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高考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肥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胡歌和彭于晏同岁,眼下将将25。

两人都是去年凭借《仙剑奇侠传大火的,是这个剧组现在最大的腕。

相比之下,19岁刘诗诗也刚刚出道两年,让其广受关注的《仙剑3要09年上映,《步步惊心更是要到五年后,她目前还没有代表作,咖位一般。

说到底都是年轻人,聊聊也就熟悉了。

车上坐不下,雪雪在车旁的草坪上铺开野游的小桌子小凳子。

大家围在一起说说笑笑。

几人还回到自个儿车上取来其他吃的。

这部戏会继续在横店拍摄一个多月不转场,目的是尽快将两个男主的戏份赶出来。

胡歌和彭于晏现在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戏份一个接一个。

胡歌目前手里就还握着一个《射雕。

彭于晏也有一部现代剧《基因决定我爱你在拍摄中,夏桉隐隐记得,他似乎凭这部戏拿了台湾省的某个奖。

两人要赶档期。

而夏桉看着胡歌脸上刚刚痊愈的伤痕,也不禁唏嘘。

就是因为开车赶场,两个月前,胡歌发生了那场举国闻名的车祸。

所以夏桉昨天知道他们对雪雪格外关怀,并未往旁处想。

胡歌的经纪人在车祸中罹难了。

夏桉不玩仙剑,电视剧倒是看过,只是不像大多数人那样对清纯的女娲后人一见倾心,他没啥感觉。

相比之下,他还是更喜欢新白娘子传奇。

可能就是受柚子姑娘影响吧。

夏桉从小独爱白娘子那种婉约派,对可爱挂的不感冒。

夏桉对胡歌的剧印象都不深,但对方捐赠几十个希望小学的事儿,记忆犹新。

虽然是以过世的经纪人名义捐的,终归是善事。

这点夏桉默默记了下来。

想着以后有机会把他拉到林佳佳那里当客户,未尝不是一场美谈。

慈善组织,也需要影响力的。

这几位没有什么架子,一张桌子不够用,各自的助理没处吃,性格更开朗些的彭于晏就招呼着再拿一张桌子,并排一起吃。

前生夏桉没少参加娱乐圈的饭局,往来无白丁,陪席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大腕儿。

现在,夏桉觉得也挺有意思。

因缘际会,这辈子第一次和艺人吃饭,竟然是以假助理的身份。

他们可以吃私房,剧组那边忙得不可开交。

副导演捏着筷子,盒饭都没吃两口,就大声安排人继续去联系群演,说下午有大场面。

刘诗诗捧着碗筷,并拢着腿,乖乖巧巧地问:“现在去找群演来得及么?”

她入行短,又是柔柔的性格,很多门道还不懂。

彭于晏内地港台两头跑,对这边的业态也不如胡歌熟悉。

胡歌说:“正常来讲是不可能现用现找的,但也不会提前太久,群演的通告更多,一般就是前一天联系好,剧组发车接送,清点人数。

“但群众演员也想着接大制作的戏份,先答应这边,但如果又碰到更好的场次,爽约也在所难免,常有的事儿。”

彭于晏接茬:“对,什么行业呐,都是跟人打交道,后勤最忙啦。”

丢下第二块大骨头,赞了一声夏桉手艺棒。

夏桉笑笑没吱声。

捏妈,老子给小柚子炖的排骨都叫你啃了。

左柚见夏桉猛给自己使眼色,不禁心里甜蜜又好笑。

明显是在示意她抢骨头吃。

‘真是的,又不是小狗…’

雪雪不管不顾,抢了夏桉的活。

捞了一大块排骨,站起身夹到左柚的饭碗里。

这一下,给大家逗得哈哈笑。

左柚登时就脸红了,整的她护食似的。

刘诗诗本来只捡素的吃,这才夹了口肉,主动帮小柚子化解尴尬。

胡歌面上跟大家言笑晏晏,实则身子刚恢复不久,心情也一般,没吃几口。

他看了看夏桉问:“你是东北哪里的啊?菜很地道。”

夏桉喝了口水笑道:“跟柚子姐是老乡。”

胡歌惊讶看着左柚:“真的?台词也就算了,镜头外也没听出你的口音,我们还以为你是南方哪里的呢。”

刘诗诗也好奇地看向小柚子:“松江省?那里的普通话还很标准,但也有口音的。”

她是土生土长的燕京人,而且是北舞的。

打前两天见面,刘诗诗就觉得左柚有些眼熟。

左柚对他们说了原籍。

胡歌先是嚯一声,很诧异。

但也很正常,不是地域黑。

东海省的口音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平翘舌不分。

左柚从小跟着新闻联播练舌头的成果很优秀。

刘诗诗愣了愣,突然惊喜道:“我想起来,你是这届桃李杯的第三名!”

