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9章 战前最后的准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赵士祯在得到了沐子安的启发之后夜也是没有犹豫立刻着手去实验。

时间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安排下一分一秒地流逝。

两天后,韩世忠,李嗣业,徐辉等人相继抵达京城,大军驻扎在外准备随时奔赴战场。

而随着不断有急报抵达京城,战争的情况也是逐渐明了。

赵国三十万大军由刚刚经历的丧子之痛的扶阳王宋胤统领。

这位扶阳王在大赵之内素有贤名,能力也是文武双全之辈。

在整个大赵国朝廷之上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才是赵国储君的最好人选。

但是只可惜宋胤的生母乃是赵国先帝在酒后乱性时宠幸的一名宫女。

说是庶子都有些抬举他了。

纵然他能力是赵国先帝一众子嗣之中最耀眼的那个,但是皇位也是终究与他无缘。

不过现如今的赵皇对宋胤极其的信任和倚重。

不仅亲自下旨给他封王,而且权利堪称宰相。

二人之间堪称兄弟相处的典范,为天下所津津乐道。

相对之下的反面案例自然就是萧瑀了。

作为靠着弑兄杀弟登上皇位的人,即便是萧瑀而今灭国大楚,雄踞北方这也是他一生无法洗刷的污点。

而至于周国那边领兵的乃是周国柱国将军郭子伏。

这位大周的柱国将军一生最大的战绩莫过于是抵抗住了大离镇国公沐战英的进攻。

即便两国之间那一场大战是因为大离这边情报泄露所导致的。

但是很多事情过程不重要,人只会看结果。

而结果就是周国不仅抵御住了大离的进攻,而且那位名震天下的大离镇国公在此战之后也是阵亡了。

有了这个战果在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就没有人会追究了。

正因如此,而今的郭子伏也是被称为天下第一战将。

虽然这个名头有不少的水分在,而此番离周之战就是郭子伏证明自己的机会。

随着敌军的基本情况确定,朝廷的领兵安排也是出来了。

齐王萧玫和武威将军穆俊贤统领京城六营奔赴靖,灵二州抵御由赵国扶阳王宋胤统领的三十万大军。

而晋王萧倾则是统领凉州,禹州,青州,淮州四州连军,奔赴襄,冀二州抵抗周国柱国将军郭子伏率领的三十万大军。

当消息传来,晋王萧倾直接懵了。

京城六营那可是大离的精锐,虽然人数只有十万左右但个个都是精兵悍将。

凉州,禹州,青州,淮州这四州都是地方军人数虽然众多,在战斗力上跟京营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如此明显的偏袒让萧倾非常不服,直接前往兵部询问。

然而兵部那边给出的解释也是十分合理。

因为赵国所进攻的靖,灵二州最是靠近京畿。

一旦让赵国突破大离的京城就要暴露在敌军的屠刀之下。

所以靖,灵二州绝对不容有失,京城六营本来就是为了拱卫京城所设立的。

故而全部拨给齐王并不是偏袒而是实际战事的需要。

而周国所进攻襄,冀二州距离京城比较远,中间尚且还有一个禹州作为缓冲。

所以情况并不是这么危机,以四州联军对抗也就是足够了。

得到这个回答之后,萧倾差点气得他把兵部给砸了。

只可惜萧倾不是沐子安他没有这样的魄力。

虽然知道这件事背后必然是有人操作,但是也是只能无奈的返回。

镇国公府内,萧倾一拳锤击在面前的石桌之上,愤怒的说道。

“真是岂有此理!这些人竟然是连演都不演了!”

“本王所要面对的那可是有着天下第一战将之称的郭子伏啊!”

此刻的萧倾着急得简直如同热锅之上的蚂蚁一样。

这一站可是关乎到东宫之位的归属。

若是自己战败,那太子之位就跟自己无关了。

见到沐子安还在平静的喝茶,萧倾也是有些绷不住了。

“镇国公难道你就不着急吗?”

沐子安闻言将口中的茶水咽下去,而后反问道。

“着急有什么用吗?”

“兵部的诏书已经发下,几日之后大军就要开拔,难道你还能改变眼前的局面?”

萧倾闻言伸手闹着脑袋,一副颓丧的模样。

“我的好妹夫!你觉得这场仗我们能赢吗?”

萧倾满眼希望的望着沐子安。

“以地方军对抗一国之精锐,此战必败。”

听闻此言,萧倾只觉得灵魂都被抽干了一样。

整个人的脸都瞬间垮塌了下来。

正当萧倾绝望的时候,沐子安却道。

“不过只要你听话,我可以保你此战必胜。”

萧倾闻言瞬间双眼又绽放出光芒。

“果真吗?”

