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种田:我是剧情补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8章,分粮分钱分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赵家大院,落日降落帷幕,夕阳映出屋檐下大片金黄,和周围近山的焦黄融为一体,仿佛自天边就开始干枯干旱。

这干旱自远山延伸而来,笼罩上岙村再到中岙村,直到院内的几棵树旁边,这才向绿意和红果宣告停止。

枣子上结着通红的枣子,石榴有几个开口的绽放粉色,皂角树无疑也是绿色,柿子树更是高挺向云,把绿色洒向四面八方似的。

另外还有刚刚运送下山的粮食,也彰显着有力的希望。

屋檐下面摆开长条板凳,全村有年纪的老人排排坐在上面。厢房屋檐下或坐或站的是村里女人和孩子。运粮队的青壮汉子和留守村里的男人,目光炯炯站在院内。

往山道上看,上岙村今天巡山,放走最后一队运水车,拦住进山运水车。大家都没有焦躁,以前也有过,几头狼下了山,赵长年带着猎户们到处搜寻,家家户户得到通知关门闭户,直到安全这才开门,山道上也重新放行。

运水车安静的等着。

赵得林一呼百应。

“找到山里可以种地的地方,是赵长年和于猎户。这一年里,于猎户守在山谷里打猎,不让野兽祸害粮食。长年往来村里和山谷,护送轮班种地和回村休息的人,平平安安的送去,平平安安的接回。他们两个最辛苦。老辈有句话,叫抽成。这笔粮食不出自村里的地,也不交公。给他们两人抽一成,五千斤!”

全村的人无有不应。

于猎户不安,再次解释他当初就没有想过为村里找田,他想的就是和赵长年在一起,就能多打猎物,他和村里人分一样的就行。这笔多的给赵长年。赵长年说他家的粮食还多的很,他也不要,大家平均分。

赵得林拧着眉头:“这天不知道几时才下雨,你家有粮食不是在大家伙儿没有的时候,你肯拿出来吗。你先收着,说不定明年粮食吃没了,我们还要来找你。”

其实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存粮。

赵得林知道,赵长年也知道。

这话却让赵长年无法反驳:“那这样,我就收下,以后大家没吃的,再来找我。”

安秀在地窖里总共储存三万斤粮食,现在还有两万多斤,再加上这和于猎户一起分的五千斤,又离三万斤不远。

赵家大院确实还有帮人口粮的本事。

中岙村里加上新生的孩子,每人都分一百斤,余下的刚好只有两万斤,这是赵得林事先计算过的。

一万斤分给牛头岭大队其他的村子,上岙村下岙村......

一万斤分给牛尾洼等其他大队。

在场群情振奋,一个老人的话引起大家的赞同:“这是荒年,荒年里还能怀上,还敢生下来养大,我这辈子头回见到。”

除此,赵得林还有好消息要宣布,于猎户往年依靠打猎换工分,猎物归全村所有,村里也会给他报销一些子,弹等损耗费用。赵长年和他一起打猎也依着村里的规定,猎物上交村里。

不过他的子,弹是自己购买,赵得林往往让赵长年多留一些,余下的搬去村里。

和其他大队猎户一起围猎得到的,参与就有份,几个大队一起分。

赵得林接下来说的是两个猎户单独得到的猎物:“今年又是两群鹿,两群十六头野猪,六头狼......折算成的钱,除去村里留下一些备用,其余的也分给大家。”

院子里感激的声音不断,今年种不成地,可还能分到粮食,分到的钱也比往年多。

县城里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不过只要雨一下来,市场也就立即恢复,钱总是有用的。

于猎户脸上放出红光,主动道:“长年,托你和秀的福,我家还有明年到后年的口粮,我只要五百斤就行。”

最后他在感激不尽里决不再让步的拿走一千斤,马、驴和牛刚从山里出大力气回来,舍不得再用,赵长茂和赵长丰用板车送到他家。

中岙村的人分完粮食和钱,走了一半各回各家,还有一半留在院子里和赵得地全家闲谈,表达着村里有这一家子在是福气。

运水的人这时进来接碰头彩,不由得他们高兴的跳起来,每个村每个大队可以分粮食,这真是让他们不敢想像,可是又真实出现。他们也纷纷感激赵家的人。

赵长年躲回屋里,说运粮辛苦他要睡觉。从节约药剂来想,安秀和乔引娣在一起最安全,她跑到乔引娣住的屋里和孩子们在一起。

乔引娣难得的没有纠缠她,而是站在窗户那里泪水哗哗。

无声的泪再次洗刷着她的内心,让她不时回想前世光景。

别人都说她害死大嫂母女,在公婆去世以后变成“克死”,赵长年在家的时候还有人进进出出的说话,赵长年一怒离去,赵长茂又不善言词,赵长丰受她连累也没有人来往,赵得地家冷冷清清的,悄摸的被村里孤立。

那时,好生的寂静。

如今,满院道谢的声音,赵得地赵德山被拉着说话,两人被吹捧的话薰的满面红晕,眼睛亮的惊人。

每个运水队的到来,都放下一筐或几筐的猪草。

山里滴水的低洼旁边,有时会长出新绿,去年吃了赵长年家喂出来的猪肉,今年就不断的有猪草送来,要是不送来也是可惜了,其他村子和大队又没法养猪。猪也可以吃干草。

今年赵家也是照旧分猪,比去年喂的还多出几头,一共十二头。

有些猪草来自山谷,山谷里的人提前打好,等赵长年护送轮班种田的人到来,再和回村休息的人用车拉着几千斤猪草出山。还有一部分的饲料来源,那就是粮食。

赵德山拉来的口粮、赵得地夫妻和两个儿子以前的口粮也都拉来,洋芋、筋筋道道没口感的红薯、玉米棒子这些。实在不行,安秀也让掺上精米白面。

赵长年自己家里留两头,其余十头送往村里,赵得林留下两头给村里,其余的分送出去。

这一年还是大旱,可是大黑山附近都有粮食,不管肉多肉少都有肉可以分。哪怕每人分几两,那也不错。这个年代凭票供应的物资,有的排队购买,一次也只是几两。

冬雪飘零,过年的气氛还是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