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5章 老手艺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现在两座四合院的户主陈氏兄弟要一起出国,这房子自然是不会留着了,他们出去也要重新置办家业,花钱的地方多的很。

不过,在现在人的观念里,四合院都不是什么好房产,有钱的人不愿意买,没钱的人买不起。

四合院的价格这几年虽然一直在涨,但大多是有价无市,叫着热闹而已。

比如陈氏两兄弟的这两个院子就是如此,他们开价3万元每套院子,询问的人倒是不少,但真想买的却一个没有。

如此半年过去了,陈氏兄弟全家出国的手续都已经办妥,但是房子迟迟不能卖出去,这让他们很着急。

如今终于又有了一个买家上门,他们兄弟俩都很积极。

孙志伟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身上穿的也不过是普通的军装,但陈氏兄弟两一点都不敢小看他。

这半年的卖房经历不堪回首,但也让他们长了不少见识,如今的有钱人从外表真的一点都看不出来。

就好比半年前,他们接待过的一个老头,穿的破破烂烂,但却能对房子里的东西如数家珍。

很多跟这两套房子有关的故事,连兄弟俩自己都不知道的,对方却了解的清清楚楚,仿佛是对方亲身经历一般。

后来因为对房子不满意,老头就走了。

可一个月后,兄弟俩就听说了,那个老头花了五万块,买下了西什库大街的一座5进大宅子。

5进呐,恭王府也才5进院落,这一对比,他们兄弟的这两套院子不过是民宅罢了。

孙志伟愿意过来看这两套房子,自然也做过调查。

这两套房子其实是不完整的,他们原本是一座五进院子的主体部分,不过旁边两进早年就被拆掉了,如今盖了别家的院子。

他看中的其实是这个两个院子的格局,它不像普通三进四合院,前院和后院都很小。

这两座三进院子的前后院,跟中院是同样的格局,都是带左右厢房的大院落。

原本在现在的前院的前面,还有一进小院子,是当年完整四合院的前院,现在那里已经被拆,成了府右街的大街了。

如果孙志伟知道几个月前那位老头的事情,应该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不选这两个院落了。

就因为它不完整,老年人购买四合院多数都是为了一个念想。

比如,小时候他可能曾经在这个院子里生活过,现在老了,落叶归根,也想在原本的老院子里度过余生。

只是这两个院子被拆的零零落落,老年人看着伤怀,反而不愿意靠近了。

孙志伟过来后,就跟着两兄弟参观整个院子,里里外外看了个通透后,他已经决定买下它们。

从兄弟两人的对话中,他已经知道,这两人根本不了解这两个院子的历史。

孙志伟却不同,他一开始就从北平图书馆找到的资料中了解到,这里最早的时候是明朝勋贵的老宅。

几百年来几经转手、扩建、拆分,它的历史逐渐淹没,这才导致没人知道这栋四合院的来历。

可以印证孙志伟找到的资料可信度的是,他通过展开的空间发现,在右边四合院的最后一进院落的地下,居然还有一间密室。

从他探测到的情况看,那个密室已经多年没人进入了,地面上因此积攒了厚厚的一层灰尘。

密室中的一排排腐朽的箱子里露出的东西,并没有引起他的兴趣。

因为他可以看到里面装的大都是腐坏的米面、布料和兵甲,能称得上是钱的东西,可能就是其中一个箱子里的一堆纸张了。

他依稀可以在那些腐烂的纸张上,看到有‘宝钞’的字样。

这些东西对他都没用,不过,那毕竟是几百年前的东西,博物院那边可能会有点兴趣,到时候可以喊他们过来看看。

经过与陈家两兄弟的沟通,他们同意孙志伟用美元购买这两座院子。

倒不是孙志伟不想用家里的存款付账,主要是他跟童佳佳的总存款不够同时买下两座院子。

再加上陈家两兄弟反正要出国,他们自己换美元还要被中介吃一大口,不如让利给孙志伟。

一周后,终于完成了交易,陈家两兄弟当天就搬走了。

拿到房产证明后,孙志伟就找到当年,为他修整院子的大石作胡同的鲁师傅。

老鲁师傅还是住在原本的小院子里,孙志伟过去的时候,他家里冷冷清清,只有老鲁一个人在家。

见到孙志伟的时候,老鲁师傅对他依稀还有印象。

因为在他一生做过那么多的工程中,孙志伟的那个院子是最特别的,尤其是那条细细长长的走廊。

当年孙志伟是通过街道的梁姨来找他做的工程,他哪里敢怠慢,自然是十八般武艺都上阵了。

当时为了给鱼池做防水,可花了他不少心思,甚至为了保证效果,他还偷偷贴钱用了祖传下来的,给皇室修建陵寝的防渗工艺。

结果自然是好的,后来梁主任连连高升,又一直在这个片区,所以,一直庇护着他们家,也给了他家不少照顾。

如今他已经退休在家,只是几个儿子都搬出去住了,几个徒弟也各有一番事业不怎么常来。

他的老伴也在前几年去世了,现在就留他一个人守着这个老宅,只有在周末的时候,才有孙子们偶尔过来看望他几眼。

老鲁师傅的工程手艺大多已经传给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徒弟,现在徒弟和儿子们各干各的。

只是老派匠人的作风都是,要留几分真传在临死的时候才会传下去。他还有几手绝活,是徒弟们比不了的。

孙志伟也知道,要想不破坏四合院的古朴风格,又要进行现代化改造,非要老鲁师傅这种,对古建筑十分精通的老手艺人才行,他对老鲁师傅的手艺更加放心。

再加上孙志伟看到他晚景凄凉,也有点怜悯,于是就做主将两个三进院子的工程都包给了老鲁师傅。

鲁师傅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人精,自然看出了孙志伟的好意,郑重道谢后就接下了这个大工程。

他也想证明给儿孙们看看,他只是老了,却没有不中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