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头和张伟挤出人群,几乎是连滚带爬地钻进巷子深处,再不敢回头。
身后,群众的议论如潮水般涌来,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跑什么?做贼心虚了!”
“就知道是他们几个搞的鬼!自己没本事,专会眼红别人!”
“呸!什么东西!”
张伟的电器铺门前,原本看热闹的几个人听见这边的动静,也一溜烟跑了。只剩一个小学徒,孤零零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老李头家更是门可罗雀。
赵家这边,王姨那番话如同定海神针,彻底稳住了阵脚。
紧接着,一个穿着深蓝上衣的大姐拎着一台缝纫机挤进人群,往地上一放。
“我家这老飞人,快二十年了,前阵子卡线厉害。找了几处都说没救。”她指着缝纫机,“大刚给瞧了,说里头一个零件磨损了,外头根本没得卖。你猜怎么着?他愣是自个儿想法子,给车了个新的换上!你们听听!”
大姐踩动踏板,缝纫机立刻发出流畅轻快的“哒哒”声。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推了推眼镜,举起手里的老式收音机。
“我是市中学的老师。这收音机跟我好些年了,有感情。坏了,跑遍了修不好。大刚这小伙子,拿过去听了听,拆开捣鼓一阵,换了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就好了!声儿比以前还清楚!”
他旋开开关,清晰的广播声立刻流淌出来。
一个年轻小伙子提着个电风扇,也挤上前。
“我这风扇扇叶不转了,以为得扔。大刚哥一看,说是电机里一个小线圈烧了。他给重新绕了线圈,你看,呼呼的,比新的还带劲!这大热天,没它可不行!”
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一件件修好的电器,比任何公告都有力。
围观的人群,脸上的怀疑早已散去,换上了然和钦佩。
赵大刚胸膛起伏,看着那些熟悉的电器,听着顾客们一句句的肯定,比赚了多少钱都让他熨帖。他的手艺,他的坚持,值了!
李娟也从店里出来,挨着赵大刚。她看着门口水泄不通的人,听着那些压倒性的赞扬,心头前所未有的踏实和骄傲。清白和实干,真的能赢得人心。
小丽站在店门口,看着眼前这一切,鼻尖微微发酸。
赵淑芬依旧稳坐泰山,外面的喧嚣她听得真切。她嘴角微微上扬,人心这杆秤,终究是公道的。
更多的人围拢过来,不少本就是赵家的老客,见状也纷纷加入。
“我那件红裙子,小丽店里买的,穿两年了,颜色还鲜亮得很!”
“还有我那件蓝布褂子,料子真好,洗了也不怎么皱!”
“大刚修东西,手艺好,价钱也公道,从不乱开价!”
“可不是嘛!人家凭本事吃饭,凭良心做人!”
赵家电器铺和时装店门口,简直成了红星市个体户的“活广告”。
就在这时,几辆自行车“叮铃铃”停在巷口。下来几个人,正是市场管理所的,带头的还是上次来过的李干事。
赵大刚和李娟心里同时“咯噔”一下。
他们来干什么?难道是来追究谣言的事?还是……又有别的麻烦?
李干事一行人穿过自动分开的人群,来到赵家店铺门口。
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们身上。
李干事脸上竟带着一丝笑意,和上次的严肃判若两人。他甚至朝赵淑芬坐的院子方向望了一眼,微微颔首。
“老赵家,生意兴隆啊!”李干事开口,语气温和得出乎意料。
赵大刚忙上前一步:“李干事,您怎么来了。”
李干事摆摆手:“不用客气。我们所里也听到一些反映,说你们家生意做得好,口碑扎实。这次过来,一是例行检查,二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管理所协调解决的困难。”
帮忙?协调解决?
赵大刚和李娟面面相觑,这话听着太新鲜了。
李干事目光扫过门口的群众,又落在玻璃上贴着的公告和单据复印件上,心中了然。上面的风向确实变了,市里对个体经济的政策正在逐步放宽,像赵家这种有技术、有口碑、能带动一片的,正是要扶持的典型。至于那些谣言……不攻自破了。
“你们这个经营方式很好。”李干事指了指电器铺,“技术过硬,服务周到,群众自然认可。服装店这边,款式新,质量好,也是立身之本。”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至于外面那些风言风语嘛,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事实胜于雄辩。我们相信,只要是本分经营,凭真本事吃饭,大家都会支持。”
这话虽未明说“谣言”,但态度已然清晰。市场管理所,这是在给赵家公开站台。
围观群众听着李干事的话,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官方都这么说了,那赵家肯定没半点问题!
李干事象征性地查看了赵大刚和赵小丽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确认无误后,笑容更深。
“行,你们继续忙。有什么经营上的困难,随时可以去所里反映。”
他临走,还特意扬声对围观群众补了一句:“大家要相信事实,不要轻信传言。支持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嘛!”
市场管理所的人一走,现场彻底沸腾了。
“听见没!管理所都给赵家撑腰了!”
“这下看谁还敢胡咧咧!”
“那些造谣的,脸皮都丢光了吧!”
人群中,几个曾跟着起哄传谣的人,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他们看着赵家门口人头攒动的盛况,再想想自家冷清的铺面,心里五味杂陈。
特别是躲在远处的张伟和老李头,听着隐约传来的议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如同被人当众扒了层皮。这名声,在红星市算是彻底臭了。
谣言,在事实和官方态度的双重碾压下,灰飞烟灭。
赵家的生意,则如同火上浇油,迎来了真正的井喷。
门口围着的人,不再是单纯看热闹,而是实打实的顾客。
“小丽!给我拿那条王姨穿的连衣裙!我也要一件!”
“大刚!我家那台黑白电视雪花点太多了,你啥时候有空给看看?”
“小丽,还有没有那种新到的喇叭裤?给我闺女也来一条!”
“大刚师傅,我这收录机也老卡带,您给瞧瞧!”
服装店里瞬间挤满了人,小丽和李娟一个收钱点货,一个打包招呼,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笑开了花。
电器铺前更是迅速排起了队,不止修东西,更有人开始打听。
“大刚,你这儿能不能搞到新的电视机?洗衣机也行啊!价钱好商量!”
赵大刚一边麻利地登记着维修单,一边朗声回应:“新的大家电暂时还没路子,不过大家伙儿信得过我,我尽量想想办法!”
他话音刚落,一个穿着的确良衬衫、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挤到最前面,递过一张名片:“赵师傅,我是红星纺织厂采购科的,我们厂里有一批进口设备上的控制电路板出了故障,您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