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饮食男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6章 正经点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有人讲这个年代治安自觉性好,红星联合储蓄银行为什么如临大敌的模样。

服务窗口用防弹玻璃,银行做全面的安防系统,是不是有点防卫的太超前了?

就在李怀德带队结束了调研之后的第三天,四大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提出六条措施。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通告眼皮都直跳。

不是他杞人忧天,不是他胆小如鼠,而是红星钢铁集团的形势一片大好并不代表现在广泛的形势也一片大好。

平日里甭说做了,就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竟然需要四大部门联合布告要求。

你就说,现在这治安环境好不好吧。

好,普遍的治安环境确实有好的一面,民风淳朴,崇尚精神文明需要。

但极端恶劣的治安情况也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了大学习活动开展以后的余波里。

尤其是文化辩论不足以表达个人正治诉求和内心情绪之后,有些人就选择了动手。

后世大家可能听过一句话,叫武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现在问题出现了,有人就要蛮干。

甚至让上面十分头疼到连番发布公告来制止和约束,可见有些情况极端到了什么地步。

情况是保卫处汇报上来的,经苏维德转批给了李怀德,老李表示头疼,又将文件搁置。

领导办公室的规矩,文件一旦搁置,就代表领导的态度不明,需要调研和思考。

另一种情况则是领导不方便表态,但考虑到问题的严重性,会把工作交给信任的人。

李学武也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坑了老李这么多次竟然还被他信任。

怎么办?

问题是保卫处提交上来的,文件第一个附申请和询问意见的便是周瑶。

作为中层干部,周瑶已经具备了参与行政措施讨论的话语权。

不过表现的较为谨慎,她并没有以建议的形式付诸文字,而是改成了请示。

李学武看着王小琴和苏维德的意见,目光微眯着陷入了思考。

王小琴做事干脆,思考全面,意见主要是加强思想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安全意识,巩固集团内部治安形势为主。

再看苏维德的意见,圈了王小琴提出的几点之后,又提出了加强形势研判,增强危机意识,强调主观能动性,推动治安联合建设工作。

表面上看两人的意见没有多少出入,都是习以为常的意见和要求。

但要结合两人的身份和工作属性思考,再结合当前厂里的组织生态环境和厂外社会环境判断,这两个意见不说针锋相对也差不多了。

王小琴刚刚接手保卫工作,不想迈那么大的步子,她的第一把火还没有烧完呢。

在厂内安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更不想引起更大的影响,所以表现的较为保守。

以教育和宣传为主,按照她的工作节奏继续推进治安结构的建设工作。

苏维德要在机关制度变革和各部门调整的关键节点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和态势,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动就有些激进。

所以有了“研判形势”、“危机意识”、“主观行动”以及“联合治安”的意见。

如果真按照他的意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是不是就确定了一个前提:

红星钢铁集团保卫工作刚刚完成交接,在此前李学武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危机”。

同样的,如此执行,你王小琴是不是也认同了这一观点,全面否定李学武的工作成绩。

缺乏形势认知和危机认识,工作不积极主动,故步自封,忽视上面的安全工作意见。

苏维德此举包藏祸心,意图明显,挖坑李学武的同时又挑拨离间了王小琴同他的关系。

当文件转到李怀德那里,一旦老李落了笔,是不是也认同了这一观点。

否定李学武此前的工作,支持王小琴另起炉灶,重新构建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架构。

事情真到了这一步,李学武面对亲自挑选的接班人的背叛,一把手的不信任该如何自处。

机关里其他人又怎么看。

所以李怀德一看到这份文件上的意见和请示就皱起了眉头,将文件搁置了。

在给栗海洋的交代中只是淡淡地讲,把工作交给秘书长看一看。

看什么?

看苏维德这老登欠揍啊!

