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2015,我的快意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4章 《科技日报》(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都因为张华的话语而凝重了几分,他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座的几位负责人。“周总监,财务部要立刻启动动态资金监控机制,”他指尖在财务报表的研发预算栏重重一点,“每天更新研发支出台账,一旦发现某项目资金消耗速率超出预期10%,马上触发预警机制。我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既不能让研发断粮,也得给市场推广留足弹药。”

他的目光缓缓地转向李博士,原本紧绷的面部线条稍微放松了一些,但说话的语气依然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我知道你们团队这段时间肯定付出了很多,熬了不少通宵吧。不过,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技术瓶颈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说不定就能冲破这层黑暗,迎来光明。所以,大家不能放弃,要继续努力。”

接着,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把现有的技术难点拆解成更小的模块,这样一来,每个模块的难度就会降低,解决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然后,你们每天下班前给我交一份进度简报,哪怕只是解决了一个微小的参数问题,那也比原地踏步要好得多。”

最后,张华将视线移向孙总监和王经理,他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地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合作方那边,孙总监,你明天亲自去一趟中科院材料所,把我们最新的研发困境和调整方案当面和他们沟通清楚。一定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的情况,争取他们在专利共享上能够再松松手。王经理,市场部的‘星际探索嘉年华’活动必须如期举行,不能有任何拖延。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外界看到我们的研发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但公司整体的发展势头并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依然在稳步前进。”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将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要把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接着,他用一种沉稳而有力的声音说道:“现在的情况就如同万米长跑的最后一公里一样,这是最为关键的阶段,谁能够咬牙坚持下来,谁就能够笑到最后。所以,各个部门都必须紧密合作,齐心协力,就像拧成一股绳一样,不能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三天过去了。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里,给人一种清新而明亮的感觉。就在这时,李博士像一阵风一样冲进了张华的办公室,他的步伐有些匆忙,甚至差点就撞上了门口的文件柜。

李博士的手中紧紧攥着一份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测试报告,那是他刚刚从打印机里取出来的。他的眼镜片后的眼睛异常明亮,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

“张华!成功了!”李博士一冲进办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将报告拍在了张华的办公桌上,声音因为过度的激动而略微有些发颤。“陈教授团队提出的量子随机行走算法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他一边说着,一边迅速地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然后点开了其中的一个模拟动画。

屏幕上,代表探测器的绿色光点在密集的陨石流中灵活地穿梭着,就像是一条灵动的小鱼在水中游弋。李博士指着屏幕,兴奋地解释道:“你看,在这 12 种极端空间环境的模拟中,我们的控制精度全部都稳定在了 0.3 毫米以内,而且响应延迟也从原来的 12 毫秒大幅降低到了 3.7 毫秒!这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昨晚我们连续跑了27组疲劳测试,算法稳定性达到99.8%,完全能赶上原计划的节点!”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咽了口唾沫,仿佛这样能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平复一些。接着,他迅速地调出了另一份材料检测报告,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看这里!”他的声音略微有些激动,手指着报告上的一行数据说道,“深海芯片那边也有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们在现有的氧化锆陶瓷里掺入了仅仅 0.01% 的量子点材料,结果导热系数竟然提升了 15%!”

他的语速越来越快,情绪也越来越高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功耗还硬生生地被压下去了 23%!”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报告上的曲线图,向周围的人展示着这个惊人的成果。

“虽然离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一定的差距,”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但是,这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当前深海探测器的作业需求了!至少,我们的样机可以在三个月后如期下水测试了!而且,后续的优化工作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逐步进行,边用边改!”

张华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急忙拿起那份报告,手微微有些颤抖,似乎还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他快速地翻阅着报告中的测试数据,每一行、每一个数字都仔细地查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阅读的深入,张华紧绷了几天的肩膀开始缓缓地松弛下来。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脸上,那温暖的感觉仿佛将他连日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太好了,李博士!”张华的声音中带着如释重负的笑意,他抬起手,轻轻地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们团队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啊!今晚我请客,让兄弟们都好好地松口气!”

他的手指轻轻地在报告上滑动,如同钢琴家在黑白琴键上舞动,最终停留在几个关键参数上。这些参数仿佛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吸引着他的目光。

“不过,”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技术稳定性这块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需要再安排两周的极限环境测试,将各种极端情况都模拟到,确保万无一失。”

李博士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他深知技术稳定性对于项目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还有,”张华接着说道,“让情报组密切关注最新的材料期刊,也许新型量子掺杂技术就是我们下一个突破的关键。”

李博士的眼睛闪过一丝兴奋,他知道如果能够掌握这种新技术,将会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推动。

李博士用力地点了点头,转身准备离开。然而,就在他即将迈出门口的一刹那,张华又叫住了他。

“等一下,”张华说,“把这些好消息同步给市场部和财务部,让大家都松口气。咱们的仗还得接着打,但至少现在我们手里有了硬家伙。”

李博士微微一笑,表示明白。他知道这个好消息对于整个团队来说都是一种鼓舞,让大家更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