沐子安点了点头,似乎是回应。

萧倾连忙拱手道。

“只要此战能胜,只要是镇国公所请,本王无有不允。”

沐子安闻言却是只是笑笑。

随着兵部诏令颁布出去,各处大军也在赶往京城汇合。

而接下来的几天,沐子安却是跟赵士祯一起设计纸包弹。

火绳枪想要激发至少要7-8步。

首先要将引药倒入引药锅,并合上引药锅盖。

而后在将发射药从枪口倒入,随后将弹丸从枪口装入。

再用从枪管下抽出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保证引药,发射药,弹丸之间充分的压实。

最后点燃火绳,扣动扳机。

在激发下一发的时候,还需要提前清理引火孔和引药锅,避免火药残渣阻塞引火孔

即便是一个熟练的火枪兵一分钟之内也不过三发左右,射击的效率并不高。

而如果提前将引药,发射药,弹丸用纸包裹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那就可以直接省略前面三个步骤。

将原本八个步骤简化成为三个步骤。

掏出纸包弹,装填,撕开引药,点燃火绳,激发,清理。

别看仅仅只是优化了两个步骤,但是能带来的是更快的发射效率。

多能激发一次,对于敌人那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经过赵士祯的测试之后,一分钟可以由原先的三发,提高为六发左右。

直接将射速提高的了一倍,而且纸包弹更容易存贮。

也不需要担心在战场时候火枪兵因为太紧张导致装填失误,而引发炸膛的情况。

一分钟激发六次目前已经是火绳枪的极限了。

即便能激发在多次,枪管也是无法承受。

这是碍于时代发展技术所限,仅靠沐子安一个人无法改变的。

在确定测试有效之后,沐子安也是立刻命令赵士祯连夜生产纸包弹。

除了火绳枪之外,对于红衣大炮沐子安也是在紧急的赶制中。

而眼下沐子安的目标就是在大军正式开拔之前,能制造出五十门红衣大炮。

为了这个目标,沐子安也是大把的银子投入了进去,直接将整个京城所有的工匠都请来临时组成了一个流水线。

几名工匠负责一个零件的制作,最后再由赵士祯带来的火炮营士卒进行组装。

效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顶尖了。

兵造局,冶炼局加上现在的流水线,每一天消耗的银子那都是数以万计的。

钱投入进去了,效率自然是也是很快的。

在凉州军的驻地内,各种蒙着黑布的东西越积越多。

禹州,青州,淮州三州来的士卒,望着每天凉州军军营进进出出的十分好奇。

但是大家都知道凉州军乃是当今大离镇国公沐子安的亲军,所以即便是心中好奇但是谁也都不敢过去多问。

三日之后,贾诩终于是姗姗来迟抵达京城。

之所以会来得最晚,自然是因为要安排凉州榷场的事情。

在眼下定襄的榷场已经有一个轮廓了。

之前被沐子安收留的那些匈奴人的残兵也被贾诩重新打散组建为一支护场军,由梁红玉亲自带队。

预计在今年秋天的时候,榷场就能正式开始营业。

对于榷场的进展沐子安表现得非常满意。

一旦榷场建立好未来的前途将会不可限量。

沐子安和贾诩针对后续榷场的安排也是秉烛夜谈了良久。

翌日清晨,大离皇宫之内,一纸檄文宣告天下。

“天道昭昭,岂容豺狼窃据;人心荡荡,誓诛无道之师!今有赵国、周国,暴虐成性,包藏祸心,蔑我疆土,虐我边民,悍然兴兵。此等逆天之举,人神共愤,四海同仇!”

“昔年盟誓,言犹在耳;今日刀兵,狼子野心!我大离立国百年,上承天命,下安黎庶,岂容贼寇猖狂?”

“凡我大离子民,当同心戮力,共御外侮!血债必偿,寸土不让!宁战而死,不跪而生!檄文所至,天下共鉴!”

一纸檄文之后,便是两道诏令。

其一令大离齐王领京城六营,十一万大军兵发靖,灵二州抵御赵国。

其二领大离晋王领凉州,禹州,青州,淮州四州二十万联军,奔赴襄,冀二州抵御周国。

诏令下达,大离震颤。

所有人都明白,这一战将会关乎整个大离的未来。

不仅仅是对抗敌国来犯,更是将会在此战之中决出未来大离的储君!

大离三十一万大军,兵分两路抵抗赵周六十万联军!

一场血战!在今日正式拉开序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