前段时间丫就有点不老实,老李叫了李学武等人一起打麻将,第二天在保卫组的人事架构调整中,其带来的纪监干部周泽川就被李学武协调组织处安排在了谷维洁的手底下。

周泽川早就领略过李学武的手段和招数了,面对如此调整没有一丝丝的意见和情绪。

那么这件事苏维德怎么看?怒目而视。

他在集团机关中可没有根基,周泽川在他手底下工作,他是有信心掌握住的。

可还没养熟的鸟一旦借给别人,还能要的回来嘛——

他可不是李学武,“门生故旧”遍及集团各个部门、分厂分公司,各个角落。

周泽川没有表态,其实就是一种危险的表态,苏维德主动了不行,不主动也不行。

李怀德做主,纪监工作交给了谷维洁负责,重要工作调整,苏维德能不瞪眼睛?

瞪眼睛也没有法儿,大李和小李就是瞄着他去的,这叫断他一臂。

他若是不主动,继续装乌龟,那这几个月刚刚建立起来的威信就得扫地。

可他若是主动了,周泽川会怎么想。

是不是就代表苏维德不信任他,就算嘴上不说,也会在心里有个疙瘩。

要不怎么说苏维德一有机会就要明里暗里地算计李学武和李怀德呢。

这大李和小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敌!

一个损透了也就罢了,可恶两个都不是好东西。

集团内部的组织形态竞争主要还是以影响力为标准,轻易不会直接动手。

也就是说,无论是老李带着小李算计老苏,还是老苏做出反击,都只能以削弱对方影响力为主要手段。

真要像李学武两年前那般,拽着副厂长的脖领子薅出汽车,那集团真就要乱了。

组织形态正常化的标准是什么?

机关里有一句话说的好:没见老虎都开始吃斋念佛了嘛,念的是阿泥嘛弥陀佛。

——

7月5日,继红星钢铁集团加速推进与圣塔雅集团的合作项目落地后,圣塔雅集团也推动了合作框架协议下的项目进步。

首先,美洲豹直升飞机和云雀3直升飞机项目正式启动,双方都在做相关工作的推进。

其次,圣塔雅集团答应赠送给红星钢铁集团的猎鹰20公务机于这一天正式交付。

李怀德特别邀请了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等人一起参加了公务机的交付仪式。

相关的运营准备工作李学武已经做好了安排,飞机就停靠在南苑机场。

有些人可能不了解京城的这座机场,或者从历史电影中听说过这个名字。

后世这座依旧存在,但已经不对普通旅客提供服务,正式成为了兵用机场。

现在?现在其实也没办法完全区分民用机场和兵用机场,因为真正的民有几个能坐飞机的。

而不是民的身份,乘坐飞机讨论机场的性质又有什么意义。

李学武代表红星钢铁集团与南苑机场谈的合作协议是,飞机飞行由集团飞行服务队伍负责。

而具体的业务红星钢铁集团不管,但每一次飞行的费用必须按照正常的程序结算。

当然,飞机使用机场和维护保养的费用,也会从盈利中支出,能不能达到收支平衡还不好说,因为国内还没有这种经营模式。

真要说起来,国内也没有哪个企业拥有自己的公务客机,还是如此的先进和豪华。

“达索航空的创始人马塞尔·达索曾经说过,飞机之美,在于其飞行的平稳与舒适。”

香塔尔抱着胳膊,看了停机坪上姿态优美的客机,笑着介绍道:“我特别信服他的这句话。”

“所以我的私人飞机也是这一款。”她看向李怀德提醒道:“从这一点您就应该能看出我的诚意。”

“呵呵,我从未怀疑过圣塔雅集团与红星钢铁集团的友谊。”听了翻译的话,李怀德轻笑着对香塔尔讲道:“这一点秘书长可以帮我作证。”

“哈哈哈——”李学武大笑着给香塔尔解释道:“李主任是在提醒你,不要忘了我促成咱们双方单位之间合作的功劳和成绩。”

“汉语言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香塔尔微微摇头,笑着感慨道:“李主任可谓老谋深算。”

李学武却是认真地点点头,看了李怀德的方向玩笑道:“哎,这个您倒是说到了点子上。”

“呵呵——”李怀德轻笑一声,并没有在意这个玩笑,洋鬼子懂什么汉语言文化。

要不是看在眼前漂亮的公务机真得了他的心头好,如何都要讽刺对方几句。

不过就算是讽刺了,也没什么意思,这不就相当于跟牛说马,对牛谈琴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香塔尔对汉语言文化不甚精通,但在商业领域确实是个女强人。

