毕竟我们还是在筹备阶段。”
一开始,他只是注入了2亿港币,这几年投资赚了不少钱。
严人美此时发话道:“要不,再从各个公司注入一点进来,毕竟是家族的根基之一?”
她想到丈夫的愿望,自然乐意促成。
按照丈夫的想法,一旦家族办公室开始独立运作后,届时整个陈氏家族就会绑定。
蒋梅英也发话道:“我这里也能注入不少的现金,反正也是闲置资产。”
奥黛丽赫本也说道:“这边也有,美泰玩具这些年的分红,都还在美国的银行躺着。”
司叶子也说道:“我这里也有的”
六个儿子却是不敢说话,他们能感受到四个妈妈正在讨好父亲,这个时候他们要是说一句,反而回去被亲妈骂。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今年才六十,又不是七老八十,没有那么快。所以这个家族办公室的投资,要一步步来,七十年代,我有信心给他翻到20亿以上,所以大家不用操心资金的问题。”
当然,虽然二房、三房、四房已经分出去,但本土的大房依旧是他绑定一起的。长实集团是上市公司,资金自然不能动用,但陈光良却还有个未上市的长江置业,其资产包括近千幢唐楼;环球集团的资金,他肯定也是要抽走不少,不可能都注入未来的‘陈光良陈文锦信托基金里’;长江工业集团也是现金奶牛,陈光良也可以拿走;平安银行每年的利润,陈光良也可以拿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给平安投资。
这时候,陈文锦说道:“香港还是太小,可以海外投资比重大一点,特别是美国。”
其实他也还明白——香港确实小,更重要的是已经被四家陈氏企业瓜分了投资渠道。
陈光良说道:“我已经心中有数。这一次召集大家,是准备为陈光良家族办公室准备全球五个总部——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苏黎世。这五个地区都要成立投资公司,文杰你负责香港,文锦你负责纽约,文铭你负责苏黎世,文骅你负责伦敦,文胜你负责新加坡。文恺你是理工出身,就不要操心这些了,专心搞你的科技和工业。”
六子齐声说道:“是,父亲”
接着,陈光良说道:“文杰负责的香港,主要是投资接下来新上市的企业,包括地产、酒店、建筑、工业、公用、金融等,资金1个亿。这里可以让平安证券作为经纪行.同时,拿出1个亿的资金,想办法投资实物黄金,以金条的形式存入平安银行的保险库,为期一年半完成。”
陈文杰认真的说道:“好。虽然香港实行黄金管控,但长实集团旗下有连卡佛珠宝,有自己的黄金渠道,一年半时间完全来得及。”
他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政府管控黄金进出口,但渠道实在太多了,包括走私。
陈光良继续说道:“文锦负责的纽约投资,主要是抄底美股。美股道指从去年5月965点,如今已经跌至800点,跌幅约15%;但今年上半年还会继续下挫,预计整个下跌期的跌幅会达到30%以上,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在700点下方开始买进,持续一个月时间之内,因为道指这一波一定会跌至700点以下的。这里,我准备投资1个亿港币,买入的股票是辉瑞、宝洁、强生、普强、先灵葆雅这类医疗消费股。另外,再拿出5000万港币,用于黄金现货的持有,也是一年半完成。”
陈文锦点点头,说道:“没问题”
陈光良随即又说道:“你们二房也记住了,这一波美国股市必然下挫30%以上,所以梅英和文骅你们的投资公司,可以考虑从720点以下开始抄底。而且你们两人投资的股票类型要分开,梅英你的投资公司资金达,可以投资传统类文骅你是上市投资企业兼个人投资企业,可以选择投资新型产业对了,文锦如果有私人投资证券的想法,可以投资麦当劳、可口这样的食品饮料消费股。以后大家投入的美股,经历规划好种类,避免种类太过重合。”
“嗯,记下来了!”
陈光良继续安排着任务:“文铭、文骅你们负责的伦敦和苏黎世,主要是购入黄金现货,存入当地的银行。证券方面,我们本来还持有,就暂时不用买入。两地,各分1亿港币去完成。”
“好的,父亲”
“新加坡这边,暂时考虑投资一些物业吧,先搭建起来。最后就是资金不足的部分,我会补进去的,不用你们操心。”
众人点点头,这场会议的投资部分便结束。
稍后大家对家族办公室的建设,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例如陈文杰建议:“以后我们就依托这五个地区,组建家族办公室的全球五总部,香港核心依旧在香港。”
陈文锦也建议道:“以后我们家族的每一个踏入工作的成员,都要进入家族办公室兼职,齐心协力发展壮大,和将制度和管理逐步完善。待家族办公室走入正轨后,例如每年的利润,是运营费的十倍以上,差不多运营费占每年收益的6%,我们就可以逐步将家族办公室的管理层交给职业家办管理人士。”
陈文骅也建议道:“家族办公室以后可以设立外部理事会,作为一个补充。当然这个外部理事会,要邀请像严宽叔叔那样的‘家族老臣’,还可以让姐夫和未来的妹夫等加入,类似信托监管人。”
“好,你们的意见都保留,我们共同发展这个家族办公室。”
“是,父亲”
大家的热情和归属感,让陈光良很满意,这才是家族凝聚力的体现。
春节过后,陈光良来到德辅道的环球大厦。
这座修建于三十年代中期的12层大厦,如今已经颇为老旧。陈光良有意在80年代‘华英谈判’期间才重建,第一是考虑到七十年代的大厦才会朝着现代化、电脑控制化发展(集成电路),第二是正好八十年代初中期地产要萎靡三年时间。
环球大厦占地面积有2万平方尺,在中环算是比较大的地盘,可建三四十层的样子。
走进大厦内部,这里的写字楼基本都是被环球集团自用,仅一楼二楼租出去做商铺或写字楼。
“哥”
57岁的陈光聪,看起来比大哥陈光良的年龄大的多。陈光良今年六十岁,打扮老像也就四十岁,实际身体年龄才三十多岁而已。
陈光聪担任环球航运的总经理,兼香港航空的执行董事,一直是陈光良的左右手。
“哥,这是环球航运现在的财务情况,你过目一下。目前,我们第一批的VCLL油船已经全部回本,第二批VCLL油船回本三成不过如果将前面500万吨赚取的利润算上,实际上我们有1200万吨的船只是没有负债的当然,我们还有800万吨的船只,也就是约10亿美金的债务及利息。当找当前的行情,3~4年可以还清.”
