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妻武则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9章 献捷大军回来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傍晚,月光洒在长安城宽大的街道上,映照出一条银色的地毯。

车轮滚滚,一辆马车轧着银色地毯,在街上缓行。

有金吾卫过去巡查,瞧见车夫亮出的金色鱼符和入宫门籍后,便恭敬的退开了。

不多时,马车停在一座豪府门外,月夜之下,门楣上的“安府”两个大字,闪动着淡淡光辉。

马车正要从二门进入府邸,车中传来一道声音。

“等会。”

一只素手拉开车帘,朝着大街左右看了看,过了好一会,才放开了车帘,说:“进府。”

马车很快驶入二门庭院。

金燕刚从马车中探出身子,便见丈夫从走廊急匆匆走了过来。

“夫人,皇后何事找你入宫?”安烈搀扶着金燕下来。

金燕横了他一眼,道:“瞧你怕的,皇后殿下又不是老虎,你还害怕她吃了我不成?”

安烈讪讪一笑,道:“我这不是奇怪吗?你自从被圣人册封一品国夫人后,虽也经常入宫参加宴会,这次却是第一次被皇后单独请入宫。”

“不必多想。”

金燕挥了挥手,道:“只因上次谷雨宴时,我提过在百济当都督的一些旧事。皇后殿下感兴趣,今日特意请我过去,详细询问了一番。”

安烈点点头,和她并肩朝着寝殿而去,走了没几步,一拍脑门。

“啊,差点忘了,有人来找你,正在书房等你呢。”

金燕问:“谁?”

安烈道:“一个叫道琛的和尚,说是你在百济的旧友。”

金燕脸色微变,道:“他人在何处?”

“我把他安置在书房了,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吗?”安烈看出夫人表情不对劲。

金燕沉声道:“他是扶余福信手下第一亲信。”

安烈大吃一惊,道:“那我立刻带人去捆了他!”

“等会。”金燕拉住他,沉吟了一会,道:“刚才进府时,我就感觉有人在府邸外监视,现在来看,应该是内领卫了。”

安烈哼了一声,道:“一定是这个叫道琛的家伙引来的。”

金燕心知自己身份特殊,在应对百济余孽时,需得格外小心。

最好的法子,就是把外面的内领卫喊进来,抓走道琛。

但她又很了解道琛的为人,此人突然离开扶余福信,潜入长安来找自己,必有缘故。

她仔细琢磨了一会,朝安烈道:“你派人守住书房,不要让他逃走,但也不要抓他。”

“你呢?”

金燕微微一笑:“我去跟府外的昔日同僚,叙叙旧情。”

两人当即分头行事。

金燕又出了府,这次是从正门出来,目光在大街上逡巡了一圈,双手交叠,做出一个奇怪的手势。

这是内领卫交流的一种手势,代表碰头的意思。

果不其然,她刚打出手势,黑暗中便走出一名精瘦的汉子,朝金燕拱手道:“卑职谢通,见过金夫人。”

金燕淡淡道:“为何在我府门外监视,难道要抓我不成?”

谢通赶忙道:“卑职不敢,我等只是追踪一名可疑之人,追到此处,见是您的府邸,不敢入内,只好在外等候。”

金燕道:“大将军知道此事吗?”

谢通道:“卑职已经派人去通知大将军了,还未有回话。”

“你跟我进来。”金燕转身进府,谢通只好跟了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沿着走廊很快来到书房外,安烈早已带了七八名大汉,堵住了书房大门和窗户。

金燕在门口停住脚步,向谢通说:“屋中之人,是扶余福信手下,他来找我,必有缘故,我进去与他说话,你在外面听仔细了。”

谢通忙道:“是。”

“夫人,我陪你进去吧?”安烈担忧的道。

金燕摇了摇头,轻轻道:“无妨,我大概知道他为何来找我,不会有危险的。”

推开大门,进入屋中,又将门给关上了。

安烈是一个粟特人,这个书房和唐人的书房风格不同,墙上没有书帖字画,只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小饰品,摆放在多宝柜内。

道琛正站在柜前,打量着这些饰品。

他见金燕一个人进来,转过身打量了她一会,感慨道:“我还以为你会带着一群家仆冲进来,将我给绑了呢。”

金燕并不与他客套,直言道:“找我何事?”

“我来送你一个功劳!”道琛目光闪动。

“哦?”

道琛见她表情平静,扬了扬眉,道:“你不信?”

金燕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淡淡道:“我最近也打听过倭国的情况,发现并未听到你们被消灭的消息,所以我猜,你们已经投降了倭人。”

道琛坦然道:“不错,我们确实投靠了倭人。”

金燕斜了他一眼,道:“所以你们见我大唐消灭高句丽,心中害怕,又想出卖倭人,归附大唐咯?”