关于达索航空总裁的这句话有别样的理解,就连自己的私人飞机都能说出不同的好来。

据香塔尔介绍,她同达索航空创始人其实早就认识,只是没想到达索航空发展的这么好。

早先,达索是因设计出造型优雅的幻影战斗机而声名远扬,没想到他在商业领域还有奇才。

1963年5月,达索航空的首款公务机——神秘20(Mystère 20)进行首次飞行时,马塞尔·达索对自己的这一名言进行了的生动诠释。

“这款飞机在阿美莉卡市场上特别受欢迎。”香塔尔介绍道:“也是从打开阿美莉卡市场以后,神秘20才更名为猎鹰20的。”

她抬手示意了不远处的公务机讲道:“我个人认为,这一机型是欧洲公务机领域的最优之一。”

“不是为了增加你们对这款飞机的重视和信任,我讲的都是认真的。”

香塔尔陪同李怀德一起向公务机走去,嘴里做着解释,“达索是一家法国公司,其核心理念便是融合美感和尖端技术于一身的飞机制造。”

“您可能觉得我是在吹嘘,或者标榜法国人对艺术的自傲和自信,但我确定这是真的。”

她看着李怀德介绍道:“达索航空强调过他们的制造理念始终如一,每一架达索飞机都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操控性、流畅的线条以及坚固耐用的结构,同时确保最前沿的舒适体验。”

“这也是我选择猎鹰20作为私人公务飞机的主要原因,我比较信服他们对美感和技术的自信和追求。”

“美感我是看到了。”李怀德站在了公务机的跟前儿,仔细打量了自己的大宝贝,点头说道:“关于技术,你就算说了,我也不懂。”

“李主任,我必须严肃地强调,关于飞行器技术,我们圣塔雅集团已经无能为力了。”

香塔尔真怕李怀德说出要这一款飞机的制造技术,紧忙打了预防针。

李怀德也是被她的语气逗笑了,回头看了李学武一眼,目光里难掩失望。

真能把这款飞机的制造技术拿到手该多好啊。

他也是想瞎了心了,客机跟直升飞机能是一回事嘛,李学武都懒得说他了。

在几轮谈判中,为什么他只强调要直升飞机,提都没有提客机。

原因很简单,他不是脑残,对方也不是。

这是没得谈的技术领域,提出来也只能被对方攻击没有谈判诚意。

直升飞机则不然,一来技术体现上并没有那么高的壁垒,二来红星厂已经有了研发和生产基础,所以法国人想要市场,就得拿技术换。

李学武同红星厂的干部们一起抬眼打量着眼前这架价值二十万美元的公务飞机。

二十万美元,相当于国内七十万元了,就堆砌成眼前这架堪称艺术品的飞机。

漂亮吗?那是真漂亮。

李学武就算有推进国内技术发展的心思和能力也不敢想20年内能够掌握这种先进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别说20年,50年内能够掌握这些,红星钢铁集团都算是国内企业最顶级的存在了。

你看C909、919、929就是什么时候设计并生产出来的,跟空客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达索航空说他们的产品都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操控性、流畅的线条以及坚固耐用的结构,同时确保最前沿的舒适体验这句话并非夸大其词。

至少在李学武看来,这架飞机足可以称作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代表了。

同李怀德一起走进机舱内部,看着皮质沙发、实木装具、豪华的装潢,以及包含了乘用、办公和休息功能的设备设施。

李学武不知道老李在想什么,反正他是想这台飞机真要给红星钢铁集团长脸了。

刚刚在停机坪上他们在看什么?

是机身上的涂装,红星钢铁集团六个大字,真如一块招牌一般,让老李倍儿有面子。

你说那些大人物更喜欢乘用三叉戟,比猎鹰20那是老鹰和家雀的悬殊差距,可在老李看来,集团的名字涂装在飞机上那一刻,目的已成。

任是谁租用这台飞机,不得唠叨和羡慕他的成就和努力,是他把红星厂发展成了红星钢铁集团。

是他,是他李怀德!