陈光良看着庞大的船队财务资料,实际上每一艘船就是一个企业,财务都是单独核算的,当然财务人员还是那一波。
按照陈光聪的计算,1973年10月石油危机前,环球航运2000万吨的船队竟然可以做到无负债,简直是太完美了。
过了一会,陈光良说道:“从3月份开始,你和文铭负责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为我们55艘VCLL油船,签订一个5年的合约。特别是针对欧美的订单合约,而日本那边到期也可以签五年。我们用这部分合约的资金,去偿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
陈光聪一听就明白,大哥可能是觉得苏伊士银行重开,可能也就是三年内,所以他去和人家谈五年的合约。
不过,他们自然很有把握,陈光聪说道:“嗯,只要价格有优势,就不担心欧美的客户不答应。日本的VCLL一部分是今年到期(三年合约),正好续签五年;一部分是今年陆续下水,我也直接和他们签五年”
在这个签约谈判中,环球航运一直掌握着主动权,因为陈光良知道未来的走势,谈判总归是很有利。
就那这次签约五年来说,客户不会去赌寒冰期,只会赌航运恢复正常,哪怕稍稍好一点。
而如今苏伊士关闭已经接近三年时间,行情确实只是比1966年好上那么几成而已,所以签约五年时间,他们反而看中五年合约中的价格平均下来省很多钱。
而陈光良为什么想签约五年时间呢?
很简单,1973年10月爆发的石油危机,会造成石油运输锐减,也就是1974年的石油运输行情不算好,甚至是寒冰期。不过1975年货柜运输爆发,这也是一个风口。
稍后,陈光聪便问道:“大哥既然已经安排了55艘VCLL,那些20万吨以下的油船该如何安排呢?”
大哥特意交代至安排VCLL,显然别有用意。
环球航运的55艘VCLL(还有部分今年陆续下水),总吨位是1300万吨出头。与此同时,环球航运还有4艘15万吨、4艘13万吨、12艘10万吨等300万吨出头的油船。
陈光良思索一下后,说道:“合同尽力在1972年底完成,然后从1972年底开始出售掉,未来我们的油船主要经营VCLL。与此同时,我们要陆续减少散装船,货船以经营货柜船为主。”
这样一番安排,相当于在1974年时,环球航运的船队可能仅剩下1800万吨以内,这是第一次减船。
等到1980年时,将迎来第二次减船,届时理想的状态是油船和货柜船各400万吨,总计800万吨的船队。不超过1000万吨,陈氏家族也可以经营。
“好,我明白了。”
谈完这些。陈光聪犹豫了一下。
“有什么事情直接说!”
听到大哥的声音,哪怕已经五十七岁的陈光聪也立即挺直腰杆,说道:“大哥,文铭接替总经理的职位,也该提前安排了,我毕竟已经五十七岁,希望六十岁让位给他,我到时候做个董事什么的就行了。”
这些年,陈文铭就一直负责业务,陈文博则负责行政,公司的人甚至都不明白,陈文铭能不能接班,还是陈文博接班。
陈光良感叹一句:“文铭业35岁了,这些年你觉得他表现如何?”
陈光聪马上说道:“完美!实际上,他一直表现不错,除了在工作以外的婚姻上,曾有一段时间迷茫过。但自从他结婚后,这8年时间,他一边是认真的工作,一边是照顾家庭。文博和他比起来,就缺乏大局的把控,所以至适合搞行政管理。”
陈光良思索一下后,说道:“那就让文铭准备全面辅佐你的工作吧,三年后看看他能不能胜任总经理。文博这里,继续担任环球高层,并准备担任香港航空的执行董事。”
“好”
这些年来,陈光聪辅佐陈光良经营环球航运,股权依旧占约15%,身家也已经是2亿美金的样子。期间分红过两三千万的样子,所以他实际上是靠薪水过日子。
当然,作为大哥的陈光良,期间也是送他了伦敦和香港的住宅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