左柚含蓄地抿嘴笑了笑,点头表示没错。

专业舞蹈生在演员行业就是吃香,吃苦耐劳,职业素养一等一。

胡歌当即表示,以后再遇到好的角色,一定帮她跟导演推荐。

彭于晏这时也大咧咧地问出了其他人一直想问的问题。

“感觉你家里是做买卖的哦,是你自己从小就有当演员的打算吗?”

来了。

左柚余光看了眼夏桉。

这个问题,夏桉早就提醒过她,一定会有人问。

问的时候,不要傻乎乎的啥都说。

神秘感,是立人设的基础。

后世多少男男女女小鲜肉,进圈子之初,立的就是富二代人设?

某某集团公子,某某跨国财团的公主。

正经富二代不是没有来娱乐圈玩耍的,但极少。

其余的,只是为了多混些资源。

左柚说:“爸爸现在开超市,做小生意,妈妈是财务。”

有假话么?

字字属实。

再配合上人畜无害的诚恳笑容。

来吧,脑补开始了。

俩助理实打实跟这儿坐着吧?

后面房车跟那停着的吧?

好巧不巧,夏桉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眼,笑着起身凑到左柚耳旁,请了个假。

“盖酒店那块儿地有眉目了,我去看看?”

左柚点点头,夏桉跟大伙儿拱拱手走了。

嚯!

酒店那块儿地?

酒店,自己盖?

彭于晏还没有学会内地人的含蓄。

当即问:“你家还盖酒店?”

左柚半秒入戏,没直接回答,只说:

“想在这里盖一座。”

心道:没有骗人吧?嗯,他说要盖的,给我盖。

震惊以胡歌打趣说了句“你还缺助理不”和雪雪气鼓鼓地瞪着他结束。

——

夏桉也没骗人。

真的是那块地有了眉目。

电话是昨天那个房产中介的小伙儿打来的。

说是房东主动联系了他,要找昨儿想整租的客户谈谈。

夏桉跑出影视城,招手就上了一辆…黄包车。

这是镇子为旅游季推出的服务项目。

在别的地方显得很没人权的商业模式,沪上都不行,但在这里就很合理。

拉车的也不指这个谋生。

一般人也拉不动,是群演。

演的就是拉黄包车。

力气大,偶尔赚点儿,贴补家用。

旁边有出租车,五块钱就能到,夏桉没上。

黄包车三十。

既然人家出摊了,就是为了挣钱,自己当体验。

所以他不太理解,后世在网上骂那些钱让挑夫扛着上山的人是什么心态?

没客户,人家光拎俩扁担戳在那儿当npc,也没见你们扫码付观赏费啊。

还不是因为真那么干了,那些人肯定又会喷其不劳而获,可耻。

道德绑架这四个字被发明出来时,就不是个褒义词。

不然咋不叫道德抱抱、道德举高高呢?

壮汉脚程极快,夏老爷到地儿时,跟一个下公交车的老太太前后脚进了中介公司。

“这可巧了,两位一起来的。”

中介小伙子给夏桉和老太太相互介绍。

夏桉这才知道,面前佝偻腰的奶奶才是真地主。

布衬衣黑布鞋,发丝半白,老态龙钟。

夏桉正要伸手跟老奶奶打招呼,就先被人家拉着做到椅子上。

老太太蹙着额头,叽里咕噜跟他说了一大段话。

神色惶急,目光灼灼。

夏桉听后,呆住了。

一个字儿他也没听懂。

南方大多十里不同音,闽浙一带尤甚。

这老太太明显是乡里人,普通话不是不飘准的问题,是不会说。

中介小伙在他们面前放下两个纸杯,笑着对夏桉说:“奶奶说她爹去世了,山上就自己了,着急租出去得些钱。

平日里上山下山太不方便,她想住养老院。”

老太太连连点头,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句。

小伙告诉夏桉,“她说天亮就往山下走啦,先到乡里坐拖拉机到镇子上,又坐公交来的。”

小伙自己补了句:“其实不远,满打满算四十里路,但山上不好走,也不通车。”

可怜。

也奇怪。

夏桉问:“八个店铺,一年租金那么多钱,怎么不搬山下来?”

老太太叽里呱啦。

翻译道:“治病了。”

老太太亲爹八年前查出癌,一家就父女俩老人相互依靠。

去了首都,又去了沪上。

大小放化疗,这那进口药。

手术好几次。

百十万就没了。

老太太:“叽里呱啦。”

翻译:“今年到期的两家不租啦,她手里没钱了。”

夏桉问:“养老院一个月没几个钱吧?”