飞机真是个好飞机啊,就是必须得在天上飞,有点太危险了啊。

老李内心的这份感慨当然不会当着众人讲出来,可他也早就做了决定。

这辈子都不会坐这架飞机的,坚决不坐。

飞那么老高,一旦掉下来怎么办啊,活人还不得摔成肉饼,那也太疼了。

“苏副主任下周不是要去羊城参加培训学习嘛。”李怀德坐在了飞机的沙发上,好似随意地讲道:“就安排他乘用第一次吧。”

“好,我同苏副主任联系一下。”李学武眉头一挑,嘴里已经应了老李的安排。

到底是从结怨变成结仇了,老李这是恨老苏不死呢。

他怕这飞机从天上掉下来,老苏就不怕?

就算这飞机没有从天上掉下来,乘坐公务飞机去参加培训学习的苏维德也恨自己没掉下来。

太高调了,你李怀德倒不如让我骑驴去了,惹人笑话也总比遭人嫉妒强吧。

李学武一听这话就明白老李是要干什么了,除了让苏维德“献丑”之外,还想利用这件事为这架飞机的运营打一打广告。

什么事最吸引人?

狗咬人没什么稀奇的,人咬狗才稀奇呢。

苏维德出丑,一定会在范围内引起议论,到时候焦点不就有了嘛。

万一苏维德掉下来了呢?

那可真是可喜可贺,我们痛失了一位优秀的同志,亲密的战友,你们圣塔雅集团没点表示吗?

再送我们一架飞机都不成了,关键是谁敢坐啊,有人敢坐也没人敢开啊。

阴,还是老李阴,损,还是老李损,阴损,还是老李阴损啊。

李怀德这边一记阳谋敲打苏维德,李学武却早已经准备好了阴谋在等着对方掉坑。

两人真可谓是配合得当,默契无双了。

难怪苏维德要说他们俩都不是好东西呢。

——

与其说圣塔雅集团送了红星钢铁集团一台公务飞机,倒不如说是卖的人情。

亏本是不可能亏本的,香塔尔是商人,不是慈善家,羊毛出在羊身上。

无论是能源总公司的合作,还是工程建筑总公司的合作,亦或者是补偿贸易中的巨轮交付,红星钢铁集团表现出了优秀的信誉度。

这让圣塔雅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了绝对的生产优势,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你倒是二十万的公务机说送就送,没看见她在国际市场上赚的盆满钵满呢。

当然了,这话说起来不是嫉妒,就连老李都承认这一点,认知以外的钱是赚不到的。

就像红星钢铁集团钢城汽车厂和特种车辆制备厂搞出来的鸿途客车。

你就说这种订制化客车有什么技术含量啊?

七月上旬,李学武出面招待了北方的几个省府办代表,对方是来接收早前订购的鸿途客车。

这一次同样交付了三台,另有订单新增。

津门水产总公司订购一台,京城化工订购一台,其他联合企业也有代表来考察这台车。

实在是红星厂早前选择的代言人给力,周先生最近的几次考察都是乘用的这种车辆。

包括去一些省份调研工作,也有这些车辆的露面,一下子就勾起了各省府办、市府办的注意,打听之后才知道,这是红星汽车的子品牌。

红星造车,越造越多。

不仅产能多,就连品牌和品类也多,真就在短短两年之内,利用国内对供应链和流水线生产的技术差,成就了向先进汽车企业的大跨步发展。

周先生乘用这台车也是有明显目的的,那就是彰显国内汽车发展的新动力,也是给相关部门和企业上一点压力,不会学,还不会抄作业吗?