道琛沉声道:“大王派我过来,确实是想归附大唐,不过并非我们对不起倭人,想要背叛他们。而是这帮倭人太可恶,不把我们当人!”

金燕柳眉一弯:“怎么说?”

道琛道:“当初新罗撤军,我们被倭人包围,为了活命,故而答应了中大兄的劝降。”

“然而他却告诉我们,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已经投靠了倭国。如此一来,我们将来就能成为一支奇兵。”

“他为了隐藏我们,让我们白天躲起来,只夜间行动,每天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又不给我们足够的粮食。大家一天只能吃一顿,吃的还都是生食,连火都不能点,有的将士活活饿死,有的得病而死!”

金燕毫不客气的道:“当初你们若是肯归附大唐,也不会有这般下场。”

道琛并不去辩驳,继续道:“经过几个月行军,我们被他们转移到了石见和长门,帮他们挖银矿。”

金燕愣道:“挖矿?”

道琛神色黯然,道:“是的,因为倭国壮丁死的太多,矿工不足,他们就将我们当成了矿工,让我们给他们挖矿。”

根据之前的战败协议,大唐有权在石见最大的银矿开采五年。

后来大唐与高句丽打仗时,刘仁愿收到朝廷警告,倭人图谋不轨,便暂停了采矿。

如今石见那座最大的银矿,便是由福信手下的百济人在挖矿。

道琛接着道:“中大兄将我们挖出来的白银,全部拿去送给隼人,想要与他们联手,共同对付大唐。”

金燕心中一凛,神情凝重了几分,问:“隼人同意了?”

道琛道:“一开始隼人并不同意,后来中大兄提出一个条件,答应打下九州后,将九州交给隼人治理,和族也将与隼族和睦相处。”

金燕冷笑一声。

她很了解倭人的秉性,中大兄不过是迫于大唐压力,才开出如此好的条件,等将来没了大唐威胁,肯定又会吞并隼人族。

偏偏隼人族十分短视,只顾眼前利益,还真有可能同意。

道琛续道:“中大兄制定了一个计划,故意对外宣称,说他手下士兵们不断溃逃,从而引唐军攻打。”

“到时候。中大兄的军队跟唐人正面交锋,我们出奇兵偷袭侧翼,隼人部落则包抄他们后路。如此一来,唐军必败!”

金燕冷笑道:“他们想的倒好,中大兄手下那帮废物倭军,能正面挡的住唐军锐士吗?”

道琛道:“如果按照中大兄的计谋,唐军就算获胜,应该也会损失不小吧。”

他这是在为自己争取筹码。

如果他们不归附大唐,唐军也能取胜,那大唐未必会接受他们的归附。

金燕想了想,道:“你这番话,我会转告给圣人,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道琛凝望着她:“公主,念在我们当初一起对付过扶余义慈的份上,还请在唐皇陛下面前,替我们美言几句。”

金燕叹道:“早知如此,你当初留在长安便是,何必再返回百济呢?”起身离开了书房。

书房外,除了谢通和安烈外,赫然多了一人,是内领府大将军王及善。

他嗅觉灵敏,一听说有人来找金燕,再结合皇帝最近向他询问过扶余福信的事,就知道有问题,故而亲自过来了。

金燕屈身一礼:“妾身见过大将军。”

王及善拱手还礼,道:“夫人不必多礼,还请随我入宫一趟,将此事向陛下禀告。”

金燕答应一声,向安烈交代几句后,随着王及善一起入宫。

来到太极宫时,明月高升,已到了亥时。

两人沿着宫道来到甘露殿,通传之后,进入内殿,将情况跟李治说明。

“你说隼人勾结倭人,想要叛唐?”李治双眉一挑。

金燕低声道:“道琛是这样说的,根据妾身对隼人的了解,他们贪图短利,确有可能做出此事。”

李治听完后,陷入了沉默。

扶余福信的百济军忽然没了消息,他当时便猜到是倭人在搞鬼,只是没想到隼人竟然也跟中大兄勾结。

李治在对待隼人时,一直将他们当做被倭人压迫的本地土著。

却不想,他们和倭人是一样的秉性。

“燕国夫人,你去告诉道琛,大唐接受他们的归降,让他去隼州,听从刘仁愿的指挥。”

“是!”

次日,李治给兵部下达一道旨意,让姜恪领两万唐军,撤出高句丽,前往隼州,与刘仁愿会师后,攻打中大兄和隼州的隼人。

旨意下达不久,王伏胜来到李治身边。

“陛下,兵部传来消息,李大总管的献降队伍,已经过了浐水,下午就要入京了。”

李治抬起头,微笑道:“总算回来了。传旨,今晚在承庆殿设宴,朕要亲自为他们接风洗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