老太太…

翻译听后,怔了怔,讶然失笑。

对夏桉说:“奶奶说她想盖个养老院。”

夏桉:“……”

和小伙子一样被惊住了后,他冲老太太比划个大拇指。

这是个有志向的奶奶。

老太太、翻译:“此处省去几千字。”

老奶奶不敢住公家的敬老院,她没什么见识,一辈子守在山里,这两年听别人说有护工虐待老人,她就更害怕了。

而十里八乡有不少和她一样的孤寡老人,她想自己盖一个。

夏桉理解。

前世他粗浅地了解过养老行业。

直白说,国内就没有养老产业,或者说养老产业在这个时代,在2030彻底进入老龄化之前,都是伪命题。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

给爹妈送养老院在眼下这个社会是不孝无义的表现,敬老院住的大部分也多是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

随着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爹妈倒是想着不给儿女添负担,总说老了就去养老院住着。

可真能不管不顾么?

不现实的。

先不说九成九的老人需要给儿女贴补,就是儿女不打点关照,养老院里的护工也是打工人啊,是人就有亲疏远近,工作就涉及利益。

真不管不顾的,挨欺负、受冷落,很普遍。

老小孩,老人和小孩儿没区别。

反抗能力差,和那些小猫小狗一样,都需要非常细致的关爱关怀。

纯公益慈善的地方有,但太少了。

有爱心的人也非常多,只是纯发散爱心,吃不饱饭。

于是…

所以。

经济增速这些年,养老产业的前面都要跟着绿色养老、旅游养老。

是为,康养。

就是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挂羊皮卖狗肉的东西。

打一枪,换个地儿。

老太太不是想做的多么豪华,也不挑地点,在乡下找个大院,改吧改吧,能住下人就成,到时老哥哥老姐姐们晒晒太阳打打屁,日子也就熬完了。

夏桉感怀道:“您给个价吧,我是打算要的。”

老太太比划个巴掌。

“五十万?”

夏桉讶然,但没猜错。

就五十万。

“这也太便宜了,你正常往外租,一年八个店怎么也得上百万。我倒不是不想占这个便宜,但…我看出来了,您直说吧,这后面到底有啥问题?”

夏桉一眼就看穿了老太太神情背后隐藏的踟蹰。

老太太五官挤在一起,开口前先拉住夏桉的胳膊,生怕他吓跑了一样。

“¥#&……”

“农业用地?!”

夏桉看看她,看看中介小伙。

直接苦笑出声:“好家伙,感情这是违建、违法经营啊?”

老太太蔫巴巴不吱声,中介小伙都惊住了,这事儿他之前可不知道。

夏桉好笑道:“也就是说,您建不建养老院先放一边,现在这块地有人查了呗?”

以前没人管,许多地方的农业用地盖几个房子做地面建组,就拿出来经营。

实则五证不全,土地性质也没变。

压根办不下商业执照。

除非牧场、农家乐、景区那种主营还是在农业范畴里的生意。

不然就是违规经营,抓到要挨罚的。

夏桉又打量老太太几眼。

不合理的地方还在于这本来可以瞒着,继续收租金。

显然是另有人打起了拿块地的注意。

要么是镇政府,要么是其他商人。

夏桉略一思索,有了些眉目。

他清晰记得2015年在被招商引资过来时,拍卖的地块已经是成型的建设用地手续。

但政府是从什么时候,从那些百姓手里收上的地,就没去查了。

算算时间点,应该是镇政府已经有了对横店二期的规划方案。

但…

夏桉把话挑明:“地租还有多少年?罚款多少?”

老太太和中介小伙诧异地看向夏桉。

夏桉摆摆手:“实打实聊,我如果接受的了,我就接。”

老太太这才明白,自己是遇到一个门儿清的精明人。

诚恳说地租还有十七年,因多年违法经营,罚款62万。

夏桉心算一番…

又算一番…

然后说:“为什么不凑凑钱,交上去?”

往后的话他没说透。

交上去,也不用经营,就放在那。

等拆迁,等整体规划出台。

等巨额征收款!

这话说透,老太太听得,但夏桉不想让中介小伙听。

这是块肥肉!

老太太哀声叹气,只说了三个字。

这回夏桉倒是听懂了。

“我老啦。”

什么时候征地呢?

五年?七年?

我老了,不知要等多久。

夏桉深深看着老太太。

老太太叹息完,苍老的眸子抬起来,与他对视。

夏桉乐了。

他问:“那咱们就换个聊法吧。”

老太太点头。

夏桉问:

“一共多少亩?

“剩余年限整体承包,减去罚款额度。

“你打算要多少钱?”

老太太陷入思索。

夏桉却不急不缓地抿了口水,静静等着。

他终于知道,这老太太绝非看起来这样朴实,实在也是个难得的精明人物。

他见老太太看了眼中介小伙,就一下子明白对方是想跟他事后单唠。

但没意义了。

小伙子做这行,再傻也听明白咋回事了。

从这门里一出去,夏桉坚信他会立即联系认识的金主,争取抢口肉吃。

那八个门脸连成排,是直溜溜细长一条。

农业用地不会这样划分。

老太太手里的地一定不止这些。

夏桉有节奏的在膝盖上敲手指头。

心里盘算着…

该跟谁借点儿钱呢…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