还真就不成,红星汽车没少借鉴同行优秀产品的技术,倒是很少有企业抄袭红星汽车。

原因很简单,红星汽车走的是高性价比的经营思路,品质要求高,价格定的低。

换句话来说,成本压缩能力强,价格战不怕打,谁要跟着红星汽车屁股后头走,准栽跟头。

当然了,红星汽车有这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并没有猖狂到不知道自己是谁。

集团上下职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明显有所提升,说飘了的,李学武不知道有没有。

但是,集团的干部很少有飘了的,都挺踏实的。

恐怕唯一飘了的就是老李,他现在开始学会躲人了,很怕别人夸他。

以前经常联系这个厂、那个厂的关系一起吃饭打牌,现在能躲就躲了。

在早,小食堂和招待所,哪天晚上不得准备一桌,李主任是要招待上面领导的。

现在?李主任修身养性呢。

红星钢铁集团发展的越好,李怀德越觉得身上的压力大,大到他都不敢随便装哔了。

你就说,这么努力地工作,要是不能装哔,那工作干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打江山是为了什么?

还不就是为了能醉醺醺地喊一句“接着奏乐接着舞”嘛。

现在奏乐没了,舞也没了。

他也怕了现在的组织生态环境,就连他最喜欢的节目,去舞蹈团当陪练的工作都停了。

无他,苏维德像一只野狗盯着他,等着他出错,好在他的屁股上来上一击。

没有能动他的屁股,李怀德的谨慎是有原因的。

当领导的可以低调,但做产品不能低调。

鸿途客车已经走上了正轨,李学武同其他几位领导商议后,决定在特种车辆制备厂的这个项目上投入更多的工人,月产能提升到6台。

别说李学武使大劲儿拉细屎,鸿途客车的框架是流水线生产,其他的都是订制化手工生产。

从设计到装饰,所有环节都是设计师同工程师带领手工技师一点点来加工完成的。

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买房车框架自己改装。

不同的是,这个时代可没有后世丰富的供应链产品,不少零件都是临时加工或者手搓的。

所以一台车**万,甚至上到十万块,真就不是心黑了,纯属是红星汽车搞的情怀。

也别看不起情怀,李学武让他们手搓的那几台坦途和陆地巡洋舰可是骗……招来了不少投资。

好一阵子没有消息了,李学武只是默默关注着,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啊。

车研所说要钱,他就给钱,说要人,他就给人,要是车研所的产品搞不定,他就要命。

——

6月份的时候李姝就吵嚷着热,到了7月份,李姝说自己差点热成了狗。

隔壁邻居家养了一条狗,每次她看见那条狗热的吐舌头,都会感同身受。

还没有暑假意识的她,丝毫不知道现在的快乐时光是有多么的宝贵。

李学武暗自踅摸着钢琴或者艺术老师暂时还没有着落,但关于闺女的教育是没有放松的。

七月份一热,工作反倒是慢了下来,时间过得就快了。

李学武的工作有了空闲,学业上便开始用功和努力。

除了去钢铁学院向教授们请教学习,上官琪的私教课也一直坚持了下来。

两人越是接触,上官琪对他的感官越是亲近,平时还能开一些小玩笑了。

晚上回家,看着认真学习的顾宁,李学武也有了一丝丝危机感。

总不能以后家里的学术地位他是最次的吧?

那个谁来着,一个女明星,说她家里人都是华清的,唯独她是个演员。

这话虽然有装哔的嫌疑,但也能看得出国人对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李学武倒是希望顾宁能够好好学习,现在她读的培训班相当于研究生,未来当博士才好呢。

孩子们也是一样,学到哪算哪。

至于说他,重视文化修养和学习,不仅仅能在工作上提供帮助,还能在进步上提供优势。

大学已经在读了,能不能顺利毕业不是他说的算,甚至钢铁学院的校长说话都不算。

这得等上面的通知,他所在的这一届毕业生还没有政策性的毕业条件。

所以,本科都没读完呢,研究生一类的专业培训班就不能羡慕了,要不再写本书?

(谁说村头厕所快没纸了!)

李学武凹文化人的人设还算是成功,现在大家都知道他是保卫干部出身,但很少把这一标签独立表达或者刻意强调。

能文能武,能力出众,沉稳大气才是他现在给人的印象。

这跟他写的那三本书有关系。

一本是《犯罪心理学》,一本是《应急预案》,一本是《保卫人民》。

这三本书都有着专业性的选择,是李学武在工作中的感悟和总结。

现在让他写书,就不能再继续写保卫人民了,这是开倒车,不能加深他保卫干部的印象。

那写保卫什么?

