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打我?你疯了!”
宋怀姝又气又恼,亏她刚刚还有些自责。
现在想来这宋同初要是倒霉,简直是大快人心!
“从此以后,你宋怀姝自求多福。”
宋同初面无表情的看着她,淡淡吐出这句,转身就上了马车。
郡主的马车,比寻常的大了不少。
因此刚上车,便见到小柳儿跪在中间,一脸的自责。
“小姐,都是我没用,没有保护好你!”
之前就听谢良辰说,已经救下了小柳儿。
可当宋同初,看到她头发凌乱,头顶的毛发甚至被扯掉了一大片。
脸颊高肿起,嘴角带血,衣裳上都是黑黑的脚印。
顿时鼻子一酸,眼泪就滴了下来。
“小姐你别哭,是不是她们欺负你了?
等我好好练武,一定把那些人全部杀光!”
宋同初说不出话,只将她轻轻拉到自己怀中。
“小柳儿疼不疼?这次全怪我,没有防备他们。”
她低估了季夫人的偏执,也低估了宋怀姝的狼心狗肺!
以后不会了。
她手中的刀,一旦举起,只会血流成河。
哪怕那人是从前她珍爱的家人,复仇之路,再也不会心慈手软!
而外面的宋怀姝捂着脸,看着宋同初的马车,渐渐走远。
眼底的怒火恨不得将马车烧穿!
“谁惹我家阿姝生气了?”
身后传来男子轻柔的声音。
宋怀姝回头一看,竟是一身锦服,英姿挺拔的楚凤吟!
她泪滴滑落,满心的委屈,仿佛找到了宣泄口。
若不是在宫门口不方便,恨不得扑进他怀中好好哭一场。
待上了马车,被楚凤吟搂在怀中,再也忍不住。
将今日的事,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是她自己得罪了人,我只当是让她出点丑,哪里知道这么多猫腻嘛!再说,”
宋怀姝抽抽搭搭,满心委屈:
“她不是没事吗?亏我还担心她,没想到她这般不分青红皂白!”
楚凤吟安静听着,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宋同初果然不简单!
如此困境中,顺利脱身必定是有强劲的盟友。
难道是惠妃娘娘?亦或是谢家?
楚凤吟心思百转,之前刚刚对宋同初放松的警惕,立刻又生了出来。
“你长姐,如何脱困?怎么最后倒霉的成了季小姐自己了?”
楚凤吟神色自然的问道。
见宋怀姝眉头轻皱,经过这么久的相处,他如何看不出,她心中是醋上了?
心中厌恶,语气却温柔解释:
“我不是关心她,这些日子,听你说到宋同初,我便觉得她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怕她回头又欺负你!”
宋怀姝闻言,果然面色稍霁,淡淡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她平日也不怎么出门,更不与什么人来往!”
她宋同初要是真有那本事,前世也不会孤独终老,无依无靠了。
“想来,应该是惠妃娘娘识破了季淑婷的动作,以此来针对贵妃娘娘吧?”
宫闱之中的尔虞我诈,本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季淑婷名声完了,贵妃娘娘必定也会收到影响。
待将宋怀姝送到,楚凤吟面色一沉。
宋家其他几房没什么值得他忌惮的,可这个宋同初不一样。
之前镇国公身边的能人异士不少。
虽有不少也死在了南境,可其他人却忽然间不知所踪。
他甚至怀疑,宋同初已经知道了她父兄身死的真相。
“该不会,之前派出去的杀手,都折在了她手上?”
回到自己的书房,楚凤吟当即就吩咐属下:
“尽快安排人,刺杀宋同初!要不遗余力!
就算不能一击即中,也要将背后护住他们宋家的人,摸出来。”
这一年来,他们派出十几次刺杀,死士全都是有来无回。
不过,对宋怀姝、宋明澈他们都进行了刺杀,难免战力分散。
“世子不是怀疑是陛下背后护着他们吗?”
正是因此,后面的刺杀便停了。
只为了能够先揪出,背后护住镇国公府的人。
楚凤吟眉头紧皱,南方的蛮夷,早些年已经被镇国公父子收拾的差不多了。
这才叫陛下生了飞鸟尽良弓藏的心思。
可现在,镇国公府倒了,保不齐这位皇帝陛下,又开始嫌他们忠毅伯府碍眼了。
想到这,他竟然有点羡慕谢家,能够稳居北地,乃是因为北狄人每年都会来犯!
看来,也要学着在南境养养狼了!
“不摸清宋同初背后的实力,我实在是不放心。”
而回到宋府的宋同初,同样面色阴沉。
“主子,小柳儿已经用了药,好在都是皮外伤。”
李嬷嬷看到的时候,魂都吓飞了。
这任谁能想到,进宫还能遇到这般大的祸事?
“小姐,以后不能再由你了,必须安排一个武艺高超的丫鬟,在你身边!不,要两个!更万无一失。”
宋同初最开始,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自己能做的事,不习惯他人代劳。
后面需要知道外面的消息,小厮就足够了。
前世身边没有伺候的人,也是为了藏拙,遇到事不争不抢,不显山露水。
只是没想到,她这边还没有任何动作。
刺杀她的人一波接一波。
镇国公府最大的敌人,是皇甫晔。
而最想她死的,应该就是忠毅伯。
“看来,是时候让血影堂走到人前了。”
血影堂在江湖上,虽然神出鬼没,但是影响深远。
不少江湖人士,都受过血影堂的恩惠。
要说其在江湖上,一呼百应,也不为过!
江湖上虽多是三教九流,散的时候,就是一盘沙。
可凝聚起来,便是不容小觑的力量!
就说前世,京郊出现的匪患,只是区区几百人,就已经叫朝廷头痛。
原本她就准备让血影堂出面,整治一番收为己用。
却没想到,他们先一步惹到了宋忆瑶。
并干了掳掠妇女儿童的腌臜事儿。
这才被她一怒之下,一锅端了。
……
时光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又过了十多日。
这天,宋同初听着不弈,将各处的情况,一一禀告。
却见李嬷嬷一脸喜色,快步走进。
“小姐,你快看看谁来了!”
宋同初透过院中的树影绰绰,凝眸看去。
男子长身玉立,清瘦飘逸,直直走来。
他面带浅笑,宛若一阵凉风,抚平了宋同初这些日子心头的烦躁。
乍然见到来人,亲切之感油然而生:
“小舅舅!”
前世新帝上位后第一个封的首辅大臣。
也是宋同初母亲,年少时捡回血影堂的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