李学武想了半宿,最后在摊开的稿纸上又写了两个字,工业。

顾宁起夜,见书房的灯还亮着,便走过来看他,想要催他休息。

晚饭过后李学武便同她说要写本书。

顾宁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因为李学武作家的身份已经得到了社会和专业的认可。

他要写什么还没确定,从饭后到楼上,坐在书台后憋着了几个小时。

她上楼哄孩子们睡觉的时候瞄了一眼,稿纸上有保卫两个字。

顾宁想来他是有想法没思路,写书还是一个提炼总结的过程,不能打扰他。

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学武提炼的时间有点长了啊。

看看座钟,这4个小时过去了,就多俩字?

“要不,咱这书还是别写了。”

顾宁也是难得有了幽默感,故意逗着他道:“我承认你比我有文学素养和才华行不行?”

“顾宁,你什么意思?”

李学武恼羞成怒,作势轻轻一拍桌子,瞪着她强调道:“你看不起我的文笔还是能力。”

“我看不起你点灯熬蜡就写了四个字。”顾宁到底是冷面笑将,指了那稿纸讲道:“照这个速度,你们集团完成工业建设计划,你这本书都未必能写完,到时候你要保护谁去?”

“可恶,你跟谁学的如此嘴毒!”李学武故作气愤地站起身,拉了她的胳膊说道:“今天我要不收拾收拾你,你真不知道谁是一家之主。”

“你干啥——李学武——”顾宁瞧见他要干坏事,赶紧小声提醒道:“李宁一会儿可要醒,你不能这样——唔——坏蛋——”

四个小时四个字的事绝对不能传出去,李学武承受不起这种打击。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这本书必须在年底前写完,作为他走马辽东的碑石。

保卫工业,不正是他要去做、去实践的嘛。

——

周日,钟悦民终于等到了周小白的空闲,约了她去北海划船。

为什么不去颐和园昆明湖了?

因为人不能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他这个愣头青也有了恋爱的经验。

去颐和园游船昆明湖当然好玩,尤其是在湖面上泛舟,这个时节正是避暑的好去处。

但有一点,从东城去颐和园要走老远,就算现在有了摩托车,可大热天谁受得了啊。

不用想,在没有汽车以前,钟悦民绝对不会傻哔到约周小白去昆明湖划船了。

就北海,离得近,也好玩。

划船不是目的,目的是跟谁一起划船。

年轻人追求的时尚玩法一般还真就入不了周小白的法眼,钟悦民能表现的实属不多。

听闻前阵子张海洋接送周小白去火车站,钟悦民心里已经敲响了警钟。

虽然他爸爸同张海洋的父亲情况类似,都在闭关学习,可他家没在大院里。

这一点就很让他苦恼了,有些关系他是联系不上的,尤其是供应链销售网的表现上。

他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整理和连接他父亲留给他的关系了,可能用上的真不多。

但张海洋依靠他哥哥的关系,叔叔伯伯的找了不少,业绩也比他的多。

这一次周小白同他来北海,也是有意提醒他要努力了,不能当垫脚石的。

她算是把张海洋和钟悦民给玩明白了,一个都不要,该钓还是钓。

泛舟北海之上,钟悦民欣喜若狂,这条船上只有他们两个人了。

船是玻璃钢的底,框架是实木的,做了造型,古朴又好看。

他划着船桨,同周小白说起了最近的生活和悄悄的思念,周小白却装作没听见。

直到谈起了业务和工作,周小白这才详细讲道了他最近一段时间的懈怠。

钟悦民就是这样的人,有觉悟,有思想,没毅力。

能追周小白这么长时间,也是存了斗气的意思,跟张海洋较劲。

你要说他青年男女,到底有多喜欢周小白,其实也说不上来。

你能说出你有多喜欢你的初恋吗?

周小白在张海洋的眼里是纯洁的,是大院姑娘的终极体现,在钟悦民的眼里呢?

说不清,道不明,他甚至开始有些厌倦跟他讲工作,讲业务的周小白了。

“小白,我喜欢你。”

钟悦民用一种死就死了无所谓的语气讲出了这句说完之后感觉并没有如何难堪的话语。

甚至说完之后,他都没有过分地期待周小白的回答,就像是完成了人生的任务一般。

真正的呢?他希望周小白是怎么样的回答。

“说实在的,喜欢我的人多了。”周小白从张海洋表白之后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么一天,所以非常淡定地说道:“你确定你是真心的那种?”

“什么意思?”钟悦民没明白,皱眉问道:“你怀疑我是闹着玩的?”

“不,我怀疑你看我的时候戴了某种滤镜。”周小白微微摇头道:“我自觉得我没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追求的,所以正经点儿。”

她打量着钟悦民讲道:“你要表白就认真确定思考仔细了,别用含糊的语气,显得你特傻。”

“你还没有回答我。”钟悦民承认自己刚刚有点傻了,可嘴上不能承认,“我喜欢你。”

“我回答你了,喜欢我的人多了。”周小白看了他,重复了一遍刚刚的话,又继续讲道:“你喜欢的不是我,跟其他人一样,喜欢的是气质内敛,热爱文学,迷醉青春,天真烂漫的周小白,我不是。”

“那你是谁?”钟悦民好气又好笑地问道:“你是假扮周小白的人?”

“不,我是学会了现实,学会了用头脑和成熟的思维思考问题,计划人生的周小白。”

周小白微微摇头,道:“可能让你失望了,如果你不愿意划船回去,那我就跳下去,游回岸边。”

——

钟悦民从周小白这里受到的气都憋记在张海洋的身上了,周小白从他这里受到的气都跑去找李学武撒娇去了。

从上次两人认真地“接触”过后,周小白确定,只要自己坚持,一定会成为他的自己人。

为什么这么讲?

因为她爸妈对她现在生活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很少再强调她的感情关系

也许是看得出李学武对她的保护和照顾,也许是看得出她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和乐观。

又或许是父母真的忙,没有时间来管她,总之,周小白觉得自己成熟了,长大了,是时候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这就不得不说,她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身边没有优秀的个例,李学武是她崇拜和仰慕的对象,却不是职业理想的目标。

商业接触的久了,周小白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观点,更有了一定的自信。

她在办公室里的时间越来越多,参与管理和运营的程度越来越深。

甚至在同李学武玩闹的过程中,还能跟他讨论好一阵供应链的经营情况。

京城供应链系统来了一批新茶。

别误会,不是你们想的那种绿茶,是苏副主任此次去羊城开会学习,顺路去往越州销售考察时谈的项目合作。

江南好茶,苏副主任难得谈下来一个项目,借此想要躲了那架该死的,让他如芒在背的飞机,可李怀德始终没放过他。

茶叶项目是签订了,茶叶卖给谁呢。

回来的茶叶有不少是劳保茶叶,要用作福利品也就算了,真走销售渠道真卖不出去。

除非赔本赚吆喝,那图意啥呢。

李学武要阴苏维德,却没有在这一次动手,因为经济工作是目前厂里的重点。

无论是谁,只要出发点是为了集团的经济建设,李怀德就不会允许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

一手组建的商业奇迹,李学武也舍不得自己的劳动成果被玷污。

所以大批新茶进入到了供应系统,周小白找到李学武谈的就是这个项目。

茶叶,自古以来便是必需品。

不是奢侈品,不是装饰品,是茶余饭后里的固定名词,高低贵贱都要喝茶。

周小白想来,如此批量的计划外茶叶涌入市场,难免会造成不良影响。

同吴老师商量,要结合贸易管理中心方便,将茶叶经销渠道拓展开。

李学武听了她的解释,另辟蹊径地问道:“你觉得茶叶只有泡着喝这一种用途?”

苏维德混蛋,为了成绩,也不看茶叶的品类和数量,更不看新老,一股脑地欠了下来。

现在好了,经销单位有麻烦了。

“今天营城船舶向东风船务交付了一艘一万五千吨的集装箱式货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